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福州,一定要吃的美食有哪些?

请说一下理由。
关注者
1,506
被浏览
866,593

64 个回答

不谈闽系大菜,只谈福州小食。

在福州话里不怎么讲“吃”,讲的是“食饭”、“食酒”、“食茶”。食是大事,小食点心这类东西自然也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像鱼丸扁肉燕,蛎饼鼎边糊,(米时)粿猪血化……这些福州传统小食,随四季时节因地取材,荤素咸甜,干湿兼有,各有层次,满足爱啐食的小孩,满足不想长胖的姑娘。大约六七年前,《HOMELAND家园》做过一期“小食有味”的年度特刊,细点福州各类小食点心,这里挑出9味,并不全面,只是一些心头好。

- 鱼丸 -

鱼丸是最能代表福州的传统小吃。小贩挑担敲着碗勺叫卖鱼丸,是曾经福州街头巷尾最常见的画面,早年福州人更是“没有鱼丸不成席”。


- 拌面扁肉 -

散发着猪油、花生酱香味的拌面,与轻盈漂浮于清汤里的扁肉,可以算是福州小食里最经典的“情侣套餐”,在一天的任何时段都可以吃上这么一小顿。



- 肉燕 -

肉燕是福州小吃中最精巧的一味。用猪肉捶打成茸,制成薄如纸的燕皮,再包馅成肉燕,可谓“肉包肉”,煮熟时温润剔透,也是福州宴席大菜“太平燕”的主角。


- 蛎饼 -

福州早年的蛎饼名副其实,小海蛎做馅,有着浓郁的福州风味。油炸时很讲功夫,标准的蛎饼是四周酥脆,内里松软膨胀成“弥勒腹”。


- 鼎边糊 -

鼎边糊配虾酥是老福州的地道早点。福州立夏旧时习俗家家户户抆鼎边糊,邻里互赠,以示常来常往“一抆就熟”。


- 猪血化 -

以猪骨、猪血加入豆瓣酱熬汤,汤色浓而不浊,加一份米粉,滋味浓郁还管饱,是旧时贩夫走卒的最爱。老福州人出了汤池,也会叫上一碗猪血化,一解泡汤后的疲乏。


- 芋泥 -

芋泥是老福州最爱的甜点之一,香甜粉糯,一小碗落肚,幸福感油然而生。传统做法讲究选用福鼎产的槟榔芋,点睛一味是猪油。


- 光饼 -

相传光饼是戚家军的行军干粮,工艺到位的光饼油光发亮,脆而微咸,嚼来有淡淡回甘。征东饼、福清饼、葱肉饼等都算是光饼的“里亲外戚”。


- 元宵 -

在福州,汤圆专指甜馅的,包肉馅的称作元宵,老福州尤为钟情元宵,平日里常当作点心,街头巷尾也常见专门贩售元宵的食铺。

文字图片均来自《HOMELAND家园》杂志(微信公众号:homeland_mag)
撰文/许灵怡 摄影/黄访纹

楼上几位答主提到的那些美食都很好,也很有代表性,
福州有些很有特色调味元素和做法,主要是三个:一个是“虾油”,一个是“红酒糟”,再一个“黄酒/料酒的用法”后面细说
虾油也叫鱼露,海里的鱼虾加盐发酵之后流出来的汁,很咸,有点腥,多吃不好,不太健康,据说致癌,虾油在正宗的福州锅边糊(鼎边糊)和福州粉干 、煮鱼丸必放调味料(主要代替盐),家常菜里比如炒青菜、拌空心菜里也是必放的。
说一说“红酒糟”,红酒糟就是 红曲米发酵出来的酒糟,红曲米,就是米被红曲霉菌感染过,变成了一种红米(红曲霉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真菌,不用担心),红酒糟炒田螺也是福州名菜之一,饭馆里有,家里也常做,红酒糟也可以做“红糟大肠”“糟鱼” “糟肉”“糟鸭”等等,味道非常独特,酒香扑面,但远远不至于让你醉。

还有一个福州特色的调味做法----“黄酒/料酒的用法”,黄酒对福州人来说,去腥作用并不是首位,提香、提味的作用是首位,所以福州喜欢在面或者各种炖汤里加黄酒,一定是快出锅了才加,或者甚至都上桌了再补加一点黄酒,各种汤面 汤粉 粉丝 粉干 最后快出锅了都要加黄酒,香喷喷,让人食欲大增(福州蛋炒饭也必放黄酒,太香了),有的时候加黄酒的量也不少,福州在全国知名度最高的一道菜----佛跳墙 传说最早就是用 酒坛子来炖的(酒坛子炖各种山珍海味能不好吃吗),福州还有人“全酒炖猪脚”猪脚全部用黄酒来炖,福州人一般用 “福建老酒”“闽江老酒”“四半酒”“红曲酒”比较多,“福建老酒”使用频率最高,郊区郊县用自酿的“青红酒”。

常见的什么鱼丸肉燕鼎边糊什么的,我就不说了,我再说说别的,楼上的答主没提到的福州特色的美食,下面我脑子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没什么规律性,见谅。
比如“蟛蜞酱”“蟛蜞酥” (蟛蜞是一种小河蟹)做法其实也跟红酒糟有关,蟛蜞再加上盐、加上红糟等等压榨出来的一种东西,可以蘸酱,蟛蜞酱可以用海蜇蘸着吃。
比如我想起有一道家常菜,家里常做的,我个人很喜欢的大白菜炖螃蟹,非常美味。
还比如跟有关的一些菜,主要是鲎籽炒蛋鲎肉炒蛋之类的(鲎是一种海洋节肢动物,有点像蟹,可以去百度一下具体形状,别吓着就行,现在,据传被保护起来了,也不多见了,大酒楼应该还有。)
甜的东西,我想起了一个,非常有福州特色有一个叫“粳米韧”的东西,粳米一般读成ga mi,或gang mi是一种米,一般认为是粳米,具体学名叫什么我不清楚,还得请教大家,用它做出来的一种软软的米条,甜的,非常非常好吃,也是很多福州小孩儿时的回忆。
还有“马蹄糕”(福州叫 尾梨糕)用马蹄粉+红薯淀粉(地瓜粉,福州人叫番薯粉)做出来的一种半透明的凉糕,特别好吃。(马蹄,荸荠,福州话叫尾梨),也有人用藕粉做的,半透明状的凉糕,所以也叫“藕糕”,也有人叫这个 菜肉糕,炒肉糕

花生浆+豆浆的饮料,花生汤,花生浆很多地方都有,福州也很多,但福州还有一种“花生浆(花生沙)+豆浆的饮料,浓稠的花生浆(应该叫花生沙?比一般花生浆稠多了)加豆浆再加糖的混合饮料,装在透明玻璃瓶里(旧式的牛奶瓶里),以前有人叫这个“豆乐(酪)”,以前台江广场那边很多,现在仓山龙潭角那边还有,也几乎快绝迹了。

还有“碗糕”,一种白米蒸糕,撒上黑芝麻,每年立夏的时候必吃的(其实叫碗糕 有点不准确,福州话应该叫 朦meoyng糕meoyng 在福州话里就是“蓬松、发起来”的意思,放碗里做出来就是“碗糕”,放在小盏里做出来就是“盏糕”
福州的“蛋燕”,永泰人做的比较多,类似的东西可能外地也有,但我觉得福州比较好吃,其实就是蛋液+淀粉糊然后摊出来的一种类似于蛋皮的东西,摊好了,可以切丝 做汤 当面食都可以。
福州人家里炖猪脚之类的东西喜欢放墨鱼干 鱿鱼干,(底下网友评论有人提到 炖汤福州人还喜欢放“蛏干”,确实如此,感谢 @看迪阿 )这或许也是一种独特味道,可以尝尝。(福州话里“炖”其实叫“ 蒸 ”比较准确,福州话里 炖 有时候就是普通话里 蒸的意思,福州话也可以叫“炊”)。
福州的酸笋丝炖鱼也是非常独特口味的一道菜,福州酸笋丝,跟各种鱼都可以炖,酸酸的味道,让人胃口大开,也有人用“青梅炖鱼”道理也是一样,取它的酸味来炖鱼。

暂时我就想到这些,等我想起了什么别的,我再补充

我再补充几个福州家常菜:

芋鸭”也是福州特色家常菜之一,就是芋头炖鸭子,福州人一般用的是全番鸭来炖(全番鸭 外地也叫洋鸭,瘤头鸭),芋头浸入鸭汤,软糯可口,特别香,特别好吃。

泥鳅煮粉干” 泥鳅福州叫湖鳅,这福州特色的做法,福州粉干(外地叫 粗米粉)跟 泥鳅一起煮,风味独特,可以尝尝。

苋菜煮面(切面)”,苋菜,以前有人写作“杏菜”,福州话叫福州读音 heing菜”,煮出来红色汤汁的那种菜,福州切面,就是福州很常见的那种黄色的碱水面,碱味比较重,所以都要先过一下沸水,焯去碱味,加上蒜,还有杏菜一起煮,这是福州很传统的一种做法,很多福州老人都会做。

茼蒿炒虾米”,可能是大叶茼蒿,福州话叫“艾菜”,(可能跟外地常见的茼蒿还不是一个品种,有可能是 大叶茼蒿 ),民间也写作:义菜,鹅菜,有一种怪味,有的人吃不惯,有的人很喜欢,我个人还挺喜欢的,茼蒿炒虾米皮,加点蒜末,非常好吃,很下饭。

“鲟(青蟹)蒸糯米饭”“鲟(青蟹)蒸粉丝”(福州更常见的写法是:虫寻),就是青蟹,可谓是福州各种蟹类中最贵,也是地位最高的蟹类了(在福州人心目中,比各种河蟹,什么大闸蟹地位高多了),红鲟蒸糯米饭(或者蒸粉丝)在福州的各大酒席宴上几乎是必备的一道菜,家里如果买了红鲟,也会这么做,也算福州常见的家常菜的之一。

䖳票piu”䖳就是海蜇,这是道什么菜呢,其实就是炒那种红色的硬的海蜇,福州叫“䖳血”,通常还会加上猪腰子一起炒,福州酒席宴常见的一道菜,家里有做,外地好像叫爆炒双脆。

“糯米大肠”,大肠里塞上糯米(糯米福州话叫 秫米)上锅蒸,蒸熟之后可以切成片蘸着吃,也可以煎着吃。

“老酒炖蛏子”, 福州叫“插蛏”,黄酒跟蛏子一起上锅蒸,这种味道你们一定要尝尝。

“豆腐蛎”“ 茶食蛎”,豆腐煮海蛎子汤,茶食是什么,一种油炸的面条,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很细很细的油条,卷成一大盘,外地叫 “馓子”,煮海蛎子也好吃死了,当然福州特色,必须用虾油来煮。

“猪皮酸辣汤、鱼皮酸辣汤、鱿鱼酸辣汤”,这三种酸辣汤,做法大同小异,无非用的基本原料炸猪皮、鱼皮、鱿鱼不同,酸味主要靠白醋和番茄,辣味主要是靠胡椒粉(而非辣椒),一般还要加配料,肉末、葱花,花菜、鸡蛋花,当然也要放福州必备的虾油

ps:福州的肉燕,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但是这个“燕皮”(福州话也叫 燕壳)也可以单吃哦,切成丝叫“燕丝” 可以做汤,可以拌着吃当主食也行

我个人还很馋福州的豆酱,福州人一般就直接叫“”,福州的豆酱很黑,很咸,豆酱煮肉丝,再放点香干、花生之类,特别好吃,特别下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