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梁羽生的《白发魔女传》?

关注者
2
被浏览
1,483

3 个回答

《白发魔女传》表达了梁羽生的什么?

用写作时间(从连载时间反推)和篇幅长短这两个参数定位,所述朝代反而相对不重要。

连载时间3-15这几本的资料(这段时间质量最高):

从《七剑下天山》到《大唐游侠传》。但为了看前后,增加了前两本和《冰河洗剑录》(此书没见过评价高的)

龙虎斗京华  1954年01月20日~1954年08月01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草莽龙蛇传  1954年08月11日~1955年02月05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七剑下天山  1956年02月15日~1957年03月31日 大公报·小说林
塞外奇侠传  1956年08月18日~1957年02月23日 周末报
江湖三女侠  1957年04月08日~1958年12月10日 大公报·小说林
白发魔女传  1957年08月05日~1958年09月08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萍踪侠影录  1959年01月01日~1960年02月16日 大公报·小说林
冰川天女传  1959年08月06日~1960年12月18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散花女侠   1960年02月23日~1961年06月22日 大公报·小说林
还剑奇情录  1961年02月17日~1961年06月23日 香港商报·谈风
冰魄寒光剑  1961年03月01日~1961年09月29日 武侠与历史
女帝奇英传  1961年07月01日~1962年08月06日 香港商报·谈风
联剑风云录  1961年07月03日~1962年11月25日 大公报·小说林
云海玉弓缘  1961年10月05日~1963年08月09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大唐游侠传  1963年01月01日~1964年06月14日 大公报·小说林
冰河洗剑录  1963年08月24日~1965年08月22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好讀版本,700kb-1mb这个区间的小说:

女帝奇英传 773kb
七剑下天山 790kb
白发魔女传 805kb
萍踪侠影录 817kb
散 花 女 侠 897kb
联剑风云录 947kb
冰川天女传 972kb

梁羽生自己也认为《白发魔女传》才有了自己的风格。张五常2018年谈论金庸的时候说梁羽生《白发魔女传》之后的梁羽生缺少变化。这两种看法,我认为都是因为「白发魔女」的形象知名度在梁书数一数二的效果。

梁羽生小说里主角知名度最高或影响力最大,男子应当是「张丹枫」和「金世遗」,女子是「白发魔女」和「吕四娘」。但吕四娘是利用野史资料写出来的,不全是梁羽生的构思。

用数据统计,男主角第一名是「孟华」(之后是「金世遗」和「江海天」),女主角第一名是「蓬莱魔女」第二名是「于承珠」(男女混排十名以后)。

鹧鸪天:从统计看梁书

所以这里要用脑筋思考,不能完全看数据统计。

梁羽生狂爱张丹枫,所以认为《萍踪侠影录》写得最好,这更多是一厢情愿。这本小说除了书中角色吟咏诗句(作者创作)极度牛逼,其它我从不觉得好。

他最受欢迎的小说,《七剑下天山》绝对是最高一档。但他自己不觉得如何。《七剑》是少有的单独只开一本书的情况(期间只有《塞外奇侠传》这个短篇),之后的小说,大多都是多本同时写。

《江湖三女侠》和《白发魔女传》同时写作。

《萍踪侠影录》和《散花女侠》,这两本写作中间是《冰川天女传》

《女帝奇英传》《联剑风云录》《云海玉弓缘》这三本算同期写作。

《牧野流星》《广陵剑》《武林三绝》这三本基本也是同期写作。

其它重叠相对轻一些的先不罗列了。


作为梁羽生代表作之一,比云海玉弓缘的话,白发魔女传情节上更加完整匀称,整体构思上更加前后统一,文字也更漂亮文雅一些,也在梁羽生更加擅长的创作范畴之内,所以整体成书上,我认为比《云》要略胜一筹。而云海玉弓缘的情节上是有比较严重断崖式坍陷的。

云海玉弓缘是基本上没有官府和历史背景的现实架空式“纯武侠”小说(当然,还没有去到古龙这么架空的程度)。有一些人认为这是梁羽生的突破,但看多了他的书之后,我认为他写得最好最自然的,还是那些以各种朝代变迁,历史起伏为背景的武侠小说。也就是《七侠五义》这一脉传承下来的风格,剧情亦真亦假,虚构结合史实,比正史野史多了想象与跳脱,又比后边的各种新派武侠多了一份严谨与写实味道。这种写法非常适合“左派”的正人君子梁羽生,将他喜欢革命同情在野党,喜欢民族大融合,喜欢各种伟光正理念(此处非讽刺)……的种种兴趣全部混合到小说当中,因此他如鱼得水。这些历史背景也为他的小说增添了更多的层次感,显得没那么单调干瘪了。

但一旦不加入各种历史和现实的映衬,让他写纯虚构的武侠小说,就显出他才华和笔力比较欠缺的弱点了,就像云海玉弓缘吧,没了梁羽生常见的官府与在野党的角力背景,你发现他就不太会写了,经常是以生硬臭长,大段大段的打斗,各种人物从绝顶高手到不入流小角色,都给你充分的巨量打斗篇幅,去凑字数,去推动剧情,显得非常乏味,非常呆板单调,令作品严重缺乏层次感。——《云海玉弓缘》不算是一本失败的小说,有它的优点和长处,但看书的中途我时不时有看不下去之感,不得不经常跳过那些无趣的大量打斗,而《白发魔女传》就好不少,这些感觉相对较淡。

纯虚构的东西,梁羽生想象力不够,当然就写不好,而那些融入历史背景的故事,可以充分表达他的人生爱好与思想追求,他自然得心应手。而对比之下,古龙则完全无需历史背景,因为他是受各种西式现代写作手段影响的新一代作者,各种现实与历史的牵绊对他反而是一种累赘。他就喜欢写“永恒的人”——只不过梁古二人,虽然南辕北辙,却都是真诚的,都真诚地表现了自己的理念观念。倒是一贯虚伪的金庸,既要又要,最喜欢挂羊头卖狗肉,反而写得不伦不类,牵强附会。金庸的想象力和才华要比梁羽生高,梁羽生不擅长写纯虚构的爽文,喜欢插入历史来表达自己的……如男女平等,革命崇高,庙堂黑暗等等诸如此类的左派观念。而金庸是擅长纯写虚构的,但偏偏喜欢时不时挂上一些历史背景,填充一些“侠之大者”来为自己镀金。

就像郭靖死守襄阳的情节,就写得很扭曲。按金庸的爽文写法与武力标准,郭靖为什么要死呢?他甚至可以轻松杀了蒙古皇帝结束战争,或者说襄阳守不住他至少也可以轻轻松松全身而退,去下一个地方继续协助大宋抗蒙。但金庸非要他死,以此来获得一个侠之大者,为国捐躯的金灿灿牌匾。——明明是一个写爽文的,偏偏惦记着历史评价,要在庙堂上为自己泥塑一个金身,像极了晚年为了文学地位,谄媚式的改写少作,把金庸生生变成了琼瑶,希望借此进入文学宗师的殿堂。虚伪透顶。

其实真正擅长写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写得也最自然的,还是梁羽生。因为他的观念是最正派的,光明磊落,堂堂正正,从来不口头上挂着什么“侠之大者”的牌坊来行走江湖,但实际上大多数作品却在自然流露这一点。他就写得很自然,金庸就是很扭曲,为什么呢?因为梁羽生不但观念正派,而且武功设置上还是一种写实派风格,所以融入历史现实的背景中不会有格格不入之感,就像《白发魔女传》里的岳鸣珂,哪怕是已经是最强的绝顶高手之一,碰上反派各种高手群殴的时候,还是得跑路。不像金庸的各种绝顶高手,武功再进一步几乎就是玄幻的仙侠了,然后他这种武功标准再代入现实的历史背景中,就感觉不伦不类,非常荒诞了。如张无忌那种武力,怎么还轮到朱元璋来打压他,并改朝换代呢?虾扯蛋了对不对。

金庸圆滑,喜欢并擅长,去搔入读者的痒处。比如说他的男主角都是开挂的,各种奇遇不断,天上掉馅饼不断,让吃瓜群众尽情去代入自己,黄粱一梦岂不快哉,毕竟天天买彩票中五百万多爽啊!梁羽生写的是武侠小说,但创作观念却还是正统的文学理念。——比如他就很喜欢写悲剧,而非大团圆结局,不让读者“太爽”。而金庸号称最后一部《鹿鼎记》到了讽刺并超越自己前期爽文的文学高度,但韦小宝不还是大富大贵,娶了七个老婆?不还是“爽文”?梁羽生那是万万不可能让男猪脚娶上七个老婆的,玉罗刹娶七个老公的可能性还大点。嘿。

梁羽生有正统的文学观念,经常写悲剧,像白发魔女传吧,你发现主角群全是悲剧收场的,练霓裳被爱人心伤,一夜白头。卓一航害人害己,正确的事总是在错误的时间去做。岳鸣珂旧主被害,爱人身死,进而心灰意冷遁入空门。连很多重要配角,如铁飞龙丧女失妻,孤独终老;如红花鬼婆所托非人,愤而自尽等等,就没几个善终的。梁羽生完全可以像金庸一样写各种大团圆爽文,但他就是有他的骨骼气节,很多时候坚持自己的文学信念。从这方面他显然比老滑头金庸更令人钦佩——惜哉!老梁才华不够,这也是他最大的弱点。

就如白发魔女传的结局构思是很好的,两个人最后相望不相亲,有情人终不成眷属。但因为梁羽生的笔力不足,却没有写得尽善尽美,总让人觉得缺了点什么,不够震撼,不够挠心挠肺。——玉罗刹为什么最终还是没有原谅卓一航,我的理解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在她最需要帮忙,最孤独无力的时候,卓一航不但不抛去世俗的束缚去挽救爱人,竟然还出手背刺她,这也是全书的悲剧高潮。——单凭这一件事,卓一航就永不可原谅,他不配。练霓裳经此一役伤心欲绝,从此变成了武侠世界中的一个招牌人物,白发魔女。然后你再说卓一航后边做了多少事来挽回她,都是徒然,正确的事不能在错误的时间去做。该做的时候你不做,后边还有什么意义。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很多事都是这样子的。就像金世遗二十年后再和谷之华在一起,都是很荒诞可笑的事,时间已经错过了啊,青春年少不去爱,非要等白头!所以白发魔女后边始终介怀,始终去不掉心头的这枚钉子,是完全合乎常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