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防疫保單、疫苗險,民眾有哪些細節需要注意?

文◎倪偉晟 照片◎受訪者提供

0
1333

5月開始新冠疫情升溫,防疫保單詢問度與買氣大增,對於民眾來說若想增添保障、投保相關保單及險種,有哪些細節需要特別留意,以建立完善的風險防護網?本篇透過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系主任及中國人壽資深副總經理點出民眾思考的盲點。

     5月新冠疫情升溫,防疫保單詢問度與買氣大增,許多民眾皆因此被喚醒危機意識而增添保障、投保相關保單及險種。此外由於先前臺灣出現首例30歲男子在接受AZ疫苗後出現血栓等不良反應,加上國外新聞也出現諸如之清況,令許多民眾擔憂施打疫苗後,萬一出現副作用該怎麼辦?對此,許多業者紛紛推出疫苗險供民眾投保。

     在市場選擇多元的狀況下,民眾投保有哪些細節需要特別留意,以建立完善的風險防護網?

投保防疫保單應從需求出發,瞭解保障內容

  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系主任陳俊元教授表示,目前多家保險公司考量到風險胃納的關係,部分防疫保單有停售或是正在考慮停售的情形,而先前停售的防疫保單主要是屬於涵蓋隔離風險的保單,保險公司考量到5月之後臺灣的疫情狀況,在風險控管的考量下決定停售,不過此類商品往後也有可能會重新評估或者尋找再保險公司後調整上架。

  他提到,就廣義來說防疫保單所保障的層面其實有很多,比如隔離、染疫、住院等情況,以及針對施打疫苗產生不良反應等,皆屬於防疫保單的範疇,各家保險公司的險種名稱以及保障內容都不大相同,消費者在購買保單前一定要做好功課,瞭解商品所涵蓋的細項,以住院來說,各保單給付的條件從一般病房到負壓隔離病房、一次性給付等,有著不同的給付標準,然而目前由於疫情關係,醫療量能不足的情況下,金管會已與保險業者達成共識,在醫生診斷有必要住院,卻住進檢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皆可放寬理賠。

  陳俊元教授提及,民眾對於防疫相關保單的商品選擇及考量可從本身需求出發,若民眾擔心單純的染疫情形,可以考慮市面上相關保障罹患法定傳染病的保單,當中提供醫療及住院、一次性給付;而若是擔心接種疫苗所產生之風險,就必須考量相關有涵蓋施打疫苗產生不良反應的險種。因此,民眾需確實瞭解自身所購置的防疫保單所保障之內容為何,以及衡量自身的需求狀況,不能僅依據新聞上的商品停售相關訊息,在尚未周全評估後就購買,進而造成購買的保障不符合自身需求的情形發生。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