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楼(建筑形式)_百度百科

骑楼

[qí lóu]
建筑形式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骑楼普遍存在于南亚东南亚各国,以及中国的海南省福建省台湾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沿海侨乡地区。 [1-2] [26]
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Beniapukur)地方,是英国人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当地的方言叫eranda。接着,新加坡的开埠者莱佛士新加坡城的设计中也使用这种外廊结构的建筑,称之为“店铺的公共走廊”,闽南话称为“五脚基”,其实是闽南话的“五”和马来语的KAJI(尺)拼合而成。 [23]
后来,“下南洋”的闽南华侨把这种建筑带回故乡, [20]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将南洋的“五脚基”传回闽南故乡,并深度融入闽南侨乡社会的建筑活动和日常生活中, [27]传入中国华南地区后开始称为“骑楼”。 [1]1849年,海口市的四牌楼街建起了第一座骑楼,由从东南亚返乡的琼籍商人所建。1875年以后,骑楼出现于厦门市的部分街道,由当地侨商所建。 [3]骑楼是闽南文化魅力的所在,厦门是闽南骑楼的发祥地。 [20]汕头小公园开埠区拥有我国建筑面积最大的近代骑楼建筑群,是海内外潮汕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24-25]
中文名
骑楼
外文名
Building overhang
别    名
廊房店屋五脚基
性    质
殖民地建筑 [1]
起源地
印度
所属地区
南亚东南亚闽南地区中国华南 [2] [20]
国外代表城市
孟买新德里加尔各答新加坡吉隆坡
中国代表城市
海口文昌漳州厦门泉州广州潮州汕头湛江梅州北海南宁梧州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作为一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物,骑楼的渊源最早可上溯到约2500年前的希腊“帕特农神庙”,那是雅典卫城主体建筑。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Beniapukur),是英国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十八世纪后半期,英国殖民者进入了印度等南亚国家,这些国家属于热带气候,英国人很难适应。为了创造凉爽舒适的居住条件,他们在建造住宅时,采用居室前加走廊的方法,以挡避炎热。随着殖民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经由南亚、东南亚、东北亚而至中国。
印度骑楼印度骑楼印度骑楼印度骑楼印度骑楼印度骑楼印度骑楼印度骑楼印度骑楼印度骑楼印度骑楼印度骑楼
印度骑楼
新加坡的开埠者莱佛士新加坡城的设计中,规定所有建筑物前,都必须有一道宽约5呎、有顶盖的人行道或走廊,向外籍人提供做生意的场所。从此,新加坡出现了连接的廊柱构成的5呎宽的外廊结构的建筑。外廊的位置在店屋的前部或一边。典型的还必须包括可供行走的地板,高度至少一层,有挡避风雨炎阳的顶盖。这种连续廊柱形成的走廊,新加坡称之为“店铺的公共走廊”,或叫“五脚气”、“五脚基”(Fiye Footway)。 [1]
这种“外廊式建筑”很快被人们所接受,成为印度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建筑中普遍采用的形式,而且从单边外廊,扩展到双边、三边以至四边回廊。这种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可以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造成凉爽环境,因此在东南亚十分风靡,随后也传入华南地区。骑楼是中国的海南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侨乡特有的南洋风情建筑。 [1] [3-4]

建筑特点

播报
编辑
骑楼是城镇沿街建筑,上楼下廊。骑楼下廊,即人行道,叫“五骹基”。这个名称与东南亚(印尼等地)的叫法有渊源关系。骑楼下的廊,遮阳又防雨,既是居室(或店面)的外廊,又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 [5]南洋风骑楼街区的肌理主要由临街商住两用的排屋构成,前店后屋,前街后弄。店前街宽8—12m,屋后弄宽仅2—3 m。店屋面阔多在3 m左右,宽的可达5—6 m,进深大多纵贯整个地块,华南的闽、粤方言区称之为“毛竹筒”或“竹筒屋”,其间有多进的天井或廊院,实衍生自闽系、琼北民居的多进宅院。
新加坡骑楼新加坡骑楼新加坡骑楼新加坡骑楼新加坡骑楼新加坡骑楼新加坡骑楼新加坡骑楼新加坡骑楼新加坡骑楼新加坡骑楼
新加坡骑楼
骑楼楼体以2—3层为主,为适应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环境气候条件,遮避烈日风雨,在建筑首层置贯通的人行道——“骑廊”,相当于欧洲的“拱廊”(arcade),可全天候穿行其间。在闽语方言圈中,东南亚华侨称之为“五脚基”(five foot way),台湾称之为“亭仔脚”,宽度多在1.8—2.5 m左右。
骑楼的结构形式有砖混、砖木、局部桁架等多种。承重墙多为大尺寸厚砖墙,墙基为石砌,内隔墙为较薄的砖墙或板墙;地面多为水泥面层,间有地砖木地板;屋顶采用传统瓦坡顶与近代平顶组合的方式。
骑楼的造型一般不用正宗的欧洲柱式建筑或拱廊,而是南洋风的乡土化变体,从整体到细部,基本没有什么西式的正宗“章法”可依循。立面二层及以上多以连续券装饰窗户、凹阳台,亦可见少量的凸阳台窗楣券型有三角、半圆、四心圆,也有欧洲和伊斯兰的双心圆尖券。墙面砖雕和历次灰塑装饰中,多见中西混合的卷草、文锦、回形、如意等纹样及其几何化图案,有些还带有20世纪20—30年代西方盛行的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的影响。
骑楼顶的女儿墙是南洋风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大致可分为两种:一为水平护拦,临街一面常做出挂绿釉的宝瓶栏杆;另一为变形的巴洛克式山墙,造型极丰富,一楼一模样,墙面上部开有圆形、长圆形等形状的风洞,在海口夏季风速最大可达40 m/s以上的气候条件下,可大大降低风压对巴洛克山墙造成的破坏。

中国各地骑楼

播报
编辑

海南省

海口市
1858年,根据《天津条约》海口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英、法、德等国随后建起了领事馆等建筑。从此,海口逐渐变身为面向南洋的一个商贸中心,城市文化更是深受西方的影响。这时期需要一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城市建筑空间,骑楼于是应运而生。在这种背景下,上世纪二十年代,海口拆掉古城墙,拓宽街道,在海甸溪南岸逐渐建起了成片的骑楼群。19世纪,下南洋的琼籍人士又将这一种建筑形式带回了海南。 [2]
海口骑楼海口骑楼海口骑楼海口骑楼海口骑楼海口骑楼海口骑楼海口骑楼
海口骑楼
海口老街的骑楼,一般为2-4层,进深约30米,分为廊部、楼部、楼顶三个部分。据记载,上个世纪30年代,海口已有35个行业572家商铺,如“梁安记”、“远东公司”和“广德堂”等等。著名旅店或综合性娱乐场所,如“五层楼”、“大亚旅店”、“泰昌隆”等等许多大商号都在老街的骑楼里。 [2]
海口骑楼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是海口市一处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观。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700多年历史。2009年6月10日,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在北京揭晓,海口骑楼老街榜上有名。海口骑楼老街以其唯一性、独特性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
初建于1849年的海口骑楼老街是现今国内骑楼建筑保留规模较大、保存基本完好、极富中西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集中分布在海口市龙华区美兰区中山路、得胜沙路、新华路等。柱廊相连、骑楼相依的建筑群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骑楼式建筑达600余座,中山路沿街两旁保留的骑楼样式最多,约有39座。这些骑楼,或中国传统式,或欧亚混合的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或独特的海口南洋式。
文昌市
海南侨乡文昌市文南老街形成于清末民初,带有浓郁的中西合璧式南洋骑楼风格,是海南省最具特色的古城镇建筑之一。文南街是文城镇商业经济的发源地,也是文城发展的缩影,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大部分建筑为骑楼,是文城较繁华的商业街,为海南第三大骑楼群。据《文昌县志》记载,1920年始,一大批侨商回到文城投资建楼,从南到北沿着文昌河蜿蜒而建起一间间高二三层的骑楼,文南老街侨商众多,开办各色各样的商店,使文南老街成为文昌主要商业街之一。 [6]
文昌骑楼文昌骑楼文昌骑楼文昌骑楼文昌骑楼文昌骑楼文昌骑楼文昌骑楼文昌骑楼
文昌骑楼
胜利街
文昌市铺前镇胜利街南洋风格的骑楼,是海南第二大骑楼老街,仅次于省城海口骑楼老街。这里有100多历史的骑楼老街,南洋风情的骑楼建筑。鼎盛时期的铺前骑楼老街,南北街长约180米,拥有店铺30多间,东西街长350多米,街宽7米,两旁南洋风格骑楼130多间。沿街铺面楼顶注重装饰,阳台、花栏各具特色,尤为让人称奇的是,各建筑的立面、柱体、墙面图案、女儿墙竟无一雷同,中西合璧的装饰、匠心独运的细微处理手法,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海南骑楼所在除海口、文昌之外,还有琼海乐城、三亚崖城儋州中和等。
三亚市
骑楼建筑大多建于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是当时崖县(今三亚市)最早的老商号建筑群。百年前,闯海的崖州人为谋生漂洋过海,下南洋,谋出路。待他们事业有成,打拼归来后,带回的来不只是金钱,还有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 [21]

福建省

福州市
福州自古以来是福建的政治中心,是一座综合性的城市。旧时福州泉州乃大闽之二都,福泉两城在福建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北京与上海。福州是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是闽江入海口,也是曾经琉球古国与朝廷联系的纽带和驿站。福州的骑楼最为代表性的是茶亭街,可惜的是,茶亭街骑楼在2003年前后被拆迁拆除,而重建的茶亭街也未能再现骑楼的身影。由于茶亭街地处福州市中心,是个交通瓶颈,由于现代城市的发展,很难再将其变为商业步行街,必须拓宽缓解城区交通压力。也因为当时的城市规划者对闽派建筑文化的不了解,虽然福建各地的建筑专家都大力反对,但还是不如人愿。
福州茶亭街最早是一个驿道,因一僧人在此建立凉亭煮茶施与过往路人而得名。茶亭街曾是福州最为繁华的手工艺老街,各种手工产品如刀剪铜铁、竹藤制品、乐器家具等一应俱全,90年代是其最为繁盛的时期,如今只能通过照片来回顾它昔日的风光了。
厦门市
清代以来,西风东渐,厦门作为全国被打开的5个通商口岸之一,源于古希腊的外廊式建筑,开始传入厦门。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Beniapukur),是英国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这种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可以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造成凉爽环境,因此在东南亚十分风靡。
厦门骑楼厦门骑楼厦门骑楼
厦门骑楼
约在鸦片战争后,不少从南洋回来的闽南人建商铺经商,他们把异国他乡的建筑形式用在本地建筑上,骑楼这种“商住合一”的居所应运而生。他们最早在中山路、大生里一带建骑楼。这种建筑标新立异,下做商铺,楼上住人,其跨出街面的骑楼,既扩大了居住面积,又变成与顾客的共享空间,既可以遮风挡雨,让顾客倍感舒适,又拥有精致考究的店面,显示出店主与众不同的品位。而最为特别的是,由于建筑融入了西方元素,让人们眼前一亮,成为时尚,逐渐传播开来,成为闽南极有特色的建筑。
泉州市
泉州骑楼式建筑是闽南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19]泉州南北大街后改称中山路。中山路本身也是老城区最著名的街道,它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沿街廊柱式骑楼浓缩了南洋式建筑精华,正所谓“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是中国仅有、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后一句说的是泉州的中山路。“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中山路浓缩南国建筑风格,是中国仅有,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
泉州骑楼泉州骑楼泉州骑楼泉州骑楼泉州骑楼泉州骑楼泉州骑楼
泉州骑楼
在长达2500多米的街道上,它那骑楼式建筑是闽南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体现着泉州侨乡人民和海外侨胞共同珍视的历史价值和情感色彩。
泉州中山路形成历史悠久,至上世纪20年代修建成列柱式骑楼建筑,全长约2.5公里,蕴含着丰富的建筑文化,既结合泉州民居的传统特色,又融入海交文化的建筑精华,是历史上中西合璧的成功范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学术价值,于2010年5月14日,泉州中山路入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漳州市
漳州自1918年开始建立闽南护法区,骑楼的建筑形式从广东被引入,作为当时城市建设的重要建筑形式。这是闽南近代骑楼建设的起源。当时骑楼在广东已有一定建设经验,形式上同时受到西方建筑文化、广东骑楼建设经验和乡土化的建筑样式三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漳州近代骑楼作为近代在闽南兴建的第一批骑楼建筑,充分展现了中西文化交融、建筑适应环境的发展历程。
方拥先生研究:“闽南骑楼的群体结合分为片状与线状两类”,漳州就表现为线状与片状骑楼布局相结合的特点。漳州骑楼在现青年路、新华西路、北京路、厦门路等围合的范围内,由十来条骑楼形成了网格状的骑楼商业街区,另外还有厦门路东段、自由路(原太平路)、解放路、新华东路4条线状发散的骑楼街道。漳州骑楼街区的这种布局形式与传统街道网络和原有的商业资源的利用是相关的。
莆田市
东方廿五坎”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涵西街道港头,厚重敦实的红砖外墙、整齐美观的西式拱门、悠长通透的中式长廊,上下两层,25片红砖拱孔骑楼。东方廿五坎”建成于1933年,由当地商人陈湖松和陈济松一起斥巨资建造。上世纪20年代、陈家兄弟两人靠着经营煤油和豆饼发家,成为当时的涵江首富。后来,兄弟俩就在涵江镜鸿里挖沟填土打桩,利用进口的红桩和水泥,建成这座拥有二十五间店面的大楼, [22]

台湾省

考证“宝岛明珠”骑楼的建筑用材,大陆印记处处可见。建造年代较早的骑楼建材,花岗石主要来自福建泉州,木料则采用福州的杉木、楠木和樟木。上世纪40年代末至80年代因两岸人为阻隔,所建骑楼只得用台北观音山的石材木料来替代。
如今漫步台北街头,商业街区骑楼式建筑举目皆是,虽其建筑尺度视具体环境有所增减,立面装饰繁简不一,然而总体始终保持着统一的格局与风貌。尤其值得一看的主要干道两侧的骑楼,沿街延绵,一字排开,廊门高挑,立柱挺立,厚实敦重,气派十足。这些骑楼传统中洋溢着现代气息,廊柱采用大理石贴面,彩砖拼花铺装路面,但在形式上依然凸显中国近代建筑的主要特征。
骑楼的底层皆建成通透式柱廊,架空在马路两边的人行道上。柱廊空间方正高爽,既是人行通道,也是店铺门厅,人们出行、购物皆舒适方便。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的人流聚集着旺盛的人气,营造出市井特有的繁华氛围。行人在骑楼下穿行购物,悠闲自得,免受日晒雨淋之苦。 [26]

广东省

广州市
广州上下九骑楼街
1878年,香港殖民地政府为改善居民拥挤的住宿情况,颁布了《骑楼规则》,并开始建造骑楼。10年之后,两广总督张之洞从香港得知骑楼的功用,便参考香港的经验,建议在广州兴建类似骑楼的“铺廊”。 [13]1912年,广东都督陈炯明将广州城的骑楼正式列为城市管理条例之中。1918年,广州开始拆除城墙和大量西关房子,同时鼓励兴建骑楼,取而代之。1921年,广州市政府公布《广州市促进马路两旁空地骑楼地建筑规程》,进一步规定修筑马路时必须预留空地给两旁兴建骑楼时使用。1918年至1920年,市政厅成立后,公布了《马路两楼铺物请领骑楼地缴价暂行简章》,主要就骑楼地价和度量方法作了规定,并将广州市建骑楼的地块分成7等。1923年,又公布了《广州市市政章程例规》《广州市催迫业户建筑骑楼办法》《本市新辟各马路承领骑楼地征费办法》,从而加快了广州骑楼建筑的兴建速度。短短10年间,广州市建成了近40公里长的骑楼街。而骑楼商业街过于密集的做法引起了一些人士的批评,程天固在《广州市工务之实施计划》中说早期广州城市建设是“畸形的设计”,“无一不以资产阶级之利益为前提,而以平民生活之恶化供牺牲”。1932年的《广州市修订取缔建筑章程》,专门公布了市内不准建骑楼之马路名单,其中有白云路盘福路、长庚路、文德路广卫路广仁路吉祥路、德宣西路等。广州骑楼是广府文化中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18]
潮州市
潮州牌坊街骑楼
潮州的骑楼特色是中西合璧。潮州古城最有名的是牌坊街。牌坊街矗立着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与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互为映衬,明末清初引入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侨乡风貌。牌坊街骑楼的店铺主要围绕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绣手拉壶陶瓷工夫茶等,以及潮式美食:潮州三宝、牛肉火锅粿条甘草水果……在潮州,去一趟牌坊街,就可以了解到潮州古城的前世今生。 [7]
汕头市
汕头骑楼,建造汲取了外廊式建筑许多处理手法,在街道和店铺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有遮蔽的交通空间,非常适合本地炎热、多雨、多台风的气候特点。
汕头骑楼
汕头骑楼始建于二十年代,建筑形式显然受到欧陆风格的影响,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传统文化及外来因素等影响下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建筑类型。其典型代表是小公园的沿街骑楼。小公园及周边的安平路升平路、国平路等街道形成放射状分布,是汕头“百载商埠”的历史见证。
汕头小公园开埠区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城市开埠区之一,拥有我国建筑面积最大的近代骑楼建筑群,是20世纪20至30年代汕头经济繁荣和“百载商埠”的历史见证。小公园开埠区以中山纪念亭为核心,呈“聚心向海”扇形放射环状分布,包含骑楼街道18条,传统历史内街巷道(含街、巷、横、里及其他)147条。街区内建筑融合潮汕传统建筑、南洋建筑和欧洲折中主义等建筑风格,呈现出鲜明的中西合璧与多元复合化特点。街区范围内有众多历史建筑和革命文化遗址,目前共有各级文保单位建筑25处、市级历史建筑36处、有历史价值建筑约2741座。 [24]
梅州市
梅州骑楼
梅州古城位于梅城江北,纵横交错的老街在沧桑中显露出独特的侨乡风情。梅州(原名嘉应州)古城自宋朝筑城以来,历经元、明、清至今,城址不变,形成了具有传统地域特征的老城风貌区,并且分布了较多的文物古迹和传统民居群。 [8]老街民居展现出浓郁的客家风情。凌风路街区内保存了为数众多的中西混合骑楼式客家民居,梅州的骑楼老街是由好几条街组成的,包括中山路、油罗街、中华街、仲元路、凌风西路、元城路文保路泰康路辅廷路周增路、和平路、义化路等。 [9]
凌风路位于江北老城区,始建于1932年,全长1000米,街道宽8.5米左右,两边多为中西混合式的骑楼式商业建筑 [10]凌风路风情街计划投资20亿元,围绕民国风情、花园街区主题进行风貌整改,打造为风情慢行街区。街区不断向南北民居拓展渗透,以线带面,拉大街区骨架。主要发展文化博览、精品购物、美食餐饮、都市娱乐等产业。吸引梅州当地企业将产品旗舰店企业博物馆前置到街区,用泛博览的手段集中展示梅州的产业成就,形成兼顾博览、旅游、商务功能的产业街区。 [11]
惠州市
惠州水东街骑楼
水东街位于惠阳县城(今惠城区桥东街道办),东西走向,东接惠新西街,与水东南路互交,西接东新桥,全长730米,宽14-18米,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据《惠州市城市建设志》记载:“1928年改建的水东街保留较为完整,建有划一的骑楼,使整街两边成两条长廊。骑楼上住人,下为人行道,雨天行人不忧雨。”当时,惠州的工商业都集中在水东街,水东街因此被称为“旺地”。
抗战初期,日军侵袭惠州,一把火烧掉大半条街及200余间骑楼店铺。1941年水东街又一次遭日军破坏。从那以后,老街就不如往日了。抗战胜利后,惠州交通迅速恢复,电讯畅通,各商号相继复业,侨汇源源而来,洋货大量涌入,江面上往来于惠州与香港、澳门、广州之间的船只秩序井然,载出当地的大米、土产,运进英国、美国、德国等国生产的印花布洋火、洋钉、钟表、煤油等。从东江上运来的货物在东新桥下的码头交易,由搬运工从船上搬运到骑楼的货栈
新桥码头边,金铺、布行、当铺林立;小茶室、粥粉店、云吞店繁多,通宵达旦营业;批发粮油店、绸缎布匹店、私人诊所、教堂、影相馆齐备,烟馆、赌馆相继兴起。骑楼鳞次栉比,货物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水东街上一派繁忙。谈生意的商人和沿街叫卖的商贩共同谱写了当年水东街的繁华。
据《惠城文史资料》记载,当年水东街上有上百家商号,较有名的有:宏泰布店、永泰布店、大众商店、亚东苏杭店、恒升苏杭店、广寿堂药材店、怡和隆烟丝店、益生隆、全和五金店、天成金店、黄惠和金店、瑞成陶瓷店、裕昌杂货店、东益咸鱼店、顺安山货店、大德土纸店等。
东莞市
东莞骑楼
东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离不开传统的东西附丽。骑楼建筑由独特的中外历史文化背景熔铸而成,曾在20世纪三十年代盛极一时,不仅记载着东莞昔日的风土人情,而且在20世纪岭南建筑史上曾经记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骑楼主要分布在振华路、大西路、和平路、维新路、中山路、中兴路等。为配合城市发展而进行的旧城改造平定里、平乐坊等已被拆除,振华路上的几十米范围骑楼很多也被拆或损毁。关于骑楼的保护和发展、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历史文物保护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讨论。
湛江市
湛江市赤坎区有个历史韵味浓郁的老街区,主要由民主路民族路、民权路、民生路所组成,故称“三民”街区。该街区位于古埠赤坎区旧城东南部,与幸福路、和平路、大众路、大同路、民主路连成一片,呈梯字形,方圆约1平方公里,拥有100多间建筑风格各异的商铺楼宇,为赤坎商旅文化保护区。分布在大众路、和平路、幸福路和民主路的联体骑楼屋,中西合璧,厅堂贯通,拱廊直檐,遮阳避雨,下铺上宅,商住兼容,是涵容欧陆南洋风情的骑楼街。 [5]
这些骑楼屋建筑大多始建于1920年代,是当时岭南地区的城市商业街市一大特色建筑,是西方建筑与岭南建筑的有机结合。20年代,赤坎港埠商业发展迅速,来往商船络绎不绝,为适应当时经济发展要求,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填海造地工程,到30年代初,已建成现存的骑楼建筑群。街区内骑楼建筑群主要在福建街、和平路及“三民路”(民族路民主路、民权路)一带,总长约1300米,多为砖木二层平顶结构,下店上宅,其最大特色在于临街的骑楼部分既是道路向两侧扩展,又是铺面向外部延伸,人们行走在骑楼下,既可遮风挡雨,又可躲避烈日,适应当时人们以步行为主、岭南气候多变的环境条件
湛江市雷州市古城保存较为完好的曲街、二桥街、广朝南街、广朝北街、镇中东街、镇中西街、龙舌街等全长约6.8公里具有传统中式、欧亚混合式、巴洛克式和雷州南洋式风貌的古建筑物和构筑物,沿街全是骑楼式建筑,前商铺后住宅或工场、作坊,骑楼可供行人挡风、遮阳、避雨,较为完整地反映了清末民初雷州传统骑楼风貌典型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文化和艺术价值。
据《雷州府治》载:“明万历年间,雷州府城的南北通街长二里,称迎秀街。”迎秀街就是曲街。不过,昔日的迎秀街只延伸至真武堂,清乾隆年间,曲街延伸至二桥街丁字路口。雷州古骑楼街区是明清以来雷州经济贸易最活跃的地方,依然车水马龙、商家云集,保持着旧城区贸易中心地位。 [17]
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的骑楼老街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过风雨侵袭和时代洗礼,仍保存了不少当年的建筑风格。
骑楼这个名字描述的是它沿街部分的建筑形态。它是一种商住建筑,沿街部分二层以上出挑至街道红线处,用立柱支撑,形成内部的人行道,立面形态上建筑骑跨人行道,因而取名骑楼。
广州湾时期,太平镇老街有七间铺面,骑楼式二层铺店,见证了广州湾太平墟曾经盛极一时。时年太平墟,洋货交易供不应求,市场购买力较强,尤其是洋丝洋布。 [15]
湛江市吴川市梅菉骑楼主要集中梅菉老城区“十字街”的泰康东路、泰康西路、横塘路,以及敏宁路、克平路。这些骑楼最大的特点就是“前店后家”,集商住于一体,很多人家还利用骑楼前店的特点,在经营、摆卖货品。 [16]
湛江市四处比较知名的骑楼集中地:赤坎区雷州市吴川市安铺镇
它们给人们的印象是:赤坎的最繁华;雷州的保护得最完整,风格各异;吴川的沧桑感强;安铺保留的数量最多,颇具人文气息。
赤坎的骑楼主要分布在三民路,由于得到政府的重视,不时对其进行翻新或者修葺。
雷州的骑楼街、曲街,在三元塔公园附近。雷州的骑楼保存较为完整,外墙颜色艳丽,风格多样,装饰精美。
吴川的骑楼与飘色齐名。从余下的骑楼规模可见以前的吴川应该是很繁荣的。
走在安铺的东大街、西大街和瑞大街,感觉非常舒服。安铺的骑楼维修痕迹不多,原汁原味。
骑楼代表的是一个过去的繁华的年代。这是一个城市逝去的记忆。 [16]
江门市
江门开平市的赤坎骑楼有近600座。特别是堤西路、堤东路、中华路、牛圩路等几个路段几乎都由骑楼组成。堤西路的建筑最为壮观,构造也极为讲究,绝大部分是一楼一项,各式的西洋屋顶壁面后,是传统中式“金”字型瓦项。有的骑楼高达3层,长达40m-50m,其代表作为景辉楼。沿堤西路向里走,中华路等路段的骑楼楼顶装饰逐渐简单,牛圩路的骑楼多为两层楼顶的装饰也比较简单。在沿堤耸立的骑楼群中司徒氏图书馆和关氏图书馆两处雕楼夹杂于骑楼群间特别引人注目。
茂名市
高州中山路骑楼
茂名高州市的骑楼历史悠久,形式独特,主要分布于中山路、西关路、南华路等商业繁华的地区,其中高州中山路的骑楼在粤西地区最为经典。高州的骑楼其高度普遍不是很高,一般都是2层到5层,底层是商铺用的,上层就住人。高州骑楼大部分都是建于清末民初,是很典型的岭南的民国骑楼。虽然,历史时代久远,但保留下来的精品不少。
茂名电白区忠良街一楼临街部分建成行人走廊,可以遮阳挡雨。走廊上方为二楼的楼层,犹如二楼“骑在”行人走廊头上,故称为“骑楼”。坊间曾流传过这么一句顺口溜:“骑楼骑你头,翻风落雨永无忧。”电白忠良街骑楼街建于18世纪80年代之后,在尺度,结构,材料,造型等方面与传统骑楼区别明显,一般来说,立面处理上舍弃了复杂的装饰,运用了简洁、明快、实用的功能主义的处理手法。在早年的水东,忠良街乃一条商业街,一幢幢骑楼便是一间间商铺,卖的多是进口物品,有洋布洋纱煤油等。忠良街保存最早的商业骑楼,据说已经有140年的历史了。

广西壮族自治区

梧州市
梧州骑楼
梧州素有“百年商埠”之称,是昔日岭南经济、文化、政治中心,骑楼是昔日梧州繁荣的标志。梧州骑楼文化已经成为当地一道亮丽风景线,曾被选入《正大综艺》节目。梧州已修建好防洪堤,每年屡遭洪涝灾害影响的现象已成为历史,但骑楼这一独特的建筑风格已作为历史的见证保存下来。现存骑楼街道22条,总长7公里,最长的达2530米,骑楼建筑560幢,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国内罕见,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骑楼博物城”。以铁环、水门为建筑特色。
骑楼街主要分布在大东上路、大东下路、阜民路、大同路、中山路、竹安路、五坊路、沙街、九坊路、南环路、大中路、民主路、建设路、大南路、小南路、四坊路、桂林路、桂北路、北环路等街道上。
北海市
北海老街——珠海路是一条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街,始建于1883年,长1.44公里,宽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
北海老街骑楼
璧骑楼式建筑。这些建筑大多为二至三层,主要受19世纪末叶英、法、德等国在北海市建造的领事馆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响,临街两边墙面的窗顶多为卷拱结构,卷拱外沿及窗柱顶端都有雕饰线,线条流畅、工艺精美。临街墙面部不同式样的装饰和浮雕形成了南北两组空中雕塑长廊。这些建筑临街的骑楼部分,既是道路向两侧的扩展又是铺面向外部的延伸,人们行走在骑楼下,既可遮风挡雨又可躲避烈日;骑楼的方形柱子粗重厚大,颇有古罗马建筑的风格。
玉林市
玉林容县城区虽然在不断扩大,新建了许多街道,但至今最热闹的商业街道仍然还是具有清末民初风格、以骑楼式店铺为主要特色的西大街和西上街、新北街。此外,金珠街和杨梅镇的杨梅圩也是骑楼街的典范。据《容县志》记载,长500米共200多间店铺的杨梅圩创建于清朝康熙中期,距今约三百年,光绪年间曾重修,至今仍保留着整条骑楼式街道的格局,成为容县乡镇旧圩市一景,是一个颇具旅游开发价值和历史文化品位的资源,它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眼光。
玉林杨梅镇
此外,在美丽的梅江河畔,也有一条约500米长,坐落在容县杨梅镇的骑楼老街显得有些冷清寂静,街道两旁的骑楼已稍有破烂,墙壁有些脱落,露出一块块青砖,墙上用漆写的字已经模糊,一些现代式的楼房镶嵌在这条老街,“点缀”着这里的古典。这是岁月给这条老街留下的斑驳痕迹。
走进这条老街,记者很难与繁荣热闹等字眼联系起来,然而,这条饱经沧桑的骑楼老街,曾经是整个杨梅镇最繁荣喧嚣的圩街。
梅街骑楼的房子宽度一般为3~5米,纵深30~80米,房子高度为二层楼,也有三层的。二楼及二楼以上的正面墙体也多为木板,木窗,也有青砖墙、木窗结构的,为了节约建房资金和用地,房子与房子之间共用一堵墙,杨梅街最古老的骑楼已经有200多年历史,有800多人如今居住在这条老街。
1995年,杨梅镇获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随着绿荫城的开发,水运的没落,昔日繁华的杨梅圩逐渐萧条,那种每逢圩日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景象在人们的记忆里渐行渐远。
南宁市
南宁骑楼的兴起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初的民国时期,由广州流传过来已有百年历史,建筑样式多承广州骑楼的影响,即“洋式店面”,并在历史的演进中,更多地融入南宁元素。
现在中山路有座骑楼形式的基督教堂(当初叫“中华基督教传道会教堂”),是由英国人建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的,有着典型的西方教堂风格。1930年这座建筑前面改建为三层的哥特式骑楼,有着尖塔形的墩柱和尖三角形的山花,还有拉长的尖券拱形窗门。1927年民生路西段(东起朝阳路西至当阳街)开始形成骑楼街,1928年兴宁路(现南起朝阳路北至新华街)一段也建起了骑楼。到1932年,越来越多的骑楼出现在中山路、解放路(旧称德邻路)、南环路、仁爱路、民权路等商业街道。
2013年,一条骑楼造型的观景走廊在邕江边新建,这是邕江综合整治示范段一个重要项目。仿建的风情骑楼从邕江北岸桃源桥到凌铁桥段,总长约1.02公里,结合原状建筑物的立面,增加女儿墙、屋檐、屋顶坡面、窗套等方面的处理,运用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建筑元素、符号。如今,这里已是市民熟知的休闲娱乐场所。家住解放路的黄老伯也常常来这里散步、驻留,每每从风情骑楼下走过,都让他感到恍如隔世。 [12]

详细解释

播报
编辑
1、楼房向外伸出遮盖着人行道的部分。如巴金《秋》序:“我和几个朋友蹲在四层洋房的骑楼下。”
2、跨在街道或胡同上的楼,底下可以通行。如许杰《我和鲁彦》:“把这临马路的楼房,修理了一下,改作一字骑楼形式,租给人们,当作临时宿舍。”《新华月报》1979年第6期:“弄堂口上空,离头顶不太高的地方,悬挂着一座跨街骑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