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大佬略微详细的介绍一下《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的剧情?

能理清故事脉络和人物关系最好,多谢!
关注者
8
被浏览
89,630

5 个回答

试着回忆一下人物关系和剧情,可能有些偏差。

故事正式开始前

《风起长林》的故事,距离《琅琊榜》结尾应该大约是 50 年。

分几个支线介绍一下背景。

路原、萧庭生、林深

这是梅长苏当初从掖幽庭救出的三个孩子。他们后来结拜为兄弟,一起从军。其中萧庭生(武靖爷萧景琰的长兄祁王的遗腹子)被武靖爷收为义子,获封长林王,大家喊他老王爷。

然而路原走偏了路,跟武靖爷的第二个嫡子莱阳王勾结贪污军饷。但他在最后时刻醒悟了,拼死保住莱阳王想灭口的人证,又写了认罪的信给萧庭生,然后携夫人一起自尽。萧庭生赶到现场带走了他五岁的儿子,当成自己的长子养大,取名萧平章。

武靖爷和柳皇后选儿媳妇的眼光十分跳脱不定,长林王妃就是十分靠谱的一位(从这个角度来看可能庭生才是亲生的,那两个嫡子的媳妇简直了)。萧庭生力排众议,立没有血缘的罪臣之后萧平章为长林王府的世子,也得到了她的支持。这位王妃自己生下了长林二公子,取名萧平旌。

三弟林深在一次战役中伤重不治,只留下了三个月大的女儿。萧庭生知道他的心愿,刚好又赶上自己的儿子平旌出生,就以一对银锁为信物,双方达成了婚约。然而林深的夫人明白平旌生于长林王府,日后定会上战场。她不忍女儿再承受丧夫之痛,就带着女儿逃走了。平旌一直戴着银锁,等了自己要娶的那个林姓女孩很多年。

宫城、东海

武靖爷有两个嫡子,一个是后来的大酒窝皇帝萧歆,一个是上文的莱阳王。大酒窝皇帝为人还是很靠谱的,也有脑子,可能是静妃良好基因的最后传人。他与长林王萧庭生一生都维持着非常好的关系。至于他儿子萧元时,无论论脑还是论心……算了不提了。这可能是因为他携带了来自母亲荀家的被迫害妄想症末期基因——毕竟他母亲荀皇后和她哥哥荀白水首辅是全剧被迫害妄想最严重的两个人,难分先后。

某年,邻国东海嫁来两个女孩,一个嫁给后来的大酒窝皇帝,成了淑妃;一个嫁给了莱阳王,大家叫她莱阳太夫人。

莱阳王因为贪污军饷之事被武靖爷处死,对外官方说法是病逝。彼时太夫人已有了身孕,后来生下遗腹子萧元启。这王位当然是保不住了,但是皇上仍然给了他莱阳侯的爵位。然而太夫人对大酒窝皇帝、留下证据的路原、推动查案的萧庭生都恨之入骨。至于联系起后两者的萧平章,那自然恨上加恨。然而她一没文化二没脑子,干的都是些甄嬛传打胎小分队的工作。

萧平章迎娶从小两情相悦的女孩蒙浅雪(其叔祖父是蒙挚,即人见人爱的萌大统领)时,太夫人在濮阳缨(他的故事后面讲)的引导下偷偷掉包了大酒窝皇帝的皇后送给蒙浅雪的妆盒,在里面放了极寒的东海朱胶。这导致蒙浅雪多年不孕。在妆盒刚送出宫的那阵子,淑妃发现了这一切。她提醒老乡太夫人悬崖勒马,太夫人因为被发现真相十分惶恐,再加上皇后一诱导,她就趁淑妃生产时下毒杀了她。

夜秦

夜秦有一种叫夜凌宫学的神奇机制,会挑选资质最好的小孩层层筛选,通过选拔的孩子被称为夜凌子,可以在宫廷担任要职。濮阳缨和他弟弟都在接受培训和选拔,然而濮阳缨因为掌尊大人的评语“性格不好”被淘汰了。事实证明掌尊大人话说不好听,眼光却是不错的。

故事开始前二十多年,夜秦爆发一场大瘟疫,蔓延于首都,导致灭国。大梁为了阻止疫情传入,派长林军封住了国境。

奄奄一息的濮阳缨收到了济风堂(民间医疗组织)送来的救命药丸,他母亲却说:“你一定也愿意把唯一的药丸留给弟弟吧!”从此,濮阳缨彻底走上黑化之路。

掌尊大人也死于瘟疫,临死前他将夜凌宫学的金令留给濮阳缨的弟弟,宽慰他说世上没有永存的事业,金令权当是一种心理安慰。他鼓励弟子们去过自己的生活。弟弟祭拜掌尊时将这些话告诉了濮阳缨,濮阳缨却一刀杀了弟弟,抢得了这个能让一众夜凌子听凭差遣的金令。

他利用金令,在夜凌子之间传播“夜秦亡国都是大梁和长林军封锁国境惹的祸”这一仇恨思想,洗脑了所有忠心耿耿的夜凌子,从而有了大量听凭差遣的人手。

琅琊阁

五十多年过去,昔日的少阁主蔺晨也成了白发飘飘的老阁主。梅长苏死后他立下了琅琊阁的规矩——有朝职在身的人不能入琅琊榜。从此琅琊阁再不过问京城事务。蔺晨自己没有孩子(貌似),扶持最得意的弟子蔺九做了琅琊阁少主。

萧平旌从小有父兄护持,心思单纯,性情飞扬。他来到琅琊阁学艺,深受蔺晨宠爱,也和蔺九是挚友。

正文故事

调查沉船

长林世子萧平章在北境带军作战,但后方的补给船竟全部沉船。长林军弹尽粮绝,萧平章自己也身受箭伤。老王爷萧庭生在后方请求皇帝赐兵符驰援北境——他是凭借预感提出了这个请求,没有实在的需求证据。朝臣们早就对功高震主的长林王府心怀不满,但正如前文所说,大酒窝皇帝与老王爷同心同德,从不相互猜疑。因此老王爷的请求得到了允准。

身受重伤的平章被带回营中,老王爷派人去请济风堂救治。济风堂的黎老堂主先派来了最得意的弟子林奚(即,一个与平旌大约同龄的林姓女孩),自己随后赶到。同期赶来的平旌心里焦急,又不信任这个看似柔弱的姑娘,说了些很不礼貌的话得罪了她。林奚当机立断,拔箭救了平章的命。(第一次看的时候一晃而过没注意,林奚那时候的身份已经是济风堂少堂主了!什么叫年轻有为诶,毕竟她才21岁。)

(P.S. 我在一篇蔺苏同人文《与君辞》里第一次读到黎老堂主 == 黎纲的私设,挺喜欢的~尤其是联想一下黎纲和老堂主的演员就更对味了。)

平旌去查沉船的真相。沉船时,附近济风堂的船试图救人也遭迫害,但把领头补给船的船长保了下来。作为济风堂的人,林奚也一起上路去查(重看这段才意识到原来黎老堂主其实心知肚明地在撮合他俩)。平旌深潜水中取来了沉船的重要物证,证明有人对船动了手脚(借此他猛地扳回了一波林奚的好感);莱阳侯萧元启拼命帮他们保住了人证。证据指向了朝中重臣宋浮,他曾试图收买船长,让他带领补给船搁浅。

宋浮犯此大罪自然保不了命,但他死前对萧平章表示,自己看不下去长林王府仅凭感觉就能获取兵符的权势,只是希望补给船搁浅,让他们打一场败仗——这说明把事情做绝的恐怕另有其人。

(更新,补充一下事情的全貌。宋浮买通大同府尹,以重金劝服船长偏航误期。然而在他不知道的暗处,有一个人暗中指派人手给船体动了手脚,因此原本的搁浅就这样变成了沉船。与此同时,此人传信给长林军的敌方大渝,告诉他们长林军左路将会补给断绝,只需强攻这一路即可。事发之后,此人甚至调动了琅琊榜排行第四的高手,同时也是宋浮和大同府之间的联络人,前来扰乱平旌的调查。至于此人是谁,不妨看完后文再猜猜看。)

濮阳缨的阴谋

与此同时,濮阳缨利用白神信仰在宫中获得了荀皇后的信任。荀皇后视自己年幼的儿子如命,濮阳缨号称能利用白神治这位小太子的病,荀皇后对他也是言听计从(封建迷信不可取一连)。

濮阳缨的复仇计划就此起航。他写信联系了东海的墨淄侯(琅琊榜第一高手,已故淑妃的哥哥),劝他来金陵查明七年前淑妃之死的真相。墨淄侯确实查到了。为了保住儿子元启的命,太夫人写下遗书供述自己的罪行(包括杀害淑妃、害长林世子妃蒙浅雪不孕、扎小人诅咒皇帝等),随后被墨淄侯杀死。

萧元启精神崩溃,哀求平旌去找皇上求情,给他留下母亲遗体让他安葬。然而皇帝被真相气得不行,平旌因为嫂子的事情郁郁不乐,一时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莱阳太夫人就这样被埋在了荒野。萧元启不知道平旌心情大幅波动的原因,他只当平旌不把他放在心上——于是他也走上了黑化之路。

濮阳缨知道墨淄侯是有野心的人,因此给他画了个大饼,许以整个东海国的繁荣,然后帮他和萧元启之间牵了线。萧元启就此成为了墨淄侯的弟子。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北燕前来和亲的事情。主和的北燕五皇子带来一个郡主和亲,郡主却与他政见不合,且不想甘愿嫁人。蔺晨曾派琅琊阁的鸽子来给人在京城的平旌送信警告,但因为他向来喜欢在信里讲些好玩的事,导致平旌不够重视,没有及时拆看。平旌中了郡主的圈套,在比武过程中他的断剑飞出意外刺死了北燕皇子——尽管最终他成功脱罪,也让忠于五皇子的江湖高手拓跋宇信了他,但这是全剧的重要转折点,它导致北燕局势大变,主战派占了上风。也正因此,老王爷去了北境,重新整饬那里的军队。

所以说,琅琊榜2可以改名为《都怪平旌不及时看信》。

濮阳缨打算在金陵制造和当初夜秦一样的瘟疫。趁皇上和老王爷外出,他告诉皇后,说他通过白神发现太子有性命之忧,但他可以通过牺牲几千平民的性命转移灾殃。荀皇后作为没脑子没文化没担当的代表,当然就信了(封建迷信不可取二连)。她照濮阳缨的意思要求京兆府尹封锁赤霞镇,方便濮阳缨安置瘟疫毒人,并确保疫情在赤霞镇蔓延。林奚在此期间去了赤霞镇前线救人,平旌也来来往往帮了许多忙。

瘟疫在赤霞镇愈演愈烈,偏偏这时京兆府尹命人开放了赤霞镇,让病患四散,把疫情扩大到了京城。与此同时,宫里濮阳缨安插的人也成功将瘟疫传给了太子。(正所谓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好在荀白水的被迫害妄想虽然没治,但还没到完全没脑子的程度。他和平章共同下了封城的命令,再在济风堂的帮助下渐渐解决了疫情。在此期间林奚也感染病倒,平旌一直守在她身旁,他无意中烧的一杯药水被证明为解决疫情的重要因素。太子也活了下来。

濮阳缨的计划还没到头,他安插的人成功用毒刃刺伤了平旌,三天后平旌毒发昏迷。濮阳缨通过手下告诉平章唯一的解药在自己手里,如果平章想要,必须亲自打开一个机关,在这个过程中他自己也会中毒。解药只有一份,换句话说平章若想救平旌必须牺牲自己的命——然而平章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拿解药。濮阳缨想想二十多年前的自己,才猛地明白:卧槽,原来这世界上还真有那种为了(甚至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牺牲自己的、表里如一的傻子!他自觉三观毁了,逃也似地离开了现场,被萧元启所杀。死前他留下了皇后帮助疫情扩散的证据。

平旌的人生低谷与高光

与此同时,济风堂的诸位翻烂了医书才找到一份解药救两人的办法,代价是平章需要卧床数月。这原本极好,但平章突然接到父亲在北境陷入危险的消息,他当机立断选择了换自己的血救平旌,自己奔向北境,救下父亲后毒发身亡。醒来知道真相的平旌痛不欲生,且因为林奚帮助平章完成了整个救人过程,他有很长时间无法面对林奚。

不久后大酒窝皇帝也去世了,临死前他为了保住萧庭生不被荀白水和荀皇后恶整,当着群臣的面托孤,让他辅佐太子。荀白水和荀皇后(哦,太后)之后把所有的精力全都用在防备长林王府上了。

这期间北燕与大渝勾结,开放了一条路,让大渝皇属军可以顺利南下侵犯大梁。再加上大渝皇属军(就是那个每攒够二十万就要被歼灭的倒霉军队)换了新的好战主帅,战事一触即发。

唯一的安慰是蒙浅雪在林奚的调养下已有了身孕,她去琅琊阁休养,在那里生下了平章的遗腹子策儿。林奚独自上路,遍尝百草,编写她的药典。平旌去北境历练,萧元启也加入了他。中间平旌曾去琅琊阁看策儿,临行前得到蔺晨的一个锦囊。

回到北境的平旌打开锦囊,上面说十月朔日会有日食。他有了一个歼灭皇属军的主意。这个主意有个潜在的风险:此时还在先帝丧期之内,按祖制军队只可防守不可进攻。然而百年一遇的机会,要是错过就真的没了。所以他决心将计划保密。

这时候元启问平旌需不需要信使回金陵,平旌出于信任把写给父亲、上有部分计划的信交给了他。已在黑化路上的萧元启拆看了长林父子的往来信件,并向荀白水报信说平旌打算大举进攻皇属军。

在荀白水这种人眼里,国计民生和制衡长林王府相比,那自然是制衡长林重要得多。小皇帝在他和太后的一番游说下颁下圣旨,荀白水则亲自带着圣旨前往北境阻止平旌的进攻计划。他晚了一点点,正打算宣读圣旨时日食出现。大渝皇属军内部看到日食,都认为这是大凶之兆,吓得四处逃窜(封建迷信不可取三连)。平旌撇下荀白水发动进攻命令,并表示一切后果由他一人承担。此次行动将大渝皇属军全数歼灭,可以换得北境数十年的太平。

老王爷去世、平旌退隐

平旌忙完北境的事情,回京接受朝廷的处置。老王爷此时已经病重,他在平旌受审当日发表了一番肺腑之言,随后倒在大殿上。平旌扶他回了王府,他很快去世了。临终前他提醒平旌自己的遗愿:衣冠葬王陵,遗骨归梅岭

小皇帝看到他去世还是很伤心的,他下令除去长林军编制,派平旌去外地守孝,但没有对他进行进一步的处罚。不安好心的荀白水去找为父守灵的平旌宣布了这个消息。平旌确实已经心死,他把长林军令交给来祭拜的小皇帝,小皇帝不收,要他自己留着

东海的墨淄侯一直跟徒弟萧元启保持来往。他出现在元启家中,向他要大梁十个边境州府的军备情报,并表示只要他能攻下这些州府,他只要其中三个。到时候萧元启可以凭借收回剩余七个州府的功劳在朝中名声大振。萧元启决心不顾一切争取权力,就答应了。东海迅速攻占十州,萧元启果然奉命带兵出战夺回七州,还因此求娶到了荀家一位完全没有继承多疑矫情基因的姑娘荀安如。

平旌回到琅琊阁隐居,对朝中之事不闻不问。守孝三年后他向林奚表白,告诉她自己早已摘下了订婚银锁,只想跟她厮守终生。林奚却掏出了自己的银锁,平旌才知道她就是自己等了这么多年的姑娘。两人当机立断决定成婚。

(关于林奚之前为何不愿表明身份:母亲的遗愿是一方面,对平旌第一印象不好也是,但最重要的原因可以参考小说版。林奚原本不想嫁人,更不想嫁入王府,因为她把自己作为医者的事业看得很重,却又生活在一个女性方方面面受限制的时代。因此平旌尊重她的事业、钦佩她的努力——原话是“我想伴你游历山水,陪你撰写医书”——也是她爱上平旌,愿意与他相守的重要原因。)

蔺九知道平旌的不闻不问其实是刻意的,却并不评价,只是自己闲来无事整理了一份东海战况的资料。

小皇帝还想收回剩下的州府,因此派元启去找隐居的平旌请求建议。元启表示自己可以帮忙带信,但平旌回想起自己过去被拆看的信件,总算对元启起了疑心。他表示自己不想写信,只想跟林奚成婚远遁江湖。元启满意极了。平旌却开始拼命翻遍琅琊阁藏书,试图找出墨淄侯的真正目的。他找到了原因——墨淄侯想搭建深水船坞,让大梁再无可能收回剩余三州。通过可靠的人,他将此消息带给了荀白水。

参与收回七州的功勋将士中有两个重要人物——岳银川和狄明。在萧元启的推荐下,狄明成了皇帝专属军队——东湖羽林的主帅。萧元启找来狄明,拿出太后帮助疫情扩散的证据给他。狄明一家因为瘟疫死了十七人,只留下他一个,自然对太后恨之入骨。他经过考虑,答应帮助元启夺取皇位。

谋反与勤王

萧元启在荀白水家发现了平旌的信,猜到荀白水已对他起了疑心。他答应了墨淄侯的下一个交易,愿以深水船坞的图纸为交换让东海刺客杀死荀白水。荀白水因此在路上遇刺,临死前明白萧元启要谋反,托岳银川去找长林王萧平旌搭救小皇帝。

萧元启策反了一大半禁军,与狄明带领的东湖羽林一道,轻松搞定了剩下的一点禁军,冲进了大殿。

然而在他们冲进大殿之前,小皇帝就私下把天子宝印托付给了岳银川(那样哪怕萧元启夺位,其合法性也存疑)。大殿上狄明自述来历,直言太后罪孽深重,皇帝有这样的母亲也不配为君。太后表示虽然受人蛊惑,但她的罪过是真,她愿意以死换萧元启和狄明退兵。她接过狄明带来的刀,自尽了。萧元启和狄明走到这一步当然不会及时打住,所以他们扣押了小皇帝,打算几日后举办退位大典。

与此同时平旌写信给能联系到的长林旧部,以长林军令为据,征集兵力勤王。林奚知道他的决心,表明她的心始终属于他,但她的脚步不能为他停留。她继续上路编写药典,两人约定后会有期。平旌下山之前又收到了蔺晨的锦囊,里面是一个有赤焰军标志的手环。蔺九告诉他:“老阁主说,这个手环的主人一生从未打过一次败仗。”

尽管长林编制不再,但长林王的威名足以让旧部依然忠心跟随。萧平旌和前禁军统领荀飞盏(荀家难得的一位正常人)一路行军,队伍愈发壮大,最终直逼京城。退位大典上正准备接受皇位的萧元启被告知长林军兵临城下,惊得大呼不可能。

岳银川带着天子宝印冒死突破了京城的封锁,来到萧平旌面前报告情况。萧平旌决定和荀飞盏一起翻墙进城救小皇帝。两人都武功高强,潜入宫城不成问题。赶在萧元启的妻子荀安如(荀家另一位难得的正常人)跳楼自尽的时候,他们成功救走了小皇帝。

长林军劝降了宫城防卫的军队,狄明此刻已经知道萧元启勾结东海出卖军情的事实,也冲向勤王大军的长矛选择自尽。众人攻进了大殿,萧元启自知失败,但他向萧平旌提出了挑战(看来武功练成的人对于挑战高手的执念不是一般深啊)。

经过琅琊高手榜榜首墨淄侯精心教导的萧元启武功大大精进,几乎要将平旌击败。然而萧平旌手上所戴的手环帮他挡住了致命一击,他趁机还手,刺伤了萧元启,赢得了这场挑战。彻底认输的萧元启告诉他,自己家里有这些年整理的墨淄侯资料,他原本打算登上帝位后收复剩余三州,如今既然不再有机会,这些资料他就送给平旌了。平旌想把萧元启关押起来审问,但小皇帝命令手下杀死他。

平旌决心归隐江湖,不再过问政事,哪怕小皇帝亲自请求也没有改变主意。他将萧元启留下的东海资料送给了岳银川,自己骑马出了城。他惊喜地发现林奚站在长亭之下等着他。平旌本打算走遍天涯海角也要找到林奚,没想到竟能在此处相逢。他问林奚是否愿意与他此生相守、再不分离,林奚回答他:“我愿意。”

两人骑马远走,奔向他们一直期待的平静生活。

(全文完)

一个吐槽

结尾夹带一点私货吧。我觉得萧平旌此生做得最蠢的一件事情(也是唯一让我觉得他不够完美的一件事情),就是起兵勤王。的确,他从小蒙皇家恩养得以无忧无虑长大,确实有自己应尽的义务,但在宁负抗旨之罪也坚持歼灭大渝皇属军之后,他与萧梁可谓两清了。

后面荀白水、太后和小皇帝联手逼死他父亲的事情他忘了吗?他父亲临死前表示他肩上的担子可以放一放,他是不是也不记得了?他父亲死后皇帝和内阁是如何凉薄,是不是也忘了?

俗话说得好,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更何况他把大梁交给一个要本事没本事要良心也缺点良心的皇帝……他还不如自己当皇帝呢。但那样就等于彻底跟林奚一刀两断了,唉。

一个强行嗑糖

其实人人都说萧平旌和林奚圆了梅长苏和霓凰未实现的梦。可能只有本蔺苏党觉得,既然人人都叫平旌“小林殊”,那萧平旌离开朝堂远遁江湖,与医女林奚终成眷属,某种程度也算圆了我的意难平。

感恩感恩。

练习题

导致长林军左路补给船全部沉船的幕后黑手是谁?

一家独大的长林王府,被群臣忧惧。虽然眼下长林王府忠心耿耿,但长林王府罪在将来,皇帝病重,太子年幼,再如此放权,就是在赌长林王府未来的忠心。所以,朝堂各方势力出于各种目的,都欲扳倒长林王府……心系天下,忧心国难的长林王府向来不屑党争,可此时他们已在党争漩涡最中心,偏在这时皇帝驾崩,幼帝继位,长林王府最担心的这件事还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