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新手必學專有名詞:縱走、O 型縱走、折返行程、古道、單攻、步道,什麼意思?|經理人八分生活

疫情下「登山」正夯!6 個專有名詞,新手一定要懂

專題企畫 / 林庭安 撰文 / 李恬芳
unsplash

近幾年,台灣吹起登山熱。假日走走步道,該注意什麼呢?本篇教你登山、健行的基本心態與知識,讓你安全登山 >>

近幾年,台灣吹起登山熱,許多人把征服山岳當作挑戰自我、脫離世俗煩憂的一種方式。近日,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的關係,在社交距離解禁之前,許多人也把爬山視為較「安全」的戶外運動。

然而,想從事困難度較高的安全登山活動,只有體力和膽試是不夠的,除了最基本的心態要建立好,登山知識也須提前熟知。因為登山就像人生一樣,潛藏著各種風險,做足準備才能應付萬難。

登山新手必備的 3 個心態

第一次挑戰爬山的人,首要任務就是建立好基本的心態,以下根據《登山新手必備指南》《超輕量登山野營技巧》,整理出給登山新手的 3 點提醒:

1. 別執著於攻頂

「只要沒有把握,就該撤退了。」《登山新手必備指南》作者李嘉亮建議。若現況有礙,例如天氣不佳,不用執著於攻頂。寧願保守也不要過度冒險,人身安全還是最重要,要記得,山,永遠都在。

2. 執行無痕山林運動

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責任,無痕山林運動(LNT,Leave No Trace)是 1980 年代在美國興起的荒野環境保護運動,強調登山者的基本素養,就是不把人為製造的垃圾留在山上。換句話說,帶什麼東西上山,就要帶什麼下山。比方說,帶橘子或香蕉上山補充能量與水分,就必須把果皮帶下山。

3. 在山上無法吃得太豐盛

除了體力的耗費,平地的生活習慣帶到山上,也有許多地方需要折衷或調適。比如說,為了盡可能減輕背包的重量,登山的餐食會以簡單的零食或乾糧為主;根據每個人的腳程不同,吃飯時間也不太能固定。

基本的心態建立好後,下一步就是選擇欲挑戰的山岳。台灣地形豐富,從海拔 1000 公尺以下的低山到 3000 公尺以上的高山都有,選擇自己能力所及的山岳,才能安全享受爬山樂趣。

依據海拔高度,台灣登山界對山岳做了以下分級:海拔 1000 公尺以下為低山(或稱郊山、初級山);海拔 1000~2000 公尺為中級山;海拔 2000 公尺以上為高山,而較嚴格的學術界則是將高山定義為海拔高度超過 3000 公尺的山。建議初學者先從 1000 公尺以下的低山開始,循序漸進挑戰更高的山岳。

搞懂 6 個登山專有名詞,跟山友溝通更順暢

剛接觸登山時,你可能會從老手口中聽到幾個陌生詞彙,或是對幾個相似名詞感到一頭霧水。以下一一解釋幾個常用的登山專有名詞,提前熟知可以讓溝通更順暢,查詢資料也更加方便。

縱走 vs O 型縱走 vs 折返行程

一般來說,登山路線分成3種:由甲地進、乙地出的稱為「縱走」,由於所經路段不同,這一類行程有更多機會欣賞到自然美景;從甲地進、甲地出,但所經路段不同,相當於繞山一圈,稱為「O 型縱走」;最後的折返行程則是從一地原路來回,較適合還不熟悉山路的初學者。

古道 vs 步道

常聽到的古道和步道,都是指山中的路段,兩者沒有難易之分,都非常適合新手嘗試。

古道是早期公路建設尚不建全的時候,山上住民通行或運送貨物需要經過的路段,擁有特別的歷史意義。因此,選擇走古道的人多是以觀光為目的,著名的有陽明山魚路古道。

步道則是經過政府勘察和遴選,挑選出能提供國民休閒遊憩的登山路段,多設於郊區,就好像城市的後花園般,比起古道更便於週末安排一天的來回行程。

單攻

單攻有兩種意思,一是以單一座山為攻頂目標,不限天數;另一種意思則是在一天之內登頂一個或多個山頭。

假設朋友約你挑戰「玉山單攻」,這裡的單攻較接近後者,即在一日之內要走完 25 公里,登上玉山頂峰,由於需要耗費的體力極大,因此應評估自身能力來決定是否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