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_百度百科

立陶宛

立陶宛共和国
收藏
0有用+1
0
立陶宛共和国(立陶宛语:Lietuvos Respublika;英语:Republic of Lithuania),简称立陶宛(立陶宛语:Lietuvos;英语:Lithuania),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接拉脱维亚,东连白俄罗斯,南邻波兰,西濒波罗的海和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国境线总长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国土面积6.53万平方公里。全国由7个城市、43个区、8个自治机构和2个疗养区共60个地方行政单位构成,首都为维尔纽斯。截至2024年1月,立陶宛总人口287万。 [1]
1009年史书首次提及立陶宛。1240年成立统一的立陶宛大公国。1385年后立陶宛与波兰三次联合,1387年接受天主教为国教。维陶塔斯大公执政期间(1392~1430年)是立陶宛鼎盛时期,成为当时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1795年后逐步被沙俄吞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立陶宛曾一度被德国占领。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独立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20年10月9日,波兰占领维尔纽斯和立陶宛东部地区,第二大城市考纳斯成为立陶宛临时首都。 [1]1944年苏联军队进入立陶宛,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并加入苏联。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通过恢复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苏联独立。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同年5月1日加入欧盟。2015年1月1日,立陶宛成为欧元区第19个成员国。 [1]
2022年,立陶宛国内生产总值668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3598欧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
2021年11月18日,中国决定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26]
中文名
立陶宛共和国 [1]
外文名
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 [1](英语)
Lietuvos Respublika(立陶宛语)
简    称
立陶宛
所属洲
欧洲
首    都
维尔纽斯 [1]
主要城市
考纳斯克莱佩达希奥利艾 [1]
国庆日
1918年2月16日
国    歌
《国歌(立陶宛)》
国家代码
LTU
官方语言
立陶宛语 [1]
货    币
欧元 [1]
时    区
UTC+2
政治体制
议会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
吉塔纳斯·瑙塞达(总统)因格丽达·希莫尼特(总理)
人口数量
287 万(2024年1月)
人口密度
43.4 人/平方公里 [8](2020年)
主要民族
立陶宛人 [1]
主要宗教
天主教 [1]
国土面积
65300 km²
水域率
1.35%
GDP总计
668 亿欧元 [1](2022年)
人均GDP
23598 欧元 [1](2022年)
国际电话区号
370
国际域名缩写
.lt
道路通行
靠右驾驶
国家格言
“民族的力量源于团结”
国    花
芸香
国    树
桦树
最大城市
维尔纽斯
注    音
ㄌㄧˋ ㄊㄠˊ ㄨㄢˇ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立陶宛大公维陶塔斯
旧石器时代起,立陶宛就有人类定居。公元5-6世纪出现阶级社会
12世纪起,受到日耳曼人的侵略。
1240年,成立统一的立陶宛大公国。13世纪,形成立陶宛民族。
14-15世纪,立陶宛大公国的领土大部在西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1558-1583年,立陶宛参加了反俄国的立窝尼亚战争
1569年,根据卢布林条约,波兰和立陶宛合并成立了波兰立陶宛王国
1795-1815年,整个立陶宛(除克莱佩达边区外)并入俄国。立陶宛人民参加了1830年至1831年和1863年至1864年的波兰起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立陶宛被德国占领。
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独立,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6月4日,成立立陶宛王国,立陶宛国会于11月2日推翻了自己的决议,立陶宛成为共和国。
1918年12月至1919年1月,立陶宛大部分领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1919年2月,立陶宛和白俄罗斯联合组成立陶宛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8月,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宣布独立。
1926年9月28日,苏联政府同立陶宛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同年12月,法西斯分子发动政变得逞。
1940年,苏联军队占领立陶宛。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立陶宛被德国军队占领。
1944年,苏联军队再次占领立陶宛,并成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苏联。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独立,苏联不予承认。直到1991年9月6日,苏联才承认立陶宛的独立。同年9月17日,立陶宛加入联合国
2001年5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2]
2022年2月24日,立陶宛总统宣布该国进入紧急状态,以应对目前的乌克兰局势。 [18]

地理环境

播报
编辑

区域位置

立陶宛地图
立陶宛位于欧洲中东部(北纬53°54'~56°27',东经20°56’~26°51’),北与拉脱维亚接壤,东、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南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相邻,西濒波罗的海。国境线总长为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国土面积6.53万平方公里。 [1]

地形地貌

立陶宛地形以平原为主,另有西部不大的丘陵及东南部的高地,最高点海拔293.6米。 [2]

气候特征

立陶宛气候介于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之间,冬季较长,多雨雪,日照少;9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温度最低,1月份平均气温为-4~7℃;夏季较短而且凉爽,日照时间较长;6月下旬至8月上旬最温暖,7月平均气温16~20℃。 [2]

水系分布

立陶宛是欧洲湖泊最多的国家之一,面积超过0.5公顷的湖泊有2830个,湖泊总面积达880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DRUKSIAI湖面积4479公顷;共有722条河流,最长的河流涅曼河全长937公里,流经立陶宛境内长度475公里,自东向西流入波罗的海。 [2]

时区

立陶宛属于东二区,与北京时间差6小时。每年3月最后一个周日至当年10月份最后一个周日实行夏令时,期间与北京时差5个小时。 [2]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矿产资源

立陶宛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比较贫乏,主要依赖进口。主要资源有西部地区和波罗的海大陆架的石油,泥煤、建筑用石膏、石灰石、粘土和砂石等,东南部有铁矿花岗岩,还有白云石、矿泉水、地热等资源。

森林资源

立陶宛的森林和水资源较为丰富。面积较大的森林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南部,森林面积217.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0%以上。多为针叶林,主要为松树。主要树种是橡树、桦树。森林中的蘑菇、浆果、草药资源也比较丰富。

动物资源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动物提供了较好的栖息地,立陶宛共有70多种哺乳动物,13种飞鼠,还有被列入保护名单的白兔、猞猁并有狼出没。立陶宛有330种鸟类,99种鱼类,其中26种为海鱼。1.5万种昆虫和无脊椎动物。 [2]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政区

2011年6月,立陶宛进行行政区划改革,取消县制,全国改为由7个城市、43个区、8个自治机构和2个疗养区共60个地方行政单位构成,大小城镇100余座。主要城市有维尔纽斯、考纳斯、克莱佩达、希奥利艾等。 [1]

首都

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老城冬季
维尔纽斯(Vilnius),位于立陶宛东南部的内里斯河和维尔尼亚河汇合处(北纬54度41分、东经25度17分)。面积401平方公里,人口58.1万。1月平均气温–1.3℃,7月平均气温17.7℃。

国家象征

播报
编辑

国名

立陶宛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简称立陶宛,国名源于波兰语,意为“多雨水的国家”。

国旗

立陶宛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由三个平行的横长条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黄、绿、红三色。立陶宛于1918年宣布独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采用黄、绿、红三色旗作为国旗。1940年成为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采用左上角有黄色五角星及镰刀、铁锤图案,下部有白色窄条和绿色宽条的红旗作为国旗。1990年宣布独立,采用上述三色旗为国旗。2004年7月8日国旗的长宽比例从2:1变成5:3。

国徽

立陶宛国徽
立陶宛国徽为盾徽。红色盾面上一位身着银装的骑士跨在一匹白色的骏马上,右手挥一把银剑,左手持蓝地镶金黄色双十字的盾牌。前苏联时期曾经使用的加盟共和国国徽。另有大国徽,盾外有独角兽和狮鹫守护,上有大公冠。下有三叉戟,并书以格言“让统一盛放”。

国树

国花

人口民族

播报
编辑

人口

截至2024年1月,人口286.5万。立陶宛族占83.6%,波兰族占6.3%,俄罗斯族占5.0%(2023年)。
立陶宛人口分布情况
县名称
人口(万人)
县名称
人口(万人)
80.64
玛利亚姆博列县
15.41
58.74
14.99
32.91
泰尔夏依县
14.56
28.59
乌捷纳县
14.26
潘涅维日县
23.88
陶拉格县
10.47

政治

播报
编辑

宪法

立陶宛前总统阿达姆库斯
1992年10月25日,立陶宛宪法经全民公决通过,11月2日生效,后多次修订。现行宪法共15章154条。规定立陶宛是独立的民主共和国,主权属于全体人民,公民权利一律平等。立为议会制国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批准或否决总统提名的总理人选;任命和解除国家领导人的职务;有权弹劾总统,但需经3/5以上议员支持。总统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任期5年,最多任两届。凡年龄在40岁以上且近3年在立连续居住的立公民可竞选总统。如总统病故、辞职、被弹劾或由于健康原因无法履行职务时,其职责由议长代为行使。总统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就重大外交问题作出决策,经议会同意任命和撤换总理,根据总理推荐任命和撤换部长。 [4]

政府

本届政府为独立后第18届政府,由祖国联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自由运动党和自由党于2020年12月组成,下设14个部门。总理因格里达·希莫尼特(Ingrida SIMONYTE),其他内阁成员包括:环境部长西莫纳斯·根特维拉斯(Simonas GENTVILAS)、能源部长代纽斯·克雷维斯(Dainius KREIVYS)、经济与创新部长奥什丽内·阿尔莫奈特(Ausrine ARMONAITE)、财政部长金塔蕾·斯凯斯特(Gintare SKAISTE)、国防部长阿尔维达斯·阿努绍斯卡斯(Arvydas ANUSAUSKAS)、文化部长西莫纳斯·凯里斯(Simonas KAIRYS)、社会保障与劳动部长莫妮卡·纳维茨基埃内(Monika NAVICKIENE)、交通与通讯部长马留斯·斯库奥迪斯(Marius SKUODIS )、卫生部长阿鲁纳斯·杜尔基斯(Arunas DULKYS)、教育科学与体育部长金陶塔斯·亚克什塔斯(Gintautas JAKSTAS)、司法部长埃韦莉娜·多布罗沃尔斯卡(Evelina DOBROVOLSKA)、外交部长加布里埃柳斯·兰茨贝尔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内务部长阿格内·比洛泰特(Agne BILOTAITE)、农业部长克斯图蒂斯·纳维茨卡斯(Kestutis NAVICKAS)。 [1]

议会

立陶宛地图
立陶宛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实行一院制,共有141个席位(含议长),任期4年。凡年满25岁、在立定居的立公民均有权竞选议员。其中71名议员由全国71个选区直接选出,其余70名由进入议会的政党产生,获得5%以上选票的政党和7%以上选票的政党联盟可进入议会,并根据各自获得选票的比例分配议席。本届议会于2020年10月选举产生。主要党团及所占议席分别为:祖国联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50席、农民与绿色联盟党19席、“以立陶宛之名”民主联盟17席、社会民主党13席、自由运动党12席、自由党10席、劳动党8席以及由其他党派及独立议员组成的议员团10席。现任议长维克托丽娅·奇米莉特-尼尔森(Viktorija ČMILYTĖ-NIELSEN),2020年10月当选。 [1]

司法

宪法法院院长:金塔拉斯·戈达(Gintaras GODA),2023年4月就职,任期9年。最高法院院长里丹古奥莱·布布利埃内(Danguole BUBLIENE),2023年3月就职,任期9年。总检察长妮达·格鲁恩斯基埃内(Nida GRUNSKIENE),2020年就职,任期5年。 [1]

政要

吉塔纳斯·瑙塞达
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Gitanas NAUSEDA),1964年出生于立陶宛克莱佩达,经济学家、维尔纽斯大学商学院兼职教授。毕业于维尔纽斯大学产业经济系。先后在立经济与私有化研究所、竞争委员会、央行货币政策司、瑞典银行等任职。2019年5月当选立新一任总统,7月12日宣誓就职。
总理:因格丽达·希莫尼特,1974年11月15日出生,1996年获维尔纽斯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1998年获维尔纽斯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长期在立陶宛财政部和维尔纽斯大学任职。2009年出任财政部长。2016年当选立陶宛议会议员,2020年连任。2020年12月起就任总理。未婚,无子女。
议长:维克托丽娅·奇米莉特-尼尔森,1983年生于立陶宛希奥利艾市,2007年获拉脱维亚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前著名职业象棋手。2011年获欧洲女子国际象棋冠军。2015年告别棋坛从政,并加入自由运动党。2016年当选立议会议员。2019年9月出任自由运动党主席。2020年10月出任议长。已婚,育有四子。 [1]

政党

截至2021年3月,立共有40余个政党和政治组织注册登记,主要政党有:
(1)祖国联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Homeland Union—Lithuanian Christian Democrats “LITHUANIAN CONSERVATIVES”):联合执政党。1993年5月成立,现有党员1.28万人。党主席兰茨贝尔吉斯,前总统兰茨贝尔吉斯之孙,现外长。
(2)自由运动党(Liberals’ Movement):联合执政党。2006年2月25日成立,主要由从自由中间联盟中退出的成员组成,现有党员近7000人。主席维克托丽娅·奇米莉特—尼尔森(Viktorija Čmilytė-Nielsen),现议长。
(3)自由党(Freedom Party):联合执政党。2019年6月1日成立,主要由自由运动党退出的成员组成,现有党员3300余人,主席奥什丽内·阿尔莫奈特(Aušrinė Armonaitė),现经济与创新部部长。
(4)农民与绿色联盟党(Lithuanian Farmers and Greens Union):在野党。2001年创建,现党员人数近4000人。历史上曾多次更名,一度影响了其政党形象和知名度。2012年以来沿用现名。党主席:雷蒙纳斯·卡尔包斯吉斯(Ramunas Karbauskis)。
(5)社会民主党(Social Democratic Party of Lithuanian):在野党。1896年创建,是该国最古老的政党。1989年8月12日重建,2001年1月27日与立陶宛劳动民主党(前身为立陶宛共产党)合并。现有党员1.5万余人。主席维利亚·布林凯维丘斯(Vilija Blinkevičiūtė)。
(6)劳动党(Lithuanian Labour Party):在野党。2003年10月成立。现有党员近1万人,主席安德鲁斯·马祖罗尼斯 (Andrius Mazuronis),现副议长。
(7)地区党(Lithuanian Regions Party):在野党,2021年由社会民主劳动党更名为地区党。2018年4月成立,主要成员来自2017年执政联盟分裂后坚持与农绿党继续合作并退党的立陶宛社会民主党前党员。现有成员3500余人,主席为约纳斯·平斯库斯(Jonas Pinskus)。
(8)波兰人选举运动(Electoral Action of Poles in Lithuania):成立于1994年8月28日,现有成员2100人。主席维尔德玛·托马舍夫斯基(Valdemar TOMASEVSKI)。
(9)“以立陶宛之名”民主联盟(Union of Democrats“For Lithuania”):在野党,成立于2022年1月29日,主要由农民与绿色联盟党退出的成员组成,现有成员3300人,主席萨乌柳斯·斯克维尔内利斯(Saulius Skvernelis),上届政府总理。
其他政党有:自由公正党(Freedom and Justice)、绿党(Green Party)等。 [1]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立陶宛货币500立特
工农业比较发达。独立后通过企业私有化走向市场经济,经济形势基本平稳。国内有三个自由经济区:考纳斯、克莱佩达和希奥利艾,那里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有欧洲标准的公路网,4个国际机场,不冻港(东波罗的海岸)和该地区第一个卫星通讯系统。工业是立陶宛的支柱产业,主要由矿业及采石业、加工制造业以及能源工业三大部门组成。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以食品、木材加工、纺织、化工等为主,机械制造、化工、石油化工、电子工业、金属加工工业等发展迅速,生产的高精度机床、仪表、电子计算机等产品行销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首都维尔纽斯是全国工业中心,全市工业产值占立陶宛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以上。农业以水平较高的畜牧业为主,占农产品产值的90%以上。农作物有亚麻、马铃薯、甜菜和各种蔬菜,谷物产量很低。
立陶宛电子、纺织和食品加工业较发达,糖、奶、肉制品出口有一定优势。现已基本完成市场经济转轨,非国有企业产值占GDP的73%。2002年,宏观经济状况进一步好转,金融、税收改革取得成效,私有化进程不断深入,市场供求改善,外资流入增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GDP增幅为5.9%。但支柱产业不多,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对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投入有限,失业率居高不下。 [5]
2022年,立陶宛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668亿欧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3598欧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
通货膨胀率:18.9%
失业率:6.0% [1]

工业

2022年工业产值285.5亿欧元,同比增长9.5%。 [1]

农业

2022年农业产值50.0亿欧元,同比增长62.8%。 [1]
据立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2001、200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分别为(千吨)
种类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谷物
2730.7
2397.5
2602.0
马铃薯
1791.6
1054.4
1531.3
蔬菜
329.4
322.0
261.0
甜菜
881.6
894.1
1029.8
亚麻
7.2
4.0
7.8
油菜籽
81
64.8
105.6
净肉
264
208
224
牛奶
1725
1730
1752
鸡蛋(亿个)
6.92
7.42
7.90

服务业

服务业是立陶宛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从业人口90.12万人,占就业总人口的63.6%。2009年立服务行业收入共计129.79亿立特,同比下降28.1%,占GDP的14.1%。其中各种商业性服务52.38亿立特,增长5.14%;医疗保健28.6亿立特,下降13.4%;房地产业20.23亿立特,下降52.6%;文体娱乐11.6亿立特,下降29.4%;电脑及相关服务10.8亿立特,下降12%;教育服务6.18亿立特,下降15.7%。 [5]

旅游业

2022年,立陶宛宾馆、旅店、疗养院等旅游机构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82.5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114.9万人次,占30%,主要来自拉脱维亚、波兰和德国等国。2022年,立公民赴国外旅游30.4万人次,同比增长17.8%,主要目的国为拉脱维亚、英国、波兰、白俄罗斯。截至2022年底,立共有各类宾馆、酒店等4580家,客房41885间。主要旅游景点:维尔纽斯老城、特拉盖古堡、凯尔纳维遗址、尼达沙丘、帕兰加、希奥利艾十字架山、德鲁斯基宁盖等。 [1]

生物技术产业

立陶宛在生物技术领域是中东欧国家中的佼佼者,依靠遗传工程药品及遗传工程相关的生物化学和化学媒介进入西方市场。该国生物技术公司向许多国家出口产品,发展较快。 [5]

激光产业

立陶宛激光企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跻身国际激光市场,截止2014年9月其在某些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有些产品市场占有率甚至超过50%。 [5]

财政金融

据立陶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立政府财政收入236.55亿欧元、同比增长13.3%,支出237.33亿欧元、同比增长10.7%。 [1]
共有10余家银行,主要银行及资产情况如下:
1.维尔纽斯银行(Vilniaus Bank),资产60.48亿立特,存款及信用证价值41.62亿立特,贷款额27.44亿立特。
2.汉莎-立陶宛储蓄银行(Hansa-LTB),资产39.59亿立特,存款及信用证价值33.60亿立特,贷款额12.06亿立特。
3.立陶宛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Lithuania),资产17.92亿立特,存款及信用证价值11.79亿立特,贷款额9.58亿立特。
4.斯诺拉斯银行("Snoras" Bank),资产9.01亿立特,存款及信用证价值6.86亿立特,贷款额5.48亿立特。 [5]

对外贸易

2022年,进出口总额为968.5亿欧元,其中出口额443.1亿欧元,同比增长28.5%,进口额525.4亿欧元,同比增长39.4%。
主要出口商品为矿产品、机电设备、电气设备、木材等,主要进口商品为矿产品、机电设备、电气设备、化工产品、蔬菜及水果等。近几年进出口贸易额如下(单位:亿欧元):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出口额
286
345.7
443.1
进口额
290
377.5
525.4
差额
-4
-31.8
-82.3
参考资料: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立主要出口目的地为拉脱维亚,占出口总额的12.8%,其次为波兰(9.0%)、德国(7.9%)、俄罗斯(6.2%)。主要进口国为德国(11.7%),波兰(11.6%),其次为拉脱维亚(7.8%)、美国(7.5%)。 [1]

外国资本

截至2022年底,立陶宛累计吸引外国直接投资297.4亿欧元,较上年增加9.7%。外国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批发零售、机动车和摩托车维修、信息通信等领域。 [1]

外国投资

截至2022年底,立陶宛累计对外直接投资105.8亿欧元,较上年上涨4.4%。对外投资总额中53.8%投向欧盟国家。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教学、科研和技术活动、制造业、批发零售、机动车和摩托车修理、金融保险业。 [1]

外国援助

2000年上半年,立陶宛共得到各种财政和人道主义援助1.326亿立特,同比增长61.6%,其中1.03亿是以物资形式提供的。这些援助15.9%来自立陶宛本国企业和个人,其余84.1%来自世界35个国家,主要为:美国6000万立特,德国2200万立特,法国790万立特,丹麦450万立特,挪威190万立特,波兰158万立特。 [5]

文化

播报
编辑

宗教

主要信奉罗马天主教,此外还有东正教路德教等。 [3]

节日

立陶宛传统舞蹈
立陶宛人还享有除公共假期外为期28天的年休假期,其休假高潮为每年的7月至9月。 [3]
节日
日期
节日名称
1991年1月1日
元旦
1918年2月16日
国家重建日(国庆日)(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国家重建,立陶宛共和国成立)
1990年3月11日
恢复独立日
1886年5月1日
五月节
5月的第一个星期日
母亲节
1253年7月6日
国家日
11月1日
万圣节及亡者哀悼日
12月25日
圣诞节

饮食

立陶宛人主要食物有面食、土豆、甜菜、白菜、猪肉、羊肉和奶制品等。火腿、香肠、熏猪肉是他们的传统肉制品。他们一般都喜欢烤制食品,也爱吃土豆或豌豆煮的稀饭和用土豆泥、奶渣及肉末做的甜饺子,猪肉熏肠也是他们的常用食品。他们喜欢俄式西餐,用餐惯于使用刀、叉、匙作餐具。他们对中国菜肴也很感兴趣,尤为喜欢熟透的风味菜肴。

军事

播报
编辑

国防

立陶宛士兵
1992年11月19日组建军队,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家国防委员会是协助总统处理国防事务的决策机构,由总统、议长、总理、国防部长和三军司令组成。现阶段实行行政领导与作战指挥相分离的军政、军令双轨领导体制,即由国防部文职人员控制军队,由三军司令及其领导的国防参谋部指挥部队执行各种作战训练任务。现任三军司令瓦尔德马拉斯·鲁普希斯(Valdemaras RUPSYS)中将。 [1]
立陶宛国家安全政策是公开、透明和非对抗性的,认为国家安全未受到任何直接军事威胁,不视任何国家为敌人。 [4]

军费

2022年,国防预算为16.5亿欧元,占GDP总量2.46%。 [1]

军力

2020年,立军共有2.1万余人,编为陆军、空军、海军、特种作战部队、后勤保障部队、军事教育训练机构和部队等,其中陆军约8000人,空军约1000人,海军约600人,还有6000余名预备役人员。 [1]

外国驻军

2004年,立陶宛成为北约成员国,自2019年以来,立陶宛一直驻扎着一支美国轮换部队和一个德国领导的北约营。 [15]

交通

播报
编辑

铁路

立陶宛铁路作为前苏联运输网络的一部分,与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交通十分方便。截至2017年底,立陶宛境内铁路铺轨里程2335.7公里,运营里程1911.3公里,其中非电气化路线1789.3公里(包括单轨线1453.6公里和双轨线335.7公里),电气化路线122公里(包括单轨线5公里和双轨线117公里)。纵贯南北的1号铁路干线和横跨东西的9号铁路干线铁路网使立陶宛成为连接东西欧的重要货物运输走廊。
主要铁路线路包括:(1)I号走廊,连接赫尔辛基、塔林、里加、考纳斯、华沙等城市;(2)IⅠA号走廊,连接首莱、加里宁格勒、格但斯克等城市;(3)IXB号走廊,连接基辅、明斯克、维尔纽斯、克莱佩达等城市;(4)IX号走廊,连接凯希亚多里斯、考纳斯、加里宁格勒等城市。
2019年,立陶宛铁路共运输旅客551万人次,完成货运量5521万吨,其中,入境货运量为2294万吨,离境货运量为501万吨,过境货运量为1158万吨,国内货运量为1567万吨。 [25]

公路

立陶宛拥有发达的公路网,将其同欧洲及独联体国家连成一体。截至2017年底,立陶宛境内公路总里程为84317公里,其中国家级公路21241公里,包括干线公路1,751公里,国道4,925公里,县级公路14566公里。公路货运发达,全国有卡车司机10万人。
共有6条主要欧洲级公路经过立陶宛:(1)跨波罗的海三国的E67公路纵贯立陶宛,在立陶宛境内途经考纳斯、潘涅维日两大城市,向北经里加、塔林,可直达赫尔辛基,向南通往华沙、布达佩斯;(2)E28公路横跨立陶宛,在立陶宛境内经过马里亚姆波列、维尔纽斯等大城市,经加里宁格勒、格但斯克,直通柏林,向东通向明斯克、戈梅利等城市;(3)E77号公路连接普斯科夫、里加、首莱、加里宁格勒、格但斯克、克拉克夫、布达佩斯等城市;(4)E85号公路连接克莱佩达、考纳斯、维尔纽斯、利达、布加勒斯特等城市;(5)E262号公路连接俄罗斯的奥斯特罗夫、拉脱维亚的陶格夫皮尔斯、直至考纳斯;(6)E272号公路连接克莱佩达、帕兰加、首莱、潘涅维日直至维尔纽斯。 [25]

水运

布莱佩达港口
立陶宛具备较好的海运基础,克莱佩达港位于立陶宛西部,地理位置优越,是波罗的海东岸最北的深水不冻港,是白俄罗斯、哈萨克等独联体国家的主要出海口,是东西方海运、公路、铁路运输的重要枢纽之一。
克莱佩达港为多用途海港,可运输化肥、石油制品、农产品、矿石、金属和木材等,也可进行滚装船货运和集装箱货运。港口入口处水深15.5米,航道深15米,可停泊10万载重吨以下的干货船,16万载重吨以下的油轮,以及12000标准箱以下的集装箱船。
克莱佩达港区面积552.5公顷、水面面积884.9公顷,码头总长24.7公里,港区铁路102公里,北防波堤长733米,南防波堤长1374米。港区普货棚库99380平方米,散货库容93.37万吨,冷库库容6.6万吨,露天堆场1045879平方米,液体储罐749000立方米。
进出克莱佩达港的货物可通过铁路和公路运输,目前70%以上货物通过铁路运输,包括石油产品、化肥、金属制品、粮食、原糖等。有两个火车站为港口服务,从港口到白俄边境站433公里、至明斯克595公里、至莫斯科1303公里。目前,从克莱佩达港到乌克兰黑海港口及莫斯科有两趟货运列车:克莱佩达-基辅-奥得萨/伊利契夫斯克港口的VIKING号、克莱佩达/加里宁格勒港口-明斯克-莫斯科的MERKURIJUS号。从克莱佩达港至奥德萨的货运列车使中亚国家与北欧国家之间的货物运输便利化。最近几年,通过公路运输的货物也在增加,包括集装箱、滚装货物、食品等。通过公路从港口至维尔纽斯315公里,至明斯克482公里,至莫斯科1150公里。
2007年,立陶宛投资修复和重建港口码头561米和港口铁路1241米,港口水深也加深至15米。2008年,新建或重建码头636米和港口铁路4221米。目前,立陶宛计划在现有港口以外新建一个水深17米的深水港。随着立陶宛加入欧元区,克莱佩达港有望在欧亚大陆桥及东西欧的运输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8年,克莱佩达港货物吞吐量为4658万吨,其中液体散货1033万吨,干货1985万吨,普货1640万吨。同期,集装箱吞吐量为75标箱。2017年,克莱佩达港营业收入5980万欧元,其中港口费4232(87%)万欧元,土地租金730(13%)万欧元。 [25]

空运

立陶宛航空运输便利,主要有四个国有国际机场,分别位于维尔纽斯、考纳斯、首莱、帕兰加。其中维尔纽斯国际机场是立陶宛最重要的航空客运枢纽。2019年立陶宛民用航空旅客运输量为650万人次。
从维尔纽斯到阿姆斯特丹、柏林、布鲁塞尔、哥本哈根、法兰克福、赫尔辛基、基辅、伦敦、莫斯科、布拉格、里加、斯德哥尔摩、巴黎、罗马、米兰、汉堡、慕尼黑、奥斯陆、维也纳、华沙、塔林、伊斯坦布尔等城市有直达航班。 [25]

管线

立陶宛拥有石油运输管线500公里,各类天然气管道总长8300公里。2008年石油管线总运量1842.95万吨,同比增长57.3%。 [5]

社会

播报
编辑

教育

维尔纽斯大学
教育管理机构主要是教育和科学部、议会教科文委员会和国家科学委员会。重大教育问题由议会或政府与国家科学委员会协商决定。采取10年基础教育制度,即初等小学(1~4年级)、基础中学(5~10年级)。基础中学毕业后,学生可选择进入高级中学(2年)、职业学校(3~4年)、音乐学院(6年)或职业教育中心。高级中学毕业后可进入高校进行为期4~5年的本科学习。此外,立还设立强化高中(通常为私立中学)(4年)、特殊教育学校(为残疾儿童而设)和青年学校等。
2022/2023学年,立共有各类学校910所,注册学生总数为473698人,教师总数40789人。全国共有大学17所,在校大学生102366名,教师10386名。主要高等院校有:维尔纽斯大学、维尔纽斯师范大学、盖迪米纳斯理工大学、考纳斯维陶塔斯大学、考纳斯理工大学、考纳斯医学院和立陶宛军事学院等。维尔纽斯大学创建于1579年,是立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也是欧洲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现有学生2.2万名。 [3]
2020年5月16日,立陶宛“汉语桥”中文比赛,5所中学和一所大学的10名学生参赛。 [6]

科技

立陶宛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政府采用建设高新技术园和集群的方式为科研创造条件,重点领域包括:生物技术,通信、激光和医疗设备等。对网络、手机等现代通信的利用居欧盟前列。 [3]

医疗

立陶宛独立后,对国有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以及各级国有诊所进行了较大程度的维修和改造,引进更新了医疗设备,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1年立陶宛全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6.7%,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医疗健康支出1352美元。2006-2012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70张。 [3]

体育

立陶宛主要体育活动为篮球。立陶宛国家男子篮球队现世界排名第5位。作为一支欧洲劲旅,曾经三次获得欧洲锦标赛冠军,曾四次参加奥运会男篮比赛,三次获得铜牌。中国男篮前主教练尤纳斯也是立陶宛人。立陶宛队中曾涌现出克莱扎、马奇扬斯卡斯和桑盖拉等NBA球星。作为老牌的欧洲劲旅,立陶宛男篮秉承了传统的欧洲实用派打法,同样以整体打法为特点。队员技术娴熟、配合意识好并善于打硬仗。 [3]

媒体

立陶宛主要报刊有:《立陶宛晨报》、《共和国报》、《晚间消息报》、《商业新闻》、《考纳斯日报》、《西部快报》、《人物杂志》等。
主要通讯社有:立陶宛通讯社(ELTA)、波罗的海通讯社(BNS)等,均为私营通讯社。
主要电视台有:国家电视台——立陶宛电视台(LTV)、自由独立频道(LNK)、“TV-3”电视台、“TV-4”电视台等。
主要电台有:国家电台——立陶宛电台、“M-1”电台、“中央电台”、“自由之波”电台、俄语电台“俄罗斯广播”、波兰语电台“ZNAD WILII”等。 [3]

民生

2007年初,立全国住宅面积8140万平方米,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4.1平方米,城市居民22.9平方米,农村居民26.3平方米。全国共有医院174所,病床27114张,医生13510人,每万名居民拥有病床80.1张和医生39.9人。截至2007年初,立共有固定电话79.24万部,移动电话用户达471.82万,家庭电脑和互联网普及率分别达42%和40.3%。
截至2008年底,立居民月工资2174立特(约630欧元),比2007年同比增长20.6%,税后实际收入1667.2立特,增长23.3%,平均养老金770立特(约223欧元),增长29.4%。2008年全年平均失业率为5.8%。2008年底,立登记注册的失业人口9.43万人。 [3]

外交

播报
编辑

外交政策

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5月1日加入欧盟。2007年12月21日,正式成为申根协议成员国。奉行务实的对外政策,重视睦邻友好合作,努力扩大在波罗的海地区乃至欧盟的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已先后加入6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大力发展与乌克兰、摩尔多瓦、外高加索和巴尔干地区国家的关系,支持其加入欧盟和北约。2011年,立任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轮值主席国,积极推动该组织在应对跨国威胁、维护地区安全、发展与地中海国家关系等方面加强对外合作。2012年担任波罗的海与北欧八国区域合作机制协调员。2013年下半年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将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推进能源安全与东部伙伴计划作为主要任务。2014—2015年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截至2021年9月,立陶宛建交国总数为189个。

对外关系

  • 同欧盟关系
2009年12月31日,根据立陶宛与欧盟签署的协议,立陶宛境内的伊格纳利纳核电站正式关闭。
2013年7月1日,立陶宛政府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正式接替爱尔兰开始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立陶宛总理布特凯维丘斯、立陶宛政府官员以及外国驻立使节等出席升旗仪式。
据立通社报道,布特凯维丘斯在升旗仪式上表示,在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立陶宛在加快实施关于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机会的协议方面具有雄心勃勃的计划。此外,立陶宛还将致力于解决能源问题,争取在2014年建成欧盟内部能源市场,增加泛欧能源基础设施投入,推动“东部伙伴关系”计划。
根据日程,立陶宛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正式启动仪式将于7月3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届时立陶宛总统格里包斯凯特将向欧洲议会介绍立陶宛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的工作重点并回答欧洲议员提问。在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立陶宛将在布鲁塞尔等地举办近3000场活动和会议,在立陶宛举办180场活动,包括16场部长级会议。
立陶宛是波罗的海地区第一个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国家。2014年1月1日,希腊接替立陶宛,担任了下一任欧盟轮值主席国。
  • 同美国关系
1991年9月6日,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立陶宛独立以来,一直与美保持密切关系,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基本支持美方立场,积极参与美领导的军事行动。美政界人士多次高度评价立在国际反恐行动中的作用,称立是可信赖的伙伴。2008年立美双边关系发展顺利。2013年8月,波罗的海三国(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总统集体访美,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并就加强战略合作、能源安全合作、网络信息安全以及跨大西洋经贸合作交换意见。
  • 同俄罗斯关系
1991年10月9日,与俄罗斯建交。立重视发展与俄关系,特别强调发展与俄加里宁格勒州的互利合作。同时,立方积极推动欧盟在能源问题等对俄政策上采取统一立场,以保证各成员国的利益。南奥塞梯冲突爆发后,立指责俄单方面挑起对格鲁吉亚的战争,强调俄没有履行在南奥塞梯问题上的国际义务,推动欧盟和北约对俄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立俄关系趋于冷淡。两国还在能源供应、对前苏联时期有关历史问题的评价等问题上存在分歧。
2021年12月16日,塔斯社报道称,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就立陶宛拟对白俄罗斯进行制裁发表评论称,立陶宛拟禁止白俄罗斯货物过境,俄罗斯不会无视,将作出回应,莫斯科敦促立陶宛不要走破坏经济关系的道路。 [16]
2022年3月8日,立陶宛中央选举委员会(VRK)在未能获得足够的选票,将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代表从欧洲选举官员协会(ACEEEO)驱逐后,立陶宛方面决定退出该国际组织。 [19]
4月4日,立陶宛宣布降低与俄外交关系级别,召回立陶宛驻俄大使,并宣布从维尔纽斯驱逐俄罗斯大使。 [20]
9月13日,俄罗斯旅行社协会称,九个欧盟国家已停止接受俄罗斯人签发旅游签证的文件,其中包括立陶宛 [22]
9月19日起,立陶宛等4个与俄罗斯接壤的欧盟国家停止向俄罗斯公民发放申根签证,并禁止持有申根签证的俄罗斯公民入境。 [23]
10月3日,据俄新社报道,立陶宛宣布驱逐俄罗斯驻立陶宛临时代办谢尔盖·里亚博科。 [24]
  • 同邻国关系
立陶宛与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在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传统联系,三国之间除设有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部长级定期会晤机制外,还建立了波罗的海大会、波海地区国家经济论坛、三国首都会议机制等。三国各层次交往十分频繁。
  • 同中国关系
1991年9月14日,中立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2012年,中立关系发展顺利,各领域合作日益深化。4月,温家宝总理在波兰华沙会见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立陶宛总理安德留斯·库比留斯。5月,立陶宛议会副议长塔马绍斯卡斯率立中议员小组访华,9月,立陶宛总理库比留斯来华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2年新领军者年会,温家宝总理会见。立经济部长日留斯来华出席第16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并访问山东省。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张建南访立。10月,商务部副部长陈健访立。
2013年,中立关系续有发展。1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会见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立陶宛总理阿尔吉尔达斯·布特凯维丘斯
2014年8月,立总统格里包斯凯特、总理布特凯维丘斯、议长洛丽塔·格劳济涅内、外长利纳斯·安塔纳斯·林克维丘斯分别就云南昭通鲁甸地震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张德江委员长和王毅外长致慰问信。12月,李克强总理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会见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立总理布特凯维丘斯。
2015年2月,外交部长王毅在美国纽约主持联合国安理会公开辩论会期间会见立外长林克维丘斯。6月,张高丽副总理访立,分别同立陶宛总统格里包斯凯特、总理布特凯维丘斯会见、会谈。11月,李克强总理在苏州会见来华出席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立陶宛总理布特凯维丘斯。
2017年4月,张德江委员长访问立陶宛,同立陶宛总统格里包斯凯特、总理萨乌柳斯·斯克维尔内利斯、议长维克托拉斯·普兰茨凯蒂斯分别会见、会谈。11月,李克强总理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布达佩斯会晤期间与立总理斯克维尔内利斯双边会见。5月,立交通与通讯部长马休利斯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级别会议。6月,立陶宛国家铁路公司与中国铁路总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首趟中欧班列经停立陶宛。8月,双方签署2018-2020年农业领域合作行动计划。9月,立农业部长马尔考斯卡斯访华。9月,立文化部长丽安娜·鲁奥基特-约松访华。10月,两国在北京举行经贸合作混委会第13次例会。
2018年1月,立议长普兰茨凯蒂斯随北欧和波罗的海国家议长集体访华,习近平主席、杨洁篪国务委员集体会见,张德江委员长集体会谈。 [1]
2021年5月21日,立陶宛外长加布里埃乌斯兰茨贝尔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宣布,该国已退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跨区域合作机制“17+1”。他声称该机制在欧盟“制造了分裂”,还敦促欧盟其他国家一同退出。 [9]8月10日,针对立陶宛宣布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所谓“代表处”,中国外交部宣布召回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政府召回驻中国大使 [10]
同年9月3日,立陶宛方面表示,已召回其驻北京大使。 [12]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22年,中立贸易额26.3亿美元,同比下降28.5%,其中中方出口额17.9亿美元,同比下降18.4%,进口额0.9亿美元,同比减少79%。
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2021年11月18日,立陶宛不顾中方严正抗议和反复交涉,允许台湾当局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此举公然在国际上制造“一中一台”,背弃立方在两国建交公报中所作政治承诺,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中国政府从维护中立关系的善意出发,一再警示立方不要再做背信弃义的事情。遗憾的是,立陶宛无视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罔顾双边关系大局,罔顾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执意允许以台湾名义在立陶宛设立“代表处”,在国际上制造恶劣先例。鉴于中立赖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政治基础遭到立方破坏,中国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主权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严正抗议,决定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13-14]
12月22日消息称,立陶宛农业部一名高级官员要求台北加快对这个波罗的海国家农产品的进口许可,因为在中国大陆所谓的“经济制裁”背景下,它可以从进入台湾市场中受益。
立陶宛农业部国际事务与出口行销部门主管凡库斯在接受台媒采访时宣称,立陶宛产品在中国遭“卡关”、“政治抵制”,台当局可提供协助,让还在运途中或在中国大陆无法清关的货品转运至台湾。 [17]
美国为立陶宛“撑腰” 外交部回应
2021年8月23日,中国外交部举行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据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21日同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通话时称,美与北约盟友的关系坚不可摧,美坚定支持立方直面中方“胁迫”行为。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国和立陶宛之间的外交风波,是非曲直十分清楚。我想再次重申,中方有权对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挑衅行为做出坚决和必要反应。同时,我也要正告美方,中方不会胁迫任何国家,也不会被任何国家所胁迫。“胁迫外交”这顶帽子,还是留着美国自己戴吧。 [11]
反华议员
2021年2月,立陶宛议会议员萨卡利埃内在立陶宛议会提出议案,要求追随美国前国务卿迈克·蓬佩奥,认定新疆存在“种族灭绝”。3月22日,中方宣布决定对萨卡利埃内实施制裁。 [7]
2022年3月,立陶宛经济与创新部长阿尔莫内特公然扬言,该国已经做好为在台湾设立所谓“经贸办事处”做好准备。该消息传回台湾之后,台当局方面迅速吹嘘此事。3月26日,台外事部门回应称,日前立政府已经向台提出申请,希望能够在台湾设立“代表处”。在证实该事实之后,台外事部门大力表示对立方的感谢,声称接下来将会继续会为立提供各种协助。
同年8月7日,立陶宛交通与通讯部副部长瓦伊丘凯维丘特率团抵台,进行5天窜访。
汪文斌:我们对立陶宛反华势力蓄意侵犯中国主权、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表示强烈谴责。对于立方有关人员挑战一个中国原则、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恶劣挑衅,中方将坚决回击。我们敦促立方有关人员不要继续充当“台独”和反华势力的棋子,更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1]
  • 同国际组织的关系
支持联合国尽快进行改革,认为联合国应通过改革增加工作透明度、职业化和效率,加强安理会的权威。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在伊拉克阿富汗科索沃等热点地区派驻士兵或民事警察,2005年起负责领导多国维和部队在阿富汗进行重建工作。

旅游

播报
编辑
立陶宛一处国家公园
市内值得游览的地方包括圣安娜教堂(St. Anne)、黎明门(Gates of Dawn)、圣三一堂、Basilian修道院、维尔纽斯大学(Vilnius)、维尔纽斯主教座堂(Vilnius)、格迪米纳斯塔(Gediminas)、十字架山等。

十字架山

最令人难忘的是十字架山(Hillof Crosses)。十字架山是一个非常细的山头,上面插了上万个型型式式的十字架,每一个十字架背后都印证了立陶宛的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立陶宛开国以来的战争及革命都一一完整地保留在这些十字架上。

圣安娜教堂

圣安娜(St. Anne)教堂,位于维斯杜拉河坡最高、华沙最美的克拉科夫斯基普热德梅济(Crakowskie Przedmiescie),由圣安娜公主(Mazowsze Duches Anne)和她的儿子博莱斯瓦夫四世,1454年为贝纳迪(Bernardine)教派的教士而建,1515年及1657年教堂曾遭回禄之灾,仅剩哥德式圣坛(Chancel)部分为最早的建筑。最值得参观的是教堂内部一律金碧辉煌的巴洛克式设计及陈设,满布着18世纪40年代的名家绘画、天花板下垂的水晶灯、反射在包着金箔的雕刻及圣像,照得整个教堂光辉灿烂。
在圣安娜教堂旁竖有1683年完成的巴索玛丽圣母像(Blessed Virgin Mary of Passau),这也是在波兰大动乱中未被波及的塑迹,塑像双手抱着圣婴,慈辉流露,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