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拓展思考問題的寬度?法律白話文站長:逼自己挑戰「現狀」|經理人
成功 Success > 決策技術
feature picture
攝影 / 侯俊偉

如何拓展思考問題的寬度?法律白話文站長:逼自己挑戰「現狀」

2021-04-07 採訪‧撰文 周頌宜

如今訊息、假新聞、謠言滿天飛,太多資訊以致許多人放棄思考。就像詐騙集團常常假扮權威的角色,如銀行、醫院等,抓緊一般人相信專家的傾向,讓他人落入陷阱。

因為「思考真的很累人,」Podcast《法客電台》主持人楊貴智坦言,「我們太習慣接受現狀。」

舉例來說,以前公共廁所分男廁、女廁,沒有人覺得有什麼問題。但考慮到這樣的二分法,會不會影響到「某一群人」,才會誕生現在的性別友善廁所,照顧到多元性別的人。少了批判思考,我們就會接受原本的選項是最好的,限制其他可能性。

延伸閱讀:大腦使用手冊:這世界批判太多,「批判性思考」卻太少

思考「還有誰會受到影響」,就能擴展問題的寬度

上面的例子告訴我們,只要問自己:「這件事會影響到的人還有哪些?」就能擴展思考的寬度。我們的思考太單一,常常來自只想到其中一個面向。楊貴智舉例,假設問「是否該保護瀕臨絕種的動物?」多數人都會同意。再往下一層思考,「這件事除了牽涉保育類動物、動保團體,會不會影響到誰的權利?」

2013 年 7 月,布農族人王光祿在山區狩獵,法院以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野生動物保育法》,判刑 3 年 6 個月。王光祿承認持有獵槍及獵殺動物,但他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原住民文化的一環,屬憲法保障原住民文化權的範圍,因而聲請釋憲。

因此這個問題可以深化為原住民文化權與野生動物保育相牴觸時的辯論。楊貴智表示,批判思考就是「逼迫」自己,不斷刻意挑戰現狀的過程。

楊貴智與另一位主持人劉珞亦在節目上,針對「王光祿事件」,與來賓輪番辯證「原住民的狩獵文化重要嗎?」「原住民持有槍枝導致治安變差?」「原住民會不會濫捕保育類動物?」,卻沒有給聽眾一個答案;他認為, 批判思考的目的並非找出正確答案,而是相對好的解方。 藉由提問、討論,釐清模糊的觀念,才可能發現更好的結論。

但是,跳脫框架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可不容易。楊貴智建議, 我們要時刻保持警覺心、好奇心,當看到一個「事實」,形成自己的「認知」後,更重要的是檢驗認知是否正確。

以律師的工作來說,委託人的陳述也會形成一種認知。楊貴智曾遇到委託人到遊樂園玩,被修剪掉落的樹木砸到。當事人表示自己被斷木壓到一分多鐘,休養期必須坐輪椅移動,委託楊貴智向園方求償。開庭時,對造律師拿出監視器影片證明壓到僅 10 秒,且當下受害者仍能行走(為保護當事人,案例經變造)。

楊貴智反省,當時受到當事人的情緒渲染,形成「我的當事人很可憐、很衰」的認知,沒意識到自己的「認知」可能有問題,才發生開庭時的窘境。

透明、公開討論之前,先揭露自己的立場

法律白話文原本抱著科普法律條文的使命,但楊貴智也省思到,「我光是介紹公然侮辱罪的條文,就是在暗示我認同這個法條,不然為什麼要解釋?」以為是「解釋」法律的「中立」文章,其實隱含著認可條文的立場,不如打開天窗說亮話。

換句話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價值觀),選擇中立只是逃避被批判。」 楊貴智說,

換到職場這個情境也適用,每個人、每項職務都得明白自己關心、在意什麼價值,像是行銷部在意公司形象、業務部關心廣告收入、客服部重視顧客意見等等;當公司、部門提出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大家清楚表達自己的立場,才有進一步的討論空間。「無論是你妥協,或我被你說服,前提都是大家先把自己的立場講清楚。」

繼續閱讀 思考術
相關文章

批判性思考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