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改名為「邦克列酸」 王必勝:用音譯避免誤解 | 公視新聞網 PNN

米酵菌酸改名為「邦克列酸」 王必勝:用音譯避免誤解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今(3)日宣布,經討論後將米酵菌酸更名為「邦克列酸」。(圖/資料照)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北市寶林茶室中毒案多名個案驗出米酵菌酸,引發部分民眾對米製品的擔憂,衛福部今(3)日召開專家會議,決定將米酵菌酸改名為音譯「邦克列酸」,不以其他食物如椰子、玉米等命名,避免相關產品受影響。

北市寶林茶室中毒案已造成2死、4例重症,共30人出現不適症狀,多例個案驗出中毒元凶、全台首見的米酵菌酸,昨(2)日寶林廚師手部樣本檢驗結果也是陽性,引發部分民眾擔憂,避免購買米製品。

衛福部今日舉行第2次專家會議,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會後宣布,與會人員一致決議,米酵菌酸應更名,改用音譯「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

王必勝進一步說明,原名的「米」字容易使民眾望文生義,對米製品產生誤解,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也決定不以其他食物如椰子、玉米等命名,避免相關產品受影響。

王必勝補充,參考在許多細菌及化學品的命名上,都是使用音譯,其英文名稱也不會改變,因此直接將米酵菌酸改名為「邦克列酸」,通過後續行政程序後便可正式登錄。

至於可能引發「邦克列酸」產生的「唐菖蒲伯克氏菌」,王必勝提到,這種細菌有4個亞型,其中只有椰毒病原型會產生邦克列酸。由於這種亞型不會對植物或農作物造成傷害,所以相關資料較少、也需要較多時間研究。

此次專家會議邀集食品、毒理、微生物、臨床醫療、食品檢驗等專家,以及衛福部食藥署、疾管署、農業部農糧署、農試所、環境部化學署、台北市府、新北市府等單位,自上午11時召開為時約2小時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