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林建建在香港话题中的答案?

1 他是香港人吗?看他的文笔,不像我认识的那些香港人。 2 他的答案,能不能反映香港主流年青人的看法? 相关链接:林建建(投誠) 在话题 香港 下的回…
关注者
885
被浏览
202,830

73 个回答

不知道关注香港话题的人,记不记得一个 Alex Chou君。

Alex君是个爱提问的香港人。他抱着一腔热血来到知乎,问大家

香港以外,有大城市排斥遊客的例子嗎? - 美食

。有人和他大战三百回合,他继而怒问

大陆人是不是普遍认为、认同或倾向以强硬手段解决问题? - 中国

。不料

@Fan Francis

以碾压般的姿态在评论区和他谈古论今,引得满堂喝彩。时至今日再看Francis君的答案和论述,有理有据,Alex君的抗辩,不卑不亢。当时我就想,这才叫“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可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像Francis那般讲道理。Alex君评论区脏话满篇的肆意狂欢,一个个键盘党的冷嘲热讽,连我这五毛都看不下去。可大概Alex君是真的求知若渴,在骂声中他反而对内地的兴趣越来越大。他不再是那个抱残守缺的香港人,而是一个关心中国政治,真正站在革命者身份思考问题的青年。

中國公民可以怎樣推動法律的完善化? 如強姦的定義 - 政治

。甚至他最后问到

我想理解 中共/毛澤東 的 革命理論,可以由那裡入手? - 香港

在这时,我眼里的Alex君简直可爱,心想若是有机缘线下见上一面也未尝不可,谁知很快——


从此不会有人提问“内地人怎么想”,从此香港板块变成了千篇一律的批判港独,和香港美食介绍。可惜。有时点开“香港”话题,满屏的九记牛腩,鱼蛋和张国荣,有若大梦初醒,心空空。我竟怀念起Alex君来。

而林君的政治素养,对内地的了解程度乃至语言的组织力,无不远胜Alex君。当然,他也显得”恶毒“的多。不过如若我们大声的喊着”我不听我不听“把他批斗一番,只怕我们,就是他笔下的红小将吧。

所以我恳请大家,不要举报看不顺眼的

@林建建(投誠)

君的答案,不要对他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不要把不该在这个平台上出现的词汇用在他的身上。

毕竟,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真理越辩越明。靠堵别人嘴获得的“正确”,不要也罢。

说句公道话。就我对当代香港年轻人的了解,一个85后香港人愿意在这样一个99%都是内地人的社交网站,试图用内地人能够理解的视角去讲述自己对香港的理解和看法,让两个群体相互增进了解,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甚至应该被感谢。

就像你不会去高登论坛发一篇文章讲中国年轻人怎样看待香港人,这如同独身一人站在城池下,手无寸铁的你只有手上的数据。我打赌你没有这样的勇气,但是林建建有,所以我很佩服他。

---更新分界线---

没想到这个答案被这么多人赞了,我也看到了评论里许多支持林建建的声音,很感动。同时也有很多人反驳,说拿高登类比知乎,是知乎史上被黑的最惨的一次。这个我承认,那为什么我这么举例呢?不是因为我类比不当,而是因为我在香港找不到像知乎这样总体还是比较理性的本土论坛,找了,真的没有。

既然开了头,那就多说一点。我在北京生活20年,毕业后到港中文读媒体,然后在港做了四年记者编辑,目前留在香港的创业公司。今年是我居港第五年,一路目击了陆港关系恶化的全过程。

2011年我来港时几乎还没有什么关于水客的轰炸报道,留港对于大部分研究生来讲困扰是语言和文化差异,最多是local觉得内地人有点土,游客随地大小便/插队没有素质(不过确实是),那时候的房价200万还能买套30平米的房;

2016年的当下,陈奕迅的歌曲已经夺得了金像奖最佳影片,苹果高登FB上“内地”几乎成了唯一的话题,房价也飙升到历史最高点,30平米的“上车”盘在400-500万港币之间,而毕业生薪水没有一点增长,反而被内地优秀的Master抢占了很多就业资源。期间最激烈的事件我就不说了,当时我也是全程跟报道的。

做记者四年,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永远不要看到事件就擅自发表个人的判断。

不同的观点之所以存在,并扎根对方的意识,必定也是反映了他们的教育背景、价值认同和喜好偏向。我们需要探求的,需要追问的,不是他们应不应该这样想,这样想这样做对不对,而是他们现在的客观处境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观点和做法?背后的需求是什么?

林建建一直在做的,就是把这三点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说给你听。

再解释一下,为什么香港没有知乎,只有高登。我想是因为香港年轻人有局限性——在焦虑的状况下已经不能够去听不一样的说法和想法,因为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

当一艘世世代代在上面生活了一百五十年的熟悉的船,被迫要靠岸的时候,大家心里更多是对陆地的恐惧和抗拒——我们在海上很自由很好,虽然挤了一些,但是我们可以生活,也满意自己的生活,这是我们仅有的安全和自由的空间,请不要上来更多的人,也不要逼我们去不熟悉的陆地。请让我们在熟悉的环境下终老,哪怕陆地发展的再好,我们真的不想要那些繁荣。

当孤独的人们对陆地发出一次次呐喊却没有回音,也无法阻挡大船靠岸的时候,他们的孤独变成了愤怒。即使所有岸上的人都知道,船上的人更应该思考的,也许是如何与陆地上的人协作和融合。

作为陆地上出生的人,这艘船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一次旅行,所以我既能够生长于海上,又知晓陆地的路径,我的心情是轻松的。但是船上的人从未踏及过土地,他们不知道。

就像《海上钢琴师》,出生于海上的1900,最终选择和船一起被炸成灰烬。说实话,香港的年轻人是我见过很单纯和理想主义的一群年轻人,我不希望他们成为1900。

那么如何让1900了解陆地也不是全无希望的领域,而让1900愿意尝试去到陆地施展自己钢琴的惊世才华?我想一定不会是陆地的人用高音喇叭对对方喊话——你们这群生活在船上的人都特么活该,不想上岸就特么去死。

最起码,当船上的有个勇敢的小伙子愿意划着小船过来,给大家送来一些想法和资料的时候,不要一脚把人家的船踹翻,再骂个万劫不复。

最后一句,真诚的希望不要让知乎变成高登,全仰仗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