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的接种有两针的,也有三针的,二者有什么区别?

学校组织打新冠疫苗,第一批是打两针的,中间间隔14天,我因为身体不舒服没报名,想报名第二批。听说第二批的是打三针。这两款疫苗有什么区别吗?建议打哪一个…
关注者
547
被浏览
1,612,046

79 个回答

目前在我国境内上市的新冠疫苗有5种,分别为3款灭活疫苗(国药集团2款、北京科兴1款)、1款腺病毒载体疫苗(由康希诺与陈薇院士团队共同开发研制)、1款重组蛋白疫苗(智飞生物),上述疫苗经过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的。选择灭活疫苗则需要进行两次接种,而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则一共需要接种三次。以上三类新冠疫苗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路线各不相同。

灭活疫苗的技术原理是利用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作为病毒培养的载体来进行新冠病毒的体外培养扩增,经β丙内酯灭活病毒之后,病毒中保留的抗原成分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同时疫苗加入氢氧化铝作为佐剂从而提高免疫原性。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则是是将编码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RBD)的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整合到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基因组内,利用这一技术,在体外形成RBD的二聚体。该二聚体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病毒反应,从而形成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同时,该疫苗也同样采用了氢氧化铝作为佐剂来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

腺病毒疫苗是首批国产腺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也是唯一采用单针免疫的新冠疫苗。该疫苗是把刺突蛋白基因整合到没有复制能力的腺病毒DNA中,再让腺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然后让宿主细胞生产刺突蛋白,最后通过扩增纯化,制成疫苗。注射后,免疫系统会识别出这个病毒抗原,激活机体免疫反应获得免疫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病毒核酸的抗原活性,激活抗病毒免疫反应。

由不同技术方式生产出来的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强度不同。首次注射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都不足以让我们的免疫系统产生足够的抗病毒免疫。因此我们通常需要接种第二针,甚至第三针,接种次数的确定是基于疫苗在临床试验结果得到的。

首针之后的疫苗称为“booster vaccine",能够增强并延长第一次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两针疫苗之前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其原因为,这个免疫效果的获得过程需要时间;任何疫苗都必须刺激身体产生更多免疫细胞,然后 部分免疫细胞会生成抗体。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免疫学教授丹尼·奥特曼(Danny Altmann) 解释说,后续增强剂可以激发接种者的免疫机能进入一种新的微调模式。(相关视频介绍见下方链接)

免疫系统初次跟疫苗相遇时,会产生两种重要的白细胞,首先是B浆细胞,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但它们寿命不长,初次接种疫苗后开始几周身体里有大量抗体,如果不注射第二剂疫苗的话,抗体数量会锐减。另一种是T细胞,成熟后分化成不同的效应亚型,能识别和杀死不同的病原。其中一种叫记忆T细胞,如果没有碰到病毒,在体内可以存活最高达几十年。这意味着有些疫苗可以提供终身免疫。然而,这种T细胞只有在注射了第二针疫苗之后才会大量产生。所以,通过二次甚至三次疫苗接种,让身体再次接触抗原,可以激活第二阶段的免疫反应。

疫苗如何诱导机体免疫反应-转载自BBC中文网站

目前,中国科兴和国药生产的灭活疫苗,以及中国康希诺和美国强生公司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均有临床实验观察时间相对较短、临床数据较少、没有可靠参照物作比较的问题,尤其是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其3期临床试验始于2020年9月。因此,尚不能得出三次接种疫苗和二次接种疫苗孰优孰劣的结论。

关于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尽管疫苗对大部分人,甚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都不存在任何已知的不良反应。但,对疫苗中任何成分有严重过敏反应的人不应该接种疫苗。另外,患有自身免疫或其他疾病的人(如糖尿病,关节炎,红斑狼疮等)在接种疫苗前应先向医生咨询。

撰文|Amber

参考文献:


中国有三条技术路线的新冠病毒疫苗落地分别为:

灭活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


重组亚单位疫苗是什么?

这款疫苗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

该疫苗为重组亚单位疫苗,无病毒核酸成份。

以新冠病毒S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为靶点,通过重组表达RBD蛋白,诱导人体产生中和抗体,从而阻断新冠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ACE2结合,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通过成熟的CHO细胞重组表达RBD蛋白特异性抗原,技术先进成熟。与已上市的乙肝疫苗、HPV疫苗、戊肝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生产工艺相似。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和这款重组亚单位疫苗有啥不同呢?

接种这款疫苗,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这款疫苗的接种程序和我们熟知的乙肝疫苗类似,需要接种三针。一方面我们现在对新冠病毒疫苗的免疫水平要求更高,虽然两针已经可以产生仅略低于康复患者血清的中和抗体水平,但经过三针接种后,不仅中和抗体水平再翻倍,可以达到新冠康复者的两倍,免疫效果也更加持久。另一方面对于类似技术路径的重组蛋白苗来说,接种三针是历史经验,稳妥起见仍然采取了三针的接种程序。即接种第一针后4周以上8周以内接种第二针第三针在间隔第二针4周以上、第一针6个月内接种


昨天刚接种完,注射的时候略微有点酸胀感,五分钟后就没什么反应了,注射完留观半小时,没有任何反应,大可以放心,积极响应国家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