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瑞典】瑞典政府佛系抗疫 移民港媽如何防疫?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移民百科 - 其他地區 - D200607

【移民瑞典】瑞典政府佛系抗疫 移民港媽如何防疫?

其他地區

發布時間: 2020/06/07 18:00

分享:

分享: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疫情下,瑞典是歐洲死亡率最高的國家,卻堅持採用寬鬆的抗疫政策「佛系抗疫」而成為世界焦點。80後香港女生Rosanna在瑞典定居差不多7年,惟有靠自己對抗疫症。

Rosanna自中學起在澳洲留學,修讀心臟科研究,博士畢業後便決定出國發展,現時一家三口在瑞典第4大城市林雪坪(Linköping)生活。當地是著名的大學城,她因工作移居至此並落地生根。「在澳洲認識的男朋友是瑞典人,想回老家工作,我亦獲這裏的大學醫院聘用,並獲批工作簽證,靠專業資格已獲永久居留。」

林雪坪周邊。

Rosanna(右)與老公Rasmas及兒子Alex在瑞典的林雪坪居住。

瑞典政府「佛系抗疫」

瑞典政府以「佛系抗疫」方法對付新冠肺炎,成為歐洲唯一已發展國家採取完全不關邊境、不封城、不停課的放任政策。政府沒有強硬地實施任何法規,所有商業活動也維持正常,只依賴市民自律地生活。有些人很聽話地留在家中,另一方面也有人照常進行社交活動,令疫症在社區蔓延。

她指:「瑞典的感染個案屢創新高,而且沒有足夠資源去為市民做測試,疑似個案只能在家休息,因此數字絕對被低估。這裏防疫物資短缺,完全沒有口罩,我也曾嘗試在香港訂口罩回來,早前超市內的麵粉、意粉也因市民恐慌而被掃清光。」

戴口罩被歧視

歐洲人對戴口罩相當抗拒,Rosanna一次戴上口罩往斯德哥爾摩開會,在街上也遭受白眼。「他們認為有病才要戴口罩,有病還出街就是異類。瑞典人性格比較冷靜,當他投上奇異目光,甚至避開,已算是一種很嚴重的厭惡及指控。」

Rosanna的朋友於3月在市中心拍攝到咖啡館坐滿人的情景,難怪新冠肺炎在社區爆發。

Rosanna現時在大學附屬醫院從事助理教授,雖然主力教學,不需入病房接觸病人,但為了避疫她亦選擇了留家工作,順道照顧兒子Alex。Rosanna丈夫是醫生,更隸屬照顧新冠肺炎病人的Dirty Team,屬於緊密接觸者,醫院卻沒有特別隔離措施。兩人惟有自己做足防護措施,注意衞生。Alex今年不到3歲,幼兒園本身沒停課,但她為免播疫,已讓兒子留在家中個多月。

Rosanna與Alex在疫症期間留在家中,也學習烘焙港式的腸仔包。

政府提供生育資助

瑞典鼓勵生育,每生一個孩子就有一筆充裕的育兒津貼,視乎個人入息而定。Rosanna也獲得每月約1,000港元的現金資助,直接存入銀行戶口內,供她自由使用。如果生第二名小孩,金額更會相應增加。另外父母的產假數目之多,一定叫香港媽媽相當「葡萄」。Rosanna總共有長達480日的有薪產假,誕下Alex時放了足足9個月產假來照顧他。

因為瑞典接近全民就業,政府也有相應的育兒措施,以幫助在職媽媽。Alex現時就讀的幼兒班,可以全日照顧小朋友,並提供3至4餐。因為Rosanna兩口子屬高收入人士,費用相對昂貴,學費約每個月1,000港元左右。如果家庭收入較少,費用亦會相應調低。入讀小學後,學生讀到大學研究院的學費,也是完全免費。

良好的福利源自重稅 

正如其他歐洲城市一樣,良好的福利源自重稅。Rosanna要交55%個人入息稅,老公更高達65%,另外還有25%的消費稅,甚至每月約1,000港元的「電視稅」。

瑞典也有房屋問題,當地人通常買樓自住,很少出租,政府亦有管制,因此租盤供應少,令樓價及租金極高。尤其是斯德哥爾摩,市中心一個600多呎的單位,月租約18,000瑞典克朗(約15,000港元),私人樓租金跟香港不遑多樣,售價更高達過百萬瑞典克朗。政府公屋便宜一半,不過有機會要花十多年才能輪候到,因此很多人也要捱貴租。

愈來愈多瑞典人選擇到郊外如林雪坪等地區居住,寧願每日通勤到斯德哥爾摩。這裏租金便宜一半,樓價亦只是三分一。Rosanna現時租住城市的黃金地段新樓,1,200呎房屋約16,000瑞典克朗(約14,000港元),租約屬永久,加租也不能超過通漲,對租客很有保障。

Rosanna一家住在新建的townhouse,面積約1,200呎,租金約為16,000瑞典克朗。

瑞典屬於社會福利型國家,不過因為保障了本地人的福利,對於外國移民來說,就有一點麻煩。如果要申請一些公共服務,Rosanna也會着老公去處理。「因為他是瑞典人,身份地位較高,做任何事也會較方便。雖然我也有永久居留資格,但在計分制度下,始終不及他高分。」

【原文︰80後港媽移民瑞典 難忍政府佛系抗疫自我隔離

======

更多移民海外資訊,按此瀏覽「移民海外知多啲」專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張頌婷

欄名 : 移民點滴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