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_百度百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收藏
0有用+1
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电气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是强电(电为能量载体)与弱电(电为信息载体)相结合的专业,要求掌握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基础、高电压技术、供配电与用电技术等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
中文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外文名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专业代码
080601
专业层次
本科
学科门类
工学
专业类别
电气类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发展历程

播报
编辑
1908年,时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现交通大学)的唐文治校长,对系科设置进行了调整。先后增设了铁路专科、电机专科,学制三年,中国的电气工程高等教育由此发端,这是最早的电机专业。随着电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需要,交通大学1913年将电机科改为电气机械科,1917年电气机械科开始设无线电门,1928年改为电机工程学院,1937年又改学院为系,分“电力门”和“电讯门”,即“强电”和“弱电”。
1912年,同济医工学堂(现同济大学)设立电机科,现发展为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1920年,公立工业专门学校(现浙江大学)设立电机科,现发展为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1923年,中央大学(现东南大学)设立电机工程系;1932年,清华大学设立电机工程系,现发展为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1933年,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设立电机工程系,现已发展为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1952年,中国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出现了一批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也出现了一批机电类学院,这些院校基本上都设置了电机工程系或电力工程系。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大部分高校的“电机工程系”或“电力工程系”陆续改为“电气工程系”。20世纪90年代后,又陆续改称“电气工程学院”。
1993年,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工学门类中与电有关的专业被分成电工类和电子与信息类两个分支,电工类下设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工业自动化、电气技术等5个专业。 [2-3]
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将电工类和电子与信息类合并为电气信息类,原来的19个专业合并为7个。其中,原电工类的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技术专业合并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3-4]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气信息工程、电力工程与管理、电气技术教育、电机电器智能化特设专业合并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5]
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工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080601,属电气类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6]

培养目标

播报
编辑
培养具有工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以电能生产、传输与利用为核心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和构建工程系统,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养,可以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规划设计、电气设备制造、发电厂和电网建设、系统调试与运行、信息处理、保护与系统控制、状态监测、维护检修、环境保护、经济管理、质量保障、市场交易等领域工作,具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1]

培养规格

播报
编辑
学制与学位
学制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参考总学时或学分
建议参考总学分为140~190学分 [1]
基本业务要求
(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有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电气类专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
(3)掌握电气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电气类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4)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5)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创新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与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了解与电气类专业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0)基本掌握1门外语,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

课程体系

播报
编辑

总体框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通识类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性教学等。课程体系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构建。构建电气类专业课程体系时,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必须达到对大部分核心内容的基本涵盖。课程名称不必与知识领域完全对应,可以将知识领域进一步划分并进行组合形成课程。
课程设置应能支持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理论课程学分不高于80%,实践课程学分不低于20%。在设置必修课保证核心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条件逐步加大选修课比例。 [1]

理论课程

  • 通识类知识
(1)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数学包括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级数、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物理包括牛顿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根据需要可以补充普通化学的核心内容和生物学类基础知识;
(2)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通过人类社会科学教育,使学生在从事电气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 学科基础知识
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至少各占总学分的20%),应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学校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在下列核心知识内容中有所侧重、取舍,通过整合,形成完整、系统的学科基础课程体系。
工程基础类课程包括工程图学基础、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计算机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通信技术基础、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检测与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气工程材料基础等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
专业基础类课程包括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基础、高电压技术、供配电与用电技术等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
  • 专业知识
专业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0%),应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程相衔接,构成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核心课程的名称、学分、学时和教学要求以及课程顺序等由各高校自主确定。以下为核心课程体系示例(括号内为建议学时数):
示例一:基本电路理论(64)、数字电子技术(48)、模拟电子技术(48)、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实验(80)、电磁场(32)、信号与系统(48)、自动控制原理(32)、通信原理(48)、电气工程基础(96)、电机学(64)、电力电子技术基础(48)、数字信号处理(32)、电机控制技术(48)、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电气与电子测量技术(32)、电力系统暂态分析(32);
示例二:电路理论(96)、工程电磁场(56)、模拟电子技术基础(56)、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8)、电机学(96)、电力电子技术(48)、信号分析与处理(48)、自动控制理论(48)、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64)、电力系统分析基础(64)、电力系统暂态分析(3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48)、高电压技术(40);
示例三:电路原理(64)、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数字电子技术基础(56)、自动控制理论(62)、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62)、电力电子技术(48)、供电工程(48)、电器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48)、单片机原理及应用(40)、电气测量技术(48)。 [1]

实践教学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应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环节应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各类课程设计与综合实验、工程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实践)等。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结合电气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1]

教学条件

播报
编辑

教师队伍

  • 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要求
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教学需要,生师比不高于28:1。新开办专业至少应有10名专任教师,在240名学生基础上,每增加25名学生,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50%。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年龄在55岁以下的教授和45岁以下的副教授分别占教授总数和副教授总数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中青年教师为教师队伍的主体。
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并有相关管理制度。
  • 教师背景和水平要求
专业背景:大部分专任教师在其本科、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的学历中至少有一个阶段是电气类专业学历,其他教师也应具有相关专业学习或进修的经历。
工程背景:专任教师应了解电气工程相关企业生产和技术发展现状,学校保证教师在教学以外有精力参加学术活动、工程实践,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主讲教师应具有工程背景,有企业工作经历或承担过多项工程项目的教师须占有相当比例。 [1]

设备资源

  • 教学设施要求
具有物理实验室、电工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电气类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实验设备完好、充足,能满足各类课程教学实验和实践的需求。基础实验室满足2名学生一组实验的要求,专业实验室满足3名学生一组实验的要求,有特殊安全要求的实验除外。实验室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使得学生能够方便地使用。有与企业合作共建的实习和实训基地,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
  • 信息资源要求
计算机网络以及图书资料等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所需。资源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 [1]

教学经费

教学经费有保证,人均教学运行经费达到教育部的相关要求,经费总量能满足教学需要,专业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低于教育部的相关要求。
学校能够提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支持。学校的教学管理与服务规范,能有效地支持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 [1]

质量保障

  • 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对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理论课程、实验课程等)建立质量监控机制,使主要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处于有效监控状态;各主要教学环节应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应建立对课程体系设置和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定期评价机制,评价时应重视学生和校内外专家的意见。
  •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
  • 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1]

培养模式

播报
编辑
  • “双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要凸显校企耦合和产教融合的“双合”培养模式,把适应社会作为立足点,把理论学习切实融入到社会实践中。
第一,明确校企耦合的培养定位。定期派出学生到实践基地实习,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在项目建设、项目开发、系统研发中的能力,提高学生未来融入就业岗位的社会契合度。
第二,进一步明确产教融合的培养定位。在具体的课程教学环节中,把未来发展标准和课程内容融合、对接起来,把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融合起来,实行专业方向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新理念和新模式。
第三,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定位。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转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逐步向以师生互动、学生为中心转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激发创造力。 [7]
  • “应用工程师、研发工程师”培养模式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将专业教育定位为“应用工程师、研发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并进行教学计划调整,突出验证、工程应用和创新实践的实践教学环节一条线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尽快适应未来工作能力为目标,实现学生专业知识面的拓展、实践能力的增长、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首先,结合课程和教师的情况选择部分课程开始进行与工程相结合的实验教学,积累经验总结教训,然后,逐步推广到全部课程;其次,提供一套合适的进行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实施办法和评价体系;最后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创新实验的实践活动,在实验室条件的最大限度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拓展校外实习基地,保证社会实践、生产实习的顺利进行,形成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的新机制。 [8]
  •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以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建立课程关联图、课程与毕业能力要求的关系矩阵图。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构建面向应用、能力为重、理论和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为不同来源、不同兴趣取向、不同发展规划的学生制定多样化的培养方案。
打造电气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使学生从入校到离校进行四个层次训练:第一层次为电气工程强弱电设计、施工的基础训练,完成电工基础,电子技术能力的设计、制作培训;第二层次为以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为导向建立专业课程设计训练,熟悉专业课程的实际应用,同时采用PLC控制的软硬件或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实现工程应用;第三层次为以大学生全国竞赛为龙头的智能制造创新训练,打破专业年级概念,依托电气专业科协等学生团体实现创新机制的落实;第四层次为在准工程师技能培养体系中的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环节邀请企业专家作为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从学校学习到企业工程设计和应用做到无缝连接。 [9]
  • 双创背景下民办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1)创新教育理念,实现以创新创业为引导的专业教育。在“双创”价值理念的引导下,民办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须转变理念,建立以“双创”为引导的教育。
(2)创新教育方法,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其一,转变教学方式,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方法,逐步向以师生互动、学生为中心转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激发创造力;其二,凸显实践教学方法。有效整合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多层面、多角度提高学生在电气工程专业方面的实践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三,实现课程设置的优化和创新。提高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比例,让学生具备从设计、制作、调试直到测试过程的能力。
(3)在“双创”战略的引导下,优化教师队伍,强化“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 [10]

发展前景

播报
编辑

人才需求

电能是最便于利用的能源形式之一,电力及相关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存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仍在不断增长,电力及相关工业发展潜力巨大。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电力及相关工业人才需求旺盛。 [1]

考研方向

可报考电气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1]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能够从事电力、电气设备制造行业内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系统运行、系统分析、技术开发、教育科研、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亦可从事其他行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相关工作。就业范畴举例如下:
(1)从事电力系统的设计、研发和运行管理等工作,可从事单位主要有: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公司下属的各级电力公司和国家五大发电集团及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等下属的各类发电厂;各级电力设计院、电力规划院;电力建设公司;各类电力技术专业公司;新能源发电企业;能源、航空、航天、冶金、有色、石化、船舶、电子、医药、机械、建筑等大中型企业的供电部门或自备电厂;
(2)在电气设备制造企业、电力自动化设备公司、电力电子、通信等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技术研发、管理和运营工作;
(3)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2-3]

开设院校

播报
编辑
地区
院校名录
北京
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天津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农学院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大学
上海
复旦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电机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同济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重庆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西南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移通学院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河北
防灾科技学院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邯郸学院
唐山学院
石家庄学院
廊坊师范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
华北科技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燕山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沧州师范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科技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河南
安阳师范学院
河南工学院
郑州大学
新乡学院
许昌学院
洛阳理工学院
河南工程学院
平顶山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
洛阳师范学院
周口师范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
郑州轻工业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城建学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南阳理工学院
安阳工学院
中原工学院
黄河交通学院
商丘学院
商丘工学院
郑州工商学院
郑州商学院
郑州科技学院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黄河科技学院
郑州经贸学院
山东
临沂大学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济宁学院
枣庄学院
滨州学院
菏泽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
德州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
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青岛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青岛农业大学
鲁东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济南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大学
泰山科技学院
山东华宇工学院
青岛工学院
青岛黄海学院
山东协和学院
齐鲁理工学院
青岛城市学院
山东英才学院
潍坊科技学院
烟台南山学院
青岛滨海学院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山西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运城学院
太原工业学院
山西大同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中北大学
山西大学
山西能源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安徽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池州学院
蚌埠学院
合肥学院
铜陵学院
滁州学院
皖西学院
宿州学院
巢湖学院
淮南师范学院
安徽科技学院
阜阳师范大学
合肥师范学院
安徽建筑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皖江工学院
合肥经济学院
马鞍山学院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新华学院
安徽三联学院
江西
赣南科技学院
新余学院
井冈山大学
赣南师范大学
南昌工程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南昌大学
江西工程学院
南昌理工学院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江苏
东南大学
河海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苏州城市学院
泰州学院
无锡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
淮阴师范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
金陵科技学院
徐州工程学院
淮阴工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常州大学
南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大学
扬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江南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盐城工学院
常州工学院
江苏海洋大学
三江学院
南通理工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浙江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嘉兴南湖学院
衢州学院
台州学院
浙江海洋大学
宁波工程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
中国计量大学
嘉兴学院
温州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绍兴文理学院
湖州师范学院
浙江万里学院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湖北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荆楚理工学院
湖北科技学院
湖北理工学院
湖北民族大学
湖北工程学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三峡大学
长江大学
汉江师范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
黄冈师范学院
武汉晴川学院
湖北商贸学院
文华学院
武昌理工学院
武汉东湖学院
汉口学院
武昌工学院
武昌首义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湖南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工学院
邵阳学院
怀化学院
湘南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
长沙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
南华大学
吉首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广东
东莞理工学院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岭南师范学院
广州航海学院
广州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五邑大学
中山大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韩山师范学院
惠州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肇庆学院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广州新华学院
广州南方学院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广东理工学院
广东白云学院
广东科技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广西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贺州学院
百色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大学
河池学院
南宁学院
柳州工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云南
昆明理工大学
昭通学院
文山学院
大理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玉溪师范学院
楚雄师范学院
红河学院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工商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贵州
贵州理工学院
六盘水师范学院
遵义师范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四川
成都工业学院
四川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昌学院
成都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四川轻化工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攀枝花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陕西
长安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航空学院
空军工程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商洛学院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咸阳师范学院
陕西理工大学
榆林学院
渭南师范学院
西安邮电大学
西安工商学院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西安思源学院
西安外事学院
西京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青海
青海大学
青海大学昆仑学院
宁夏
宁夏师范学院
北方民族大学
宁夏大学
宁夏理工学院
银川能源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工业学院
绥化学院
牡丹江师范学院
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工程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工商学院
哈尔滨剑桥学院
哈尔滨华德学院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哈尔滨石油学院
黑龙江东方学院
哈尔滨广厦学院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吉林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北华大学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
吉林建筑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
东北电力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大学
长春人文学院
长春建筑学院
长春光华学院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辽宁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渤海大学
营口理工学院
沈阳化工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科技学院
沈阳工程学院
沈阳工学院
大连科技学院
沈阳科技学院
西藏
西藏农牧学院
新疆
伊犁师范大学
喀什大学
塔里木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
新疆理工学院
新疆工程学院
内蒙
河套学院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海南
海南大学
海口经济学院
福建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宁德师范学院
武夷学院
闽江学院
莆田学院
龙岩学院
闽南师范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厦门理工学院
集美大学
华侨大学
厦门工学院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闽南理工学院
仰恩大学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甘肃
西北民族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兰州工业学院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河西学院
天水师范学院
陇东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表格内容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高校之窗;摘录时间:2021年6月3日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