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Tax Credits 。

原文作者/Charlie Wells;華盛頓郵報新聞編輯
編譯/蘇奕菲

這個月你又超支了嗎?相信大家都曾經疑問過「到底該怎麼控制花費呢?」我們都知道存錢最基本的第一步驟是設定預算、記帳、分配薪資使用的方式。這些事你都做了!但為什麼總是像個惡性循環,過不久又回到原點?

究竟為什麼我們總是花太多錢呢?研究者發現人們不斷超支其實與心理衝動盲點有很大的關係!

研究者發現我們最常犯的三個錯誤。

一是計算支出,我們很會預估未來收入,但卻很不會預估未來支出,這會讓我們設定出很不切實際的預算。

二是意志力,人們怎麼看待自己的意志力也會影響理財,如果我們把意志力想像成有限資源,那就容易覺得要定期犒賞自己,很衝動地花一大筆錢,最後功虧一簣。

三是持有存款,有時候我們太看重財務責任這件事了!有些人為了讓自己維持一筆存款,反而容易做出一些花更多錢的決策,譬如為了不要花掉存款而去銀行貸款。

我們現在用科學觀點來分析人類的理財行為,看看科學家怎麼帶我們突破盲點!

請勿自動忽略未來支出

一個成功的理財計劃,很重要的一環就是預估未來收入和支出。簡單來說,我們都知道收入一定要比支出還多,但是我們的意志又常常亂入,搗亂這個規則。

問題在於人們超級不擅長預估未來支出!2008 年《組織行為學和人類決策過程》期刊的研究指出,無論是猜測浴缸裡有多少水,或是猜測大氣裡的溫室氣體多寡,不管估計什麼事情,人類都運用太過簡單的推論模式,而且過於專注在流入量。

這種思考方式對於理財計畫有很大的影響。John Lynch 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消費者理財決策研究中心的主任,他的研究發現當人們在設計未來理財規劃時,總會想著未來收入有多少,卻不太會專注在未來花費,因此以為自己支付得起一些實際上付不出來的額度。

Lynch 說:「人們就是因為這樣,才會去買自己支付不起的房子或是車子。」他也說:「人們會去估計自己未來的薪資會漲多少,理論上也知道自己未來會花更多的錢來支付保險、房貸、汽油或保養汽車等等,但還是會忽略這些花費。」等等

Lynch 舉例,假設有一個專業人士月薪大約台幣 15 萬 4000 元,她住在一個美國較小城市的一房公寓,月租大約 3 萬 7000 元,兩人在餐廳吃晚餐的花費大約 1800 元。這位專業人士後來得到在紐約的工作機會,月薪是 21 萬 8000 元,她也知道紐約的花費比現在的城市還高,紐約的小公寓月租大約 9 萬 6000 元、兩人份晚餐大約 2560 元。實際上,計算過後你會發現在紐約會剩下較少餘額。但她還是覺得自己在紐約工作的話,「理論上」財力應該會變得更好,因為她計算時把增加的收入看得比增加的花費還要重要!

Lynch 和他的團隊深入研究上述窘境的解決辦法,他覺得最重要的是要列出清楚的預算。當我們用「印象」來看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時,一定會花太多錢,但如果仔細列出詳細的預算,我們才有可能減少不必要的花費。

存款會讓你負債

你是不是也覺得理財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要擁有一筆存款?這是個不錯的目標,但最近有研究發現可能有反效果。芝加哥布斯商學院的助理教授 Abigail Sussman 有一個理論:存錢讓人們覺得自己很有理財責任感。但是想要有責任感的欲望可能會本末倒置,有些人會為了不要花掉存款而去貸款,即使貸款的利率甚至比存款還高,也寧願貸款,就是為了對自己更有自信。

在《行銷調查》期刊裡的實驗中,Sussman 發現就算人們得到 1%的利息收入,還是會願意以更高的利息借錢。她說:「我不是要叫大家不要存錢。連資金流動性高的人也想存更多錢,因為存款越多,就覺得自己越負責任。」

Sussman 認為消費者應該要重視較遠的目標,而不是死命緊盯自己的每個決策。比如說,有堅固現金安全網的人,理財計劃裡應該有一些應急的策略,允許自己花一些存款,才能避免自己貸款負債。

Sussman 說:「我們該學著怎麼貼心地控制花費、管理財源和支出,而不是任何面向都按照一個死的規定。」

不要再犒賞自己了

很多人亂花錢是因為他們看待「意志力」的方式。

研究發現有些人把意志力看成是有限資源,很快就會耗盡,這種人就會常常覺得自己很努力了、並犒賞自己。有些人則是把意志力當成無限的、用不完的資源,這種人覺得沒必要鼓勵自己。

史丹佛大學和蘇黎世大學做的一個心理實驗,調查了 176 位史丹佛大學生,並把他們分成兩組:有限意志力組和無限意志力組,第一種人(覺得意志力有限的)犒賞自己的方式通常都不太健康,譬如說暴食垃圾食物、刻意拖延時間或是恣意撒錢消費,調查發現在壓力大的時候,有限意志力組的學生表現更多衝動行為,包括過度消費。

蘇大的 Veronika Job 是實驗操作者之一,她認為改變一個人對意志力的看法,可能要花很長時間。她呼籲經常衝動犒賞自己的人,短期內可以另尋方法來放鬆,譬如說運動、置身大自然或是冥想。她也建議這些人盡量不要讓自己身處於會失控的環境中,她說:「如果你知道你今天壓力大、可能會去瘋狂消費,那就不要去任何有商店的地方。」

請等心情好時再理財

有些實驗開始探索理財習慣和心情之間的關聯。人們心情好、就會有理財好習慣,心情不好就會有壞習慣。我們常說:「金錢買不到快樂」,但是快樂似乎可以買到金錢!

《經濟心理學》期刊所公布的實驗針對 4500 名荷蘭消費者,他們發現不快樂的人存較少錢又花更多錢,他們預知未來有更高的通膨。快樂的人剛好相反,他們比較會展望未來也追求對自己未來有利的目標。他們相信以後的通膨較小,推測以後價格更便宜,所以當下存更多錢、花更少錢。

澳洲迪肯大學的資深經濟學講師 Cahit Guven 是該實驗的主導人,他建議我們等到心情好一點時在做任何理財決策。你可能覺得很難判斷自己當下是否適合決定,但 Guven 從實驗中發現人們是有能力自行判斷的。他也認為大家可以看一下自己的理財計劃是否太聚焦於短期,也可以找個人一起計畫。

房產漲價≠錢包吃飽

最後一點,是人們對於房屋的盲點。許多人會在房屋價值上漲的時候,花比較多錢,但是其實資產價值上升,不一定會讓屋主未來的收入增加。根據 2013 年的研究,其實一個房子的市場價值每上升 1 美元,部分家戶花費就會從 6 分美元增加到 18 分。

這種情況有幾個解釋。首先,專家認為當房屋越值錢時,大家就會覺得自己有更多錢可以花。第二是當房屋越值錢時,屋主就能透過抵押來借更多錢。

Daniel Cooper 是波士頓聯邦準備銀行的資深經濟學家,他在 2013 年測量消費和房產財富的關係,他聚焦在房產財富波動如何影響房產所有人的貸款能力。較高的房產價值讓需要信用的人。透過房屋抵押來貸款。

Cooper 說:「大家發現房產價值上升時都會很興奮,感覺好像自己更有錢了。但是你一定要停下來想一下,這是真的嗎?」他解釋,如果你想把上升的房產價值變成真的財富,那你必須把房子賣掉。

一般來說,Cooper 說:「如果你把房屋產權的信用用到極致,但房屋產值改變了,那你八成會面臨經濟上的困難。」他認為人們應該避免把房屋當作是投資,而是一個住所,而且我們不該把房屋當作借錢的工具。

(資料來源:Wall Street Journal,圖片來源:Tax Credits 

推薦閱讀

資本家不會告訴你的秘密:毫無節制的「消費主義」,正在拖垮人類文明

真的有不客訴、不殺價、不脫序的文化?芬蘭讓我們看見「理性消費」的可能

從德國人的理財習慣來看:台灣人的退休計畫其實保守到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