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當心「皮蛇」纏身!感冒、全身異常痠痛恐是徵兆 長在這4部位最危險~1招降低70%風險

BEAUTY美體健康

秋冬季節當心「皮蛇」纏身!感冒、全身異常痠痛恐是徵兆 長在這4部位最危險~1招降低70%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大約有1/3的人口,終其一生會罹患帶狀皰疹,也就是俗稱的皮蛇。根據國內統計顯示,50歲以上國人,高達95%的體內都帶有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幾乎人人都有致病風險。

採訪撰文/郭享勳 Text/Rice Photo/pixabay.com、unsplash.com

秋冬季節當心「皮蛇」纏身!感冒、全身異常痠痛恐是徵兆 長在這4部位最危險~1招降低70%風險

根據醫師臨床觀察發現,每逢季節交替、日夜溫差大的秋冬季節,由於天氣寒冷、人體免疫力跟著變差,帶狀疱疹(皮蛇)患者就會明顯增加,皮蛇的症狀是什麼?請看以下:

帶狀皰疹是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復發

帶狀皰疹俗稱「皮蛇」、「生蛇」或「飛蛇」,主要發生原因是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首次感染時,通常生在幼年及青少年期,症狀會以水痘表現,臉部、身軀及四肢皮膚,都可能出現紅疹、小水皰,症狀維持大約3~4天後,小水皰變乾、結痂,通常可以在2~4星期內痊癒。

遺憾的是,引起水痘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並不會被消滅,仍會潛伏在背根神經節,或是腦感覺神經節中伺機而動,因此只要小時候長過水痘,長大後就可能罹患帶狀皰疹。當身體勞累、免疫力下降、壓力大,或是感冒、生病時,神經節內的病毒就會再度活化,造成帶狀皰疹發作,最典型的病徵就是沿著神經節分布,擴散至在皮膚表面出現帶狀的皰疹,看似「一條蛇」。

帶狀皰疹症狀往往不典型 可能與其他疾病混淆

一般來說,帶狀皰疹的典型症狀,是皮膚出現群聚的紅疹及水皰,有些人會有發燒、頭痛、光敏感性、倦怠,還可能合併神經節發炎,引發厲害的神經痛,且終生都可能會再次復發。

不過,也有部分的帶狀皰疹患者,剛開始發作時,只有像是輕微感冒、頭痛,全身出現異常的痠痛、疼痛,幾天之後出現皮膚紅斑,常被以為是蕁麻疹、蚊蟲叮咬,往往最後才會出現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的特徵是單側性、疼痛性,病灶沿著神經生長,且全身各部位都可能受到侵犯,最常發作部位為胸部、腰部、大腿及臀部;而從神經痛到發疹的時間,一般大約是3~5天,也常會讓人以為是心絞痛、泌尿道結石,或是椎間盤突出等,但臨床上,僅有4%為帶狀皰疹引發的神經痛。

帶狀皰疹發作時,不僅會有劇烈疼痛的表現,像是觸痛、抽痛、刺痛,同時還會伴隨灼熱感、麻木或搔癢感,有病患會形容「如遭電擊」、「被螞蟻啃咬」,甚至「連風吹都會刺痛」,工作、生活品質也都大受影響。

4大帶狀皰疹危險警訊

正常情況下,帶狀皰疹大部分不會造成生命危險;但是,如果長在眼睛、耳朵、泌尿及肛門等特殊部位,可能引起嚴重後遺症,可能讓人痛苦不堪,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1.眼睛周圍
帶狀皰疹長在眼睛、額頭、鼻子周圍,可能導致眼睛病毒感染或侵犯三叉神經,造成結膜炎、角膜炎,嚴重甚至鞏膜炎、虹彩炎、葡萄膜炎、視神經炎、青光眼、角膜潰爛,可能造成失明。

2.耳朵附近
帶狀皰疹長在耳朵附近,病毒可能侵犯顏面神經及聽覺神經,造成顏面神經麻痺,導致眼歪嘴斜,或是聽力受損,容易耳鳴、眩暈等。

3.生殖器及肛門周圍
帶狀皰疹長在生殖器或肛門周圍,病毒可能侵犯是薦椎神經,影響排尿、排便功能,嚴重甚至會造成急性腎衰竭。

4.瀰漫性帶狀疱疹
當身體免疫力極度低下時,帶狀疱疹會發生在身體兩側,就是所謂的瀰漫性帶狀疱疹,代表病毒蔓延至全身,可能有致命危機。

3大皮蛇好發族群

根據國內統計,50歲以上國人,高達95%的體內都帶有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也就是說,幾乎人人都有致病風險。其實不只是年長者,年輕人罹患帶狀皰疹的也不少見。

1.50歲以上老年人
隨著年紀增長,免疫力遞減,尤其年紀越大,越可能受到病毒侵襲,罹患帶狀皰疹的機率大幅上升,相較於年輕者高出8~10倍之多。根據臨床顯示,50歲以上老年人,平均每3人就有1人罹患帶狀皰疹。

2.免疫力不全者
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慢性肺部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以及癌症、愛滋病、自體免疫異常、骨髓或器官移植,或是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等病患,因疾病或接受放化學治療,造成免疫力較為低下,罹患帶狀皰疹的機率,更是高出20至100倍。

3.基因遺傳
根據研究顯示,家族中有1名血親得過帶狀皰疹,發生機率比一般人高5倍;若有2名以上血親得過帶狀皰疹,發生風險更高達17倍。尤其母系血親得過帶狀皰疹,則發生風險更高。

最擾人的嚴重併發症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是帶狀皰疹最常見的嚴重併發症;根據文獻顯示,有近3成帶狀皰疹病患會發生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又被稱為「百痛之王」。有研究顯示,讓人類感到最疼痛的3大疾病,包括:帶狀皰疹引起的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癌症帶來的疼痛,以及三叉神經痛。

當帶狀皰疹發作,通常約在2~4個星期內會逐漸痊癒,若是皮膚病灶痊癒,但神經痛卻持續存在,就是所謂的帶狀疱疹後神經痛。一般來說,可持續3~6個月,甚至長達數年之久,終生也有可能。

72小時之內口服抗病毒藥物

根據研究顯示,帶狀皰疹在72小時之內給予抗病毒藥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增生、減輕神經痛並縮短病程,同時降低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發生率。值得注意的是,水皰千萬不能自行擠破,以免造成感染,甚至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治療帶狀皰疹主要為局部用藥及口服藥物。局部用藥如抗生素藥膏,可以止癢、化膿,以及防止細菌感染,建議早晚局部清潔後,使用抗生素藥膏換藥;口服藥物可分為抗病毒藥物及止痛藥,抗病毒藥物大約口服5~7天,可有效抑制病毒,而止痛藥則根據個人狀況開立不同劑量。另外,補充維生B群,可以加速神經修復,以及補充維生素C,幫助皮膚修復。

針對治療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則有抗癲癇藥物、嗎啡類止痛藥,以及接受神經阻斷術、高頻熱凝療法,或是水療、熱療、經皮神經電刺激治療、肌肉電刺激等復健治療,有助於減輕疼痛。

接種帶狀皰疹疫苗 降低70%發生率

帶狀皰疹疫苗是一種活性減毒疫苗,可提高病毒特異性免疫力,與水痘疫苗相同的病毒株,強度高出14倍以上,有效預防成人帶狀皰疹,以及降低不適症狀、引發的併發症。根據疾管署建議,50歲以上未曾接種過帶狀皰疹疫苗者,無論是否曾經得過水痘或帶狀皰疹,都建議自費接種1劑帶狀皰疹疫苗,保護效果能維持至少5~10年。從未得過帶狀皰疹者,接種帶狀皰疹疫苗的保護力最好;而已經得過帶狀皰疹者,因為疫苗無法治療發作中的帶狀皰疹,建議可在一年後接種,不過日後還是可能復發,復發機率僅約為6~7%。

接種帶狀皰疹疫苗後,可能發生接種部位可能有發紅、疼痛、腫脹、搔癢、血腫、溫熱感、硬結等局部反應,或是頭痛、手臂或腿部疼痛等副作用,建議觀察30分鐘,確定沒有不適症狀再離開。

如果是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可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若是同時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日本腦炎疫苗等其他活性減毒疫苗,則應間隔至少28天以上;但可與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同時施打。

另外,患有嚴重免疫缺失者,包括:嚴重免疫不全的愛滋病毒陽性患者、先天性免疫缺失症與白血病、淋巴癌等惡性腫瘤病人或接受化療、免疫抑制藥物治療及高劑量類固醇者,以及孕婦,都不適合接種帶狀皰疹疫苗。

5招預防帶狀皰疹

1.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蛋白質食物,以及大量的蔬菜水果,幫助提升免疫力,少吃高油脂、高糖、加工食品及刺激性食物,以及避免菸、酒。
2.正常作息:每天至少睡眠7~8小時,充足睡眠並避免晚睡、熬夜。
3.規律運動: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每星期至少3次、每星期150分鐘以上。
4.正確紓壓:壓力過大、過度疲勞會降低免疫力,如聽音樂、散步、運動,都是不錯的紓壓方式。
5.接種帶狀皰疹疫苗:可以降低70%的帶狀皰疹發生率。

延伸閱讀

免責聲明:肌膚保養品使用後狀況會依個人使用方法及肌膚狀況而有所不同,並請配合正確使用方法。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