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知秋–傳統節氣立秋習俗及養生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08月07日訊】立秋,是中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秋季的第一個節氣。在每年黃曆七月初一前後,公曆8月8日左右。太陽黃經為135度。從這一天開始,氣溫由熱逐漸下降。民諺說:「立秋之日涼風至」。2017年的立秋落在8月7日15時39分。

《曆書》記載:「斗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

古人有立秋迎秋之俗,每到此日,皇帝親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設壇迎秋。周代立秋,天子率三公六卿諸侯大夫舉行祭祀少嗥、蓐收的儀式。唐代立秋祭祀五帝。宋代立秋戴楸葉,吞食小赤豆。清代立秋貼秋膘。民國立秋蔬菜嘗新、奠祖、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風俗。

宋代立秋這天,宮庭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會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古人《立秋》詩云: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立秋三侯

古人把立秋分為三侯:「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立秋之後,溫熱之風轉為涼風,「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清涼風來,天氣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秋季的蟬,又稱「寒蟬」,感陰而鳴,聞來淒切,又名「秋憐」。寒蟬感知生命將盡而聲音變淒切。詩人說:「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碧樹未搖落,寒蟬已悲鳴」。

立秋風俗 裁秋葉:

「折枝楸葉起園瓜,赤豆如珠咽井花。洗滌煩襟酬節物,安排笑口問生涯。」南宋詩人範成大的這首詩紀錄了當時佩戴楸葉的立秋節俗。楸,音同「秋」。舊俗立秋時要將楸葉、石楠紅葉、桐葉等剪刻成各種花樣插於兩鬢。將紅布剪成葫蘆形狀,上書「今日立秋,百病俱休」,縫在孩子衣服的後裾上,作驅邪祛病之意。

啃秋:又稱咬秋,即立秋日吃瓜。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江蘇等地也在立秋這天吃西瓜以「咬秋」,據說可以不生秋痱子。

吃福圓:立秋時節,台灣的龍眼大量上市。龍眼又稱「福圓」,俗諺是「吃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

秋社: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穫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

食秋桃:在浙江杭州一帶有立秋日食秋桃的習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來。等到除夕,不為人知地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食小赤豆:從唐宋時起,還有在立秋,必須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風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稱人: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如有減少,便要吃肉『貼秋膘』。

立秋養生

飲食調養:原則是多酸少辛,滋陰潤燥。

醫書《素問.髒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儘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一年之內,秋不食姜」。

這段時間空氣會逐漸變得乾燥,中醫認為「燥易傷肺」,因此在飲食上要以滋養津液、健脾益氣為主,可適量飲淡茶(以烏龍、鐵觀音為宜)、豆漿、蓮子百合糖水等,並適當多吃些能夠潤肺清燥、養陰生津的食物,如梨、荸薺、柿子、百合、銀耳等,也可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等柔潤食物,從而起到益胃生津的作用。

酸味食物入肝,肝氣可挾制肺氣,使人體處於平衡狀態。適當多食酸味果蔬,如蘋果、石榴、葡萄、柚子、檸檬、山楂等,可以收斂肺氣防秋燥。

精神調養:要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以避肅殺之氣。

起居調養:立秋之季應「早臥早起,與雞具興」。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由於秋天陰氣增、陽氣減,為了貯存體內陽氣,要儘量少熬夜,保證良好的睡眠。

(記者李倩倩報導/責任編輯:曲銘)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