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荷兰约翰内斯·维米尔1665年创作的油画)_百度百科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荷兰约翰内斯·维米尔1665年创作的油画
展开5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17世纪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于1665年创作完成的一幅油画。是约翰内斯·维米尔的代表作之一。现收藏于荷兰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
该画描绘了一名身穿棕色衣服,佩戴黄、蓝色头巾的少女,气质超凡出众,宁静中淡恬从容、欲言又止的神态栩栩如生,看似带有一种既含蓄又惆怅的、似有似无的伤感表情,惊鸿一瞥的回眸使她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光彩夺目,平实的情感也由此具有了净化人类心灵的魅力。 [1]该画采用了全黑的背景,十分烘托少女外形轮廓,似乎她是黑夜里的明灯,微微的光彩,不夺目不耀眼,十分温和。画面之中构成强烈视觉效果。 [2]
中文名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外文名
Het meisje met de parel
创作年代
1665年
画作类型
油画
规    格
44.5×39cm
材    质
画布
现藏地
荷兰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

画作内容

播报
编辑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该画背景铺满黑色,衬托出少女的形象。画面中的少女穿一件棕色的外衣,白色的衣领、蓝色的头巾与垂下的柠檬色头巾相互映衬,她侧身转头面向画外,嘴唇微微张开,左耳佩戴的珍珠耳环若隐若现,少女的形象与黑色的背景形成对比,凸显立体。 [3]少女耳饰上的珍珠甚至大于伊丽莎白女王身上最大颗的珍珠。 [23]

创作背景

播报
编辑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背后有一个故事:17世纪的荷兰,三百年前的德尔夫特小镇,女人们都把漂亮的头发用白布裹得严严实实,葛丽叶也是如此。葛丽叶出身贫寒,经历着平静小镇上混乱喧扰的俗世气息,眼神看起来沉默而孤独,粗麻长裙掩映下常常显出戒备的神情。我和街边暑夫的儿子一样,试图巍探这个美丽少女的头发颜色,可惜她只透露了一点,棕色,不直也不卷。轻轻掠过市井的喧器,隐藏一隅。画面一转,安静的少女是画家维米尔家的女佣。维米尔在画室窗前问她:天上的云是什么颜色?看着窗外的云朵层光相叠,色彩斑斓。少女第一次感觉到原来“白”不足以概括云的颜色。维米尔细心地握着少女的手调起颜料,与此同时,他也打开了少女生命中的独特瞬间。少女从此以后沉浸在了维米尔的艺术世界里,尽管他们只是静静地坐着,在无声中却享受着彼此之间的心有灵犀。 [20]
17世纪中期正是荷兰的文化艺术逐渐失去其本来的文化特色的特殊时期,在荷兰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赋予人民更多的民主和自由,好像春雨复苏大地,万物觉醒。这也使得美术摆脱了宗教和宫廷的束缚,更加广泛地面向世俗生活。新兴资产者和市民阶层为了给自己树碑立传,美化生活环境和附庸风雅,大量订购油画。基于这样的创作土壤,画家们也不再关注社会重大题材的表现,而是更多地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以迎合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荷兰小画派”在这样的氛围中便应运而生了。维米尔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即正是画家在这个时间段内所作,并于1665年创作完成的,据说,画面里的女主人公是以他当时年仅14岁的长女玛利亚为模特儿的。 [2] [4-5]

作品鉴赏

播报
编辑

主题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局部
在该画中,维米尔描绘了一名身穿黄色外衣,佩戴黄、蓝色头巾的少女。画中少女的气质超凡出众,宁静中淡恬从容、欲言又止的神态栩栩如生,这种既含蓄又惆怅的、似有似无的伤感表情在维米尔的笔下熠熠生辉,惊鸿一瞥的回眸使她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光彩夺目,平实的情感也由此具有了净化人类心灵的魅力。
画面另一个令人瞩目之处,在于少女左耳佩戴的一只泪滴形珍珠耳环,在少女颈部的阴影里似隐似现。既是点睛之笔,也有特殊寓意。珍珠在维米尔画中常象征贞洁,因此有专家认为该画很可能画于少女成婚前夕。 [1] [6]
在《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的古典主义,古典的成分应该可以在形式的单纯,空间的安排和不朽的品质中找到。这些成分,当然是立即呈现的,因为少女柔和敏锐的表情而有些失色。不过,此幅画给人的这种印象,完全是由于形式、结构与内敛情感三者之间的平衡所造成的。这个少女曾被人们称为“北方的蒙娜丽莎”,不过此比喻非常牵强的。 [21]

光影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技巧非常精准。服饰和头饰的色彩肌理非常清晰(头饰是一个奇特的画室设计),面庞的色彩则是细致而柔和,难以用话语传达。蓝色和黄色虽调和却比不上蓝色和黄色的彩色纯度。 [21]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局部
在画作中,作者以闪烁着光芒的珍珠耳环将少女明亮的双眸、娇嫩的唇瓣白色的衬衣领口耳后的黑暗空间等分散区域结合在一起,使之构成一个鲜活的整体。
同时运用了大量的漫射光线的微妙变化来表现画作各处的质地和形状,在这一点上其甚至已经达到了煞费苦心的绝对精确,不论是少女耳朵上的珍珠耳环,还是头巾服饰抑或是面部,都用大胆的明暗区分和较纯的颜料给予鲜明的诠释,这既实现了绘画的精确和细腻的完美表现,却又不使画面看起来有任何费力或刺目之处。
在深度背景的映衬下,少女仿佛从暗处以光彩十足的凛然姿态出现,用最亮丽的光影突出了自己鲜活的生命力。 [7-8]

色彩

维米尔特别喜欢用蓝色和柠檬黄,在《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柠檬黄是作为少女头巾中的一小部分而出现的,并且与蓝色是贴合在一起的。黄、蓝头巾,棕色衣服,仍是惯用的三原色搭配,只是稍微减少了红色的分量,头巾中的黄、蓝两色面积占画面比重不能都不大,尤其是柠檬黄这种极高调的颜色与占大比重的衣服统一了色系,这样使画面没有变得脆弱、易碎,也没有把作品拉到大红大绿的过于俗气中,看上去很和谐,很安静。 [4] [6]

作品评价

播报
编辑
荷兰艺术评论家戈施耶德:“北方的蒙娜丽莎”。 [9]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教授林韬、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摄影艺术与技术系讲师赵晶:《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非常典型且传统的古典主义风格。在这幅作品中不难发现,画家最重要的就是用细腻的笔触去营造出人物从亮部一点一点过渡到暗部的光影变化。这种调子的变化,为画面建立起一个基于光线条件下的真实空间关系。 [22]

作品影响

播报
编辑
衍生作品
1999年,美国女作家特蕾西·雪佛兰创作了同名小说《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试图破解这位女孩的身世之谜。 [11]
2003年,彼得·韦伯执导,斯嘉丽·约翰逊、科林·费斯主演的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上映。 [18-19]

重要展览

播报
编辑
2011年6月11日,靳尚谊创作的《向维米尔致意》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的靳尚谊作展上展出,《向维米尔致意》组画分别是《惊恐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新戴尔夫特风景》和《戴尔夫特老街》。 [10] [17]
2012—2014两年时间中,维米尔的杰作在日本的东京、神户、美国的旧金山、纽约、亚特兰大、意大利的博洛尼亚等地进行了巡回展出,《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其中之一。 [12]

作者简介

播报
编辑
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Jan Vermeer),出生于荷兰代尔夫特(1632年10月31日—1675年12月15日),荷兰优秀的风俗画家,被看作“荷兰小画派”的代表画家。是17世纪荷兰绘画的第三个重要代表。荷兰在17世纪是欧洲经济繁荣的强国,文化艺术相当发达,产生了哈尔斯伦勃朗,在欧洲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维米尔是继哈尔斯、伦勃朗之后独树一帜于17世纪中期的大家,只活了43岁,死后又被人遗忘,直到19世纪中期才被艺术评论家们重新发现,从此名声日隆,给了他以应有的地位。他被称为“沉睡了两个世纪的司芬克斯”,是“谜一样的画家”。 [13]

相关事件

播报
编辑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27日14时左右,3名环保人士在荷兰海牙的莫瑞泰斯宫试图破坏约翰内斯·维米尔的名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警方表示,这3人已因“暴力侵害公共财产”被捕。 [14-15]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2日,当地法庭2日作出判决,袭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环保抗议者,因“暴力侵害公共财产”遭荷兰警方逮捕并起诉,判处其中两人2个月监禁,因为他们的抗议行为“超过了可接受的程度”。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