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關係模式@醫療社會學|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3-08 11:27:55| 人氣12,2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醫病關係模式

推薦 0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醫病關係模式

  大家都知道醫病關係如果弄的好的話,治療會順利,也比較不會發生醫療解紛。但是醫病關係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為什麼它有時候會弄不好?大家可能都很想知道。大的醫療組織機構中的人際關係非常複雜,本文僅就醫生及病人兩者間的關係加以討論。

           醫病關係是一種社會互動關係

  依照現代醫療社會學的認知,醫病關係不只是單向醫生對病人的醫療技術及知識應用,而是雙向互動的社會關係。有些醫生以為醫病關係只是醫生給病人醫囑,命令病人做這個、不做那個…,這樣的看法是不完全的,因為醫病關係不是單向的,病人也會利用各種方法與醫生交涉討價還價(bargain)企圖得到他所期望的就醫結果(如︰給他答案、澄清他的疑慮、肯定他的假設、證明他有病、引起醫生的關注、得到他想要的醫療…)。也有些醫生以為醫病關係只是客觀中立的醫療知識應用,不涉及個人情緒,也不受社會情景影響,這樣的看法也與實際病人的經驗不符。臨床上將醫病關係視為「客觀中立」的原因有兩種︰一、醫學倫理要求醫生對病人一視同仁,不可以有社會歧視。二、生物醫學的疾病觀念把病人看成物,只關注患病的器官而不看病人。以下我們將仔細分析討論醫學理論與醫病關係間的糾葛,


            醫病關係與疾病理論︰

  Jewson(1976)認為︰醫病關係與當時社會流通的疾病理論有關,以傳統西醫為例,十八世紀時醫生很少,他們的病人都是上層社會人士及貴族,醫生得彼此競爭討好病人。此時由於社會階層的差異,醫療是由病人主導的。自這樣的醫病關係所產生的疾病理論模式,完全奠基病人對其疾病的經驗描述(主訴)。那時醫生甚至沒有必要檢查病人,他們只要滿足病人的需求、關心病人的主觀感受就行了。
  十八世紀末,收留貧苦病人的醫院自巴黎開始興起,漸漸普及到歐洲各地,基於慈善的理由,醫生開始治療比他們自己社會階層低、也比較被動的病人。Jewson 認為由於這樣的社會關係一種新的疾病模式開始形成。這樣的疾病模式不再著重病人的經驗感受,而是要發現其體內深部的病理變化。這種新的疾病模式不再需要病人的疾病經驗,而只需要檢查病人的身體,並配合醫生的臨床解剖知識即可做出正確的診斷。因此 Jewson 認為︰新醫學產生自「支配性醫生、被動性病人」的醫病關係體系,而這種新的醫學理論反過來又再增強了這樣的醫病關係。
  「支配性醫生及被動性病人」的醫病關係一直持續到五十年代末期,然後由於佛洛伊德學說及醫學的社會科學革命影響而開始鬆動,醫生不再扮演權威的父親,病人也不再似孩子。不過在第三世界殖民醫學,或面對少數團體及低階層病人時,由醫生支配的醫病關係依然故我。


             醫病關係與社會理論︰

  除了醫學理論,隨著醫療社會學的發展以及當時流行的社會學理論,學者所觀察到的醫病關係也有不同。醫療社會學家 David Arnstrong(1989)將醫病關係綜合歸納分為︰合作(consensus),衝突(conflict)、及協商(negotiation)三種模式。

一、合作模式(consensual models)︰
  五十年代是功能學派主導的時代,也是社會學者初始進入醫學領域的時代。功能主義大師 Talcot Parsons(1951)的病人角色理論,是此時期的最好代表。Parsons 的病人角色特質包括︰
  (一)病人可以暫時免除扮演其常規角色。這一點的最好說明是︰生病可以不用上班上學。
  (二)病人不必對其生病事實負責。
  有了以上兩項權利以後病人也有兩項義務︰
  (三)病人必須有心求「好」(痊愈)。他必須要認知︰疾病角色只是暫時的,他得隨時準備放棄。如果他不打算如此,那麼就有可能被貼上「詐病」(malingering)的標籤。
  (四)病人應當與合法的專業人員(醫師)合作,也就是要有心求「治」,而 Parsons 所謂的合法專業人員指的是︰當代生物醫學,另類醫學、求神問卜都不算。
  Parsons 的疾病角色理論可以引伸用來解釋醫病關係,及醫生與病人間的相互期待與義務責任。在這樣合作互補式的醫病關係中,醫生與病人的興趣目的是一致的,醫生的角色在執行病人求醫的目的 – 治療及痊愈。而病人的角色(義務)則包括︰必須追求康復,以及遵從醫生的指導。
  在合作互補式的醫病關係中,病人雖然有所獲得,但是整體呈現的仍是一付被動聽話的病人形象,而這也正符合早期生物醫學的理念及需要。
  1950 年代末,由於精神分析的影響,當代西方醫學開始關注病人的心理層面,一種新的疾病於焉觀念誕生,醫病關係隨之有了改變,醫病關係理論也開始修正。1956 年 Szasz and Hollender 提出了另一種和諧型的醫病關係理論。他們將醫病關係依病情的輕重緩急分為三類︰
  (一)、主動–被動式︰
    醫生主動、病人完全被動接受醫療及醫囑,此類關係類似「父母對嬰兒」,適用于急性重症期,病人像嬰兒完全依賴父母。
  (二)、合作指導式︰
    醫生指導病人合作類似「父母對兒童」。兒童能反應但仍必須仰賴父母的指導。此模式適用於輕病或恢復期。
  (三)、互補參與式︰
    此關係類似「成人對成人」間的互相參與合作,彼此協商分享決策,其參與關係是對等及自主的,適用於慢性及長期病患。

  Szasz and Hollender 對醫病關係的分析雖然比 Parsons 深入,但是他們仍屬於合作模式,而且即使 Szasz and Hollender 提出互補參與式,但是他們仍假設這樣的關係是在生物醫學的脈絡裡達成,所以最終還是由生物醫學掌控。

二、衝突模式(conflict models)
  五十年代後由於對病人心理及社會層面的新探索發現,以及醫療社會學的發展,一種新的醫病關係模式開始產生。基於在醫療體系裡的觀察,醫療社會學者發現醫生與病人的興趣並不一致︰病人在意生病對其生活全面的衝擊影響,而醫生只關心病人身體中的病理變化。這樣的發現提供了社會學家新思考,因此 70 年代以後一些衝突模式理論開始出現。
  1970 Freidson 批判傳統的醫病關係理論雖然號稱「合作」,其實卻都以醫生為中心,其著眼點是達到生物醫學上所要求的診斷及治療。因此他率先提出衝突理論,他說︰醫生及病人的觀點基本上是互相抵觸的。在病人眼裡生病這件事是他個人的獨特經驗,然而對醫生而言病人不但只是他臨床個案中的一員,病人所生的病也不過是他病案中的一個。因為病人得與其他病人競爭醫生的時間及關注,所以他老覺得醫生分給他的不夠,相反地,醫生覺得病人自私、自利、自我中心、永遠不會饜足。因為有這樣潛在的緊張存在,Freison 認為醫病關係基本上是衝突的。
  Freidson 也批判 Szasz and Hollender 的三種醫病關係模式在邏輯上不完整,他認為如果醫生有三種角色 – 主動、指導、及參與,那麼相對應地病人也應當有三種角色︰被動、參與、與領導,與之抗衡。因此除了醫生領導病人被動之外,他又補充了其他二種︰
  (一)、指導–合作(由病人領導醫生合作)
  (二)、被動–主動(病人主動醫生被動)

  Freidson 所看見的醫病關係,在地位上是較比對等式的,他認為醫病關係中的領導角色可以落在醫生或病人任何一方身上。

三、談判(協商)模式(negotiation models)
  由於生物醫學的狹隘疾病概念,使得醫生往往錯失病人提供的線索。Tuckett etal(1985)在英國仔細訪問了 328 個剛看過 GP 的病人,讓他們回述看病的過程,他發現病人大多都能記得醫生所說過的有關診斷、重要性、及應對措施等要點,但是盡管他們記得要點,很少病人能真正瞭解醫生的用意。至於在病人是否能遵從醫囑方面,只有三分之二的病人能夠做到。也就是說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即使記得醫生交代他們的話,卻覺得醫生并沒有回答他們的問題,也不覺得醫生的建議符合他們的需要。Conrad(1985)就曾經說過︰不尊從醫囑是病人對應的方法之一。
  近年傳統生物醫學模式的限制漸驅明顯,加上對通俗醫療系統(lay system)的研究發展使學者認知到︰醫生的生物醫學觀與病人得自生活經驗的通俗疾病概念,實際上屬於兩套不同的知識系統。某些醫生意識到此一衝突的存在,開始採用一種比較有彈性且比較寬廣的疾病看法,他們在診病時也調適使用一些策略︰比方說,嘗試瞭解病人的看法並使用病人的語匯,以取得病人合作使治療得以順利進行。此時的醫病關係即進入所謂的「協商」型了。
  認知到生物醫學的限制,目前醫療的趨勢是參照加入病人對疾病的看法。為了滿足病人的需求,增進醫病關係,也為了執業順利,看來醫生似乎應當努力開闊其對疾病的看法才是。


參考資料︰
Armstrong D (1989) An Outline of Sociology as Applied to Medicine, Wright: London

Conrad P (1985) The Meaning of Medicalisation: another look of compliance.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20, 29-37

Freidson E (1970) Profession of Medicine, Dodd Mead: New York

Jewson N K 1976) Disappearance of the Sick-man from Medical Cosmologies, 1770-1870. Sociology, 10, 225-244

Parsons T (1951) The Social System, Free Press: New York

Tuckett D, Boulton M, Olson C, et al.(1985) Meeting Between Experts: An Approach to Sharing Ideas in Medical Consultations, Tavistock: London

Szasz T S and Hollender M H (1956) A Contribu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Medicine: The basic models of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97, 585-592

台長: 仲冬
人氣(12,2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