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形容,結石的痛勝過女性生產時的痛,痛起來不僅會臉色發白、冷汗直流,甚至想在地上打滾,而且無論怎麼更換姿勢都痛!有結石的人,這時血尿、疼痛的機率也高,然而,可別輕忽結石的嚴重性,痛起來不僅要人命,長期忽視還能可能導致腎功能缺損!

泌尿系統出現結晶阻塞通道 即會形成尿路結石

泌尿科醫師高偉棠說,一般人常聽到的腎結石,其實與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尿道結石統稱為尿路結石或泌尿道結石。從結石的成因來看,是因為尿液中的陽離子與陰離子產生碰撞而出現沉積性結晶體,一旦結晶體過多,就會吸附在泌尿系統器官中。

高偉棠指出,水分的代謝絕大部分須經過腎臟,形成尿液後經由輸尿管、膀胱、尿道排出,因此,只要泌尿系統的任何一處路徑中出現結晶體,堵塞了通道,就會形成尿路結石。

每10人就有1人有結石 放置不處理恐洗腎

尿路結石不但是夏天泌尿科相當常見的疾病,台灣地處亞熱帶也是好發的區域,有統計指出,國人約每10人就有1人有結石。高偉棠也提及,一個人一輩子會有結石的機率為6成,而盛行率與所居住的地區、工作都有關聯性。

不過,別以為結石是舍利子,留著無妨。高偉棠說,結石其實是細菌與髒東西的綜合體,對健康造成的直接傷害就是感染,尤其是女性,經常覺得尿尿很熱、腰有點痛,分不清是泌尿道發炎或結石時,如果反覆發生,或以抗生素藥物治療兩週後又復發,就會高度懷疑是有結石;另外,臨床也見有糖尿病患,只要體內有一點點結石,就引發敗血症,最終導致腎臟積膿、影響腎功能,造成腎臟衰竭而須終身洗腎。

尿路結石與遺傳有關 日常這些行為也是幫兇

一般來說,尿路結石與遺傳有關,如果父母有結石,子女成年後得到結石的機率也比一般人高,但除了遺傳外,男性、中壯年(約30~50歲)、藍領階級是結石的高危險群;國內統計,男性與女性的結石比例約二比一,推估與工作型態有關。

此外,若飲食太過精緻、太鹹或含鈣量過高,有結石體質又特別喜愛豆類製品、菠菜、動物內臟或海鮮類等的人,發生結石的機率也會較高。當然,如果經常有排尿不順、攝護腺肥大、痛風,或者曾經動過手術使尿道狹窄的人,也容易形成結石。

至於若長期藥物服用某些藥物如胃藥、治療青光眼的藥,也恐怕易生結石;另一個影響因素,則是水質問題,有些地區的水質礦物質成分高,當地居民的結石發生機率也會提高。

結石通常不會有症狀 突發腰痛、血尿最常見

結石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劇烈疼痛,且這種痛不會因為姿勢改變而獲得緩解,發作時間也不一定,痛感又是一波波的,高偉棠形容,結石的疼痛為「痛如刀割」,是屬於深層的痛,有時多喝水、痛點還會移動,有時還可能出現發燒,且有泌尿道發炎症狀如頻尿、解尿灼熱、濃稠、有怪味等。

如果分別來看,腎結石通常不會有症狀,除非是石頭掉到輸尿管造成阻塞,才會有突發性的疼痛。只是腎結石引起的疼痛,通常是在腰側肋骨處,且是突然間發生的疼痛,也不會因為姿勢轉換而減少疼痛感。

若是卡在輸尿管的結石,疼痛發作時就會有劇烈的絞痛,痛感屬於放射狀,且可能連腹股溝、大腿內側,甚至連睪丸都痛,疼痛又是一陣一陣的,有時還會伴隨明顯的血尿,此外,輸尿管就在脊椎旁邊,前方就是小腸與大腸位置,若因結石而阻塞就會釋放發炎因子刺激腸道,有時會出現噁心、嘔吐等現象。

血尿又疼痛多是結石感染所致 3情況小心是癌

尿道結石時,也有激烈性的疼痛感,或有排尿不順、血尿等症狀,有時甚至在性器官可以摸到結石。高偉棠說明,血尿是結石很典型的症狀,有血尿又疼痛是好事,有十之八九都是結石與感染所致,偏向良性疾病,但若有血尿卻不痛,年齡又大時,才需要特別留意恐為癌症居多。

結石成長的速度與體質、結石成型態有關。有些病患體內的結石10年仍維持在1公分,但有結石體質的人,即使經過治療清得很乾淨,半年後可能還會再長。

大多數結石定期追蹤即可 有這些狀況應積極治療

至於是不是所有的結石都一定要處理?有些石頭會靜止不動的在腎臟中待著,可能只會偶爾痛一下,長的很慢,對腎臟的功能不會有影響,因此,只要定期追蹤就好,但若是男性有攝護腺肥大問題又合併有膀胱結石時,建議積極處理。

高偉棠表示,比較擔心的是,有些因結石造成疼痛而急診的病患,會在打一針不痛之後,卻不到門診繼續追蹤,可能三個月後又因為痛或血尿就診,一拖再拖,最後導致敗血症或腎功能不好,相當危險,還可能致命。值得一提的是,結石可大可小,雖然有4成的人可能終其一生不會發作,但對於有結石體質的人或曾經接受過治療又復發的病患,實在不能輕忽。

文章來源:※本文由《常春月刊》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延伸閱讀:

#結石 #血尿 #洗腎 #疼痛 #尿路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