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1 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 4.1 级地震,将对当地带来哪些影响?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2月21日4时2分,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北纬35.77度,东经102.8度)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图片] 甘…
关注者
75
被浏览
120,604
最新进展 · 甘肃积石山地震
积石山 6.2 级地震已致青海海东市 32 人遇难、2 人失联21 个事件进展
显示全部

30 个回答

首先,这个4.2级地震基本不会造成大的破坏,不必过于担忧。

关于地震的震级,它是用来衡量地震大小的一个度量标准。最常用的震级标度是里氏震级和体波震级。里氏震级最初是由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在20世纪初提出的,它基于地震波的最大振幅。然而,现代地震学更多地使用体波震级(又称矩震级),因为它更能准确地反映地震释放的能量。无论是哪种震级标度,震级数值越大,表示地震的规模越大,释放的能量也越多。一般来说,小于2.5级的地震人们通常感觉不到,被称为微震;2.5至5.0级的地震人们可以感觉到,称为有感地震;大于5.0级的地震则可能造成破坏,被称为破坏性地震。

地震的能量与震级的关系遵循对数比例。具体来说,每增加一个整数的震级,释放的能量大约会增加32倍。这个4.1级余震和最初的6.2级相比,能量释放相差了差不多一千倍。

余震还是很频繁的,震级都不会太大,不必恐慌。

昨天(12月20号),积石山县的救援工作差不多结束了。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抵抗严寒和糟糕的居住条件。因为房屋损坏,导致部分群众居住的房屋保暖性变差。此外,严寒不仅让体感变差,还可能引发冻伤、呼吸道疾病感染以及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虽然救援工作已经结束,但灾后的全面恢复可能还需一段较长的时间。在灾后这段时期,除了确保物资供应充足外,还需要关注严寒对健康的影响。有必要加强身体状况的监测,以预防和及时应对因寒冷天气引发的各种健康问题。

谢知乎邀。

这次地震应该是上次 6.2 级地震的余震。上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北纬 35.70 度,东经 102.79 度,震源深度 10 公里,本次地震震中位于北纬 35.77 度,东经 102.80 度,震源深度 8 公里。可以看到两次地震震源位置是非常接近的。

当然,是否是余震按严格的定义还要看是否属于同一地震序列。地震序列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在同一震源区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地震,且其发震机制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或有共同的发震构造的一组地震的总称。一个地震序列中最强的地震称为主震;主震前在同一震区发生的较小地震称为前震;主震后在同一震区陆续发生的较小地震称为余震。但这两次地震震源如此相近,说它们的发震机制完全没有内在联系或有共同的发震构造估计也是不大现实的,因此,应该可以断定就是余震。

按照里氏震级计算公式,地震释放的能量 E 等于 10^{1.5M+4.8} 焦耳,其中 M 是地震里氏震级,本次地震是放的能量约是上次的 \dfrac{1}{1413} ,约是 21 吨TNT当量。但由于震源深度( 8 公里)比上次 (10 公里)更浅,其对地表的影响仍然是有的。

4.1 级地震属“有感地震”。地震震级总共分为九级,大于等于 3 级、小于 4.5 级的被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受到,一般不会造成破坏。但可能会对正在进行的救援造成一定阻碍。

中国地震局研究员刘兴旺之前曾分析道:“根据本次地震区域构造、历史地震活动、地震序列类型等特征,经过综合分析和研判,我们认为本次地震原震区,近期仍存在发生 5 级强余震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