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維
唐代詩人畫家
王維
王維像,取自《晩笑堂竹荘畫傳
尚書右丞
國家中國
時代唐朝
姓名王維
摩詰
族裔漢族
氏族太原王氏
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
其他名號王右丞
出生692年
逝世761年(68—69歲)
陝西西安
開元九年(721年)進士
《王右丞集》(後人編輯)

王維(692年—761年[註 1][1]),摩詰摩詰居士祖籍山西祁縣,其父遷居於蒲州(今山西永濟市),遂為河東人。盛唐山水田園派詩人、畫家,有「詩佛」的稱號。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與孟浩然合稱「王孟」。王維早年詩作充滿愛國熱情,晚年篤信佛教,因此其晚期作品中融合佛法,充滿禪意。

王維受母親影響,精通佛學,其字「摩詰」,是取自佛教的《維摩詰經》。

生平[編輯]

王維祖籍祁縣,生於蒲州[2]開元九年(721年)進士,官太樂丞,隨即因為署中伶人舞黃獅子犯禁[3],受了牽連而謫為濟州司倉參軍。開元十四年(726年)調淇上,十六年辭官隱居淇上。十七年入長安閒居。十九年(731年),喪妻不娶,鰥居三十年。二十二年秋赴東都洛陽,獻詩張九齡,然後隱居嵩山。二十三年返東都。二十四年,在東都任右拾遺,當年冬隨玄宗還長安,又為監察御史,二十八年(740年),遷殿中侍御史,是冬,知南選,自長安經襄陽、郢州、夏口至嶺南。 隔年北歸,過瓦官寺謁璇禪師。天寶元年(742年),轉左補闕。三年購得宋之問故居藍田輞川(今西安)別業。五年轉庫部員外郎。九年春,丁母憂,離朝屏居輞川。十一年守喪期滿除服,拜吏部郎中。十四年(755年),由文部郎中轉給事中。

天寶十五年(756年),安祿山攻占長安,王維被安祿山脅迫投降,作了他的官員。但是他並不願意,長期居住於輞川別墅。王維一度被安祿山軟禁在雒邑菩提寺,聽到唐明皇的御用樂師雷海青哭泣不願為安祿山演奏,而在凝碧池被凌遲,心情非常難過,曾向裴迪作《聞逆賊凝碧池作樂》[4]表達了心跡:「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葉落空宮裏,凝碧池頭奏管弦。」當安祿山兵敗後,王維本以六等定罪,必須流放遠州,其弟王縉請削己職以贖兄罪,唐肅宗得知了《聞逆賊凝碧池作樂》,王維因而得到了赦免,並任太子中允,加集賢殿學士,後轉給事中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晚年居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上元初卒[5]

畫風[編輯]

王維(傳)《伏生受經圖》,現藏於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蘇軾

王維詩書畫都非常有名,非常多才多藝,受禪宗影響很大。他創造了水墨山水畫派,此外,還兼擅人物、宗教人物、花竹,精通山水畫,對山水畫貢獻極大,被稱為「南宗畫之祖」,《歷代名畫記》以「畫山水體涉古今」讚譽他在山水畫方面的貢獻,《唐朝名畫錄》評價為「風致標格特出,……畫《輞川圖》山谷鬱盤,雲水飛動,意出塵外,怪生筆端」,在《舊唐書》本傳中,也有「山水平遠,雲峰石色,絕跡天機,非繪者之所及」的稱頌,其代表作有《伏生受經圖》、《輞川圖》、《雪溪圖》等。明代董其昌提出「文人畫」一詞,並首推王維為始祖。王維個人也對自己的畫師身份十分讚賞,他的詩《偶然作》寫道:「宿世謬詞客,前身應畫師」,竟以為自己不當是位詩人,而當是位畫家了。

詩風[編輯]

唐詩三百首註疏》中王維的《送別》與《相思》,民國二十年上海掃葉山房石印本

王維青年時期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政治抱負,寫成「隴西行」等一類關於邊塞、游俠的詩篇,運用歌行的體裁,描寫各方面的題材,具有岑參高適那種雄渾的氣派。

王維後期歌詠山水的作品,真正代表其詩歌藝術。作品以五言為主如《鳥鳴澗》,描寫退隱生活、田園山水,追求清靜閑適的精神生活,風格恬靜清樸。

王維作品佛道和退隱思想濃厚,政治上的挫折,妻子的去世等,給他造成心靈上的創傷,佛教思想的介入,成為他晚期避世的主導思想。

王維十七歲時所做異鄉遊子重九懷鄉思親的抒情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七言絕句)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已成為華人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的名詩。 1,古代風俗九月九日重陽節,人們佩帶茱萸囊登高、喝菊花酒,以為可以避災。2,王維時年十七歲,遊學長安,弟弟們都在蒲州(今山西永濟縣)故鄉。而蒲州位於華山以東,故詩題稱「山東」。

人物關係[編輯]

王維和李林甫有較密切的來往,王在《和僕射晉公扈從溫湯》中稱李為「哲匠」。在李任內,王維最高擔任過五品上的庫部郎中、吏部郎中[6]。二人也是畫友。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即說:「李林甫,亦善丹青」。此外,王維和李的書記苑咸也有交往,王曾寫《苑舍人能書梵字兼達梵音皆曲盡其妙戲為之贈》贈與苑咸,後者寫了《酬王維》回應他,之後王又寫了《重酬苑郎中並序》。王維仕途比較得意的幾年都位於李林甫掌權期間[7]

後世評價[編輯]

唐朝[編輯]

  • 裴迪:「公之所好者,別無他也。」
  • 殷璠:「維詩詞秀調雅,意新理愜。在泉為珠,著壁成繪。」
  • 李豫:「卿之伯氏,天下文宗,經歷先朝,名高希代,時論歸美,誦於人口。」

宋朝[編輯]

宋代人對於王維的評論甚少,但都給予極好的評論。如: 蘇軾:「味摩詰之詩,味摩詰之畫,當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矣。」

蘇轍:「摩詰之詩甚有境。」

注釋[編輯]

  1. ^ 王維究竟生於何年?古今眾多學者皆有考論,目前大概有以下幾種說法:1、聖歷二年己亥(公元699年)生,乾元二年己亥七月(公元759年)卒,年六十一。2、生於長安元年(701),卒於上元二年(761),年六十一。(《中華人物年譜考錄》,中華書局1992年版)3、王維(約692——761),唐詩人,畫家。(《中國文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4、武后聖歷二年(699)生,肅宗上元二年卒,享年六十三歲。(《王維詩集箋注》,四川人民出版社)(見Zhu Lexiao《王維生年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 王維的籍貫,也有爭議。《舊唐書》說王維為太原祁人,後移家於蒲州,成了河東人。唐人姚合所編《極交集》說王維為河東人,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又說是太原人。對於王維之弟王縉的記載,《舊唐書》說是河中人,《新唐書》說本是太原祁人,後來客居河中。蒲即蒲州,治所在今山西永濟縣,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名河東郡,乾元三年(760年)升為河中府,所以又稱河東、河中。現在一般通行的說法,認為王維祖籍太原祁縣(今山西祁縣),屬太原王氏,是名族之後,里貫為蒲州,是河東人。這樣,王維與年晚於他的大文學家、思想家柳宗元為同鄉。(見《王維生年與籍貫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12-24.》)
  3. ^ 薛用弱《集異記》
  4. ^ 詩名傳鈔不一,全名《菩提寺禁,裴迪來相看,說逆賊等凝碧池上作音樂,供奉人等舉聲便一時淚下,私成口號,誦示裴迪》,又稱《凝碧池痛詩》、《聞逆賊凝碧池作樂》、《菩提寺口號誦示裴迪》、《菩提寺私成口號》、《菩提寺禁裴迪》
  5. ^ 據《新唐書》本傳,《舊唐書》本傳說:「乾元二年七月卒。」佛祖歷代通載》卷一三載:「上元辛丑,尚書左(右?)丞王維卒。」
  6. ^ 鍾志輝,李林甫與盛唐文士關係考辨,文藝研究,2008年04期
  7. ^ 胡松濤,王維與李林甫,書屋2018年11期
  1. ^ 一作699年-759年。

參考書目[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