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七)皇后一黨:最壞的皇后、最蠢的齊妃、最小心眼的瓜爾佳‧文鳶、最厲害的太后 - Dearest you, rosylovesyou - udn部落格
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七)皇后一黨:最壞的皇后、最蠢的齊妃、最小心眼的瓜爾佳‧文鳶、最厲害的太后
2012/05/13 23:59
瀏覽232,346
迴響9
推薦45
引用1

《後宮甄嬛傳》裡面,要說哪個角色如皇后這般壞得令人同情,甚至是有些驚豔,有點心疼,還真想不出來。

蔡少芬飾演這個小說中複雜度最高的女子,樣貌雖非如書內描寫的那般平凡,但是這位好演員將許多細膩的內心戲演得相當動人,那端莊的微笑,以及略帶哀怨的朦朧眼神,勾動著觀眾的心。

因為一開始的時候,大概誰都不免會有一種錯覺:皇后像個老好人,成天為滿足皇上的需要而活,在跋扈的華妃面前簡直沒了點自尊,似乎也有些對於年歲老去的哀嘆跟自卑。

自卑麼?或許。

自負麼?也有那麼一點兒。

皇后是推動故事情節的主要女配角,她手底下利用的後宮女子甚多,可以說,後宮泰半以上的妃嬪都得依附這位後宮之主,就連甄嬛最早也曾效忠於她。

下圖是我做的表列,將皇后一黨在全劇中所犯的事件,大致上點出簡單的幾個關鍵: 

皇后(烏拉那拉‧宜修)與華妃(年世蘭)最大的分歧點,在於前者是滿軍旗,後者為漢軍旗,兩人總是不對頭。

皇后跟華妃之間的最大差異,不僅僅是看待皇上的「寵」,前者容忍,後者絕不妥協。

皇后和年世蘭最大的相似處,就是她們彼此都愛好權術,而且也深深愛著皇帝。

皇后的問題,也在於她太愛皇上。

縱然皇后擁有後宮最高的權勢地位,本來麼,面對華妃(年世蘭)這樣的一位競爭者,不過是個小小的妃嬪,必然很容易便可以收拾對手,但她是最瞭解天子的女人,總是壓抑著自己的本心,光做些有違自己意願的事情。

好比上位者的御下手段,帝王之心貌似難測,母儀天下的皇后卻摸得透了,永遠都表現出「賢德」的模樣。

所謂「賢德」,說來非常簡單:皇上要什麼,盡量給他就是。

至尊要江山在手,皇后百般為他擘劃經營;帝王思美人入懷,皇后也不忘多多留意,天天忙著張羅侍寢的後宮各色美女,勸諫為君之道。

皇后乃皇帝正妻,是後宮之主,擔任一國之母,上事宗廟,下繼後世。

可是這樣的「賢德」,又有哪個女人能受得了?

皇后的悲哀,就在於那「賢德」二字。

在淒清的孤單雨夜,天子不曉得跑哪個妃嬪的床上去了,獨自煢煢靜坐在滴滴答答的雨聲之中,皇后思索著該扶持哪個新血輪上位分「寵」,算計著應設下哪些陷阱,也傷感地回憶著自己早殤的皇長子。

這時身邊永遠只有最忠心的貼身侍女剪秋,陪伴著寂寞的皇后,幫她抒解這些龐雜思緒所引發的頭疼痼疾,更得聽她訴說心底的種種哀怨。

因此,皇后為何會成為後宮最壞的女人,也是因為她想要僅止於表面上的「賢德」。

故事裡的皇后信佛,也信那些有的沒的神鬼,不過表面上她什麼也不說,或許就算面對神佛時也一樣。

往往在皇后恬靜而自持的外表下,似乎洶湧著無盡的狂濤與怒火,歷經多年的後宮鬥爭,這個地位最高貴的女子,時常不露半點痕跡,悄悄應付著紛至而來的問題。

雨夜無法入睡的皇后,或為思念早殤皇子弘暉而頭痛的皇后,以至於謀害其他女人的皇后,皇后具備多種面相,可以文雅而高貴地懸腕練書法,也能談笑間抹去任何後宮妃嬪的性命。

皇后與華妃(年世蘭)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前者行事隱晦,後者除了曹琴默搞得那些計謀之外,就連殺個人都要做得囂張而光明正大。

性格上的差異,往往使得華妃落了下乘,而皇后可以隱忍不發,就得等著給對手一擊必死的殺著。

皇后另外有一點跟華妃不同之處:華妃害人殺人,全都針對後宮那些與她爭「寵」或分「寵」的女子,而皇后則不計受害者,只要誰受「寵」,或者誰因「寵」而有孕,導致會威脅到中宮地位了,她就馬上出手。

因此,在木薯粉事件中,華妃同曹琴默聯手陷害甄嬛,必然是確認過溫宜公主食用的份量仍屬於安全範圍之內,但皇后打蛇隨棍上,意欲挑撥皇帝來收拾一干人等,或者太后打算連合皇帝處死曹琴默的手段,皇后不可能不曉得,卻都故意不作聲,常常漠視他人的死亡與受難。

皇后的「賢德」促使了她的心地變得無比陰毒,卻也在細微處顯得那樣柔軟而使人憐憫。

下圖是皇后給皇帝燉的湘蓮燕窩,皇后天天提醒天子必須養生,更是注重帝王的健康,最常做的便是要他「節制」。

吃飯得節制,玩女人得節制,皇后的名言是:「不偏愛,懂節制,方得長久。」

只有補身體的時候,皇后呈給這位君王的東西,不但是最好的,也是最貼心的。

華妃(年世蘭)往往給皇帝最想要的:美人加美食。

皇后永遠給皇帝最好的:君王的龍床永遠不缺美人,桌上未必有美食,但補品與建言絕對少不了。

太后時常安撫皇后:「平分春色總勝於一枝獨秀。」其用意,也不過就是太后想選個新人進來分華妃的恩寵,也讓皇帝有更多的機會生育小孩。

後來又對她說:「人生難免不如意時,妳懂得排遣就好。」

皇后學習了,更強調:「做得正妻就要有容人的雅量,夫君再寵愛妾室也好,正妻就是正妻,即便是薛丁山休了樊梨花三次,還不是要三請樊梨花嗎?」

皇后的表面「修養」工夫,使自己變得「宜室宜家」,或許是作者命名的暗含寓意,然而見證她對皇帝的愛情,又覺得有些反諷,而且顯得頗為悲哀。

皇后曾經說:「郎情似酒熱,妾誼如絲柔,酒熱有時冷,絲柔無斷絕。」表面上講的是甄嬛與皇上的情意,實則委婉表達自己的感情,還對帝王常常對她置之不理有些埋怨,但更強調行銷自己,這說法符合人性,也頗為動人。

下圖是一個讓我難忘的鏡頭,年老色衰的皇后,在一個月的夜間侍寢排程中,僅有初一和十五兩天可以陪伴帝王,皇上也循後宮規範來此睡覺。

老夫老妻之間,僅留下單純的睡覺,絕對不會在人人愛看的「行房檔」留下記錄。

同床共枕間,為了政務滿臉疲憊的皇上,早已經深深入眠,而夜半不寐的皇后,面龐有著那麼滿足而溫情的神秘微笑,摟抱著中年略肥的帝王,又是多麼地深情?

可惜,這樣的時刻,天子可不會珍惜。

皇后深情的擁抱,或皇后細心討好皇帝,富有天下的大清帝王絕不會心生感激。

因為他有了太多的女人,下圖滿屋子的妃嬪,人人都想獲得皇上的「寵」,那些已經得「寵」的各色女子,還少不了可能懷孕或早有了「母憑子貴」優勢的妃嬪,每個都不簡單。

當沈眉莊假孕事件發生時,皇后隔岸觀火,或許早就看出華妃(年世蘭)使用了曹琴默的毒計,可以順便將那正得寵且在學習六宮事務的沈眉莊收拾了,所以她坐視事件發展,最後得以修裡華妃,也算是一石二鳥。

皇后和華妃(年世蘭)最大的不同,在於皇后對於真正懷了龍種的後宮女子,絕對會下辣手,而且動作不會停止。

表面上,富察貴人(富察‧欣儀)隸屬於皇后一黨,因此富察貴人這樣喜歡炫耀的膚淺女子,根本沒覺察出皇后真實的心境。

皇后與曹琴默是同樣類型的女人,同樣陰狠,但後者頂多能唬弄華妃或其他傻呵呵的妃嬪,皇后年長且道行更高,又有已故純元皇后這個姊姊的關係來獲得皇上垂憐,還能得著表姑母的皇太后做為最大的靠山,皇后可說早已立於不敗之地。

可惜,皇后仗勢欺人的手段,就是背後給自己相同陣線的手下一刀。

皇后裝可憐,或者每天表露虛假的微笑,並且對皇上表演那份「賢德」,說來也不是件簡單的事。

皇后還有一句名言:「不過人心都難測,何況是畜類,愈是親近溫馴,就愈容易不留神呐。」

因此,無論誰成為皇后一黨的成員,皇后就算讓其受「寵」,實際上更可能已經在算計這些女人,並且不斷試探後宮妃嬪們在皇上心底的份量。

皇后的險惡之處,就在於她和帝王內心的類似心態,永遠防範身邊的所有人,也不忘隱藏心思,表面溫馴和善,背後兩面三刀。

皇后非常瞭解皇上,知曉了帝王設計年世蘭的手段,以及不免對華妃多年無子的愧疚感,所以皇帝與年世蘭調笑時說「就數你小氣,讀書不多,頂嘴倒快」,皇后就努力習字讀書,偶吟詩詞來引發皇帝的關注,不得不說花了許多心思。

而皇后踐踏後宮女子,其手段是非常高明的,除了太后知曉一二,或者後來整垮她的甄嬛,大致上很少人能摸清皇后真實的心性。

為何皇帝的子嗣如此稀少?

明明後宮有那麼多女人了,皇上的「寵」也隨著他豐富的侍寢和臨幸活動展開了,最少廿五至廿八個日常陪睡的美女,怎地這帝王活到四十五歲也就產出三子一女?

是皇后,皇后控制著後宮,也操縱著後宮女子的生產。

她還有一句名言:「身為皇后,永遠都不能有說厭煩的時候,一旦被人發覺力不從心了,那些盯著后位的人,不把你生吞活剝了纔怪呢。」

後宮發生了那麼多事情,那樣多的女子失了胎兒,或者冷宮總是有新的犧牲者被送進去,到底有哪些不是皇后的所作所為?

我總是不免回想起電視劇裡面最初出現的那個「芳貴人」的下場。

雖說劇中沒有太多描述,可是能夠將麝香仁埋在碎玉軒的海棠花樹底下,其殺傷力得以害得全部住在那裡的女子都不孕或小產,那麼可以有這般手段的,肯定就是皇后的設計。

或者可以說,哪個女人在後宮沒了孩子,十有八九出自於皇后下的手。 

那麼,為何齊妃李氏可以誕下三阿哥弘時,還能處在皇后之下多年無虞?

答案很簡單,齊妃是個很蠢的女子,生下的三阿哥弘時也是個笨蛋,腦筋不靈活的人最好控制,皇后捏著手中這張王牌,主要是自己年逾四十歲,無法生產,只有保留一個可資利用的皇子給自己,然後找個機會幹掉這個手下即可。

果然,皇后終於還是處置了齊妃,並且利用了她的剩餘價值:教唆齊妃去毒害其他女人,然後挖個坑讓她自己跳下去。

弱智的齊妃果然上當,皇后這一手棋來「殺母奪子」,順利讓三阿哥弘時過繼到自己名下,除了為自己的將來考量,更是要牽制其他後宮受「寵」卻無子的妃嬪。

殺雞取卵可以實施一回,主要是齊妃是漢軍旗,皇后有許多理由處置她。

而富察貴人的小孩,則如同其餘後宮女子懷孕的過程,讓皇后以獨到而精準的毒計搞定,再度順利使之流產。

為什麼皇后要拉攏富察貴人,成就富察貴人的「寵」,卻要狠心迂迴著設計她跌倒小產?

除了富察貴人比齊妃李氏聰明之外,富察貴人的滿軍旗出身,對於這位大清皇后是更大的威脅,而且富察貴人年輕美麗、背景雄厚,很有可能獲得比「妃」更高的位份。

皇后一直在扶持的後宮女人,除了必須注意是否具備帶有威脅性的背景,更在乎血統問題。

例如皇后一黨早先的成員齊妃,或者後期的安陵容,都沒有具備實力的父族或親戚,而貞嬪、康常在等人又與齊妃一般愚昧,最麻煩的便是又漂亮又具備外戚實力的女子。

最初皇后曾想扶植的夏冬春,只是個美麗的草包,父親也不過是個漢軍旗的包衣佐領,對於滿族來說,也不過算是「奴才」階級,所以出身包衣的年羹堯兄妹,皇后雖忌憚,實際上根本就看不起他們。

但富察貴人呢?

仔細觀察皇后一黨的成員,必備資格就是外貌美麗,血統純正的滿軍旗更是要緊,不過最關鍵的一點,皇后挑的女孩都很蠢,所以能輕易操縱。

富察貴人後來發瘋,又沒了龍胎,已經失去利用條件,所以皇后又選了瓜爾佳‧文鴛做為自己的新棋子。

要說惡性重大,祺貴人(瓜爾佳‧文鳶)也算得上一號,只是此女總是探測皇后的底線,更由於出身高貴,導致她常常說一些蠢話,譬如聲稱「嫡庶之分」這樣的敏感話題,更是踩到了地雷。

因為皇后雖說出自太后一族,除了是「根正苗紅」的滿人,還是太后烏雅氏的表姪女,可惜就算出身烏拉那拉氏,卻是小老婆生的庶女。

妾所生的女兒,在那樣的舊時代就會成為大老婆與正室子女的壓榨對象,普遍遭受歧視。

故而,庶子的皇上在意自己的出身,庶女的皇后介意自己的出身,她費盡心機要成為皇后,或者皇帝竭盡心力剪除皇室兄弟御極天下,都屬於時代的悲劇。

換言之,《後宮甄嬛傳》強調的暗藏含意,就是:一夫多妻制的罪惡及悲劇

皇后忌憚瓜爾佳氏的地位,厭惡祺貴人(瓜爾佳‧文鴛)的膚淺,滿心的委屈與設計,使得皇后特別防備她,因而使出類似於皇帝準備歡宜香給華妃(年世蘭)的雷同手段,她贈送祺貴人一串珠鍊,卻是用紅麝香珠所製成。

麝香是古代避孕的最佳工具之一,誰要沾惹上了,大概都很難懷上胎。

雖說麝香珠的存在與否,個人由於沒有見過,其效果不得而知,不過麝香應該是對已經有孕的女子有影響,這也是宮鬥小說的一項誤區。

藉勢藉端是後宮的常態,想活下去,或者想要害人,都是女人們成黨結派的出發點。

皇后還有一句名言:「其實這後宮裡頭啊,從來就只有一棵樹,只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罷了,只要妳看得清,哪棵是樹哪朵是花就好了。」

女主角甄嬛曾經是個比較天真的女子,十幾歲的小姑娘,自然不會思慮太多,所以她一開始接近皇后,是想要謀求皇后的幫忙,豈料後宮最可怕的女人就是皇后,如此不啻是投敵的錯誤做法。

不過,由於甄嬛很聰明,後來摸清許多謀殺案與流產過程的真相後,便將皇后視為最恐怖的對手了。

在後宮裡面,智商高的就玩別人,智商低點的就被玩;智商實在太低的就被玩死,有時候自認為智商高的纔會被玩到痛苦至死。

許多女子林林總總的鬥爭和爭「寵」,就在於她們是在求生存,最裡外不一的人,就是皇后這種貌似人很好,內心卻最惡毒的女子了。

皇后賞紅麝香珠給瓜爾佳氏,表面是恩惠,背後是陰謀;每當有人求助,總是拿頭風發作當把柄或藉口的皇后,總是要求他人效忠,卻又一一回頭對付這些自己黨派的盟友,說來相當陰險。

對付同志或姊妹,皇后常常做得更狠,不是更教人心涼麼?

甄嬛真正被皇后設計而倒楣,就在年世蘭被整而年家垮台之後,皇后所以此刻出手,就在於甄嬛的父親甄遠道是彈劾年羹堯的主力,一家人正沉浸於勝利感,必然會放鬆警惕,所以皇后就趁機讓皇帝厭棄了女主角。

這手段非常簡單,甄嬛不清楚皇上和純元皇后的過去,也不曉得天子心底的真愛是誰。

當時還是莞嬪的甄嬛,完全不知道自己中了計,穿上內務府送來的純元皇后故衣,惹得仍然懷舊思念故人的帝王被揭露真心,不僅對於此姝不願安於當個替身而不悅,更氣憤於自己心中所愛的遺物被旁人褻瀆。

因此皇后志得意滿地笑了,認為自己的姊姊就算死了,還是能夠在關鍵時刻幫助自己,馬上就讓甄嬛敗得一敗塗地,敗得趴在地上。

小說裡面的純元皇后朱柔則,設定為「昭成太后侄女,乾元二年立為皇后,玄淩一生的摯愛;五年,生育時母子雙亡,諡純元,唯一與帝合葬乾陵者」,真相是被親妹妹朱宜修下毒難產而死。

電視劇改編純元皇后,套入烏拉那拉氏。

小說裡面的皇后朱宜修,是純元皇后之妹,「乾元五年立為繼后,廿五年囚昭陽殿,正章元年心悸而死,諡溫裕,葬以妃禮」,被甄嬛、胡蘊容聯手鬥敗,可以看得出來是套用乾隆帝的兩位皇后史實。

電視劇改為烏拉那拉‧宜修,少了點皇后在小說裡面的鬥爭,對手也被刪剪幾名。

譬如小說裡面乾元五年被賜死的先德妃苗氏,還有先賢妃甘氏,到了電視劇裡面,應該是將兩人合併為某個無名的側福晉,因對純元的死負有責任且幸災樂禍被處死。

簡化了的電視劇,仍長達七十六集,但仍保留最重要的幾個龍套人物,好比宮女斐雯或甘露寺的靜白師太。

本劇主要發生地點,僅僅在皇宮或行宮、圓明園三處,外景地在甘露寺、清涼台與凌雲峰,摩格王子出現的地點就在清涼台附近森林。

順便補充一下甘露寺的幾名重要龍套名單,下圖列表是皇宮以外的其他角色:

與瓜爾佳氏和皇后共謀串通的斐雯,只因為甄嬛生產時讓她吹了風,被皇上懲罰掌嘴,連帶恨上了自己的主子甄嬛,所以陷害她,表面上誣陷甄嬛跟溫實初有染,實際上要挑動的是皇帝向來敏感的猜疑神經。

滴血認親及血融的情節設計,說來簡單,不過皇后將這樣的過程弄得稍微複雜,帶出的還有一些小祕密:原來甄嬛當年帶髮修行,在甘露寺天天受人欺侮,背後是出自皇后的授意。

皇后彰顯的邏輯概念,沒想到卻意外被葉瀾依所破壞,許多無法預料的因素,超乎這位總是將一切橋段掌握於手的女子的想像。 

滴血認親,也同樣被聰明的甄嬛揭破,加上最懂得物理與化學變化的太醫溫實初,皇后已經失了先機。

皇后被人看破手腳,皇帝的懷疑反而回到她身上,就因為那驗血的水是皇后所準備,皇后一個眼色過去,跟隨自己多年的婢女繪春馬上跳出來認罪,但仍無法扭轉頹勢。

甄嬛相當聰明,卻不如皇后總能摸清皇上這世上最難猜的人的心思,雖說應對皇帝、太后,皆能夠以多年情誼或背景家世來解決彼此的利害問題,但在風光和落魄時的對策,皇后表現得當,能知人善用,學識廣博,才能並不在甄嬛之下。

可惜,皇后與瓜爾佳氏的失敗,就在於甄嬛於三年後從凌雲峰回到皇宮,完全得到了皇上的憐愛。

就算天子曾經如何愛著純元皇后,可是過了這麼些年,感情上寂寞空虛的帝王終究需要投射一種依託,他看得上眼的僅有甄嬛,這個才情與美貌均能夠與純元皇后相比的女子,多年以後還是刻印在皇上的心坎裡。

所以,皇后的人馬再多,或者皇上一晚幾個女人,皆敵不過皇帝的愧疚感,純元皇后死因詭異,或者甄嬛受到誣陷的過程太過於使人起疑,不免讓帝王將疑惑的目光轉往皇后身上。

而在這時候,替死鬼是必要的,皇后一黨永遠要犧牲底下的成員,只為了保有後宮之主的權位。

瓜爾佳氏太過愚蠢,槍打出頭鳥,她自己笨得往槍口上撞,承認一切出於自己的設計和猜測,滿心以為皇上會由於多年關係而放過自己,卻完全不是這個她所猜想的結果。

皇帝是全天下最狠心的男子,薄情寡義,一條鮮活的生命就此被埋葬於後宮之中。 

女人們為了家族榮辱,也為了自身性命和地位,用盡手段搏上位,或許種種作為都不算錯,只是可惜了紅顏多薄命,誰的死,看似都是被逼的。

其實皇后也是個可憐人,她愛慘了皇上,愛到不願看著自己愛的男人和別的女人在一起,也讓許多女子入彀,或冤死或瘋狂,塑造了後宮最多的悲劇。

當然,多少女人們為了爭名逐利,進入後宮的女人哪個不是為名利而來呢?

說到底,那個時代的妻妾制度就是那樣,官宦人家教育出來的女子心思也是如此,可人心什麼時候會變呢……

皇后害過的女人很多,為了讓這些女人先幫自己,成為自己一黨,也能把理由說得毫無破綻:「錦上添花有什麼意思?雪中送炭纔讓人記得好處呢。」

皇后評論瓜爾佳‧文鳶之死,這段對話非常經典,而鏡頭也讓人感覺怵目驚心,「好處」沒幾個人得享,壞處更是常見,瓜爾佳氏之死就是這麼現實。

皇帝的愛情,在某種程度上使人覺得像是空中樓閣,虛偽,卻也專情。

這樣的專情反而是一種對於所有後宮女子的殘忍,皇上可以跟所有的女人睡,轉過頭找到錯處,也能馬上坐視她們被冷酷殺死。

女人往往由愛到性,或許是我想得太多,發現後宮許多女子渴望的「寵」被連結到「愛」,好比華妃年世蘭,或者其他帝王身邊的妃嬪,但是每每想到女人可以用性去征服,然後得到她們的心這個理論,就讓我感到無比噁心。

總是閉著眼睛翹二郎腿來念台詞的皇帝,或者那粗俗的言行,那對於兄弟猜忌嫌惡的做為,很難想像皇后與年世蘭能愛他愛得那樣深。 

蔡少芬演得真好,將皇后得意時的歡喜,動情時的真摯,生氣時的爆發,敢愛敢恨,都非常到位。

皇后心狠毒辣,為的只是想要獨佔皇帝的目光,而她保有「賢德」之名,背後卻滿是心酸血淚。

其實最愛皇帝的還是皇后,年世蘭入宮不免為了年家與兄長的地位,可是皇帝喜歡這個那個女人,對於皇后或年世蘭都是利用或補償的複雜心態,也不知道珍惜她們,最後不免導致她們走上歧路。

皇后以姊妹情想打動皇上,那含淚訴說痛苦的皇后,本以為可以讓自己從泥淖中脫身,豈料沒能害死甄嬛,皇上對自己的猜忌反而更重,皇后這段自白顯得非常感人,甚至使我極為難過。

不過,皇上已經對年老色衰的皇后沒了興趣,不僅厭煩於長期聽這女人拿長姊說事,更恨她時常在後宮耍手段。

既然太后都看得出來,皇后是後宮女子凋零與皇帝子息薄弱的主因,那麼,久經歷練與猜疑成性的帝王,不可能猜不出誰是幕後的真正黑手。

難道皇后不曉得甄嬛多受君王寵愛麼?

年輕的皇后也曾純真過,初入雍王府的她亦曾憧憬美好的愛情,雖也知人情險惡,卻也希望和夫君白頭偕老,當她發現甄嬛得享行宮的溫泉,皇上特別讓人準備了碎玉軒那床紅褥子下的花生紅棗和桂圓蓮子時,甄嬛感動得淚盈於睫,景仁宮的皇后肯定恨得滿心酸楚。

所以,當她可以利用純元皇后時,怎樣都要打出那張牌,譬如讓甄嬛心碎絕望到連女兒都不要,只想離開後宮那骯髒冰冷的地方,或者派人去甘露寺羞辱她,就是要狠狠踐踏甄嬛的自尊,以便發洩自己多年的妒恨。

對於皇后來說,也只能嘆息造化弄人。

皇后害皇后的手段,可以查證《食療本草》或《食醫心鏡》等中醫典籍,芭蕉性寒,對於經期或有孕的女子都頗有傷害,加上會使產婦子宮收縮的桃仁,致死是大有可能的。

皇后的告白這一段也是非常經典的,因為皇后再狠毒,可是當她講起當年孩子夭亡之際,自己深愛的丈夫卻在自己姐姐那裡時,聞者也不禁落淚。

而在那個嫡庶階級分別明顯的年代,出身就是個庶女的皇后(烏拉那拉‧宜修),本來早已嫁給了雍王爺當側福晉,沒想到自家長姊來探望她懷孕的妹妹,雍王爺卻看上了她姊姊,還忙不迭將這後來王府的親姊姊立為嫡福晉。

本來,皇后當年懷孕的時候,皇上許她說,願意扶正她的地位,沒想到嫡福晉之位轉眼成空,違反諾言的男人,自此只疼愛自己的親姊姊。

可以想像皇后的痛苦,也能明瞭為何皇后想要毒害親姊,畢竟,她無法對深愛的男人下手,只有對情敵與宿怨發洩。

但皇后也點出了一個關鍵:當年的純元皇后,其實並不愛皇上。

絕望的皇后,終於吐露讓皇帝也不免害怕的真相。

其實看完這齣劇,感觸挺大,不得不特別為皇后抒發一點感想。

真正感觸最深的是後宮,是甄嬛,也是皇帝悲慘的一生。

皇上好似擁有江山美人和一切,戲裡每個人都算計他,而他也算計著每個人,缺乏信賴和愛的後宮,最終帝王得到的不過是枕邊人的迫害。

皇后與皇帝,恰巧如同鏡子的兩面,想愛的人不愛自己,「得不著的都是最好的」這種悲劇貫串全劇。

玉鐲沒變,數十年戴在皇后手腕上,絲毫無損;然而帝王之心,卻早就放在別的女人身上了。

「朝夕相見」的悲哀,就在於見了也爭如不見,對於深愛自己的女人,皇上從未珍惜過,這是皇后長久以來的痛苦,多年來如何使盡手段,怎樣對付後宮那些別具心思的年輕女人,或努力為君王謀劃經營一切,也無法挽回彼此的夫妻情份。

甄嬛再可悲,還有自己和所愛的允禮所生下的龍鳳胎,最終做了太后,勉強得著自己想要的結果。

但皇帝呢?他窮極一生只愛上兩個女人,純元皇后與甄嬛。

純元皇后不那麼愛他,只是帝王悲哀的幻想與長年痛楚,之後遇上甄嬛,或許剛開始只當作是另一個替身,不料三年甘露寺的分別,反而使皇帝真的對甄嬛動了情,卻沒想到甄嬛早就變了心,和自己的十七弟私通,自己千算萬算,最後孤獨死在甄嬛的手上。

可悲的皇帝,自己的嬪妃與皇后不斷殘殺自己的親生骨肉,就那麼幾個孩子生下來,還有三個不是自己親生的,似乎比這不愛的皇后更淒慘一些?

這是我看過最好看的宮廷鬥爭劇,好看在精選的美女們,每個都俱備優良的演技,就連宮女或太監都演得十分到位,一環接一環的劇情,在經過改編的刪減後,環環扣人心弦。

蔡少芬把一個狠毒的皇后演活了,有血有肉,有淚有恨,讓人感受到真實的女人悲劇,在那深宮中爭鬥求生存,而不僅僅是一個套用出來的角色而已。

空蕩蕩的養心殿內,甄嬛宣布了皇帝的駕崩,死前的皇后本以為自己能順利晉升為太后,豈料所有的願望皆不可得。

看完這劇已經很久了,該評論的人物也一一點評,剛開始的總結是:華妃最可悲,甄嬛最可憐,皇后最狠毒,皇上最陰險,也最薄情……

後來不免心想:痴男怨女,人人皆下場淒涼,誰又不可憐呢?

其他內容請參照: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一)雍正一朝的歷史設定和小說差異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二)後宮中皇帝的廿五個女人們:舊社會一夫多妻、滿漢矛盾與封建王權的惡果!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三)皇帝這個扭曲的人物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四)甄嬛這個女人的愛恨情仇、爭權奪利、派系鬥爭,以及她的心境轉變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五)愛新覺羅‧允禮從果郡王變為果親王的悲哀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六)華妃一黨:美豔兇悍的華妃、馬屁精麗嬪、耍花招的余鶯兒、忠心的頌芝、最狠毒的曹琴默

(待續)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其他
迴響(9) :
9樓. tom
2015/11/18 17:07
赞。袖阀管
8樓. 莞嬪
2014/08/21 17:58
我覺得把麝香埋在碎玉軒海棠樹下應該是華妃不是皇后,皇后一開始把甄嬛安排住承乾宮,就是華妃改去碎玉軒的,而且華妃還說甄嬛住那邊搞不好能跟芳貴人一樣懷上龍種,不覺得這就是暗示嗎?(good65789@yahoo.com.tw)
7樓. 浣腸在
2013/03/12 13:27
我認為皇上並是懼怕年家才會利用華妃,而是真正深愛著華妃。畢竟對一個男人來說,若不是真愛一個女人,別說是勃起做愛了,甚至連接吻都會感到無比噁心,怎能演出好幾年的愛情騙劇?
皇上雖然數次削減華妃的六宮實權,但也數次語重心長的說:[華妃總是愛耍小性子,但本性倒也不壞。]

其實一方面來說,在太后跟皇上眼裡,華妃的這些小動作的確都只是[雕蟲小技]!
另一方面來說,華妃打從皇上壅親王府開始,就開始長扮君側。皇上認識華妃這麼久了,當然是了解華妃的本性。使用麝香是遲早要消滅年家,只好犧牲華妃,這句話也充滿著皇上心疼華妃時的意味。

好比欣常在,富察貴人一流。就算是滑胎小產,皇上也不過就是寬慰幾天,才真是當她們為生孩子的機器。

[對於愛一個人,才會關心她所有的事]
6樓. 好看
2013/02/13 15:23
皇后讓安陵容變成烏鴉

安陵容嗓子壞掉後,被她同宮的那兩個小角色欺負時

剪秋不是有來解圍嗎?

後來剪秋回宮,皇后大有深意的說:他嗓子既然壞了,就讓她壞到底,

什麼置之死地而後生。

所以應該是那個沒腦子的祺貴人先下藥,弄壞了嗓子

但真正糟到底變成烏鴉嗓子,是皇后再度下的手。

5樓. 好奇的貓
2012/12/18 16:22
請問
分析的好透徹啊~~不好意思,請問一下,「皇上要什麼,盡量給他就是」是出現在哪個場景呢?  看得很認真居然還是看漏了~~
4樓. may
2012/10/11 02:20
皇帝一生夠爽快了

皇帝的最終結局雖然看似淒涼(大家都算計他、孩子被殺了一堆、還戴了綠帽)

但是就過程而言,他超爽的啊,要多少年輕緊緻的肉體就有多少

那怕為了維持政治勢力平衡而必須X他看不上的女人,但是轉眼間又可以拿其他的女人來換口味

爽一輩子也夠本了,孩子啥的其實也還好,反正也不是他帶

說是一夫多妻制的問題其實也只是表面,還能更深入追到傳承多年的儒家思想裡

利用偽知識然後是暴力來逼迫女人承認而認同自己只是男人的附屬

就像現在的塔利班政權用血腥手段去殺害那些想上學的女孩子一樣

3樓. Karen
2012/10/10 20:26
閒聊

皇后這個角色,這個女人的心理狀態,讓我想起明憲宗和萬貴妃這段女大男小的畸戀(女大男18-19歲)。萬貴妃因為自己年華漸老,生育力不如年輕后妃,即使獨佔皇帝,好不容易生了孩子但也早夭。因為自己無子,早期萬貴妃對後宮幾乎是趕盡殺絕,但仍有漏網之魚-在安樂堂秘密生下的明孝宗。明孝宗的生母命運多舛,在明憲宗意外的臨幸下有孕,最後不但沒有母憑子貴還死得不明不白(大概遭萬貴妃的毒手)。有人評明孝宗終生只愛皇后,遵守一夫一妻制的原因,或許是他有感後宮及母親的境遇有關。不過,萬貴妃和皇后的差別在於,她得到明憲宗的愛(雖然這個愛是畸形的,男對女有愛亦有懼怕,以及戀母情結及安全感的因素存在。)

2樓. ZOE
2012/10/02 15:20
好看!
版主,分析的好詳細,現在正在收看中的觀眾!喜歡
1樓. - -
2012/09/09 09:08
額 好誇張(aaaaa641208@yahoo.com.tw)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