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学及水资源学家)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王浩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学及水资源学家
展开264个同名词条
王浩,男,1953年8月13日出生于北京,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1]中国工程院院士 [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79]水文学及水资源学家,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现任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2016年10月被水利部聘任为水利部参事咨询委员会委员。 [3]
王浩长期从事流域水循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方面的基础研究,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及水资源经济学和复杂系统决策理论方法方面的应用研究 [4]。提出了“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系统建立了水循环及伴生水生态、水化学和水沙过程综合模拟与多维调控技术体系。 [5]获全国创新争先奖、联合国全球人居环境奖,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科学出版社优秀作者 [6]等多项荣誉称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 [7],2项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十三五”“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立项组组长 [8] [9]截至2020年6月出版专著38部,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SCI检索 194篇EI检索191篇,CSCD 169篇,授权发明专利94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0]”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7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2项,省部级其他奖励10余项。
中文名
王浩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53年8月13日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职    业
教学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中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水质水量联合调控与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流域水资源管理》 [11]
主要成就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发表论文数量
630余篇(截至2019年9月)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教育经历

1978年4月—1982年7月,王浩在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获得农田水利专业学士学位。
王浩王浩王浩王浩王浩王浩王浩王浩王浩王浩王浩王浩王浩王浩
王浩院士
1982年8月—1985年3月,王浩在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获得工程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硕士学位。
1987年8月—1989年7月,王浩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就读系统工程专业在职博士生。
1992年7月—1992年8月,王浩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风险研究中心水资源专题。

工作经历

1969年9月—1973年3月,王浩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三团工作,当农业工人、班长。
1973年4月—1976年1月,王浩在黑龙江省安达县城郊公社繁荣大队,当知识青年。
1976年2月—1978年3月,王浩在北京大学,当无线电系工人。
1978年4月—1982年7月,王浩在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获得农田水利专业学士学位。
1982年8月—1985年3月,王浩在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获得工程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硕士学位。
1985年4月—1987年7月,王浩在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工作,担任工程师。
1987年8月—1989年7月,王浩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就读系统工程专业在职博士生。
1989年8月—1991年11月,王浩在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工作,担任副室主任、工程师、高工。
1991年12月—1994年5月,王浩担任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室主任、高工。
1992年7月—1992年8月,王浩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风险研究中心水资源专题。
1994年6月—1997年2月,王浩担任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室主任、教授级高工。
1997年3月—2001年3月,王浩担任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2001年4月—2013年8月,王浩担任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教授级高工 [12]
2013年8月—至今,王浩担任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3]
2017年4月,在碧水源大厦举行“碧水源与王浩院士合作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签约仪式 [14]
2022年8月,担任山东大学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院长。 [77]

主要成就

播报
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王浩院士长期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系统创建了“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并构建了水资源监测与模拟、评价与配置、调度与管理的成套技术体系,整体引领并推动了水文水资源学科的发展;在对天然水循环过程、社会水循环过程、水环境过程、水生态过程和水沙过程耦合机理系统识别的基础上,创建了水循环多维调控技术体系及水资源量-质-效联合配置与调度、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多项应用技术。上述理论与技术已在水利、环保、林业、国土等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支撑了南水北调工程、三峡工程等规划与调度运行,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 [15]
王浩创建了“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 [16],基于该理论,王浩及其团队 [12]
(1)创建了全口径层次化水资源动态评价方法。构建了具有物理机制的水循环全过程模拟模型,描述现代环境下流域水资源二元演变特征,为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水资源评价提供基础方法论。
(2)创建了全套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与方法。提出了“三次平衡”的供需分析和基于广义水资源的配置理念,形成了基于宏观经济的水资源配置、面向生态的水资源配置、水量水质联合配置以及量质效一体化水资源配置等技术方法,建立了多维均衡调控下的水资源配置决策机制,形成了不同层次的水资源配置方法体系。
(3)创建了生态需水过程的定量理论与方法。基于流域自然水循环过程,揭示流域生态水文机理,创建了流域生态水文全过程模拟模型,实现流域生态需水过程的精准化。
(4)创建了水利工程群综合调度理论与方法体系。提出了全链条控制各类误差源的成套气象水文预报技术、水库群优化调度的最优性原理及算法集、水库群面向生态的多目标综合调度模式、渠道水量水质耦合及正反向求解技术、泵站群安全及高效运行关键技术、多闸群自动控制模式等成套技术体系。
(5)创建了面向供需双向调节的水价理论与核算技术。建立了适应中国国情的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全成本水价理论,提出了水利工程供水价格两部制定价理论方法以及水源比价、用户差价等供水价格体系理论与多元定价技术。
(6)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片天对一片地”核心思想,解析了海绵城市“水量削峰、水质减污、资源利用”三大内涵,基于城市水文模型构建了“内涝积水、产污积污、雨水控用”三大诊断方法,科学归纳凝炼提出了“洪涝蓄排、污染削减、雨水蓄用”三类措施,最终形成了涝水平衡、污水平衡、用水平衡的海绵城市建设系统科学范式。
(7)创建了流域及河流水环境治理成套技术。围绕流域治理,创立生态流域理念,提出基于流域水循环的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目标倒逼机制、以流域为单元的系统治理等水污染防治理论和原则,“源头减排-过程阻断-末端治理”的水环境治理思路和全过程防控模式及一系列创新方法和创新技术。
(8)创建了“气候-水文-生态”耦合模拟、变化环境下水资源及需水预测预报技术、基于遥感和气陆耦合模式的土壤墒情预警预报技术、水资源实时调度等多项理论与技术体系,为气候变化下水与生态安全适应性对策的制定提供了重大支撑。此外,结合中国主要水资源问题及其分区特征,整体提出中国水资源管理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 [12]
  • 学术论著
截至2020年6月出版专著38部,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SCI检索 194篇EI检索191篇,CSCD 169篇 [8] [17]。其中,2004年所著《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研究》一书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 [18];所著《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一书获“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
出版专著
出版时间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18年
《水质水量联合调控与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 [11]
王浩,蒋云钟,雷晓辉等著
水利水电出版社 [11]
2018年
《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控制与动态管理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
王浩等
科学出版社
2016年
《海河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
王浩,王建华,贾仰文等著
科学出版社
2016年
《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理论与实践》
王浩,黄勇,谢新民等著
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6年
《海河流域城市水循环模式》
王浩,褚俊英,栾清华等著
科学出版社
2013年
《基于ET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规划》
王浩,周祖昊,秦大庸,等
科学出版社
2012年
《基于流域水循环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理论、方法、应用》
王浩,严登华,肖伟华,等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0年
《中国水资源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王浩主编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年
《流域生态调度理论与实践》
王浩等著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年
《水文生态学与生态水文学:过去、现在和将来》
王浩,严登华等译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年
《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理论与实践》
王浩,党连文,谢新民,等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年
《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王浩,秦大庸,汪党建等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年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水循环模拟与水资源定量评价技术》
王浩,严登华等
中国水利出版社
2008年
《水知识教育读本》
王浩、甘泓、张海涛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年
《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方案》
王浩、严登华参编
中国气象出版社
2007年
《中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王浩,王建华、褚俊英,等
科学出版社
2004年
《水生态环境价值和保护对策》
王浩、陈敏建、唐克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
《水利建设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评价》
王浩、尹明万、秦大庸,等
科学出版社
2003年
《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
王浩、秦大庸、王建华、等
科学出版社
2003年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价理论与实践》
王浩、阮本清、沈大军
科学出版社
2003年
《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研究》
王浩、陈敏建、秦大庸
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1年
《流域水资源管理》
王浩、杨小柳、阮本清、等
科学出版社
2016年
《面向对象模块化的水文模拟模型-MODCYCLE设计与应用》
陆垂裕,王浩,王建华等著
科学出版社
2016年
《供水价格体系研究》
倪红珍,王浩,李继峰等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4年
《社会水循环原理与调控》
王建华,王浩等著
科学出版社
2007年
《东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发展趋势与合理配置研究》
陈志恺、王浩等
科学出版社
2006年
《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动态研究近5年来北方干旱区水土流失演变趋势分析2006》
杨爱民,王浩,王芳,等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年
《河道与湖泊生态需水理论与实践》
徐志侠、王浩、董增川、等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年
《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原理与实践》
贾仰文、王浩、倪广恒、等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年
《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陈志恺、王浩、汪党献
科学出版社
2002年
《水资源学》
陈家琦、王浩、杨小柳
科学出版社
1997年
《华北地区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理论与方法》
许新宜、王浩、甘泓
黄河水利出版社
1996年
《水资源学概论》
陈家琦、王浩
科学出版社
2013年
《基于低碳发展模式的水资源合理配置》
严登华,秦天玲,王浩,等
科学出版社
1999年
《水价理论与实践》
沈大军、梁瑞驹、王浩、等
科学出版社
1992年
《水利土木工程词典》
秦大庸、蒋超、王浩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年
《21世纪中叶水利发展战略研究》
朱尔明、赵广和、徐子恺,王浩
科学出版社
1999年
《21世纪中国水供求》
张国良、赵广和、徐子恺、王浩、徐世钧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专利及软著(授权)
截至2020年6月,王浩授权发明专利94项,其中,国际发明3项,国内发明91项 [6] [19]
专利/软件授权号
名称
申请人
类型
ZL201110439463.4
一种人类活动扰动条件下的水循环过程模拟试验系统
王浩,秦大庸,贾仰文,等
发明专利
ZL201410224359.7
一种对含沙水流进行处理的泥沙去除系统和方法
龚家国,王浩,王英,等
发明专利
ZL201610226447.X
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严登华,王浩,史婉丽,等
发明专利
ZL201410072122.1
一种计算地区间虚拟水流量关系的方法
马静,王浩,汪党献,等
发明专利
ZL201310145829.6
一种驱动水库淤积泥沙再分布的装置和方法
龚家国,王浩,贾仰文,等
发明专利
ZL201310145830.9
一种驱动河道淤积泥沙再分布的装置和方法
龚家国,王浩,王芳,等
发明专利
ZL201310058324.6
一种区域降雨过程的模拟系统和方法
龚家国,王浩,秦大庸,等
发明专利
ZL201110437876.9
一种定量区分水循环演变过程中不同因素贡献的方法
丁相毅,贾仰文,王浩,等
发明专利
ZL201110437875.4
一种基于水循环的地下水数值仿真方法
陆垂裕,秦大庸,王浩
发明专利
ZL201610226495.9
一种湖库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
史婉丽,严登华,王浩,等
发明专利
ZL201210321754.8
一种树木年轮检测分析系统
严登华,张诚,尹军,王浩,等
发明专利
ZL201220478256.X
农业面源污染在线监测与自动取样系统
严登华,肖伟华,沈敏,王浩,等
发明专利
ZL201510155793.9
一种采煤沉陷区水资源效应的定量方法
刘锦,陆垂裕,徐翀,王浩,等
发明专利
ZL201510333180.X
水库群供水调节方法和装置
徐翀,陆垂裕,刘锦,王浩,等
发明专利
ZL201510155793.9
一种采煤沉陷区水资源效应的定量方法
刘锦,陆垂裕,徐翀,王浩,等
发明专利
ZL201410371523.7
一种分布式水文模型并行运算方法
刘佳嘉,周祖昊,贾仰文,王浩,等
发明专利
ZL201410370103.7
一种改进Nash效率系数计算方法
刘佳嘉,周祖昊,贾仰文,王浩,等
发明专利
2011SR076827
NADUWA流域“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模拟软件V1.0
贾仰文,王浩,雷晓辉,周祖昊,等
2016SR148294
基于JAVA的梯级水库群多时间尺度径流预报软件
鲁帆,王浩,殷峻暹,张双虎
2016SR229707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径流风险分析与概率预报软件
鲁帆,蒋云钟,王浩,等
2011SR076824
WEQ分布式流域水质模拟模型软件V1.0
牛存稳,贾仰文,王浩,等
  • 科研项目
截至2017年10月,王浩主持完成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课题/专题各1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发展规划项目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项目1项、国家西部行动计划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水中长期发展规划、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等重大国家规划多项,其他省部级咨询项目十余项。近五年先后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2项、国家自然科学创新群体基金项目学术带头人;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大课题2项目、国家重大水专项1项;负责多项省部级重点研究和规划项目;主持或参与近百项重大科研与规划项目 [19]。主要承担的科研项目如下 [12]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担任职务
海河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
“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首席科学家
梯级水库群全生命周期风险孕育机制与安全防控理论
“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首席科学家
基于物联网的流域信息获取技术研究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课题负责人
水质水量联合调控与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与运行示范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课题组组长
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调度关键技术研究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项目负责人
三峡及长江上游特大型梯级枢纽群联合调度技术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课题负责人
海河流域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的综合模拟与预测
国家基础科学研究项目
项目负责人
变化环境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调出水区生态与环境影响定量评估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
项目负责人
松花江流域水质水量联合调控技术及工程示范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项目负责人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
国家自然基金
项目负责人
社会水循环系统演化机制与过程模拟研究-以海河流域为例
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
项目负责人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第二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基金项目
项目负责人
松花江流域水质水量联合调控技术及工程示范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项目负责人
海河流域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的综合模拟与预测
科技部
项目负责人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水资源评估技术研究
科技部发展司、水利部国科司
项目负责人
三峡工程论证结论阶段性评估
中国工程院办公厅
项目负责人
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式与水资源演变机理
海河973项目第一课题
项目参与人
  • 学术奖励
截至2020年6月,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0]”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7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2项,省部级其他奖励10余项。 [20]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证书编号
2014年
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14-J-222-1-01-R01 [21]
2017年
中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理论、技术与实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1年
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1-J-222-2-05-R01 [22]
2009年
中国分区域生态用水标准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9-J-222-2-07-R02 [23]
2007年
黄河水资源演变规律与二元演化模型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6-J-222-2-01-R01 [24]
2005年
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4-J-222-2-03-R01 [25]
2001年
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计划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J-222-2-02-R03 [26]
1997年
华北地区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管理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08-2-002-02
2015年
气候变化对旱涝灾害的影响及风险评估技术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特等奖
DYJ20150408 [27]
2017年
珠江流域骨干水库—闸泵群综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
[28]
2016年
缺水条件下多水源多目标水资源精细配置与调控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16-186 [29]
2016年
梯级水库群面向生态的多目标综合调度关键技术及汉江流域应用
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6J-232-1-037-027-R01 [30]
2016年
变化环境下气象水文预报关键技术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
DYJ20160306-G01 [31]
2013年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水循环安全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广西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3-J-1-003-01 [32]
2013年
中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理论技术体系及其实践应用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
DYJ20130210-G03 [33]
2012年
山西省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山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1-J-1-009 [34]
2012年
海河流域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的综合模拟与预测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
DYJ20120202-G01 [35]
2011年
延安市水资源合理配置关键技术研究
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0-1-014-02 [36]
2011年
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式与水资源演变机理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
DYJ20110408-G04 [37]
2011年
海河流域水循环多维临界整体调控阈值与模式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
DYJ20110413-G04 [37]
2010年
青海湖生态-环境演变与生态需水研究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
GYJ20090409-G01 [38]
2009年
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
GYJ20090218-G01 [39]
2008年
中国分区域生态用水标准研究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
DYJ2008-2-3-D01 [40]
2006年
宁夏经济生态系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年
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与二元演变模型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DYJ20050203-G01 [41]
2003年
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研究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DYJ20030303-G01 [42]
1999年
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计划研究
水利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S991001-G03
1996年
华北地区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管理的研究
水利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S961001-G02
2016年
广西水资源三条红线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广西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43]
2014年
苦咸水高含沙水利用与能源基地水资源配置技术及示范
大禹奖二等奖
DYJ20140202-G0 [44]
2014年
基于二元模式的水文水资源监测分析技术及应用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4-2-004-01-R [45]
2011年
河北省严重缺水系统识别与综合应对方略研究
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JB2041-1 [46]
2011年
滦河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及三维仿真
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1-J-116-R02/10 [47]
2011年
基于ET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三等奖
DYJ20110409-G01 [37]
2009年
海南省海口市水系综合规划研究
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48]
2006年
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规划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二等奖
GYJ20060313-G01 [49]
2005年
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与实践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4-2-027/8
2004年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价理论与实践研究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DYJ20040211-G01 [50]
1997年
新疆北部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总体规划
水利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S972013-G04

人才培养

  • 知识讲座
2017年12月10日,王浩在清华大学第五教学楼向水利系的2017级新生讲授了题为“取水之利,兴我中华”的水知识讲座,他从“万物之源”、“科学之水”、“如梭岁月”和“寄语新生”四个方面,向同学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水利科学与工程的重要地位和前沿课题,并结合他的亲身经历,勉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的志向,努力奋斗,为中国的水利事业添砖加瓦 [51]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2024年4月
“典赞·2023科普中国”年度科普人物 [80]
2023年5月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首届会士 [78]
2020年5月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52]
2019年11月18日
2019年何梁何利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53]
2014年
联合国授予“全球人居环境奖” [54]
2014年12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55]
2013年
科技部创新方法研究会第二届“创新方法成就奖(学科贡献奖)” [56]
2009年9月
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系统奉献水利先进个人” [57]
2006年12月
中组部、中宣部、人事部、科技部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58]
2005年11月
中国工程院院士 [59]
2005年4月
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 [60]
2004年4月
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授予“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
2004年2月
水利部授予“南水北调工程规划设计先进个人”
2001年2月
科技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

出版图书

播报
编辑
  • 作者名称 王浩
    《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是2008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 作者名称 王浩
    作品时间2001-11-1
  • 作者名称 王浩
  • 水资源学
    作者名称 王浩
    作品时间2002-4
    《水资源学》阐述了水资源学的形成与发展,研究对象、性质和特点、体系结构和研究方法。介绍了世界各大洲及一些国家的水资源基本情况,探讨了水资源在变化的自然环境中以及因人类活动引起的变化,及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中对水资源的评价、规划、利用、保护和管理各个环节中的问题,对国内外在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

社会任职

播报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2016年10月
水利部参事咨询委员会委员 [12]
2016年5月
吉林大学双聘院士 [61]
2015年7月3日
三峡大学双聘院士 [62]
2013年4月25日
广西大学双聘院士 [63]
2010年
兰州交通大学双聘院士 [64]
2007年12月24日
东华大学双聘院士 [65]
2016年 [66]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 [67]
2016年 [66]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68]
2015年 [66]
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69]
2014年 [66]
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70]
2009年 [66]
全球水伙伴(中国)副主席 [71]
2009年 [66]
创新方法研究会副理事长 [72]
2009年 [66]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
2005年 [66]
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委会主任委员
2005年 [66]
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 [73]
2001年 [66]
水利部科技委员会委员 [74]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等世界“双一流”高校担任双聘院士或讲座教授 [12]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王浩始终怀抱深厚的家国情怀,心系民生,以身许国,他以严谨、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为祖国的水利水电事业发展不遗余力,为青海的水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其研究成果已在水利、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支撑了南水北调工程、三峡工程等规划与调度运行,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 [75](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刘同德评)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