乳癌的罪魁禍首是胸圍? -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 - 健康 - 健康資訊 - D160520

乳癌的罪魁禍首是胸圍?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6/05/20 16:01

最後更新: 2020/05/18 13:07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iStock

現代女性最恐懼的相信是乳癌。然而大部分女士都不知道,令她們看來玲瓏浮凸的胸圍,正是乳癌的罪魁禍首。

許多乳癌基金會、甚至維基百科的專家所談的乳癌原因,都是老生常談,包括荷爾蒙不正常、DNA受破壞或先天性遺傳、酗酒等。著名女星Angelina Jolie就是擔心她的遺傳基因會令她患上乳癌,狠下決心把兩個乳房切除!但很少醫者會說乳癌跟胸圍有關。

美國國家癌症中心(NCI)做了很多統計,例如乳癌在女性所有癌症中佔四分一之多;2015年,估計全球有280萬人患上乳癌,死亡人數高達60萬。
年長的比年輕的較易患上乳癌。然而他們沒有去統計和比較過佩戴和沒佩戴胸圍的患癌率,也沒有研究原始部族如非洲土著的女性患乳癌率。

其實許多年前已有人做過統計,發覺佩戴胸圍的女士患癌個案較不戴的多。但真正引起醫學界興趣的,是1995年由Sydney Singer及Soma Grismaijer夫婦出版的《Dressed to Kill》一書,當中指出戴胸圍和乳癌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事緣Soma和Sydney這兩位風俗學學者,在斐濟群島研究當地風土人情時,Soma發現自己胸部有一硬塊。她丈夫Sydney認為她戴的胸圍太緊,那些紅印顯示血液不流通及部分組織受損,導致毒素積聚於乳房變成硬塊。當時Soma並沒有去做切片檢查,反而跟斐濟土著女士般不再戴胸圍,過着茹素、服草藥和維他命及做運動的生活。結果硬塊竟消失了。

兩夫婦認為來一次大型研究,可助他們證實胸圍與乳癌的密切關係。於是他們訪問2,056位患乳癌及2,074位沒有乳癌的美國白人女性,了解她們戴胸圍的習慣。

調查結果發現,女性若每天戴胸圍超過12小時,患乳癌的可能性比少於12小時的高出21倍;若24小時都戴着,危機更高至125倍。完全不戴的話,患癌率是1:168。

作者認為,當中的關鍵在於女性沒戴胸圍時,乳房的自然拋動會刺激淋巴系統的操作,有助把毒素排出體外;反之會令淋巴液不當積聚而形成囊腫,毒素得以集結變硬而發展為腫瘤。我認為這是很有道理的。

這套理論更有以下的數據支持:對訪問問題「除價錢外,你買胸圍是以甚麼作標準」,普通(沒癌)組中30%答外觀,51%答舒適;但患癌組62%認為外觀最重要,只有25%選舒適。換言之,選擇神奇胸圍類的更大可能成為乳癌病者!下期再告訴你另一個重要原因,但因受法例所限而不能討論的有效治療方法。

全文刊於《晴報》 ,標題經TOPick修改,原題為「乳癌禍首是胸圍」

《晴報》facebook

撰文 : 美國自然醫療學會(1999)核准執業醫師 梁柏濤 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