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基金你是如何预测的呢?

2022年基金你是如何预测的呢? 以下是我的个人看法: (1)单个非货ETF规模破1000亿,目前最大指数基金是招商白酒千亿左右,最大的ETF是50E…
关注者
14
被浏览
1,676

8 个回答

新年已步入倒计时,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在今天也结束了,感受复杂。

相较于普涨的2020年、结构性行情主导的2021年,下跌和震荡成为了2022年的关键词,截至今天收盘,上证综指收于3089.26点,全年跌幅为-15.13%。

回顾全年,疫情反复、美联储暴力加息、俄乌战争等各种黑天鹅事件一次次冲击着A股市场,年初1-4月那波大的跌幅更是让很多投资者措手不及。

从30个中信一级行业看,3个行业收涨,27个行业收跌,涨幅最大的为煤炭(17.23%),其次是消费者服务(5.96%)和交通运输(0.94%),跌幅最大的为电子(-35.55%),其次是传媒(-26.39%)、综合金融(-25.90%)、计算机(-25.77%)、建材(-25.00%)、国防军工(-24.92%)、电力设备及新能源(-24.20%)。

所以今年公募基金的表现大都也不尽如人意,通过盘点后我们发现:

1.根据中报数据统计,前100绩优基金相比于去年的抱团股,今年基金持仓相对比较分散;

2.冠军基金经理为万家黄海,投资年限为6.5年,前100基金中基金经理的投资年限在8年以内居多,中生代实力凸显;

3.广发林英睿旗下管理满1年的5只基金今年均获得正收益且排名前100,航空股依旧是他的最爱;

4.TOP30基金经理中,仅中庚丘栋荣获得正收益,价值领航和价值品质一年的收益分别为4.47%和8.29%;

5.张坤、刘彦春、萧楠等消费投资老将在11月以来回血最猛,平均涨幅超20%,甚至达30%;同时11月以来港股反弹幅度较大,重仓港股的基金净值也大都实现回调;

6.虽然今年亏损的基金较多,但我们看到的是很多专业投资人不被短期的市场波动所干扰,依旧能坚持自己的投资风格不变,守心守业。

以下是具体分析:

上榜基金经理彰显“年轻化”,绩优基金不再盲目抱团

我们通过对主动权益类基金进行筛选排序分析。(主要针对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基金,以及成立时长满1年且基金经理任职年限超过1年的基金进行量化排序。)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29日

2022年公募基金收益率相比去年有明显的下降,但仍有一些表现较好的绩优基金。2022年实现年内收益率为正的基金共有202只,其中成立满1年的基金有160只,而实现20%收益回报的基金仅有5只。

1.2022年基金持股风格整体呈分散化

从今年收益前100名的基金来看,根据中报数据统计,第一大重仓行业为有色金属、交通运输、医药、煤炭、银行、基础化工的基金居多,基金数量分别为13、11、9、8、6、6。

13只基金第一大重仓行业为交通运输业,其中5只基金为广发基金林英睿管理的基金,分别是广发鑫睿一年持有A、广发多策略、广发睿毅领先A、广发价值领先A、广发聚富。

值得一提的是,这5只基金的第二、三大重仓行业分别为银行和食品饮料。

统计今年前三季度的绩优基金重仓股,相比于去年的抱团股,今年的持仓相对比较分散。

一季度的第一大重仓股除了重仓紫金矿业、陕西煤业、中国海外发展以外,其他的重仓股均更为分散。

如果说前几年盛行的“抱团股”随着2021年开始逐渐松动,那么2022年便开始了土崩瓦解,因为你很难再次看到机构的第一大重仓股能够集中在一两只股票上。

二季度的第一大重仓股除了紫金矿业、陕西煤业以外,还有一些基金重仓了中国海洋石油。同时,在上半年期间,能源股的涨幅也比较高。

三季度,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相比于年初发生了变化,航空股、地产股频频出现,此外,光伏板块中的阳光电源也被多只基金重仓。

2.上榜的基金规模普遍较小,基金经理的投资年限趋于“年轻化”

今年排名前100的基金中,基金经理的平均累计任职年限为3.06年,任职超过7年的“老将”共有6位,华宝基金刘自强、融通基金余志勇、华商基金周海栋、交银基金沈楠、泰信基金董山青和安信基金张翼飞。

今年基金业绩表现最好的基金经理黄海投资年限仅有6.5年,而由他管理的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任职年限也才不超过3年。

今年业绩排名前十的基金中,投资年限均未超过10年,投资年限普遍在4-6年。

同样的,业绩排名前100的基金中,基金经理的投资年限也基本在8年以内居多。

从这些绩优基金来看,中生代的基金经理占据了绝大多数的份额。

今年上榜的基金中,多数都是一些规模有限的“小而美”的基金。

截至三季度,今年收益最高的100只基金中,规模过百的基金只有三只,分别是安信基金张翼飞、李君管理的安信稳健增值A、易方达杨宗昌管理的易方达供给改革和中庚丘栋荣管理的中庚价值领航。

从年初规模来看,这100只基金中,规模不超过5亿的基金超过一半,规模不足1亿的也有不少。

年末,截至12月29日,多数基金的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一只百亿规模的基金中庚价值领航由年初的36.49亿增长至年末的118.19亿,成功跨过百亿大关。

而今年的业绩冠军黄海旗下的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也由年初0.82亿元的规模疯狂翻倍至18.22亿元。

除此之外,规模增长较快的基金还有华泰柏瑞富利A、民生加银量化中国、广发睿毅领先A等等。

冠军黄海,从地产到能源的成功轮换

今年业绩排名前5的基金中,万家基金黄海管理的基金独占了三个席位。

黄海曾任职于申银万国、华宝信托、中银国际证券,历任项目经理、研究员、投资经理、投资总监等职务。2015年4月加入万家基金,现任公司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基金经理。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9月30日(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

从前三季度的持仓可以明显看出,黄海持有的个股从房地产慢慢向能源股转变,其中绝大多数重仓股为煤炭行业。

2021年年报显示,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前十大重仓股中前六大重仓股均为房地产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黄海曾在年报中表示,看好低估值和稳定分红的公司。2022年一季度,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的前十大重仓股中增加了陕西煤业、淮北矿业、山煤国际、潞安环能、山西焦煤。

二季度又相继增加了中煤能源、兖矿能源、晋控煤业;三季度增加了中国海油,并成功增加至第一大重仓股。

从重仓股的基本面出发,黄海在2022年的布局主要集中在低估值、高分红、业绩稳定性较高的价值股,其中在三季度适度增加了油气行业和消费行业的配置。

冷门赛道中的优等生林英睿

业绩前100名的基金中,林英睿管理的成立满一年的5只基金均榜上有名。

从重仓股的变化中,不难看出,林英睿对航空股“情有独钟”。

以广发多策略为例,2022年一季度,前十大重仓股中,中国国航、春秋航空、南方航空、中国东航、华夏航空占据一半的席位。

二季度,更是把中国国航加仓至第一大重仓股,股票市值占基金净值比高达8.73%,彼时,前十大重仓股,航空股占据6个席位。

除了对航空股比较偏爱以外,银行股也是林英睿重仓股中的重头戏,三季度,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分别位列第4、5、6大重仓股。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9月30日(广发多策略)

航空股、银行股在2022年看似比较冷门的组合,却能在2022年市场大跌的环境下拿下实实在在的业绩。

除了航空股和银行股外,三季度林英睿在消费板块中也有所布局。广发多策略和广发睿毅领先A新进了重仓股王府井。广发睿恒进取一年持有A和广发鑫睿一年持有A新进重仓股青岛啤酒。

TOP30:丘栋荣今年继续领跑,近一半跌幅超20%,电子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重仓频率较高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29日,注:袁芳因离任所以暂未统计,方纬因任职不到半年所以暂不做对比

总体来说,今年TOP30基金经理表现欠佳,尤其是重仓电子、新能源、机械的,一半左右的基金经理年度亏损超20%,仅丘栋荣取得了正收益。

1.中庚丘栋荣今年依旧稳定发力

除了价值领航,丘栋荣的其他3只产品表现也都非常不错,价值品质一年、价值灵动、小盘价值今年的收益为8.29%、-0.99%、-3.55%。

价值领航和价值品质一年是两只能投港股的基金,港股的仓位都接近满仓,从结果看今年收益比另外两只要稍高一些。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9月30日

丘栋荣的低估值价值投资在TOP30基金经理中可谓独树一帜,他的选股框架基于“PB-ROE”,非常重视资产的估值和性价比。

2019年丘栋荣未跑赢沪深300,2020年中庚价值领航收益率基本与沪深300持平,这两年低估值策略相对表现不强。

2021年,市场结构性高估与低估并存, 丘栋荣主要从大金融、能源资源类周期股、细分龙头的低估值小盘价值股、需求复苏逻辑下的消费股中寻找机会。

而今年,煤炭等资源股走强,地产与银行都比较稳,同时港股在最后两个月有一波大的反弹,所以丘栋荣业绩也一直比较坚挺。

今年丘栋荣仍然坚守着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重仓股也都是熟悉的老面孔。

张坤、萧楠、刘彦春等消费能手“年末大回血”

11月以来,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大消费板块领涨市场,不少重仓港股和A股消费板块的基金都迎来大幅“回血”。


消费ETF,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29日

“公募一哥”张坤再次成为话题中心,旗下3只基金净值反弹超30%,因为张坤的持仓中配置了不少白酒蓝筹股,这些股票在这波回调中涨了不少。

从2022年11月1日开始到12月29日,萧楠的易方达消费行业涨幅为22.76%,刘彦春的景顺长城鼎益涨幅为20.95%,几位消费能手联手上演了一场“年末大回血”。

另外,谢治宇的兴全合宜虽然没有重仓白酒,但最后两个月的涨幅也超过了20%,原因是这只基金和丘栋荣的价值领航一样,买了很多港股,而11月以来,恒生指数涨了34%左右,表现不比A股的消费板块差。

作为对比,谢治宇另一只不能买港股的基金——兴全合润,就涨了7.76%,差距主要就是港股拉开的。

傅鹏博、杨锐文、杜猛、冯明远等损失惨重

近一半TOP30亏损幅度超20%,可见想在今年这个市场中赚钱并非易事,选择几位回撤比较大的基金经理说说。

首先,市场关注度比较高的傅鹏博,他与朱璘共同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今年表现并不好,但他俩也一直在反思。

三季度末的前十大重仓相比去年底,有近一半进行了更换,一直持有的只有中国移动、立讯精密、万华化学、三安光电、东方雨虹,其中市场表现好的是今年回归A股上市的中国移动,不过中国移动正被连续减仓。

傅鹏博、朱璘在一季度尝试增仓了沃森生物,二季度增仓通威股份、迈为股份和吉利汽车,三季度增仓金博股份、广汇能源等,在其增仓期间,这些个股股价均有阶段表现,但因为睿远成长价值十大集中度并不是太高,所以单只个股走势很难反映出来。

其次,业绩同样不好的杨锐文今年也在不断反思,每个季度的长文分享无不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他的努力与真诚。

杨锐文目前管理9只产品,基本快达到监管部门关于“主动管理型基金经理最多管理10只产品”的要求,今年旗下9只产品均下滑明显。

他非常看好半导体和电动智能汽车,不管是在季报中还是采访中,都会不遗余力地表达对这两个行业的坚定看好,明年也依旧如此。

杨锐文表示:“第一、疫情的影响会逐渐降低,新能源消费以及生产供应环节,有望逐步回到正轨;

第二、经过一年多发酵,国际局势有望回到相对稳态的局面;

第三、经济是我们的根本,政府应该会继续加大力度刺激经济;

第四、新能源板块一些优质个股现在估值已经杀得很便宜,虽然细分领域会有分化,但结构性的投资机会依然存在。”

另外,像杜猛、冯明远等擅长新能源投资的基金经理,很明显今年也很受伤。

写在最后

最后,小编想说的是,短暂的亏损乃情理之中,投资不走形才最为难得。

回看2022年,资本市场的应激反应格外明显,所以成功不容易,守成更难。

虽然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但专业投资人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便是兵临城下,却依旧能坚守固有的投资风格,对自己的边界和抉择清晰明了。

用自己最擅长的姿势奔跑,才不会被路途的泥泞绊倒,“坚守”也许不是最快的路,但一定是最稳的路。



凡注明“聪明投资者”的作品,版权均属聪明投资者。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记录和传递信息,不代表“聪明投资者”赞同或反对其观点。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一、操作(2022-09-22 14:01):

某健康医疗:取消定投,有条件可以小小补

某蓝筹混合:取消定投,有条件可以小小补

某合润混合:取消定投,有条件可以小小补

某沪深300:取消定投,有条件可以小小补

沪港深混合:取消定投

某双息混合:取消定投


二、 想法与持有分析:

Ⅰ、想法:

关灯吃面~~~

今天又又又再一次迎来暴跌,昨天不是已经暴跌过了吗?还是保持少操作多观察,本来想定投的,还是撤销,下周节前可能会迎来抛压,请谨慎补仓。昨晚的m指,刚开始还挺稳的,后面因为一句话,“警惕过早放松货币政策、让高通胀固化”,直接跳水。目前来说局部地区js紧张,今天也继续缩量,还是不要认为目前是历史较低位置就能往里冲。

祝点赞评论的各位,接下来基金股票收益长红,瑞斯拜~~

Ⅱ、持有分析:

1、白酒指数:

目前还是处于较为尴尬的情况,慢慢地回落,机会在于是否消费能提升起来,而不是单纯看技术指标。

2、医疗西药:

这样情况,感觉会继续创新低,往下可能在29-30附近徘徊,走还是留,看你持有的情况,如果真的满仓且半年内不会考虑卖出的,继续拿着吧。其余可以考虑逢涨做做T,虽然比较难把握节奏,但是尽量减少损失。医药跌,医药跌完医疗跌,医疗跌,医疗跌完医美跌,所有都差不多轮转一遍,预计往下还有5个点,就可以进入横盘卧倒,待涨了。

3、电子科技:

这个季度应该是没有什么悬念了,继续调整,四季度的双11希望能有所做为,而不是像现在杯弓蛇影,一出利空,立马跳水。


4、中概互联:

目前处于震荡下行阶段,还是不要过多关注这个,如果拿不住,请尽早在其冲高的时候,适当减仓卖出,这是个长期的5-10年这种~~~?

三、今年收益(某某宝平台):

平台今年收益:-14.77%

同期沪深300: -20.98%

最后再次声明:仅仅个人操作记录,仅供参考!不是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