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自己就是COVID-19確診者?若出現這9種症狀,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教你10大因應守則

台灣COVID-19本土確診個案突破新高,指揮中心也隨時更新防疫規定。疫情當下我們還是要做好個人防疫措施:勤洗手、戴口罩 、少出門、打疫苗,但生活照舊的我們,還是會擔心自己是否確診,或有相關症狀,需要快篩或通報,這篇文章告訴你如何檢測自己是否感染了Omicron。
''Stay safe'' and ''Stay healthy'' messages are shown with love during to the corona  situation
''Stay safe'' and ''Stay healthy'' messages are shown with love during to the corona (Covid-19) situationstilllifephotographer

疫情逐漸升溫,COVID-19進入以變種病毒Omicron為主的型態,新型變種病毒傳染力強、潛伏期短,所以疫情擴散的速度極快。而且麻煩的是它極不易察覺,容易當小感冒而忽略它,甚至大人、小孩的症狀不一樣,下面告訴你如何檢測自己是否感染了Omicron。

如何發現自己可能感染Omicron?

目前感染Omicron的患者有許多無症狀患者,所以明確的症狀有哪些還需要近一步研究。不過Omicron還是有些常見的症狀,以下9點是感染Omicron可能的症狀:

  • 咳嗽
  • 喉嚨痛
  • 發燒
  • 流鼻水或鼻塞
  • 打噴嚏
  • 疲勞
  • 肌肉痠痛
  • 夜裡盜汗
  • 頭痛

由於Omicron的症狀大人和小孩有些許差異,政府也針對12歲以下的小孩公布5個感染症狀和送醫警訊:

  • 小孩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同時會發冷、冒冷汗
  • 退燒後沒有精神、活動力不足
  • 退燒後一直呼吸急促、喘,或是有胸悶、胸痛問題
  • 持續性的嘔吐、頭痛或腹痛
  • 超過12個小時沒進食或沒解尿

如果出現以下 6 個徵狀就要緊急自行就醫

  • 抽搐
  • 意識不佳
  • 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
  • 嘴唇發白或發紫
  • 血氧飽和度低於94%
  • 四肢冰冷同時皮膚斑駁、冒冷汗

更多Omicron相關文章:

發現自己確診了怎麼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依目前疫情趨勢,Omicron傳播力雖高,但以無症狀或輕症為主,防疫應以減災及中重症照護為重,才可合理分配防疫及醫療量能,讓防疫、生活及經濟平衡發展;也請民眾做好自主應變(主動評估住家環境,回報自身慢性病等重症因子、接觸者資訊等)、自我防護、主動配合防疫工作,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指揮中心也會開始實施實施「重點疫調」:

  1. 以確診者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無症狀者)前2天起所接觸者為密切接觸者。
  2. 密切接觸者包括同住親友、同班同學、同辦公室或同工作場域同事(以九宮格方式認定)。
  3. 落實自主應變,確診者應主動提供衛生單位同住親友名單、校園及公司聯絡窗口等資訊,個案相關之學校、機關、公司防疫長或負責人應先行造冊,以配合提供衛生單位名冊。
  4. 設置「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確診者收到疾病管制署發送的連結網址,登入後填寫上述同住親友及校方、公司、機關(構)之防疫長或其主管的姓名、住址、電話、電郵等可供聯繫之資料,再由系統發送通知書給同住親友,另通知校方、公司、機關(構)之防疫長或其主管請其匡列學校/職場之接觸者並回傳名冊,提供給衛生局開立電子居隔單以供作請假、保險、相關補助申請之依據。

縮短居家隔離天數為3+4天(3天隔離+4天自主防疫):\

  1. 前3天居家隔離期間,須待在家中以1人1室為原則,不得外出。
  2. 完成接觸者匡列後,安排1次快篩,如為快篩陽性則以PCR確認;隔離期間有症狀及第3天(或期滿)進行快篩,陽性者持續隔離,陰性者進行4天自主防疫,第7天快篩陰性解除自主防疫。
  3. 4天自主防疫注意事項:
  • 每天進行快篩,快篩陰性者可外出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
  • 外出全程佩戴口罩
  • 禁止於餐廳內用餐、聚餐、聚會、前往人潮擁擠場所及與不特定對象接觸。
  • 快篩陽性者,禁止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自行開車、騎車、或家人親友載送(雙方全程佩戴口罩)前往社區採檢院所進行PCR採檢,倘若採檢地點較近,亦可步行前往,無須透過衛生單位。或依地方政府衛生局訂定快篩陽性就醫流程辦理。
    \

我有接觸到COVID-19確診個案,該怎麼辦?

  1. 如果您與確診個案於症狀發生前三天至隔離前有密切接觸?(如共同用餐、共同居住或曾有面對面15分鐘以上的接觸),請先留在家中自我隔離,等候衛生單位通知,除非有立即就醫需求,請不要離開住所。
  2. 在家中請單獨一人一室,盡量和家人使用不同的衛浴設備,不要離開房間。
  3. 在家中請避免與其他同住者接觸,特別是長者、幼兒或免疫力低下的同住家人。
  4. 請務必佩戴口罩和注意手部衛生(使用肥皂水洗手,或使用酒精)。
  5. 觀察自己是否出現COVID-19的相關症狀,如:發燒、流鼻水、咳嗽、喉嚨痛、倦怠、肌肉痠痛、頭痛、腹瀉、嗅覺或味覺異常、呼吸急促等。
  6. 若出現以下症狀時,請立即聯絡119、衛生局或撥打1922: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
  7. 請依指示就醫或前往篩檢,並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8. 請家人準備食物飲水,不要家人和共餐或共用物品。
  9. 請使用稀釋後的漂白水或酒精清潔所有經常觸摸的物體表面。
  10. 如果您不是密切接觸者,則僅需進行自我健康監測14天,如有疑症狀,請佩戴口罩後就醫評估,並告知可能的接觸史。

我是COVID-19確診個案,該怎麼辦?

  1. 大部分的COVID-19感染者症狀輕微,休養後即可自行康復,為了將醫療資源留給重症患者,請您先留在家中不要離開,等候公衛人員通知。
  2. 在家中請單獨一人一室,盡量和家人使用不同的衛浴設備,不要離開房間。
  3. 在家中請避免與其他同住者接觸,特別是長者、幼兒或免疫力低下的同住家人。
  4. 請務必佩戴口罩和注意手部衛生(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酒精)。
  5. 若出現發燒症狀,可以使用退燒藥減緩不適症狀,盡量臥床休息和飲水。
  6. 務必觀察自身症狀變化,若出現以下症狀時,請立即聯繫119、衛生局或撥打1922: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
  7. 請依指示就醫,並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8. 請家人準備食物飲水,不要和家人共餐或共用物品。
  9. 請使用稀釋後的漂白水或酒精清潔所有經常觸摸的物體表面。
  10. 電話連絡我的密切接觸者(在我開始有症狀發生的前三天至隔離前,有共同餐、共同居住或未佩戴口罩下面對面15分鐘以上的接觸),請他們自我隔離並健康監測。

印度「Delta」變種病毒症狀:

  • 頭痛
  • 喉嚨痛
  • 四肢痠痛
  • 拉肚子

江坤俊醫師表示,當感染印度「Delta」變種病毒,產生的症狀像是重感冒,嗅味覺喪失已不是典型指標,與原本新冠肺炎產生的症狀大不相同。他更進一步解釋,40歲以下常見的症狀包含頭痛、流鼻水、咳嗽、喉嚨痛及發燒,很容易讓患者誤以為自己只是單純的感冒,容易忽略病情,因此造成病毒的大傳播。江坤俊也提醒,感染印度「Delta」變種病毒也有其特殊症狀,像是嚴重胃部不適、聽力受損等,當有這些症狀出現時,就要特別留意。

另外,印度「Delta」變種病毒入侵後,民眾對於「施打疫苗是否有效」也產生疑慮。江坤俊引用英國研究資料解釋,民眾施打2劑輝瑞疫苗後,對Alpha病毒保護力達92%,對Delta病毒則有79%;施打2劑AZ疫苗後,對Alpha病毒保護力為73%,對Delta病毒則有60%。不論是輝瑞或是AZ疫苗,施打兩劑後,對感染Delta病毒後的預防住院率,都可以達到9成以上,也可有效避免走向重症,建議大家有疫苗就趕快施打。

更多防疫正確觀念:

  1. 「既然認真戴口罩,也要好好脫!」 醫師提醒,脫口罩時常犯的6個錯誤動作
  2. 如何將個人防護做到最好?醫師建議疫情升級後該注意的10件事
  3. 如何避免隱藏的細菌病毒?醫師教你3招,躲開病毒容易生存的地方
  4. 除了勤洗手、戴口罩,醫師建議防疫期間出門必注意的6件事
  5. 提升免疫力這樣做!10個平時就能做到的健康養成法
  6. 感冒、肺炎、胃酸逆流?醫師教你分辨「咳嗽」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