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中旬起,臺灣新冠肺炎疫情急速升溫,所幸截至止筆的5月上旬,絕大多數的確診者多屬無症狀或輕症,不幸死亡的人數也沒增加太多。但社會上普遍還是瀰漫著一股焦躁與憂慮,尤其當驚覺疫情已開始侵擾幼童及嬰兒,對很多父母而言更是極大的壓力,他們掛心著萬一染疫的是自己的小孩怎麼辦?快篩檢劑是否備齊?究竟應不應該讓孩子注射疫苗?應該注射哪種疫苗?這些都讓很多媽媽在今年度過了一個既憂心又糾結的母親節!

  而於此同時,一項與疫情密切相關的保險議題,也成為媒體報導及大眾討論的焦點,那就是「防疫保單」。

  隨著疫情的快速擴散,再加上防疫中心為了因應疫情變化,針對確診、治療、隔離等防疫政策所做的各項調整,接續發生了保險公司對「防疫保單」的緊急停售、續保紛爭、理賠申請、甚至鉅額理賠金的可能衝擊等各種議題。

  對於上述議題與紛擾,主管機關、保險公司、民意代表、保戶及社會大眾或許都有各種不同見解,但身為一個保險從業人員,這些過程倒是給了我幾個啟示。

1.風險往往來的又快又大,甚至超過專業的評估

  對多數臺灣人來說,很難想到短短幾週的時間,臺灣每天的確診人數竟然從個位數,急升到好幾萬人。人們從抱著「應該不會是我吧!」的心情,一下子轉變成「恐怕可能會是我喔!」

  對保險公司而言,透過專業設計的防疫保單,因疫情的擴散再加上主管機關防疫政策的調整,使原有的風險評估與實際發生有巨大的變動,逼得保險公司不得不緊急停售相關保單,並將面對可能的鉅額理賠金。

2.買保險要趁早,保險不是想買就有

  當人們從上述的「應該不會是我」驚覺到「可能會是我」時,第一個聯想到的往往就是「趕緊來買個保險」,但這時候才發現保險公司已經停售保單或改版,想買也買不到了!再次驗證保險的需求往往在事故發生時才被看到!

3.長年期保單的效能

      「防疫保單」的續保與否近期也在保險公司與客戶之間產生一些紛爭。雖然可以理解保戶對於防疫保障需求的急迫,但也應考量保險契約的性質與約定。過往客戶總問我「那最少能買多少?」、「最短期間是多久?」但是,當客戶不幸遇上理賠或需要時,最常關注的常是「那最多能賠多少?」、「有效期間可以多久?」所以,讓客戶理解保險是「愈多愈久愈好」也是業務人員的責任呢!

4.保單貸款是最方便取得的緊急資金

       媒體報導確診者或是居隔者,因為要申請保單理賠金而到醫療機構請領證明文件,但此舉卻被視為影響相關醫療人員的工作,導致有些保戶因而遭受到責難。但是,對於部分急著申請理賠的保戶,我還是想替他們發個聲,申請理賠給付本就是保戶應有的權益,當然他們可以體恤醫療人力吃緊所致之困難,但不應該被過於嚴苛的字眼責備。而雖然保單的申請時效至多2年,但對某些家庭而言,沒有工作可就沒有收入啊!對某些人而言,也許這些理賠金就是他目前最需要的生活準備金呢!因此,我要提醒所有保戶,如果家裡還有其他保單,它們都是緊急資金的來源,透過保單貸款可以快速取得現金,而且手續簡便,甚至目前已多採用線上申貸,或是ATM現貸,根本不需有實體接觸,就能取得需要的
急用資金呢。

  過去經常聽到這句話:「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是『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是『事故』」。的確,無論中重症的比率多低、死亡個案數再怎麼少,但是每一個確診者、中重症者,甚至任何一個不幸病故者,對於那一個家庭就是他們的全部。我深切期盼疫情能儘快減緩,所有防疫措施都能更加嚴謹有效,每一個染疫患者都能得到最好醫療照護並痊癒。所有人們都能順利平安渡過這個危機,社會能很快地回歸正常作息。

       更希望所有金融保險從業人員透過這次防疫保單所帶給我們的啟示,能更加體認到保險商品的功能及保險業務工作的價值。因為我們都清楚知道,新冠病毒疫情絕對不是人們一生中唯一僅有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