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由來與習俗

李熙

人氣 17954

【大紀元2017年02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熙綜合報導)古籍《左傳》裡提到「立春為啟,立冬為開」,以「啟」字代表著一年的開始。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中國以立春為春季的開始。「陽和起蟄,品物皆春」,從這一天一直到立夏這段期間,稱為春季。

公曆每年2月3至5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2016年立春時間是2月4日下午5時46分,當天晚上7時仰望星空,可見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東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稱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2017年立春時間是2月3日23時34分。

立春的由來

立春作為節令早在春秋時就有了,而24節氣是從《禮記•月令》和西漢劉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訓》中,才有記載。曆法經過多次變革後,在漢代始將24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定為春節,意思春天從此開始。

立春後白晝長了,氣溫漸漸上升,日照、降雨也增多了。春天的天氣回暖,適合春耕,這時小春作物長勢加快,應該及時澆灌追肥,促進生長,大春備耕也開始了。因此「立春」對於農業有著極大的意義。

「立春天氣晴,百物好收成」,春天是農夫們開始耕作的時候,立春日的天氣好壞也能用來預測全年的農作收成狀況。如果立春當天是晴天,這一年五穀就會豐收;相反的,如果這一天下雨,作物就會歉收了。

立春的習俗

立春亦稱「打春」、「咬春」,又叫「報春」。從歷史文獻記載來看,我國歷朝歷代,皇室朝廷每到立春之日,都會以祀春儀式來迎接春天的來臨,並且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民間也有許多的慶賀祭典與活動,如「打牛」、「咬春」等,立春已經被當成一個節日了。

自周代起,歷代帝王和庶民都要參加迎春慶賀禮儀。到明清兩代時,是立春文化的盛行時期,清代稱立春的賀節習俗為「拜春」,迎春的禮儀形式稱為「行春」。在這些迎春活動中「服飾」與「打牛」是很重要的習俗之一。

打春

舊時府縣官在立春前一天迎接用泥土做的春牛,放在衙門前,立春日用紅綠鞭抽打,因此俗稱立春為打春。

打牛是漢族民間風俗,在立春那天用鞭子抽打泥做的春牛以祈豐年或是敲打小鑼、竹板等,唱著歌詞,挨戶索取錢財的習俗,表示勸農春耕和祈求豐收。

咬春:

咬春是於立春當天,吃春餅、春盤,用餅皮包裹生菜,做成春餅或春捲,與大家分食,或嚼蘿蔔等。在立春這一天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

立春這一日,漢族民間講究要買個蘿蔔來吃。因為蘿蔔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

躲春:

躲春,就是躲開立春的這一天,是中國的一種民間習俗。傳統習俗,每到立春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爭、必須要和和睦睦、心平氣和地迎接這一天。立春這一天,由於磁場和氣場的緣故,通常會比較亂,無論是家中還是辦公室,容易招惹口舌事非,因此要進行躲春,防止爭吵和是非。

在民間,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風俗與忌諱,而延伸出各種的躲春方法與習俗。

立春的節氣生活

每年的中國新年都在立春前後,而新年是中國的一個重要節日,家人在除夕夜團聚圍爐吃火鍋,和親戚朋友拜年,各種民俗活動也在熱鬧舉行,大家歡天喜地迎接春天的來臨。

春季養生

春季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按自然界屬性,春屬木,與肝相應。肝的生理特點主疏洩,在志為怒,惡抑鬱而喜調達。食品選擇辛溫發散的大棗、豆豉、蔥、香菜、花生等。精神養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做到心胸開闊,心境愉悅的好心態。

一年之計在於春,如春耕播種是農業生產的基礎,關係到一年的收成好壞;在春季做好保健養生,就能為一年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春天是積蓄能量的季節,新的一年的計劃要在春天開始安排,為全年的工作打好基礎。把握好春天,也就能擁有美好的一年。@*

責任編輯:茉莉

相關新聞
中國曆法   二十四節氣(四):立春
打春牛沿革
打春牛沿革 人氣 10
【歲時禮俗】 立春晴  好收成
立春後的生活調理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