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好去處! 石硤尾散步窺探建築風貌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精明消費 - D210424

周末好去處! 石硤尾散步窺探建築風貌

精明消費 10:00 2021/04/24

分享:

分享:

去年11月的《施政報告》宣布石硤尾大坑西邨的重建方案,意味着這條香港獨一無二的私營出租屋邨將難逃清拆命運。不如趁這個周末,到石硤尾來趟建築散步,感受大坑西邨立面「方格構圖」的魅力,再參觀中西合璧的聖方濟各堂,打卡相當一流。

大坑西邨 密集屋邨幾何魅力

現時去大坑西邨,由於不少街坊已遷出,加上設備殘破,屋邨店舖又多結業,走着總有份凝寂時光的老味道。回顧半世紀前,大坑西邨曾是不少人的安樂窩:1953年發生石硤尾寮屋區大火,港英政府在1961年以特惠地價批出土地予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興建大坑西邨,以安置當年受影響的租戶,地契寫明須最少提供1,600個單位,廉價出租給低收入人士。其口號為「興強順利,康樂安泰」,故屋邨各座樓宇均以此命名。



■按圖窺探石硤尾風貌■

點擊圖片放大
+3
+2


南昌220 工業風組裝過渡屋

遊走石硤尾,近大半年你還會發現這棟色彩繽紛的「積木屋」建築。其實它是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首個「組合社會房屋計劃」,項目命名為「南昌220」,是一所砌積木式的組裝屋,但見渠管整齊外露,一格格的單位頗見工業風的設計味道。

「南昌220」合共提供89個1至3人組合屋單位,單位面積由130至293平方呎不等。對象為有明確過渡性房屋需要(輪候公屋最少3年),現正居於不適切住房的家庭及人士,租約期為2年,租金則參考綜援的租金津貼或不超過住戶入息25%,以較低者為準,作紓緩基層人士的住屋需求。

組合屋可以重用,在原址拆卸後,搬去新址重新組裝,比標準樓宇更靈活,適合過渡性房屋的暫住需要,優點是裝嵌省時快捷。過渡組合屋高4層,建有1至3人單位,每戶附設獨立洗手間及浴室、電熱水爐,另設有使用電爐的煮食空間等。

【保留建築外貌=保育?:按此

聖方濟各堂 建築中西合璧

從大坑西邨徒步約5分鐘,就可到這別具建築風味的聖方濟各堂:兩座塔樓,簷蓬、瓦片及仿斗拱都極具中式色彩。其實香港有好幾幢30至50年代興建的教會建築,均帶有濃厚的中式色彩,以示傳教時的入鄉隨俗。最著名肯定是銅鑼灣的聖馬利亞堂,以及九龍城聖三一座堂,稱為「中國文藝復興式教堂」,即正面外觀參考中色建築元素,空間內部則採用西方傳統教堂的設計,情調獨特。

這幢聖方濟各堂建於1955年,建築師錢乃仁,他在戰後為香港天主教教區設計了不少聖堂及學校。上文提過的1953年的石硤尾木屋區大火,5萬多人無家可歸,政府於是興建大量徒置大廈,為災民提供棲身之所;教區便在這時,於災區附近興建此新聖堂,讓他們的心靈有所依靠。

聖方濟各堂除了中式的飛簷及斗拱,配以西式的三扇圓拱入口,都顯示中西合璧的風格。入到會堂,發現教會靠街的中式麻石雲紋欄桿,交叉位巧妙地嵌入了一個十架圖案,另外在柱樑間也見回紋雕飾,雖只是預製構件,但也見教會融入中式建築元素的誠意。

 

作者:馮柏偉

責任編輯:張頌婷

(節錄)

【原文:石硤尾建築散步 時光定格大坑西邨

=====

緊貼最精準、最快的財經新聞資訊,立即免費下載使用【按此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消費錦囊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