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柑(芸香科植物)_百度百科

瓯柑

芸香科植物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瓯柑,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1-2]
瓯柑是中国地方传统柑橘品种,宋元明清时均被朝廷列为贡品,其栽培历史约有二千四百年。古人有“有林皆橘树,无水不荷花”的诗句。1990年被北京“亚运会”指定为运动员专用水果。
瓯柑耐贮藏性优于其他柑橘品种,果实经过贮藏,“越冬抵黄,色味犹新”。早在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温州太守韩彦直所撰写的世界首部专著《桔录》中记述的“海红”即为现今的瓯柑。 [3]
2006年12月22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瓯柑”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1-2]
中文名
瓯柑
外文名
'
产地名称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
品质特点
柔软多汁,清甜可口,初食微苦
地理标志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6年第188号
批准时间
2006年12月22日

产品特点

播报
编辑

品质特性

瓯柑果形端正,梨形或高扁圆形,果顶部凸出;果皮色泽橙黄色或金黄色,光滑油亮,果蒂鲜绿;果皮与果肉结合紧密,易于剥皮,果肉柔软多汁,清甜可口,初食时略带微苦。 [1]
瓯柑

营养价值

瓯柑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维生素,还含有丰富的过氧化氢氧化酶,与扛衰老的歧化酶,以及P、K、Ca、Fe、纤维素等人体需要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1]

药用价值

《本草拾遗》、《随息居饮食谱》等有关古医书均对瓯柑药用价值有所介绍,其中清《瓯乘补》曾载:“人之珍瓯柑者,以其能辟煤毒,京御岁除,登荐乃成年例遇柑稀少,虽颗值二三百,必皆求之”,可见当时瓯柑在京津一带已闻名遐迩。在明清时代,由于瓯柑耐储藏运输,冬季可安全渡过渤海冻港,成为当时京津一带上层人士用于解除鸦片口毒的高贵食品,销路甚广。
在温州民间素有“端午瓯柑似羚羊”之说,并广泛流传瓯柑可退烧、治咽喉炎、头痛等热性疾病,每到端午佳节,家家户户以高其他水果好几倍的价格去购买瓯柑,全家老少均要吃上几个。 [1]

产地环境

播报
编辑

综述

瓯海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东经120°19′—120°55′,北纬27°55′—28°10′之间。境内山地、平原、河流、溪涧犬牙交错,山水相间,风光秀丽,以“六山、一水、三分田”著称。 [1]

气候

瓯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冬短夏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7.9℃,极端高温为36.7℃,极端低温为-4.6℃,大于10℃的年积温5620℃,无霜期为269.2天;年日照时数为1646.5小时,总辐射量104.3kcal/厘米³,日照最充足的是七、八月,占全年日照总量的25.4%;年降水量为1792毫米,七、八、九月降雨量占全年20%以上。良好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瓯柑。 [1]

土壤

瓯海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分东部水网平原区与西部丘陵山地。东部水网平原区的土壤母质是以古老的浅海沉积体为主,加上河流泛滥淤积及湖沼沉积物,母质深厚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腐殖质含量亦高,PH值适中,呈偏微酸性至中性,属水稻土类中的青紫塥田土种,最适宜种植瓯柑。 [1]
瓯海地理

历史渊源

播报
编辑
瓯柑属于宽皮柑桔类,以温州的别称“瓯”而得名,温州瓯海是瓯柑的原产地,栽培历史悠久。远在三国时就有孙权以瓯柑为礼馈赠曹操的记载。
唐宋时,温州瓯柑以质优味美闻名,成为帝王元宵佳节分赐群臣的果品。《新唐书》志第三十一地理五载:“温州永嘉郡,上。高宗上元元年析阔州之永嘉、安固置。土贡:布、柑、橘、蔗、蛟革”。《宋史》卷三十一有“八月壬辰,禁百官避免轮对。甲午,罢温州市黄柑、福州贡荔枝”的记载。黄柑就是瓯柑,当时都城开封街头也有瓯柑出售。梁章矩《浪迹丛谈续谈》卷二载:“永嘉之柑,俗谓之瓯柑。其贩至京师者,则谓之春橘,自唐宋即著名。东坡《次韵曾仲锡元日见寄诗》:‘燕南异事真堪记,三寸黄柑擘永嘉’。”梅尧臣《和正月六日沈文通学士遗温柑》诗:“禹书贡厥包,未知黄柑美。竞传洞庭熟,又莫永嘉比。”可见瓯柑自古声名卓著,难怪张世南在《游宦纪闻》中发出了“永嘉之柑为天下冠”的感叹!直至元明清三代,瓯柑仍列为贡品。
南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大儿子、永嘉太守韩彦直编著了《橘录》(又名《永嘉橘录》)三卷,详细记载了温州柑桔的品种及其性状,总结了当时柑桔的种治、始载、培植、去病、浇灌、采摘、收藏、制治、入药等经验,对温州柑桔品质之优,赞誉备至。《橘录》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柑桔学术专著,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国际植物学界认为是一部“极有价值的桔类园艺学的著作”。
宋代瓯柑主要种植在温州市郊西山、水心、吴桥、南塘一代,尔后逐渐扩散到三垟、梧田、南白象、茶山等地。明姜准《岐海琐谈》载:“永嘉之土最宜树橘。宋韩守彦直之谱足证。宋世产于西山。叶正则诗云:‘对面吴桥巷,西山第一家。有林皆橘树,无水不荷花。’此其证也。厥后盛于隔江之河田,而上刚,而南仙,渐延至于十一都之吴田。”
明初,温州每年额定进贡的项目,水产品有石首鱼等11种,树果品有柑桔和茶叶等,“地方被累百有余年,莫可谁何!”及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张璁(温州永强人)为相,“知所贡之物俱非荐朝之用,因上与密议革镇守内臣,并力请除,帝悉从之。”于是包括瓯柑在内的这些进贡方被取消。
清《瓯乘补》卷之三《物产》载:“人之珍瓯柑者,以其能辟煤毒,京御岁除,登荐乃成年例遇柑稀少,虽颗值二三百,必皆求之”。《永嘉县志》卷之六物产也有“永嘉县岁贡瓯柑五桶,咸丰十年因军务奏请停贡”的记载。 [1]

生产情况

播报
编辑
1949年,温州瓯柑种植面积0.21万亩。2012年,全市种植面积5.6万亩。其中,发展最快是在2002年-2012年,由1.76万亩扩展到5.6万亩。 [3]
2008年,瓯海区瓯柑种植面积达1.6万亩,产量共计约2.5万吨。
2009年,瓯海区种植瓯柑1.5万多亩,产量2万多吨,产值1亿多元。 [4]
2010年,温州市瓯柑面积达52134亩,产量52069吨,产值22920.8万元。
2015年,温州瓯柑种植4.9万亩,产量6.2万吨,产值达到2.3亿元。 [5-6]

产品荣誉

播报
编辑
瓯海区拥有“中国瓯柑之乡”、“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瓯柑栽培国家标准”等名片。 [7]
2009年,瓯柑以4.67亿元的品牌价值,和赣南脐橙、阳澄湖大闸蟹、烟台苹果等品牌农产品共同入选“2009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 [7]

地理标志

播报
编辑

地域保护范围

瓯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政府《关于瓯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划定的意见》(温瓯政[2004]40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现辖行政区域。 [1-2]
瓯柑地理标志产品范围保护图

质量技术要求

(一)立地条件
海拔300米以下,土壤类型为水稻土或红壤土,土层厚度≥70厘米,地下水位80厘米以下,pH值5.5至7.0,土壤有机质含量≥1.5%。
(二)育苗与建园
1.种苗:从瓯柑优株母树上采取接穗,选择枳壳、朱栾为砧木嫁接繁殖。
瓯柑
2.建园:平地栽植应筑墩定植,栽植密度≤1600株/公顷;山地栽植应筑水平梯地,梯面宽应在3m以上,栽植密度≤1900株/公顷。
3.栽植时间:春植或秋植。
(三)栽培管理技术
1.施肥管理:以有机肥为主,辅加无机肥,每年施用优质有机肥不少于30吨/公顷。
2.整形修剪:树形采用自然开心形,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相结合,平衡树冠,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3.花果管理:蕾期疏花,定果后叶果比≥60。
(四)采收贮存
1.采收时期与方法:每年11月下旬小雪前后及时采果,用专用剪果刀两剪法采摘。
2.贮存:采收后须经预贮40天以上方可上市销售。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形端正,果径≥50毫米,果皮色泽橙黄色或金黄色,果皮与果肉结合紧密,易于剥离,果肉柔软化渣,略带微苦。
2.理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11%,总酸≤1.0%,可食率≥65%。 [1-2]

专用标志使用

瓯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瓯海分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1-2]

食物营养成分

播报
编辑
食物名称瓯柑
含量参考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40 千卡
蛋白质0.9 g
脂肪0.1 g
水分89 g
碳水化合物9.9 g
膳食纤维1 g
可溶性膳食纤维0.4 g
不溶性膳食纤维0.6 g
灰分0.3 g
叶酸13 μg
αE0.2 mg
胡萝卜素113 μg
1 mg
9 mg
16 mg
160 mg
16 mg
0.09 mg
0.1 mg
0.02 mg
维生素B1(硫胺素)0.08 mg
维生素B2(核黄素)0.04 mg
烟酸(烟酰胺)0.2 mg
泛酸0.24 mg
维生素B60.05 mg
维生素C(抗坏血酸)40 mg
维生素E0.2 mg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