筲箕_百度百科

筲箕

[shāo jī]
坡口竹编制品
收藏
0有用+1
0
筲箕,竹编制品,一面平口,其余部分似筛子。纵切面斜三角形。以前多数用竹皮或者条状植物手工艺编织而成。现在多数是塑胶制成品,也有采用不銹钢制造。中国民间用来盛米,淘米的扁形竹筐。是厨房及工场的日用品,常用於隔除水分。跟筲箕同类的还有箩、筐等。西南方言中广泛存在“筲箕”这一音和这一生活品。很多南北方言在四川重庆融合;所以重庆方言也有筲箕,吴语方言:淘米~~。
中文名
筲箕
外文名
sloped bamboo strip basket
别    名
筲子
拼    音
shāo jī
用    法
盛米淘米洗菜

简介

播报
编辑
筲箕 shāo jī [bamboo basket rice-washing]解释
筲箕
广东话客家话、潮家话四川话,以及江南地区无锡土话也称“筲子”、“筛子”,《留青日札》:俗名竹饭器曰筲箕。又筲箕或作稍箕。
用细竹篾丝编织的圆形浅浅竹筐,用来盛米淘米,上面有许多细条小槽。
汉典解释为:从“竹”,“一种盛饭用的竹筐”,也用于淘米或盛米,如筲箕,筲箩(盛饭的竹箩),筲袋(竹制盛器)。斗(dǒu)筲(指容量小的盛器,喻才短量浅);做“水桶”解时,水筲,一筲水。: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
在乡村有用筲箕过滤煮过的半生(熟)的米饭,以便得到浓绸的米汤,再用竹箴(zhen)子蒸过滤后的米饭。
江浙地区很多人家,几乎家家都备有“饭筲箕”。这是一种用竹丝编制的篮子,形状圆鼓鼓,比普通竹篮要紧密些,上面还有一只同样材料的盖子。这种饭筲箕,在夏天特别派用场。因为其透气性好,又有遮灰的盖子,所以苏州人家在屋檐下阴凉通风的地方,都会荡空悬挂那么一两只。乐山人也叫筲箕。

用法

播报
编辑
朱彧萍洲可谈》卷三:“尝观其( 紫姑神 )下神,用两手扶一筲箕,头插一箸,画灰盘作字。”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器用·箕》:“《留青日札》:俗名竹饭器曰筲箕。又筲箕或作稍箕。”《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管家走到门口,只见一个小儿开门出来,手里拿了一个筲箕出去买米。”
宁波有句老话:“饭篮筲箕吊起。”就是说丢了工作,没有饭可吃了。 [1]
1960s和1970s前,宁波家庭主妇一手拎一篮菜,腰间夹一筲箕米上河埠头,将筲箕往河里一浸,右手往筲箕中心一搅拌,河里便漾开白沫沫的米泔水,引得埠头边游弋的小鱼“呼啦呼啦”地来抢吃;接着双手紧捏住筲箕的两边,往上抖动掀米,一掀一“嚓”声,那“嚓嚓”声分外温馨,意味着家里的筲箕没有吊起。 [1]
酒筲箕:形容酒量很好的人。
筲箕
筲箕背:形容人弯腰跎背。
皮筲箕:武汉、孝感等地方言,假设的、用皮革制作的筲箕,比喻滴水不漏的吝啬人。 [2]
筲箕湾香港岛的一处地方,从前是一个海湾状似筲箕

地名

播报
编辑
筲箕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