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是「中国抗癌日」,如何科学抗癌?有哪些误区需要避免?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4.15)是由中国抗癌协会1995年倡导发起,至今已经成功举办29届,成为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肿瘤防治品牌科普活…
关注者
321
被浏览
27,427

256 个回答

肿瘤病人少部分是饿死的,死于肿瘤本身;大部分则是吓死的,死于自己的惊吓之中!

当一个人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和绝望的负性情绪状态时,就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大大降低抗病免疫监控能力,进而影响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癌细胞的监视作用,易导致细胞转化和突变。如果再加上对疾病的极度恐惧和巨大的精神压力,往往会对癌症病情的发展乃至复发转移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对肿瘤患者来说,治“心”比治“癌”更重要。

一、癌症患者的心里路程是怎样发展的?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亲人患了癌症,到底要不要告诉他?(讨论很激烈,有说患者有知情权的,也有说不要告诉的。)

当患者得知自己患有癌症时,将面临疼痛,死亡或某器官功能的丧失,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选择把真相告诉患者本人即意味着患者要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痛苦,尤其是那些本就心理比较脆弱的人。

虽然每位患者表现出的情绪和行为会有很大差异,但癌症患者大多数都会经历以下5个时期的心理变化:

1、震惊和否认期

在开始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时,大多数患者都无法接受这一事实。然后,患者会否认他病了,并认为医生诊断错误。

2、愤怒期

当患者否认这一事实时,心中仍有一定的希望,当事实无法改变时,他将从否认变为愤怒。这一时期的患者经常怨天尤人并将愤怒发到他们的家人和医务人员身上。

3、磋商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愤怒和发泄后,患者会慢慢平静下来,但他内心的心理活动并没有消退。患者将与他信任的医生讨价还价。这段时期的患者非常希望自己的病情得到改善,生存的欲望得到提升。

4、忧郁期

在治疗过程中,当治疗的副作用难以忍受或治疗效果不好时,当癌症复发时,面对残酷的事实,患者会表现出悲伤,忧郁,畏缩,无助和绝望等状况。这一时期的患者可能有自杀倾向,要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并使用非言语交流来表达对患者的关注。

5、接受期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心斗争,患者的情绪会慢慢平静下来,重新接受事实,调整情绪,合理面对疾病和治疗所引起的生活中的巨大变化。这一时期的患者能够更明智地接受治疗,而由于疾病的影响,患者家中的情况也会发生变化,如收入减少,医疗费用增加等,患者会因此产生内疚感、罪恶感等。

二、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癌症?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消息,某地一位年仅49岁的陈姓男子,因陪同朋友去医院体检,顺便给自已做了个腹部B超查体,结果发现肝部有肿块,该男子怀疑B超有误,第二天再次来到医院复诊,经一系列检测,最后确诊为肝癌中晚期,该男子顿时如五雷轰顶,极度恐惧和绝望,回到家中不吃不喝,第三天清晨,家人却发现他躺在床上已停止了呼吸。

1、身体患癌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思想上患癌。

癌症非绝症,应科学地看待癌症。长期以来,在中国人的心中,“癌症”二字和死亡画上了等号,甚至比死亡更可怕。因为在确诊癌症之后,每一寸光阴都像是生命的倒计时,这段日子充满了恐惧和绝望,放疗、化疗、手术等各种治疗手段的高昂费用,令许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财两空。

临床观察表明:癌症患者的短板,就是他的精神心理状态,战胜对癌症的恐惧心理比治癌更为重要。

2、把生活的焦点转移到令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

癌症患者思虑焦点在癌,不从这一点转移出去,想要自救,难上加难。癌症患者能否转移聚焦焦点,最终也会影响其治疗效果。因此,要学会“移情易性”。

在得知患上癌症后,患者对癌症的恐惧很可能成为主导情绪,学会自我转移聚焦,把焦点转移到令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可以消解对癌症的恐惧和不安,达到患者自救的目的。

3、不要让患者死在自己的恐惧心理上。

长期临床观察发现:癌症患者确诊后有两个死亡高峰,一是3-6个月,另一个是1年左右。

3-6个月,大多肿瘤患者从医生口中听到的潜意识的疾病词汇。这种类型多半是没有渡过心里适应期,大半是那些失望、绝望、信心缺失者,倒不是因为疾病本身而是死于心理危机。

癌症患者家属要经常鼓励癌症患者与疾病抗衡到底,让患者尽快从痛苦、悲伤中解脱出来,让患者充分感受到家庭与亲人的体贴与温暖,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重燃生命的希望。

在日常生活中,家属应积极陪伴患者聊天、散步等,尽量勿让患者独处,多与患者沟通,使患者保持心情愉悦,转移其注意力,树立其抵抗疾病的信心。

4、群体抗癌,感受正能量

患者本人应该有主动意愿,寻求他人帮助,至少有主动意愿参加社交活动,在一种愉快欢乐的过程中,赢得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认同感,特别是和已康复的患者进行交流,促进康复。

健康的心理能让人产生和疾病做斗争的毅力,爱是亲属给患者的一剂良方,乐观积极的心态是人体自身祛病调理最好的药。有积极乐观情绪的患者,症状明显延迟,生存期明显见长,情绪状态显著影响他们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从中医角度是如何看待癌症的了?

简单概括一下肿瘤(癌)的发展过程,分为虚、寒、湿、凝、淤、堵、肿瘤(癌)等7个阶段。

第一阶段:虚

身体“虚”会感到“疲劳”、“累”、“困”、“没有力气”等。

身体虚弱的两个最大原因是生活习惯不好、工作压力大。例如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很多时候晚上晚睡白天早起,或是睡不好,隔天就很容易疲劳。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大,勉强工作,操劳,心情不好,也容易让身体容易疲劳。长期处于这种状态,我们的体质可能会变得虚弱。

“虚”指的就是身体气血不足,阳气不足,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各种外邪侵袭。中医认为,“气血为万物之本”,只有充足的气血才能保证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正常运转。气血不足会导致身体功能失调,出现各种亚健康状况。

那么,如何改善“虚”体质呢?

首先,要调整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其次,要合理饮食,多摄入一些补气血的食物,如红枣、枸杞、山药、黄芪等。再次,适当进行运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最后,要保持良好心态,乐观开朗,释放压力。

第二阶段:寒

对于体质寒的人来说,感觉怕冷,怕吹空调,以及晚上睡觉时的寒冷感是常见的。身体虚弱的人,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保暖,晚上睡觉不注意盖被子,经常吹空调、冲冷水澡等,就容易导致体质受寒。尤其现在女性平时穿着较少,更容易导致身体受寒。

所谓寒,指的是身体的阳气不足,无法驱散外界的寒邪,也无法给自身的脏腑提供温暖。中医认为,阳气是生命之本,阳气足则身体温暖,气血畅通,脏腑功能正常。若阳气不足,就会导致身体寒冷、气血凝滞、脏腑功能失调,出现手脚冰凉、面色苍白、腹痛、腹泻、月经不调等症状。

那么,如何改善寒性体质呢?

首先,要注意保暖,多穿衣服,减少吹空调,晚上睡觉要盖好被子。其次,饮食方面要避免过多生冷寒凉的食物,多摄入温热暖胃的食物,如姜、桂皮、花椒、羊肉、鸡肉等。此外,适当按摩和拍打身体的穴位和经络,可以促进气血循环,提升阳气。最后,保持良好心情,避免情绪低落和抑郁。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改善体质寒的问题,让阳气充足,身体健康。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改善体质寒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如果症状较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第三阶段:湿


身体“寒”气加重,容易进入“湿”气,犹如淋湿的衣物。身体“湿”气重者感到身体沉重不舒适。寒湿体质是人体患病的根源,尤其是虚弱的人,更容易受到寒湿的侵袭。因此,当我们感到疲劳时,可以通过排寒湿和补充阳气来及时恢复体力。

中医认为,虚弱的人应该进行补充,而寒气则需通过热气来驱散。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更容易地理解这个道理。比如,我们把一块木头放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地方,这块木头很容易腐烂、发霉,甚至长出蘑菇等。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会出现各种毛病。而湿气,指的是身体内部水液代谢失常,导致水液停滞形成的邪气。中医认为,水是万物之母,只有水液正常运行才能滋养身体各个部分。如果水液代谢失常,就会导致水液积聚在某些部位,或流向不应该流向的地方,出现浮肿、胸闷、口苦、恶心、便秘和黏液分泌增多等各种症状。

那么,如何改善寒湿体质呢?

首先要注意饮食清淡,少吃油腻、甜食和冷饮,多吃冬瓜、薏米和茯苓等利水消湿的食物。其次,要多喝温开水,促进水液代谢和排毒,尽量少喝含糖和咖啡因的饮料。再次,要适当运动,通过出汗排湿,增强新陈代谢和免疫力。最后,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避免潮湿阴冷的环境。

第四阶段:凝

当体内“寒湿气”滞留时间过长,便易出现身体“凝”的症状。这种“凝”表现为血液循环慢和新陈代谢缓慢,导致身体感到酸痛、不适。

根据中医理论,“气为血之帅”,气血通畅才能推动血液流动。如果气血运行不畅,血液就会变得更加粘稠,导致血管阻塞或缩窄,引发头痛、胸闷、心悸、高血压和高血脂等各种问题。

那么,怎样改善体内的“凝”呢?

首先,要调节情绪,释放压力,避免气滞和抑郁。其次,多吃活血化瘀的食物,如红枣、桂圆、山楂、莲子和玫瑰花等。再次,适当按摩和拍打身体的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和消除淤血。最后,定期检查身体健康指标,及时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

第五阶段:瘀

中医称“淤”为淤血,过久可导致阻塞和疼痛,身体酸痛、麻木、胀痛不舒服,按摩疗法可改善,痧点会变黑紫。

由于气血不流畅造成的实质性物质即为淤血。中医认为,血是气的源头,血能滋养气。当气血流通不畅,形成淤血时,会导致气血不足,出现肌肉僵硬、关节肿痛、皮肤青紫、月经不调等症状。

那么,怎样改善淤血体质呢?

首先,要保持正确舒适的姿势,避免长时间坐卧。其次,多食用活血化淤的食物,如桑椹、黑豆、红花等。再次,适当运动和伸展身体肌肉和筋骨,促进气血流通和淤血散解。最后,可以定期进行拔罐或刮痧,帮助排出淤血和毒素。

第六阶段:堵

气血堵塞,导致疾病。中医强调气血畅通,调节功能。气血不畅,病变发生,如肿瘤、结石、息肉、囊肿等。避免长时间堵塞,保持畅通。适当饮食、锻炼、良好情绪,促进气血流动,预防和改善疾病。

1.堵在心脏叫梗,2.堵在毛细血管叫瘤,3.堵在肝脏叫肿瘤,4.堵在子宫叫肌瘤,5.堵在乳腺叫增生,6.堵在甲状叫结节,7.堵在脸上叫痤疮,8.堵在皮肤上叫疙瘩, 9.堵在腿上叫曲张,10.堵在粘膜叫囊肿。

如何改善“堵”的体质呢?首先,要注意及时就医,找出堵塞的原因和位置,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其次,要多吃通络化瘀的食物,如大蒜、洋葱、芹菜、香菜等。再次,要适当运动和按摩身体的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通畅和堵塞消除。最后,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紧张和恐惧。

第七阶段 瘤(癌)

“瘤”就是指身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而形成的一种异常增生的物质。中医认为,“气为变化之本”,气能使身体适应外界的变化。如果气血运行不畅而形成瘤块,就会导致身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出现各种症状,如肿胀、压迫、疼痛、出血等。

九种体质与疾病阶段

根据中医理论,九种体质分别是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九种体质与疾病阶段有一定的关系(也没有必要对号入座,凡事都是相对而言):

虚:主要是指气虚质和阳虚质,因为这两种体质都是由于气的不足或阳气的不足而导致的。气虚质的人多肌肉松软,语声低弱,呼吸短促,易出汗疲劳,体力劳动稍强就容易累。阳虚质的人多畏寒怕冷,尤其是颈背腰腿部怕冷。冬天手足冰凉。皮肤偏白,肌肉不结实。喜食热饮,稍吃凉食就感不适甚至腹泻。

寒:主要是指阳虚质和特禀质,因为这两种体质都是由于阳气的不足或先天禀赋的不足而导致的。阳虚质已经在上面介绍过了。特禀质的人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过敏体质,一类是先天性的遗传性疾病,常见有儿童“五迟五软”。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患遗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患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

湿:主要是指痰湿质和湿热质,因为这两种体质都是由于水液代谢失调而导致的。痰湿质的人由于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易体形肥胖,腹部肥满,眼睛浮肿。经常感到肢体酸困沉重,口黏腻或甜,咽部痰多有堵感。湿热质的人形体多中等或偏瘦,容易生痤疮、口苦还干燥、小便短黄。常见面垢油光(油性皮肤),容易心烦急躁,身重困倦,懒动嗜睡,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

凝:主要是指血瘀质和气郁质,因为这两种体质都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而导致的。血瘀质的人常见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或紫色,舌苔上有黑点,身上有瘀斑。日久会有心悸心痛,甚至有中风的风险。一般来说脾气比较暴躁、容易着急生气,这种属于高昂的生气,与生闷气不同。气郁质的人,体型一般偏瘦、敏感、神情抑郁、爱生闷气。这种属于低落的生气,与暴躁不同。容易患脏燥等疾病。

淤:主要是指血瘀质,因为血瘀质的人就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而形成淤血的。淤血就是指身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而形成的一种实质性的物质。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血能滋养气。如果气血运行不畅而形成淤血,就会导致气血亏损,营养不良,出现各种症状,如肌肉僵硬、关节肿痛、皮肤青紫、月经不调等。

气虚或阳虚,就会导致身体不能抵御外邪,容易感冒发烧,这就是虚则寒;长期受寒或吃了太多寒凉食物,就会导致身体内部水液代谢失调,出现水肿、浮肿、胖胖等现象,这就是寒则湿;不注意排除身体内部的湿邪,就会导致湿邪与其他邪气相结合,形成痰、浓液等物质,出现咳嗽、胸闷、头晕等现象,这就是湿则凝;不注意活血化淤,就会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形成血块、血斑等物质,出现肌肉僵硬、关节肿痛、皮肤青紫等现象,这就是凝则瘀;不注意通畅气血运行,就会导致气血运行受阻,形成堵塞、闭锁等物质,出现胸闷、心悸、胃胀等现象,这就是瘀则堵;不注意消除身体内部的堵塞物质,就会导致组织异常增生,形成肿块、结节等物质,出现肿胀、压迫、疼痛等现象,这就是堵则瘤;不注意控制身体内部的瘤块物质,就会导致组织恶性变异,形成癌细胞,出现出血、溃烂、转移等现象,这就是瘤则癌。这样一来,我们的身体就会从健康到疾病,从轻到重,从局部到全身,从可逆到不可逆的过程中走下去。

癌症:细胞完整性因组织混乱和癌性增殖而被破坏。

组织、器官和整个系统失去功能。

内源性和外源性毒素沉积物引起的生化和形态变化导致细胞水平的退化和死亡。

致癌物会让一般的细胞基因突变,导致细胞DNA受伤,变成容易患癌症的细胞!

另外,负面情绪、压力等心思意念在癌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长期情绪不佳不但会降低免疫系统的工作,还会导致细胞基因突变——致癌!也会导致内分泌严重失调,造成身体出现细菌或病毒感染。

正常的人体细胞有上百万亿的数量。这些细胞构成了身体的相关组织,组织又构成了器官,器官的连接又构成了系统,各种系统最终构成了完整的人体。这么多的细胞在大脑的统一指挥下有条不紊,次序井然的完成各项功能,保障着人体的健康。

在微观世界中,细胞内的一部分蛋白质加速细胞分裂,而另一部分蛋白质抑制细胞分裂,在两部分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制约下达到平衡,细胞才能保持正常的分裂秩序。当这个平衡被打破时,增殖蛋白质战胜抑制蛋白质,细胞就进入了无限增殖状态,即细胞癌变的机制。

正常细胞可以形成一定的结构,会按组织结构增生。而癌组织就不形成一定结构,也不按原组织结构增生,而是处在不均衡、不规则的状态中。

正常细胞的生存靠合理而平衡的各种营养素的供应,而癌细胞却能在营养素不平衡的条件下照样很好地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