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法|民主派初選者全部中招 戴耀廷「攬炒十步曲」成「罪證」

國安法|民主派初選者全部中招 戴耀廷「攬炒十步曲」成「罪證」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逾50名民主派人士今日(1月6日)先後被警方上門拘捕,被指參與或舉辦去年民主派初選,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中的「顛覆國家政權」罪。有參與拘捕行動的警察指,初選目的在於否決任何政府財政預算案或議案,從而迫使行政長官辭職,達成初選發起人戴耀廷提倡的「攬炒香港十步曲計劃」,旨在嚴重干擾阻撓破壞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權機關依法履行職能。
在區議會選舉大勝後,民主派欲乘勝追擊,希望在立法會選舉中取得「35+」過半數席位,大部分參與初選者已簽署或以公開承諾形式,表明會通過否決《財政預算案》等政府法案,促使政府回應修例風波期間的政治訴求。於初選過後,港澳辦及中聯辦曾先後發炮,指控有關初選屬非法,是「對《基本法》和國安法的公然挑釁」。
值得注意的是,警方今早拘捕初選其中一名參選人伍健偉時,表明由於他們參與初選目的是達致戴耀廷倡議的「攬炒十步曲」,透過否決預算案癱瘓政府,迫使特首辭職,因此涉嫌違反「顛覆國家政權」罪。不過,該文寫於去年4月,即國安法生效之前。

▼逾50名民主派初選參選人被捕▼

+6

修例風波訴求未達 民主派冀用盡體制內空間反擊

修例風波衍生出「五大訴求」,包括全面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撤回「暴動」定性、撤銷所有示威者控罪、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徹查警暴、立即實行真雙普選,最終政府只做到撤回修例,其餘寸步不讓,示威浪潮繼續。前年11月區議會選舉,民主派挾著民間強烈反政府氛圍大勝,取得八成半議席。

踏入2020年,示威浪潮失去方向,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政治風波退潮。多名民主派人士、民間記者會於今年2月先後提出,民主派應該用盡體制內所有空間,向政府一舉反擊,形式包括於立法會選舉取得最多直選議席,並盡可能搶攻功能界別席位,務求達到議席「35+」過半數,運用《基本法》賦予的權力否決財政預算案。

《基本法》第52條更列明,如立法會拒絕通過財政預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而行政長官解散立法會,重選的立法會繼續拒絕通過所爭議的原案,行政長官必須辭職,因此35+被視為民主派迫使政府回應修例風波訴求的「終極武器」。

▼多名民主派人士被捕情況▼

+6

「35+」被指是「奪取管治權」

由於民主派各大陣營各據山頭,極難協調,過去選舉多次出現互相搶票、贏選票輸議席情況。自3月起,不同陣營於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前立法會議員區諾軒牽頭下討論協調安排,最終五個地方選區、超級區議會、衞生服務界功能界別舉行初選,定於7月11及7月12日舉行。

民主派「35+」主張誕生後,一直受到官方和建制派的注視。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於2月底與建制派一場會面中,稱民主派35+的主張是「奪取管治權」;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3月初亦向《香港01》記者表示,若反對派主導議會,可能阻礙整個政府運作,不利中央落實一國兩制、愛國者治港等方針,屆時中央就對港政策或會作出調整。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曾稱,民主派35+的主張是「奪取管治權」。(資料圖片)

被捕人Facebook交代被捕詳情:

+12

戴耀廷曾倡「攬炒十步曲」 民主派綑綁「抗爭派共同綱領」

隨後的發展,也愈來愈走向激進。由於民主派新興派別(抗爭派/本土派)對傳統泛民政黨欠缺信任,他們要求如要參與協調,民主派內須有共同綱領,否則「理念不同」,不會與泛民協調。

4月底,戴耀廷於《蘋果日報》發表文章,題為<真攬炒十步 這是香港宿命>。他指出香港的狀況已由「威脅攬炒」轉化為「真攬炒」,並沙盤推演民主派35+的十個步驟:

1. 政府廣泛取消民主派人士參選立法會資格,包括現任議員。民主派由Plan B繼續參選

2. 因兩辦(中聯辦、港澳辦)干預及DQ,刺激更多港人投票支持民主派,及配合策略投票,使民主派成功取得35席或以上

3. 特首及律政司開展司法程序DQ民主派議員,但因法庭需時處理,故民主派繼續主導立法會

4. 政府向立法會提出的所有撥款申請都被立法會否決。政府只能維持一般運作

5. 立法會否決政府《財政預算案》,特首解散立法會,並以臨時撥款方式維持政府運作

6. 立法會重選,民主派或要派出Plan C參選,因Plan B也可能被DQ,但仍取得35席以上

7. 立法會再次否決《財政預算案》,特首辭職及特區政府停擺

8. 全國人大常委會宣佈香港進入緊急狀態,中央政府把國家安全法直接適用於香港,解散立法會、成立臨時立法會、下屆特首由協商產生,大舉拘押民主派領袖

9. 香港社會街頭抗爭變得更加激烈,鎮壓也非常血腥,港人發動三罷,令香港社會陷入停頓

10. 西方國家對中共實行政治及經濟制裁

戴耀廷文章被指是「顛覆政權清晰路線圖」

戴耀廷「攬炒十步曲」文章在建制陣營廣傳,《大公報》曾發表社評,批評戴耀廷文章「提出了顛覆特區政府的清晰路線圖」,以「35+」作為「大殺傷力憲制武器」顛覆特區政府,形容「國安法利劍出鞘的時機到了」。

全國人大常委會於5月宣布在香港推行《港區國安法》,改變香港政治形勢。抗爭派於6月發起「墨落無悔 堅定抗爭 抗爭派立場聲明書」聯署,當中包括承諾「運用基本法賦予立法會的權力,包括否決財政預算案,迫使特首回應五大訴求,撤銷所有抗爭者控罪,令相關人士為警暴問責,並重啟政改達致雙普選」。公民黨也加入聯署,民主黨未有加入,但時任主席胡志偉稱該黨已公開承諾運用《基本法》賦予的所有憲制權力,包括否決《預算案》。

於國安法中,「顛覆國家政權罪」內容,包括「攻擊、破壞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權機關履職場所及其設施,致使其無法正常履行職能」。

民主派初選於2020年7月11及12日舉行。(資料圖片)

兩辦轟初選違法 選舉取消民主派部署大亂

最終初選如期於7月11及12日舉行,共51張名單參與,香港民意研究所受委託建立投票系統,逾61萬人參與投票。按照初選結果,多名被認為屬抗爭派的人士獲得出線權,包括中西區區議員梁晃維、屯門區議員張可森、前《立場新聞》記者何桂藍等,多名老一輩泛民人士包括民主黨黃碧雲、衞生服務界李國麟低票落敗,抗爭派一時之間聲勢大振。

7月13日及14日,中聯辦、港澳辦先後發聲明,指初選「破壞選舉公平」,支持港府「依法查處」,港澳辦更形容初選是「對香港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的公然挑釁」、「把香港變成對國家進行『顏色革命』和滲透顛覆活動的基地」。

於7月底,由於本港爆發第3波新冠肺炎疫情,政府有足夠理由取消原定於9月舉行的選舉。而於選舉前夕,12名已報名參選的人士,包括4名時任立法會議員被取消參選資格,埋下往後政治風波的伏線。8月1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立法會選舉延期不少於一年,議員原班過渡,民主派經過反複爭拗後決定留任。直至11月,人大決定將原先獲准留任的4名議員一併DQ,觸發民主派總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