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民迎接的是日軍,還是華軍(管仁健/著)@你不知道的台灣(管仁健/著)|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2-31 12:10:23| 人氣117,588| 回應13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人民迎接的是日軍,還是華軍(管仁健/著)

推薦 0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1984年在當兵時,有一次去台灣最南端的東港演習,附近有個大鵬營區,日治時代就是水陸兩用機場。因為借住民宅,與一位70歲的老人聊天時,談到這裡以前日軍也駐紮過,我立刻想起歷史課本裡提到的「南京大屠殺」,就隨口問一句,他們在這裡一定是「姦淫擄掠、燒殺一空」,不料那老頭很不「愛國」,竟用台語回答我:「少年仔,阿本啦比阿山啦好十倍啦!」

  這「漢奸老頭」的回答讓我很不高興,雖然我也痛恨老蔣的專制,但對著我這外省人第二代說日軍比國軍紀律好,實在讓我很不服氣。(或許是因為我福佬話還算「輪轉」,讓老頭以為是「自己人」,所以不隱瞞。)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去台北松山、新竹湖口、嘉義水上、台南新營等日軍留下的營區時,都問過當地耆老同樣的問題。結果不是別人不願回答(那時還是小蔣的戒嚴時代),就是一口咬定日軍好,從未聽過一個年長者說過國軍比較好的。

  這個結果很傷害我的「民族自尊」,退伍之後我看到馬丁、米勒(J. Martin Miller)1900年的著作“China. Ancient and Modern”裡,敘述庚子事變那年,八國聯軍進入北京時說:「只有日本人採取旁觀態度,不參與搶劫,並且認為搶劫戰利品是全然錯誤的。」而日軍指揮官柴五郎成了民眾的「守護神」,日軍佔領區紀律嚴明,北京市民還聯名向英國公使麥克唐納請願,將俄佔區改為日佔區。

  唐德剛的《晚清七十年》中也說:「聯軍中日軍在京全然沒有對平民百姓行搶掠之道,是當時有目共睹的。作戰爭先,擄掠落後,一時頗為他們入侵的友軍和本地華民,另眼相看。」而日軍指揮官柴五郎回國述職時,北京民眾竟夾道流淚歡送,這些歷史紀錄,都讓我開始懷疑,日軍在台究竟是「姦淫擄掠、燒殺一空」,還是讓人民「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

城頭逢逢雷大鼓,蒼天蒼天淚如雨。倭人竟割台灣去,當初版圖入天府。
天威遠及日出處,我高我曾我祖父,艾殺蓬蒿來此土,糖霜茗雪千億樹。
歲課金錢無萬數,天胡棄我天何怒,取我脂膏供仇虜!眈眈無厭彼碩鼠。
民則何辜罹此苦!亡秦者誰三戶楚,何況閩粵百萬戶!成敗利鈍非所睹。
人人效死誓死拒,萬眾一心誰敢侮?一聲拔劍起擊柱,今日之事無他語,
有不從者手刃汝,堂堂藍旗立黃虎。


  1895年4月,甲午戰敗後的清廷,與日本簽定「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消息傳來,台灣官紳個個是群情激憤。這是對岸「愛國詩人」黃遵憲的七言古詩<台灣行>,可以說是以「藍地黃虎」為國旗的「台灣民主國」的詩史,描述台灣人「誓死護土」的決心,也表現出詩人「寸寸河山寸寸金」的「愛國」情操。

  至於當時在北京的台籍官員、翰林、舉人,也由丘逢甲領頭,聯名向都察院遞呈說:「聞之道路,有割棄全台與倭之說,不勝悲憤。數十百萬生靈,皆北向慟哭,閭巷婦孺莫不欲食倭人之肉,各懷不共戴天之仇,誰肯甘心降敵。」末了還慷慨激昂的說道:「與其生為降虜,不如死為義民」。

  五月中旬,所謂的「全台紳民」透過南洋大臣兼兩江總督張之洞電奏朝廷,表達了「建國」的意願,電文中說︰「台灣屬日,萬姓不服,疊請唐撫院代奏台民下情,而事難挽回,如赤子之失父母,悲憤曷極。伏查台灣已為朝廷棄地,百姓無依,惟有死守,據為島國,遙戴皇靈,為南洋屏蔽,惟須有人統率,眾議堅留唐撫暫仍理台事。並留劉鎮永福鎮守台南,一面懇請各國查照割地,紳民不服公法,從公割斷台灣應作何處置,再送唐撫入京,劉鎮回任,此舉無非戀戴皇清,圖固守以待轉機。

  就這樣,老蔣歷史課本中的「東亞第一個民主國」,台獨論者口中的「第一次台灣獨立運動」,就在5月21日於台北宣佈「獨立」。原來清朝的台灣巡撫唐景崧,在「紳民入撫署,鼓樂齋送者百餘人,行兩跪六叩首禮」下,成立了「台灣民主國」。

  為了表明「據為島國,遙戴皇靈」而無「獨立」的妄想,大清的三跪九叩,此時縮了水成兩跪六叩,年號還叫「永清」,連國旗都搞了個台灣根本沒有的「黃虎」,表明不敢觸犯大清「龍威」,難怪美籍歷史學者H•J•Lamley說這是「非革命、非獨立、非民主」的鬧劇。

  。。。。。。。。。。。。。。。。。。。。

  「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對岸有位「愛國詩人」,台灣當然不落人後,也有位「愛國詩人」丘逢甲。這首詩中的宰相是指李鴻章,孤臣當然是丘逢甲自己,鴟夷子是指春秋時的范蠡,在輔佐越王句踐復國後,知勾踐不可共安樂,於是浮海出國,變姓名,自號鴟夷子皮。寫的是令人悵然淚下,不過事實也與「台灣民主國」一樣,根本只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唐景崧在台灣巡撫任內,因籌辦全台防務,就從廣東募來一批「廣勇」;而台灣割讓後,仕紳們也廣募「土勇」。廣勇與土勇合計五萬人,雖然裝備不錯,還有德製克虜伯炮。但既無訓練,又毫無紀律;唐又偏袒廣勇,至雙方嫌隙甚深。

  5月29日,日帥北白川宮親王還未辦好交割手續,即命川村景明少將從澳底登陸。而當初豪氣萬千,自動請纓的守將曾喜照,雖有三營官兵,竟未戰先潰。日本陸軍中尉石光真清的日記上說:「登陸台灣時,敵人毫無抵抗。」民主國內務大臣俞明震在《台灣八日記》裡說:「土民勾結挖金沙匪,引倭人由澳底登陸。」與遞呈說的「各懷不共戴天之仇」,根本是兩回事。

  當時《紐約先鋒報》的駐台記者戴維生(James W.Davidson,後任美國駐台領事)說:「日軍登岸時,岸上居民給他們很多幫助。」而他敘述曾喜照將軍受傷的情形,也讓人匪夷所思。「基隆的華軍司令曾喜照,在『轎中』受傷」。我也算好讀文史,從來也只聽說大將軍「騎馬打仗」,華軍司令曾喜照竟能首開先例,「坐轎打仗」,也讓我大開眼界。

  雖然日軍已登陸,華軍抗敵無力,內鬥卻內行。獅球嶺守將吳國華在瑞芳,殺了一名日軍的前哨,但包幹臣率領的部隊來了之後,不但不追擊日軍,反而爭搶日軍首級,以「漢奸」為名殺了吳國華的手下,吳國華在前線得知日軍首級被搶,立刻回師追擊包幹臣,三貂嶺就這樣不戰而潰,日軍得以長驅直入。而包幹臣逃回基隆後立刻向台北報捷,唐景崧與官紳聞訊後還在大肆慶祝,但日軍就快攻入台北城了。

  。。。。。。。。。。。。。。。。。。。。

  6月3日,日軍進攻基隆,廣勇雖有十二營,但統帥李文魁(原為河北土匪,從淮軍渡台,居唐景崧麾下)不敢出兵會戰,於是又棄守,日軍登陸佔領基隆港。戴維生報導說:「當基隆失守而日軍進迫獅球嶺時、身為民主國總統的唐景崧卻按兵不動,台灣北部的防線開始潰滅,敗將李文魁乘亂率領捕緝營殘兵竄入台北城、前線的其他敗兵也紛紛退至城內,各自燒殺劫掠、強姦婦女,文明的台北立刻淪成為人間地獄,朝夕不保,人心惶惶。」

  根據連橫《台灣通史.獨立紀》上說:「李文魁馳入撫署請見,大呼曰:『獅球嶺亡在旦夕,非大帥督戰,諸將不用命』。景崧見其來,悚然立;而文魁已至屏前。即舉案上令架擲地曰:『軍令俱在,好自為之』。文魁側其首以拾,則景崧已不見矣。景崧既入內,攜巡撫印,奔滬尾,乘德商輪船逃。砲台擊之,不中。文魁亦躡景崧後至廈門,謀刺之。事洩,為清吏所捕,戮於市。

  戴維生則說:「從開始就無意維持台灣殘局的唐景崧,與內部大臣俞明震及軍務大臣李秉瑞,一同潛行至滬尾、藏匿於英商忌利士海運公司。6月4日趁著黑夜,不顧一切的搭上英輪亞沙號逃回廈門。」而唐景崧在到了滬尾後,6月5日急電丘逢甲「千急急、赴援」,6月6日再「萬急急、速赴援」。但丘逢甲毫不理會,領了全軍餉銀後接著也就逃回大陸了。

  連橫《台灣通史.列傳八》說:「逢甲任團練使,總其事,率所部駐台北,號稱二萬,月給餉糈十萬兩。十三日,日軍迫獅球嶺,景崧未戰而走,文武多逃。逢甲亦挾款以去,或言近十萬云。

  。。。。。。。。。。。。。。。。。。。。。。

  唐大總統逃亡後,台北城內的兩萬華軍群情激憤,索性燒殺劫掠起來。《清史稿.列傳二五○》:「潰兵爭入城,城中大驚擾亂,客勇、土勇互仇殺,屍遍地。總統府火發,景崧微服挈子遁,附英輪至廈門,時立國方七日也。

  清人姚錫光《東方兵事記略.台灣編》也說:「前敵潰兵入城,城中大亂。遍地積屍傷患,而廣勇、土勇互殘,哭聲鼎沸,未幾撫署起火,景崧微服混於弁勇中出逃。散兵游勇沿途劫掠,藩庫猶存銀二十四萬兩,劫奪互鬥,庫中積屍四百餘。

  這些中國人自己對華軍在台北城內「燒殺劫掠」的敘述都太抽象,戴維生說的就更具體:「六月五日上午二時,唐總統忽然隱遁,外務大臣出差未回,日領五角高薪的八位議員攜眷至滬尾內渡。亂軍在城中劫掠,人民日夜恐懼哀嚎。獨立僅十天的民主國已滅亡。

  「唐總統為了逃出總統府,送了五萬元賄賂自己的衛隊。搭上德輪亞沙號(Arthur),在德國軍艦伊利斯(Iltis)號的護衛下逃回廈門。消息傳出,其他士兵也來央求分錢,卻發現總統已逃竄,憤而放火燒毀總統府。士兵們趁夜沿街放槍,四處搶劫姦淫,遭難者狂呼卻無人敢援,人民只得祈求趕緊天亮。但槍聲越來越密,大家也越恐慌。」

  「我們回大稻埕(今延平北路),看見兵工廠被打開,士兵們把可以移動的金屬,連槍砲都搬出來販售。一串錢能買原來幾百元的東西,許多商人用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買了許多金屬。日軍進城前,幾千名華軍不再打仗,開始賤賣槍彈。最新型的威斯切斯塔連發槍賤賣到一美元,老式的步槍被丟在稻田中,彈匣散落滿地。」

  整個台北被華軍搞成了人間地獄,而台北原來已是通商大邑,大稻埕的許多洋行如德記(Tait)、美時、義和、新華利、怡和、Dent、Douglas Lapraik等代表也深感不安,就由茶商李春生(通英語)翻譯,與李秉鈞、陳舜臣、吳聯元等仕紳開會決定,派鹿港人辜顯榮去汐止請日軍趕緊進城,同時擔任日軍進台北城的響導。
 
  但日軍見辜衣著破舊,舉止粗鄙,腦後還一條骯髒的豬尾巴,無法相信眼前這位只會說福佬語,不會說日話、英語,連北京話都不會的混混,會是台北城派來的使臣,就將他視為刺客逮捕。幸好不久後又有三輛華麗馬車,在荷槍的外籍傭兵二十多人護衛下,三位西裝革履的紳士:德商Ohly、英商Themson與法商Bedilan,代表台北仕紳們委託,請日軍趕緊進城,內定為台灣首任民政長官水野遵才相信。

  6月14日,近衛師團第一連隊長小島上校,率領五百名先鋒隊兵不血刃的順利入城,城內兩萬名華軍毫無抵抗。隨後樺山總督入城,台北市民人人著白衣、手持小旗,簞食壺漿跪迎道路兩旁,樂師齊奏大鼓、銅鑼、嗩吶等。幾天以來華軍的燒殺劫掠,總算因日軍入城而安定下來。

  戴維生則說:「日軍入城後,台北市民立刻豎起白旗,或粗糙地在白布上染紅製成日本國旗。艋舺(今萬華)人則歡迎日軍,家家掛著『日本良民』、『我等同一國民』或『我把貴軍當成朋友』的大旗。

  。。。。。。。。。。。。。。。。。。。。。。

  至於留在台北城內的兩萬華軍,樺山總督決定全部遣送回國。45歲的福島安正上校,之前他曾單騎渡西伯利亞,現在奉派為淡水司政官,他所寫的《淡水新政記》,裡面就寫到如何遣送這批曾在台灣犯下暴行的華軍。

  「6月9日:遣返千餘名支那降兵回國,憲兵檢查他們的行李,讓他們搭上英國輪船去對岸。任務繁忙到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尤其下午到黃昏,各村代表都來陳情,請我派兵鎮壓村裡支那兵的姦淫擄掠。」

  「6月10日:公佈日幣與清幣的兌換表。為戶口調查僱用36名本地人去購買食物,並擔任室內清潔與炊事工作。新莊住民密告說,莊內陳桂陽等14人組成強盜集團,我立刻派憲兵一人與士兵十一人清剿,但該集團已聞風而逃。」

  「6月12日:向華山總督拍發電報,報告昨日已遣送一千七百多名支那兵登船。淡水與台北間定期航班已恢復。決定發放15石貧民救濟米,製作1,500張領米收據。」

  「6月15日:公佈清潔法。等待遣送的支那兵集合在碼頭,英船因故遲延一日,發放支那兵一日口糧。支那兵很不衛生,集合地點極髒亂,需以槍逼迫打掃。淡水市街戶籍調查完畢,計1,019戶。」

  「6月16日:巡邏兵報告有一支那兵死亡,命五名支那兵將其埋葬,但支那兵不肯,仍需以槍逼迫,支那兵對同胞之死竟毫無憐憫。發給支那兵308人船票。午後遣返支那兵350人。支付工資給僱用的苦力15人、木匠10人。」  

  「6月17日:樺山總督在台北舉行始政式,並舉行閱兵,淡水港外軍艦鳴放21禮炮。對憲兵開始實施台語教育。」

  「6月18日:總督下令,有日本工人強入台灣人民宅,不僅違法,也有損帝國威信,令竹林少尉嚴禁所屬工人再犯。工人衣著不限,但嚴禁赤膊,違者交憲兵處理。」

  「6月19日:為加速遣送支那兵,向三艘支那船交涉。一艘往溫州可搭60人,每人發2.5元船費與米。另二艘分別可搭136人與62人,每人發1元船費與米。支那兵已遣送完畢。二脫逃者被捕,一江西人,44歲,裁縫;另一為農民,20歲。」

  從福島上校的日記看來,日軍雇工、購物都付錢,連自己的工人打赤膊都禁止,軍紀竟是如此嚴明。相形之下,華軍的作為就讓百姓徒嘆奈何了。

  。。。。。。。。。。。。。。。。。。。。

  看到日軍眼中的「台灣民主國」的華軍,竟是如此不堪的光景。回想幾天前唐總統的公告中,還豪氣萬千的「敢戰之士,一呼百萬,又有防軍四萬人,豈甘俯首事仇?」結果這四萬華軍,一夜之間竟成了「姦淫擄掠」的匪寇。詩人王松形容德極為傳神:「將官欲詐千錉餉,丐子堪當一日兵」。

  再回頭看一下這批「乞丐兵」,在美國記者戴維生筆下怎樣形容:「他們有許多行李,也不守紀律。裝備有步槍、刺刀、手槍、各種刀劍、彈藥袋、毯子、飯碗;還有扇子、雨傘、燈籠、盤子、鍋子、裝煙與煙管的小籃、圖畫、鐵罐、繩子、鐵斧、大箱、小盒、草帽、捆束的木板,以及不知裝著什麼的大包,亂七八糟,毫無秩序。」

  「他們穿著紅色制服,暴躁慌張、大聲喧嘩、全身惡臭,在月台與無蓬車之間來回奔跑。為了在開車前把行李裝好,總是互相碰撞,不斷有爭吵,也因此掉落不少行李。上了車為搶座位,又是怒罵不斷,我已為必定會打架,結果又靜了下來,士兵們紛紛拿出煙管來抽煙。」

  「火車一到站,士兵們爭先恐後的跳下來,用槍當作扁擔,扛著屬於自己的家當。士兵們完全不理會軍官,自由自在地在街上散步。曾將軍受傷後,士兵更難管束。華兵四處喧鬧,沿街勒索搶劫,甚至殺害軍官,毫無顧忌。」

  。。。。。。。。。。。。。。。。。。。。

  「和議割台,全台震駭!臣等桑梓之地,義與存亡,願與撫臣誓死守禦。設戰而不勝,請俟臣等死後再言割地。如日酋來收台灣,台民惟有開仗。

  遙想1895年乙未割台後,「愛國詩人」丘逢甲慷慨陳詞時,是何等豪氣萬千。當他聽到唐大總統棄職潛逃回中國時,還作詩明志:「虎韜豹略且收藏,休說承明執戟郎。至竟虯髯成底事?宮中一炬類咸陽。」大罵哭曰:「吾台其去矣!誤我台民,一至此極!景崧之肉其足食乎!

  不料這位要揚言要「食景崧之肉」的偉大詩人,沒多久也跟隨唐總統腳步,內渡而去。當然,詩人就不像唐大總統那麼笨,人家的理由可好得很,《嶺雲海日樓詩抄》上說:「此地(台灣)非我葬身之地也,須變計早去,父母在世,應求自己平安。」原來詩人的「愛國」就是與我們升斗小民不同。

  除了《台灣通史.列傳八》提到丘逢甲「捲款內渡」外,當時很多人的書裡也都提到。如易順鼎《魂南記》說:「時守台中之道員林朝棟、楊汝翼、主事丘逢甲,皆擁巨貲,棄師潛逃。」吳德功《讓台記》說:「丘逢甲之勇前紮在南崁,亦奔回紮揀東,各領銀餉三個月。」洪棄生《寄鶴齋詩話》裡更說:「昨年時事破碎,(逢甲)聞唐撫棄台西遁,己遂棄義軍倉皇渡海,軍餉不發,家屋盡被部下所焚。

  一場轟轟烈烈的「獨立建國運動」,結果日軍還沒到,總統先逃了,華軍追趕不及,開炮相送,連總統府都燒了。副總統「不落人後」,倉皇內渡前還不忘先領軍餉,部下又燒了他家。這種君不君,臣不臣的台灣民主國,加上屬下那些大陸來的乞丐兵,結果當然是日軍未到,華軍就已在台「姦淫擄掠、燒殺一空」了。

  盜台軍餉,盜粵軍裝,軍法總能逃,事變兩番成大盜。
  非清人物,非漢人材,人言終不息,心甘一死莫知非。


  1912年,丘逢甲在內地去世時,台灣高雄美濃一位前清舉人林金城,為這位被大中國主義者尊稱為「愛國詩人」的丘逢甲,寫下了這副輓聯,也為一場遊戲一場夢的「台灣民主國」畫下句點。至於那些曾被華軍「姦淫擄掠、燒殺一空」的台灣人民,也就只能感慨日軍來得再早一點就好了。

台長: 管仁健

顯示全部132則回應

台灣人當家作主
感謝管先生蒐集資料.讓我們台灣人真正認識這塊土地.跟侵略者迫害台灣人的史實.上一屆總統大選.若有管先生的文章作為迫害者殘害台灣的佐證資料.相信台灣是不會變天的.衷心希望管先生.在下次選舉時.能為台灣出點力.用您的文章.助小英一臂之力啊!
2011-03-08 13:47:27
版主回應
可憐啊!愚昧是不分國籍的。原來兩岸都有糞青,渴望偉大領袖來救你們這些愚民。

一個在兩蔣時代的專制時代,在輝扁的貪腐時代裡,都能毫無感覺的政客,還月領18%,家財數億,她能否當選關我屁事啊!選小英當總統,跟找許純美當總統的結果一樣。
2011-03-08 16:18:11
我的天???
樓上的人,說出這句話,真讓我驚訝!!...「新疆在中国版图下已两千年,西藏也有八百年」

我一直以為清朝才將這兩地納入版圖啊。
有一千、有八百年嗎?
可笑啊!
2011-03-16 16:19:17
個人是蠻認同作者的說法
之前才看過龍應台的"大江大海1949"
還特別去網路上查了一下1890年代所發生的事件

很多事情都偷偷被政府所隱瞞
我以前國中的歷史老師對"接受台灣"下了一個註解
"這不過是有錢人怕自己的財產被收走的舉動"
2011-05-22 20:43:47
nihi
>一個在兩蔣時代的專制時代,在輝扁的貪腐時代裡,都能毫無感覺的政客,還月領18%,家財數億,她能否當選關我屁事啊!選小英當總統,跟找許純美當總統的結果一樣。

基本上,管大寫出來討厭小英的地方,
騜也跑不掉就是了,
只是常看到管大在談領18罵18,
卻沒看過反對總統直選還當上直選總統的事情,
也沒提過想擋刑法一百條修正的法務部長是誰,
不過這些無所謂,反正每個人都有其偏好,
主要來這還是看看兩蔣那時的事情,
知道管大藍綠政治人物都討厭就好,
小英的支持者就別來自討沒趣了~

大埔農地與兩蔣當時的肅殺相比,
的確是小巫見大巫,
不過不知兩蔣時期有可以拿來相比擬的事件嗎?
還是說那連那時也沒做到直接毀田搶地的程度,
但是在現今馬騜口中的五星縣長阿鴻底下卻發生?
不知管大有無這方面的資料?
2011-06-14 01:45:41
版主回應
是綠營的政工太白目,來這裡貼舔政客屁眼的噁心文字,我才被迫回應的,否則我很懶得對當今政客浪費筆墨的。藍營政工沒人來這裡搗亂,我去罵他們做什麼?

至於你說的「反對總統直選還當上直選總統」,我當然不會去寫。馬英九反對總統直選是在20世紀,當上直選總統是21世紀,中間差了十多年,但蔡英文卻是一面領一面罵,私下領公開罵,沉默領大聲罵,兩人無恥的程度是有差別的。假如沒有讓人色盲的政治立場,高下之別是不難判定的

大家愛選誰就去選誰,但誰要來我這裡貼馬屁文章,我只好被迫回應。我這裡只談歷史,對現實政治有高見的,還請另覓合適處發表。
2011-06-14 13:30:11
nihi
>至於你說的「反對總統直選還當上直選總統」,我當然不會去寫。馬英九反對總統直選是在20世紀,當上直選總統是21世紀,中間差了十多年,但蔡英文卻是一面領一面罵,私下領公開罵,沉默領大聲罵,兩人無恥的程度是有差別的。假如沒有讓人色盲的政治立場,高下之別是不難判定的。
===================================
我想18%的議題向來是針對制度而非針對領取者,你說小英的一面罵 公開罵 大聲罵,是不是符合事實,這點要看管大是有心想了解當時18%的政策攻防,還是只是被藍媒牽著鼻子走囉~

同樣18%,你心目中無恥程度有差的馬,不也說該改革18%,而和死女兒的關中槓上?宣示改革的結果,卻連民進黨主要的攻擊訴求-黨職並公職-都沒改;照無恥層度來說,有領有能力改革也說要改革的卻沒改也照領的,會不比有領卻認為該改革之後也不領的無恥,這樣的程度比較,沒有色盲應該也是很輕易能比較出來的。

至於10年的差距要用世紀來強調,造成類百年的過往效果,管大對上世紀兩蔣的事蹟研究深入,卻對今上騜上世紀的表現輕輕放過,這是管大的站也是管大的自由~ 兩個都是政治人物,管大要批評是很理所當然的,不過有沒有偏袒哪方就見仁見智囉~

我想現在發生的事情也是一步步的在變成過去的歷史,歷史的教訓如果無法給現今帶來更好的進步與改變,那和虛構的故事也沒任何差異,無論管大您的政治立場如何,這裡的文章拿來電那些懷念美好年代的藍丁們都很好用~ 期待您之後的黨外人士們的淫風穢行文章,把那些該掃進垃圾堆的過去人物立牌。我想對於所有政治人物的批判,小弟我都是樂觀其成的,當然包含你對小英的批評,相信這些都可以成為讓台灣更進一步的動力。
2011-06-14 20:54:00
版主回應
老兄,你也幫幫忙,在蔡英文沒有被踢爆自己也月領6萬元的18%之前,民進黨裡有誰在說這是制度面問題?那是無恥的國民黨用了幾十年的推拖之詞,但被無恥更無賴的民進黨借來幫主子當擋箭牌而已。

18%本來是石油危機前小蔣給早期只能領一次退休金的軍公教,從銀行利率12%貼補6%成18%。但後來變成固定成18%,後來變成領月退的軍公教也有部分18%,後來變成黨職等十幾個單位的非軍公教退休者也有18%,到阿扁時代連輪流來沾點醬油的政務官也有18%;這本來就是歷史共業,一代又一代的騙子遺傳下來的結果。

18%是制度問題,那總統直選與委選,不就更是制度問題,現在美國總統大選,不也還是各州選舉人團的委選?假如沒有政治色盲,就知道當今政客都是些什麼爛貨。但馬英九是當了婊子就做婊子,蔡英文卻是當了婊子卻還硬要蓋貞節牌坊。這貞節牌坊要蓋在他那群相同智商的支持者當中,我沒意見,我不主動對現今的婊子發表意見。但白目的綠營政工,把貞節牌坊蓋到我這裡來了,我要不拆穿這個詐騙集團,那我也太委屈我自己了。

現在已經解嚴了,誰對馬英九有意見,請看三立民視;誰對蔡英文有意見,就去看T台中天。我沒空去跟現在的電視台瞎攪和,大家有興趣的人請自便。拜託,我連跟那些政客呼吸同一塊土地上的空氣都嫌噁心,拜託大家就放過這裡,把貞節牌坊蓋到跟自己智商相同的婊子當中去吧!
2011-06-14 23:24:07
nihi
>但馬英九是當了婊子就做婊子

馬英九指示改革18%優存 蔡英文:黨職不能併公職計算
原文網址: | 頭條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1/12/11490-2681514.htm#ixzz1PGdRL1r0

不好意思,無意冒犯管大,不過事實倒是很明顯,馬只是想立貞節牌坊立不起來罷了,管大也犯不著幫今上騜弄個多灑脫的形象~ 好像馬從來就默默領而沒對18%講過話。

我對管大對蔡的批評沒啥意見,不過這樣的護馬方式不免也太粗糙了點,公職公務人員有這點本來就是制度上的問題,但是黨職可是國民黨專屬的計算年資方式~

>18%是制度問題,那總統直選與委選,不就更是制度問題,現在美國總統大選,不也還是各州選舉人團的委選?

這樣的比喻倒是頗失管大平時犀利的水準,
隨便拿個美國州的人數來和台灣比比看好了,
在下孤陋寡聞,倒是沒聽過美國有直選的主張?

對於管大上面回覆的呼籲感到抱歉,
你可把我的廢話都跳過,照管大的說法,
唯一的爭議點僅在於馬是個啥樣的婊子罷了,
"馬英九是當了婊子就做婊子"這點,
也太美化馬這位政治人物了~
2011-06-15 00:27:09
版主回應
唉!你到底有完沒完啊!我會去美化保護那個戀屍癖的權貴子弟?你別以為別人大腦裡裝的都是跟你們這些綠頭蒼蠅裝的是一樣成分。又要拿又要罵,在被踢爆前,綠營裡有誰在說這是什麼制度面的討論?被踢爆後,只宣布以後不領了,但以前領的卻毫無歉意,就算是阿扁,也是當到總統後才敢這麼無恥囂張。

無慾則剛,假如沒有政治色偏,這些政客都是些什麼貨色,大家都心裡明白的。藍頭蒼蠅沒把糞堆搬來我這裡,綠頭蒼蠅卻無恥無聊到連我這裡也不放過。當然啦!有些奴才習慣了跪著講話,站起來就頭暈,對這種畜生我也無可奈何。算我怕了你們這群忠黨愛跪的抬轎者,但請別再來這裡搞莒光日了。
2011-06-16 14:48:31
Joseph
突然想起多年前聽的相聲段子
再印證一下管先生的文章以及出處.

我念的地理,已經變成了歷史.
我念的歷史,根本是個故事,連野史或或說信史都不算.
2011-08-22 16:00:12
yui
>> Joseph

孩子 KMT的國立編譯館推出的叫做 "神話本"
2011-08-22 23:27:40
poir
管兄您一開始到處問的各地耆老對比的是
治台50年後的日軍VS 二戰戰後以迄1949敗退來台的國軍
這樣比可是不公平的。
乙未割台廣勇、湘勇敗亂劫掠,日軍進入台北恢復秩序是事實。
但是新竹以南的大肆濫殺、燒殺一空,據黃昭堂的台灣總督府記載,還把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人民姦淫擄掠一番呢!!
八國聯軍日據軍紀如何恕小弟才疏學淺,實在不知。
但甲午之戰旅順屠城,全城殺的剩36員收屍隊,
八年抗戰南京大屠殺等等,大家知之甚詳,小弟就不贅言了。
2011-08-24 21:57:14
網路白目
昔日山東省主席韓復渠,有韓青天之美名,1日韓復渠審問江洋大盜,問左右他們都是幹啥地? 左右回答:報告主席.."他們都是強盜", 於是1個個都推出去槍斃. ,

在問案時,有1位師部的傳令兵送公文,因好奇在旁觀看韓青天審問犯人,韓青天抬頭1看,乃問左右: "這人堵在這兒是幹啥地?" 左右回答: "報告老爺, 他是送信的"! 韓青天虎目1瞪罵曰:" 媽的個皮..俺最恨通風報信的,這抓扒子比強盜可惡,來人呀..也給俺推出去斃了, 等到發現不對已來不及了!

想不到年頭大變大變年頭,台北時下滿坑滿谷通風報信的狗腿隊,不但沒推出去斃了, 反而日進斗金..!

更雷人的是...狗腿們還在電視裡教人3分鐘如何當抓扒子..比如說見到有騎摩托車吸煙的豬頭,馬上跟蹤跟監..蓋那豬頭早晚會丟煙屁股,用攝像頭把他亂丟煙屁股的美妙姿勢拍下來, 車號當然也要拍下來..再賣給環保署.

我1個月通風報信有十萬進帳..厲害吧你看看我的攝像頭,底部有磁鐵,可以黏在安全帽..神不知鬼不覺, 有時候運氣好拍到違規左轉的, 拍到超速的, 我再賣給交通大隊..現在吃人頭路無法發家啦..告訴你, 我現在喝豆漿都要加1個蛋,有錢的不像話!

這種把自己的同胞無心之過,或是不小心的過錯通風報信給錦衣衛..還要同胞們努力用力跟他學習如何當抓扒子,我們除了懷念韓青天外..也只能對著黑夜翻白眼!
2011-08-29 20:33:06
isaac
日治時期,高雄路竹橋頭一帶,有個村子因抓不到盜賊,整個村子被憲兵全宰了. 還波及一個來賣牛的外地人牛販. 那塊埋葬屠殺犧牲者的土地目前在田中央,因農地私有,主人不願出售,所以沒蓋紀念館. 建議可寫這段歷史. (懷著敬佩之意讀了很多的Isaac)
2011-11-27 14:52:02
wayward
我在china的時候,有一個東北的年輕小妹跟我說,她爺爺跟她說過,以前日本人管的時候雖然很嚴,但叫你做工都會發工資,反而是老毛來了以後,大家才開始餓肚子。
2012-03-09 11:24:12
草泥魚
接受真相比尋找真相更難~

題外話~
誰主政都好,
我只希望以後的政府別像個老媽子
管到人家上色情網站的自由,
這會讓我想革命,
很累。
2012-11-06 20:54:17
Tina
to 台灣青年
這個有人拍過呀! 公共電視萬仁導演的<亂是豪門>連續劇,就演得很清楚! 這些清兵因為都是廣東一帶的強盜轉傭兵,所以素質非常差,當時清朝不准台灣人當兵,因為怕台灣人有了兵權會造反
2012-11-06 22:25:00
少年斗膽請益
同意樓上poir網友的發言。
管先生提到:
「馬丁、米勒(J. Martin Miller)1900年的著作“China. Ancient and Modern”裡,敘述庚子事變那年,八國聯軍進入北京時說:「只有日本人採取旁觀態度,不參與搶劫,並且認為搶劫戰利品是全然錯誤的。」」
看管先生的描述,這本書是1900年寫的;但是我們一般認知的南京大屠殺是1937年。這其中臺灣人民對於日本政府的觀感如何,是很有趣的議題。
(不過,我可以理解管先生所要談的,是我們的歷史課本刻意連結南京大屠殺與日本政府的形象)

其次,管先生文中引用王松詩句「將官欲詐千緡餉,丐子堪當一日兵」,這句詩確實出自王松著作《臺陽詩話》,但卻是王松引用別人的詩,而不是王松自己的詩,原文如下:
「『將官欲詐千緡餉,丐子堪當一日兵』;此二語謔而有趣。余嘗聞友人傳誦,忘為誰氏所作。後讀箴盤了庵雜錄,始知乃其尊岳楊希修茂才(學周)乙未感事而作也。雜錄有曰:『乙未割地議成,唐中丞幕友陳季同獻改民主國之策,為獨立自守計。時鄉紳某招募民團數十營,皆烏合之眾;一營兵數,報名五百,實不過半。遇統軍檢點,則臨時雇諸途人易軍裝以應之,街上乞兒為之一空,而營官藉以飽其私囊』云云。希修此聯,實寫當時情景。至今讀之,令人想見官場腐敗之狀,為之一歎。」
(出處http://media.hcccb.gov.tw/manazine/2003-08-27/magazine4-2.htm

真的感謝管先生這篇文章,照亮不少往日難見的歷史角落,也開啟後學更多思考。以上提問均是吹毛求疵,謹供管先生參考,也作為讀者的一點回饋,謝謝!
2012-11-07 11:44:08
孫鳳韶
樓上Tina 提到: “當時清朝不准台灣人當兵, 因為怕台灣人有了兵權會造反。” 這種說法並不正確。

像我家,雖然最近這三代均屬”刁民”一類,可是往上追溯,可發現我祖母的祖父還是清代的”武舉人”呢!

清朝台灣人當兵成名的有乾隆、嘉慶年間嘉義的王得祿,他因為參與勦平林爽文和蔡牽有功,而官至浙江提督。

後來,還有阿罩霧(今台中霧峰)的林文察、林朝棟父子。林文察率領子弟兵到浙閩對抗太平天國,官拜總兵。林朝棟帶領民團到台灣北部支援劉銘傳抵禦法軍。後來這些霧峰鄉勇正式編為兩營清國正規軍,是為”棟軍”。此後這”棟軍”,經過”勦匪”(施九緞) 、”開山撫番” (其實是邊撫邊屠殺),一再擴編,最後達十營之多。可是這十營”台灣清兵”在往後抵抗日軍的乙未戰爭裡,小部分在新竹潰敗,大部份卻瓦解於無形,其表現甚至比民間抗日武力更無圈點之處。可是”愛台”人士們,那裡容許這種政治不正確的”台灣清兵”的存在? 於是他們都蛻變成民軍義軍繼續抗日去了。

而林朝棟本人更是在唐景崧溜走不久,就已丟下”棟軍”逃往大陸。近年,不少”愛台”史家對廣西桂林籍的唐景崧的行徑,極盡嘲諷怒罵,可是對台灣籍的林朝棟卻輕輕放下,還替他辯護,說什麼”大勢已去” (维基百科),又說什麼”奉命內渡”(台灣大百科全書)。這就奇怪了,難道唐景崧的走為上策就不是”大勢已去”、”奉命內渡”嗎?

事實上,林朝棟離台前,已叮囑林家、霧峰人、甚至棟軍不要抗日;因此,當南北各路人馬集結在彰化八卦山,展開史上日台之間最大規模的會戰時,鄰近的霧峰林家子弟和”台灣清兵”¬¬- 棟軍居然沒有參與。(見 A Chinese Pioneer Family – The Lins of Wu-Feng, Taiwan by J.M. Meskill) 。這也就是在日治時代,為什麼霧峰林家那麼吃得開, 為什麼台中會竄起而取代彰化的原因。(日本人對彰化很”感冒”,甚至遲至1942年才設立彰化中學)。

現在社會進步了,言論自由了。以前專制政權所編出的歷史謊言,我們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揭穿它。可是,我卻發現不少台灣歷史權威 (我不是說管先生),以先入為主的政治意識來詮釋歷史,甚至隱瞞歷史。當我們摒棄陳舊的謊言後,卻又創造新一套的謊言來騙我們的下一代時,這已經不是愛不愛台灣的問題了。





-
2012-11-08 13:38:04
孫鳳韶
管文提到: “從來也只聽說大將軍「騎馬打仗」,華軍司令曾喜照竟能首開先例,「坐轎打仗」,也讓我大開眼界。”

這點是因為管先生有所不知。在清國時代,台灣”幾乎”沒有馬的存在。那些清國台灣人(包括吳鳳) 騎馬的故事絕、絕、絕大多數是假的。早先荷、西、鄭等政權曾引進馬匹。可是成效不佳。原因有幾點: 1. 台灣的地形,未開發處林木茂密;已開發處不是水田就是蔗園,都不適合馬匹奔馳。2. 清代的道路一出市鎮村落就是兩邊長滿林投的蜿蜒小徑,騎馬還不如走路。3. 原住民一向以鹿肉為主食,而馬更多肉,味又相近,因此,漢人養馬,徒增被搶奪攻擊的機率,最後只好作罷。

這”清代台灣無馬”的事實,在不少洋人的紀事中都提到過 (如Pavel Ivanovich Ibis等)。因此曾喜照”轎中受傷”,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實曾氏,也許不是個英明的指揮官,但作為一個軍人,陣前受傷就已是盡職,何況他是親率三百士兵,到前線偵查敵情時遭到狙擊的。古今”華軍”中有多少將領會這樣做? 在美國,只要戰傷的,不分階級,就都給”紫心” 勳章了。吾人實在不必再挖苦他。

台灣再度有馬,是日軍來台以後的事。後來日本人大築軍路(馬路),馬的能見度上昇。農業專修學校裡育馬是課程之一;一般中學也有幾匹馬提供給教官,檢閱學生時,總教官常騎馬上陣。而少數民家也有養馬的。彭明敏的書中就提到,他父親”往診”病人時,是騎馬去的。

“光復”後,不知道什麼原因,馬又成了稀有動物。直到近一二十年來,台灣刮起養馬風,馬數才又增加起來。不過,大家可別以為”馬在台灣,自古有之”喔。
2012-11-21 08:30:52
Victor
有清一代,馬很少見,可是牛車不是很常見?官員出巡坐牛車嗎?
2012-11-21 10:17:10
孫鳳韶
清國官員出巡坐轎子。我這一生騎過老馬,乘過牛車,也坐過轎子;不過,感覺上還是走路比較踏實,騎腳踏車比較有特技感,開車比較”舒適” (用014的台語發聲)。

Davidson的書,是我30多年前到美國時,第一本從公立圖書館借出的書。當時確實深受震撼。不過後來,細讀之下,感受又不同。其實,這本書出版時(1903),他已經不是美報記者,而是美國駐台領事、台灣總督府的常客、和哈日族人了。他寫乙未戰事,雖然是以目擊者的身分而”指證歷歷”,但所引數據都來自日方,觀點也與日方不謀而合。他又不像早先的幾位”老台灣”如Pickering、Swinhoe等諳台語,因此聽不到台灣人的聲音。偏頗之處,恐不能免。而勝利者壟斷歷史的詮釋權,甚至編造歷史;戰敗者只能憤憤不平的告訴子孫自己的故事,只是年復一年,祖先的聲音愈趨微弱,終究要消失。

我現在就寫兩段,來比較一下 Davidson 的”正史”與戰敗者的說法,看誰的較合理?

1.) 1895年8月27日在彰化的八卦山,南部調來的黑旗軍,加上北部趕來的客家民軍以及本地的散兵游勇共五千人,對上一萬四千日軍近衛師團展開兩天的會戰。(可惜,建制完備的三千中部”棟軍”已經解散,只有少數人自動加入戰鬥。) 結果,”華軍”兵敗,彰化城破陷落。

根據日方及Davidson 的說法,發現”華軍”屍體 620具,日軍損失7名。附近地區的持續交火又擊斃”華軍”130名,日軍死傷8名。日軍的損失雖然如此”輕微”,卻仍決定停止南進,以等候乃木男爵的第二師團來台支援。接著,日軍開始埋葬”華軍”屍體,不料竟然引起疫病大流行 ,導致824人住進野戰醫院,其中82人病死。可是 Davidson 後來又說,當10月3日近衛師團由彰化出發南下時,因為"疾病"的緣故,只剩下七千兵力。

但,我考上大學要去成功嶺受訓時,我父親卻叮囑我,有機會到はっけざん(八卦山)看看。他這樣說:「在那裡,雖然台灣人輸了。可是日本人死傷很重。」他的眼角,有點濕潤;20年多前我遇到一位彰化老者,他也說他父親小時候目睹彰化城陷後,日軍抬入"許許多多"的傷兵。
2012-11-22 12:32:23
孫鳳韶
2) 日本正史及Davidson稱: 近衛師團統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軍南下,10月18日患瘧疾,10月28日病逝台南。後來日方發表不少文件,”證明”他是病死無誤;另外10月20日(農曆9月3日),一向”軍紀嚴明”(管大語) 的日軍突然對台南蕭壠庄(今佳里)展開瘋狂屠殺,連婦孺也不能免,「蕭壠」竟成「消人」(兩者台語同音)。這種脫序的暴行,日方一直解釋不清楚。

而我阿祖(曾祖父)告訴我父親: 能久親王是在蕭壠附近的林投小徑行軍時,因其軍裝華麗,與眾不同,被埋伏在林投草叢中的農民以竹篙接鐮刀突襲,割傷頸項,傷重不治。

當勝利者說謊時,是很難揭穿它的;可是戰敗者的謊言,就很容易被”看破腳手”了。二次大戰,中途島之役,日本大輸,四艘航空母艦全滅,美方只損失一艘。可是日本最高當局卻宣布日本大勝,還發動全帝國提燈遊行慶祝 (見John Toland’s the Rising Sun)。”德高望重”的山本五十六,雖然反對說謊,卻也沒有挺身公開真相。到了戰敗後,日本人民才知道受騙了。可是,如果日本大戰戰勝或戰和,那中途島的真相就很難見天日了。如果像山本五十六這樣受尊敬的人,都沒有勇氣大聲說出真相,那麼日本官方和Davidson對八卦山、能久親王還有其它的說詞又有多少可信度?

所以,人類的歷史,處處是陷阱。我們除了懂得引經據典外,更要具備有能看出經典中的破綻的智慧。這點,在台灣這種死背硬誦的文科教育方式下,是較困難的。
2012-11-22 12:33:57
孫鳳韶
其實,八卦山之役之後日方及Davidson的瘟疫說,關係著整個乙未戰爭的真相,其疑點如下:

1. 此役如果日軍死傷只有15 人,為何日軍要停止南進,等待乃木的援軍?

2. 接著如果彰化發生瘟疫,為什麼不把大部份還健康的軍隊趕快撤出疫區,而竟然讓整個師團停在彰化疫區一個多月。任由疫病肆虐? 這點完全不合理。

3. 為什麼一下子說824人住進野戰醫院,其中82人病死;一下子又說兵力折半只剩7000?

4. 如果瘟疫那麼嚴重,讓日本兵力折半,那麼當地百姓衛生條件更差,又無醫療設施,彰化人不死掉3/4 以上才怪。而Davidson 以一個第三國的戰地記者的身分,怎麼沒有”順便”提及這個彰化人的特大災難?

合理的懷疑是,八卦山之役,日軍損失頗大,而失去攻擊力,只能據守等待後勤補給及援軍。不過,我也不相信這一役,就讓日軍損失七千人。較可能的是,自從貢寮登陸以來,日軍一直在說謊、一直在少報自己的傷亡數字。從北而下,造假的數字與實際傷亡數字越差越大。到了彰化明明已經失去攻擊力了,兵力數字卻兜不攏。只好來個大瘟疫。然後,含含糊糊把兵力一下減掉7000人了。算是圓了謊了。
2012-11-22 15:40:00
閱讀高手
據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就在蕭壟戰役中受到義軍的襲擊而受到重傷,曾經在台南府城前清進士張紹芬府第住了一個晚上,之後轉到臺南豪族吳汝祥宅邸,結果在10月28日就死在這裡。就因為這層關係,日本據台後吳汝祥獲得經營銀行的開業特許權,成為彰銀創辦人。只是台灣民間對於久能親王的到底在何處死亡卻有不同的傳說;洪棄生在他所寫的《瀛臺偕亡記》一書中就記述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是在濁水溪南岸的雲林被擊重傷致死;文史工作者黃榮洛先生則是考證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是在新竹牛埔山中彈身亡的;也有學者以在八卦山會戰後近衛師團的軍令幾乎都是由總參謀長鮫島重雄所簽發的來證明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早在八卦山站一時就遭砲擊身亡。而這都與日本的記載不同,在日本官方文獻上記載-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是因感染瘧疾(マラリア)而於11月4日返回東京後,隔天於自宅病死,日本後來就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在病死的「終焉之地」-吳汝祥之宅邸興建了台南神社(今台南市公11停車場)來紀念他,而親王的遣體則運至豐島岡墓地於11月11日舉行國葬。日本為了有效統治台灣,以及神化天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過世之後,就被日本官方封為「台灣鎮守之神」,先後建了-台灣神社(圓山大飯店現址)、台南神社,澳底征台紀念碑等三處來紀念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並以其死亡的10月28日為國祭日,每年這個時候全台灣都會放假一天。後來到了1930年前後,全台灣只要是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征台之初經過的地方,即使只是短暫停留或是睡過一夜,都會建立紀念碑或紀念物,經統計在台灣光復之前,全台約有數十處這樣的建築。
摘錄自《你可能不知道的台灣近代故事(一)》第3篇{悲鳴1895-「台灣民主國」與「台灣農會」的血淚史]
2012-12-25 11:14:41
KENN
小弟的內人是大馬華橋,問他是那裡人,她會告訴大家,是馬來西亞人.....希望這點可以解決大家對於台灣人與大陸人的爭執,問林書豪是那裡人,她會說是美國人,覺不會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或是中華民國是一樣的道理,所以台灣人是那國人,這裡應該是不屬於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吧
2012-12-27 17:59:38
孫鳳韶
樓上”閱讀高手” 文中提到「…在日本官方文獻上記載-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是因感染瘧疾(マラリア)而於11月4日返回東京後,隔天於自宅病死,…」,後來卻又提到:「… 並以其死亡的10月28日為國祭日,每年這個時候全台灣都會放假一天。…」。這顯然前後矛盾。

不過,這不是”閱讀高手”的錯。而是日本官方在耍把戲。起先是說”11月4日返回東京後,隔天於自宅病死”沒錯;後來才改口說是 ”10月28日午前7時15分、臺南にて死亡”。並說死後,秘不發喪,遺體運回國內後,還於11月4日升為陸軍大將 (不是追贈),然後5日才正式”薨逝”。為此,Davidson 還特別解釋說,日本傳統習俗是皇族只能回到東京,才能宣布死亡。(Really?)

其實這種把戲不只日本人在玩,看看蔣介石”剛好”在清明節(4月5日)正式”薨逝”,而毛澤東也”剛好”於9月9日正式”薨逝”,不也是同樣的無聊。

所以說,讀歷史事件,知道結果就行了,至於緣由、過程、時間、地點等細節聽聽即可,不值得深信不疑。
2012-12-28 07:57:48
eri
八國聯軍時日本是有秩序
但幹的事和列強是一樣的
牠們掠走了中國戶部約三百萬兩白銀
搶走了各衙門許多文件
此外還有個人性質的搶劫
只是作法比其他國家的軍人 "文明":

英國畫家、作家亨利(Henry Savage Landor)在現場觀察到:“日本軍隊在搶劫時與西方列強毫不相同,顯得十分有文化、有內涵”,他們在中國人的房子裡搜尋古瓷器,還聚在一起認真欣賞,如果不帶走,便輕輕放回原處,“而美國人、法國人、英國人或俄國人,更不用提德國人,他們除了碰到堅固的銅塊、石塊之外,沒有不打碎、弄彎、弄臟以及損壞的……日本人也搶掠,但他們搶掠的方式是沉默、安靜的,他們不把東西亂扔,不摔碎,也沒有任何不適當的藝術破壞。他們任意拿取他們所喜愛的東西,但是做得是這樣精細,以致似乎完全不像搶掠。”

至於日本軍紀為何到南京虐殺時就完全不同了?
因為八國聯軍那個本來就是為了表演給世界各國看的
南京虐殺時可沒參觀者了
2013-02-24 08:51:18
曾经爱国的小预官
1. 很多人很喜欢吹嘘“历史是由胜者而写”的“恶霸"理论,也造成我们今天看到很多的历史都是被统治者依照他们的喜好和利益去编写的历史。管先生很努力的摆脱政治力量的羁绊和介入,去还原历史的真相,或从“人”的角度去分析历史来龙去脉。真的很感谢管先生。
但是我很疑惑的是,还是很多人无法跳脱意识形态的羁绊或是政治神主牌的紧箍咒,跑来这和管先生争吵。亦可见所有统治者为何要操作国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来强化统治的力量。
2. 大家都说,国家是人民组成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但是又有几个国家做到。说真的别再和我谈爱国这事情。。。先问问这个国真的有服务好我你个人吗?不过,台湾经过马加扁(骗)还能屹立不摇,至少基本体制都在了,也不必担心小英或许纯美来当总统了。
2013-06-26 12:16:55
PAM
請問之前您的某篇文章,內容寫道台灣民眾約90%文盲(好像是牛哥那篇),可是這篇卻寫說艋舺人家家掛著"日本良民"等...?
2013-09-17 17:34:24
watchout
假圖天國網站也有一篇【讀史拾零】課本外的八國聯軍!讓人反思世上這些無能偽善政府擅長的思想教育.
http://sophist4ever.pixnet.net/blog/post/30049259
2013-09-18 12:09:58
萬華系統~中和製造~W
感謝你~管大~
我是萬華李姓(非李春生)的中和分部成員~W
因為你的文章~讓我對於家族在萬華那段長輩
想說又說不出口的歷史有所了解~
經由你的文章~再加上長輩所說的零星口述~
我有可對照.查詢的線索了~
感謝~W
2013-09-21 02:37:24
船籍
只想了解 亞沙號 是英輪還是德輪
2013-10-05 18:54:19
Jim
馬丁、米勒(J. Martin Miller)1900年的著作“China. Ancient and Modern
這本書網路上有公開電子版喔
http://www.unz.org/Pub/MillerJMartin-1900
2014-05-21 16:10:31
jojo
看了一堆五毛亂七八糟的留言.覺得台灣還是要早日獨立.才能擺脫中國這個獨裁國家的糾纏
2014-05-21 17:01:06
vincent
這篇文章筆者只是陳述歷史,我沒有看到有加入任何偏頗的政治語言,不知道在吵什麼?
2014-06-15 12:01:39
(悄悄話)
2014-06-15 12:03:19
Tseng
真是精采,期待更多的真實歷史,建立真正的台灣史。
2014-06-15 22:07:38
wellington
從廣州招募過來的華人兵看一下才知道根本不能用,也許那些清朝巡撫該考慮素質的問題而不是衝人數,看文中提到有的華人兵是土匪出身的嗯,根本糟透到了幾點,有拿到一身的好裝備卻沒有心去打仗還真的是來亂的,日軍當年如果也麼做的話我想他們會需要再多派幾個師去台灣進行收復工作,因為一個區域要安定的話只需一個團就好了,假如不安定的話就要派1個營以上去進駐,假如造反的話就要派一個師以上去進行鎮壓,所以當時日軍軍官不喜歡聽到有自己人做出甚麼壞事,否則自己的弟兄就要面臨生命危險,再加上出征可是消耗國家的經濟非常大。但有一句話就是歷史永遠是給勝利者在著作的,管你是當時的英雄人物還是誰輸了就是把你寫得好人變畜生。
2014-06-16 15:35:44
孫鳳韶
Takao Club 有一篇文章http://www.takaoclub.com/britishconsuls/richard_willett_hurst.htm
寫英國的末代南台灣領事Richard Willett Hurst,其中述及甲午前後打狗(高雄)的一些情事,現在節譯要點如下,與君分享:
1893年Richard W. Hurst領事偕夫人抵安平領事館履新,但,他們選擇常住打狗(高雄)的領事官邸。
1894-1895年,甲午戰爭。
1895年2月,劉永福命三子劉成量接掌旗後(旗津)砲台。交接前,砲台庫存彈藥爆炸,70多人死亡,其中包括砲台的所有駐軍。威力之猛,對岸的英國領事官邸的天花板掉落,玻璃大多震碎。
1895年2月18日,粵籍清兵強暴數名洋人婦女,Hurst領事本人也受騷擾。
1895年2月19日,英艦Mercury抵達打狗港,聲援原駐港英艦Rattler護僑。局勢趨緩。
1985年2月20日,英艦Rattler離打狗。
不久,又發生湖南籍清兵強暴海關外籍官員之妻。Hurst遂將受害者及領事夫人送往安平。
1895年4月,打狗情勢嚴峻,Hurst移駐安平領事館。
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訂。
1895年6月9日,日巡洋艦”秋津洲”號,出現打狗外海。Hurst乃將英籍婦孺撤離台灣。
面對陸上3000名失控的清兵及外海的強大日軍,Hurst將洋人集中起來,在安平領事館架起機關槍,由58名英國陸戰隊防守。
1895年10月14日,日方通知英國領事館,即將進攻打狗。打狗僅存的英人Myers一 家及官邸警衛Alborado由英艦接走。漢人僕傭們及眷屬不願離開,他們選擇避入領事官邸。
1895年10月15日,上午七時,日軍進攻打狗;下午四時,占領猴山(柴山)砲台。附近洋人住宅受到小規模的劫掠(原文沒寫明是哪方劫掠的)。另有20多名日軍闖佔英領事官邸,他們擅取Hurst的藏酒數瓶,開懷痛飲。還好,裡面的漢人傭僕未受傷害。

以上描述了清兵(華軍)及日軍與當時世界第一強國英格蘭的子民之間的互動。至於他們又是如何對付無助的台灣百姓的呢? 因為我們的祖先不是不識字,就是只會死背四書或抄寫佛經,幾乎沒有可靠的、第一手的記實文章傳世。所以,只能參照日本人或其他洋人的片面之詞了。

又,從上文看來,日軍的紀律顯然比清兵(華軍)好,可是,稱不稱得上”軍紀嚴明”?那就見仁見智了。
2014-06-17 17:33:08
Teinen Jouzu
驚艷又驚艷!首次看見如此精闢又真實敘述咱台灣1895前後的史實經過,讓二戰後出生的各世代恍然大悟了KMT乞丐趕廟公後,竟然是如此地扭曲、竄改又剪貼咱島國1895~1950間的真正史實呢!不!甚至直到21世紀網路發達的地球村國際化時代,牠,馬的蛆症腐還是不時以彼等自認擅長且能掌控統霉的置入式行銷似手法透過各類文宣或媒體企圖繼續洗腦與愚化普羅大眾哩!

借分享、擴散!
2015-05-11 12:17:39
大清帝國
作者所言,自為公允。
日人確處心積慮謀奪中國、台灣以為擴張。然清軍若無此等腐敗,又豈能一擊而潰,日人豈能得手。
管窺兩軍細節,清軍未戰先敗,自為朝政腐敗之必然。
徒唱華族情感,無濟國事,逢甲之徒而已。
2016-03-21 18:24:07
路過
關於南京屠殺的留言,有錯,日軍屠殺南京市,最早是國民黨第5國際宣傳處長曾虛白虛構,目的是打宣傳戰,爭取國際輿論支持,一開始是80萬,後有人提醒南京市民不超過30萬,才改30萬,何應欽將軍一次在打牌時,有人提到南京屠殺,何將軍說:[這是我們支那軍幹的]
2021-12-06 11:20:3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