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原神》4.6版本“法图那”和“福波斯”这两个命运体系?对提瓦特的世界观意味着什么?

雷穆斯的福波斯,天理的法图那,两者感觉能分析很多原型层面的内容,有没有原学家能探讨一下其中的概念? 知乎游戏盐究馆—原神馆征集馆藏啦!知乎游戏邀请你参…
关注者
116
被浏览
102,658

29 个回答

从4.0版本开始,制作组便开始在游戏中添加许多精神哲学概念,无论是枫丹最初的“芒荒”属性,还是水仙十字结社研究的四象限“记忆、愿望、灵魂、人格”,都在传统的西方哲学范畴内。而雷穆利亚人对精神的研究,直接告诉了我们提瓦特命运操作人类的方式,以及如何摆脱命运的操控,我自己用了好久才理解这些概念具体的溯源以及意义,论证的过程会比较复杂,这里我先给结论:

“命运”(黑玛门尼,法图那)通过操控四范畴(实体、征体、质体、联体)中,质体概念(「四质」:记忆、愿望、灵魂、人格)中的灵魂,从而操控人的命运。但是只要贯通实体与质体,彻底掌控自己的意志,便可以让自己的意志达到“普世音律”的境界,从而摆脱“命运”的掌控。

制作组为了“隐晦”的表达这个概念,花费了大量的心思,雷穆利亚中“音乐宇宙”概念的,源头,要从毕达哥拉斯主义(Pythagoreanism)的声闻家学派(英语:Akousmatikoi,希腊语:Ακουσματικοι)说起。毕达哥拉斯发现了音乐和数学之间的密切关系,特别是在研究音乐调和时,发现音调的和谐与弦的长度比例之间有着直接的数学关系,于是他便进一步将这种音乐的和谐关系推广到了宇宙的构建之中,提出了“音乐宇宙”(Musica Universalis)的概念,毕达哥拉斯认为,天体运行遵循特定的数学规律,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运动产生一种虽然人耳听不到但实际存在的和谐音乐——即“天球的和声”。

为什么我会说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切的源头?因为四大调律师之一的奥里略斯的理论,本质上是柏拉图(Plato)的学生亚里士多德(Aristotélēs)所提出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s)中的概念,而柏拉图深受毕达哥拉斯影响,同时现实中的波爱修斯在其著作《音乐的纲要》(the fundamental of music)中的内容,也是有毕达哥拉斯主义的影子。

先从波爱修斯《音乐的纲要》说起,这本书中的概念相当于原神里提瓦特大陆世界观目前的设定,书中提到的三种音乐类型是一个以音乐为主的宇宙观体系,每种音乐类型不仅代表了音乐的不同层次,象征着宇宙、自然和人类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

普世音律(Musica Mundana),或称为“世界音乐”,是指宇宙中所有事物的和谐与秩序的音乐。这一概念基于毕达哥拉斯的“音乐宇宙”理论,认为宇宙中的天体运动产生一种无法被人耳直接听见的音乐。普世音律涵盖了天体运动、季节变换、以及所有自然界中的规律和周期性现象,体现了提瓦特世界观下“命运”的本质和原始的秩序,是一切音乐和存在的根源。

凡灵音律(Musica Humana),或称为“人类音乐”,是指人类生活中所体现的音乐和和谐。这包括人的行为、情感、社会交往中的和谐与冲突,凡灵音律认为人类的行为和社会结构也是一种音乐形式,它们受到普世音律的影响,并在人的生活和灵魂中产生共鸣,通过理解和实践凡灵音律,人们可以与更广阔的宇宙和谐相融,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平衡。

器质音律(Musica Instrumentalis)则是指通过乐器或人声直接制造的音乐。这是最直观、最易于理解的音乐形式,涉及音乐创作、表演和听觉体验的实际操作,器质音律是将普世音律和凡灵音律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声音表达,是连接高层宇宙和人类日常经验的桥梁。

根据游戏内波爱修斯的理论,普世音律和法图纳( “命运”,黑玛门尼)之间的关联非常重要,法图纳包含普世音律,但普世音律并不完全等同于法图纳,这意味着普世音律是构成法图纳的一部分,但法图纳的概念更为广泛,涵盖了普世音律之外的其他元素或方面。

同时任何与法图纳规格相近的音律都可以被称为普世音律,这表明普世音律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其原始含义,即宇宙的基本和声,而是扩展到了与整个宇宙或世界等价的任何音律形式,普世音律代表的是宇宙的根本秩序

波爱修斯接下来的内容则是重点,用非常详细的话术和比喻来表达凡灵音律(Musica Humana)的概念及其与普世音律(Musica Mundana)的关系。凡灵音律是指凡人与诸神的音律,这表明无论是人类还是神灵,他们的存在和活动都体现了一种音乐的形式。

这种音乐不仅局限于人类,而是包括所有感知到的和非感知到的存在,凡灵音律的本质被描述为普世音律敲击灵魂质体时产生的和音,即这种音乐是由更基础的普世音律与灵魂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接下来则是波爱修斯用“竖琴的比喻”来形象化说明普世音律与凡灵音律的关系。每一个存在,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实体,都相当于竖琴上的一根琴弦,这些琴弦的共振不是来源于单个琴弦的振动,而是所有琴弦的相互作用和共鸣。当你拨动琴弦的末端时,中段也会随之振荡,发出声音。这说明即使没有直接作用于某个部分,其所连接的整体也会产生反应。

这个比喻用来说明凡灵音律和普世音律之间的互动:尽管我们的直接行动(比如凡人的日常行为)看似仅限于局部,但其实它影响着整个宇宙的和谐。在笔记的最后,波爱修斯则指出凡灵音律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取代普世音律,这意味着人类和神灵的活动(凡灵音律)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无论神明还是人类有潜力直接影响甚至重塑宇宙的基本音乐(普世音律)。

在了解完基础的概念之后,接下来就要去了解“四范畴”和「四质」的概念了,当然“四范畴”中的征体和联体本质上跟后面要理解的内容没太大关系,这里简单说一下,“四范畴”的原型,是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Four causes),和《形而上学》的结合。征体和联体不是重点,这两个概念出自柏拉图的“内在现实主义”,他认为所有事物都有一个普遍的形式,它可以是一种属性(征体,Property),也可以是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联体,Relation)。

接下来则是“实体”(Substance),这个概念的具体描述出自“形而上学(第七册)”中,他认为一个特定事物的实体是来自于形式质料两者的结合。形式和质料则出自“四因说”中的材料因和形式因,前者是变化或运动的物质原因,后者是变化或变动的正式原因,两种因的结合组成了一个事物的实体, “实体”的另一个称呼是“Ousia” ,正是芒荒元素中的“荒”。

最关键的则是“质体”(Quality),这个概念的原型是柏拉图的“形式” (Forms)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因” (Formal Cause),想要从客观的角度解释“质体”的概念,则需要参考柏拉图的理型论。

柏拉图通过其形式(理型)的概念为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质量提供了一种抽象但深刻的方式。这些形式是不可见的、完美的原型,决定了感官世界中事物的存在和本质。在理解个体的“质体”时,可以将其视为个体试图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这些理型的过程。

而所谓的「四质」,也就是记忆、愿望、灵魂与人格,核心重点在于灵魂,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不朽的,存在于身体之外,并且在身体死亡后继续存在,并且他把灵魂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理性、意志、欲望。根据雷穆利亚调律师们的研究,“命运”操控的正是灵魂,也就是“普世音律敲击灵魂质体的和音”

对于绝大部分的人,甚至说神来说,法图那都可以通过类似“IP锁定”的方式找到个体,并且精准定位“实体”和“质体”中的“质体”,最后找到“质体”中“灵魂”的部分,把其加入进“命运”的秩序框架。这就是为什么就算是神明也有其本身的命之座,只要其灵魂被锁定,那自然会被归纳进命运的框架,换句话说,如今的提瓦特人天生就命运的秩序下,通过质体中的愿望巩固着秩序。

雷穆利亚的乐师和调律师对实体和质体的研究已经登峰造极,在知道了所谓“命运”这个程序的运作原理后,便可以想办法自己制造“秩序”,根据卡西奥多的说法,“乐章”(福波斯)的本质就是通过编写人的“记忆”和“人格”,让人的“灵魂”能够被植入“乐章”,并且实现自己的“愿望”,雷穆斯想要做的,本质上就是统合人的“质体”,从而可以匹敌天理制造的整体命运。

但是这个过程还需要一个道具,这个道具需要是一个特殊的“质体”,就像水仙十字系列任务一样,“水仙十字圣剑”就是一个特殊的“质体”,而对于“乐章”来说,编写用的墨是来自厄歌莉娅的原初之水,而编写用的笔则是出自西比尔,两者结合就诞生出了“乐章”这个质体

不过根据波爱修斯他们的研究,需要这个质体的原因是因为个体的“琴弦”过于脆弱,很难真正以个体的身份跟法图那抗衡,但是波爱修斯并没有见过降临者这种级别的存在,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他能毫无敬畏之心的说出:“我看不清你灵魂的成色”这句话,因为从本质来说,雷穆利亚人不相信降临者这种级别的人存在。

但其实理论上,抛开降临者这个设定以外,还有两种办法能抗衡法图那,一种是让自己让自身的凡灵音律足以抗衡普世音律,另一种则是让自身的凡灵音律不受普世音律控制。前者则是雷穆斯为雷穆利亚谋划的出路,可惜最终失败了,后者则是类似于波爱修斯描述的“贯通实体与质体,进而彻底控制自身的意志”,这种人目前在游戏中应该还不存在,这种人可能在极恶骑的高层,或者坎瑞亚王国历代的王可能是这个位格。

而波爱修斯在这次的支线中也是在尝试“贯通实体与质体”这个操作,如果波爱修斯真的能成功,统合雷穆利亚人,甚至说枫丹人的灵魂,那估计会成为超越周本Boss的存在,但是很遗憾被我们击败了,不过他留下了的这些研究和笔记还是有很多研究价值存在的,不排除后面还有更多的研究价值,当然那估计就是4.7以后的内容了。

以上。

「法图纳」-轮盘的女神

法图纳”,即「福尔图纳」(Fortūna)。她是罗马神话中的幸运女神,以及运气的拟人化形象,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堤喀( Tyche) 。其形象通常为手持车轮的女子。一般认为是众神之王朱庇特的女儿。

在寓言以及洲图像学中经常以车轮的形式来表达「命运」这一概念,比如大家熟知的塔罗牌第十张牌-「命运之轮」的名字就是「福尔图纳」(Fortūna)。无常转动的车轮不知将停留于何处,对欧洲人来说是作为具象化「命运」概念最好的象征。

车轮”代表了「命运」的无常,但是同时也存在逆转人生获取财富、机遇的机会,人们也会将在过去是用聚宝盆来表现机遇,现在也可以使用轮盘(Roulette)来作为象征,意味着机会或好运或坏运的随机性;与财富相连的是机遇(经常与财富本身混淆),它几乎难以捉摸,只有一根纤细丝线。

因为好运被理解为难以抓住的机会;在有的描述中,命运女神-福尔图娜的形象与正义女神相似:用蒙着的眼睛或用舵来驾驶人类的命运。

本次登场于4.6雷穆利亚任务《谐律上的咏叙诗》的主要角色之一,是早在武器突破材料中提到过的雷穆利亚大调律师-波爱修斯

@静默老师一早就预言中了

波爱修斯的原型是现实的欧洲中世纪同名思想家-波爱修斯(Boethius)。他是六世纪早期哲学家。既是古希腊哲学的最后一名哲学家,也是士林哲学的第一位哲学家。

在他最著名的作品《哲学的安慰 》(De Consolatione Philosophiae)就提到过「命运」-法图那女神这一概念。

本书反思了在神统治的世界中,邪恶如何存在(神正论问题-Theodicy),以及生命要如何在变幻无常的命运中仍然获得幸福,探讨了幸福和上帝的本质。

在第二卷中,哲学女神和波爱修斯探讨了「命运」,将其拟人化为一个具有虐待倾向的女神——法图娜她凭心情转动着命运之轮,随机地决定人们的命运成功或毁灭。考虑到「命运」的随机性,波爱修斯不应对自己的谴责和死刑判决心存芥蒂: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财富、荣誉等物质并不直接关联于人们的幸福。

雷穆利亚的「乐章」-无形的魂器

想要理解提瓦特世界体系的「法图纳」,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雷穆利亚文明是如何尝试对抗「法图纳」的:

「乐章」简而言之,就是非物质形式的“灵魂容器”。通过音符制造超越物质载体(肉身、机甲)的容器来对「灵魂」进行保存。

比如《哈利波特》中伏地魔制造的魂器(Horcrux)。魂器是黑巫师为了使自己长生不死制造出的储藏灵魂碎片的物品。

魂器是指藏有一个人的部分灵魂的物体……就是说,你把你的灵魂分裂开,将一部分藏在身体外的某个物体中。这样,即使你的身体遭到袭击或摧毁,你也死不了,因为还有一部分灵魂留在世间,未受损害。 ——魂器的本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魂器的制造者在死亡后能够继续以无实体的形态存在,直到通过其他方法重塑肉身。通过保存“灵魂的碎片”,超越了“物质的极限”实现长生不死。

但是魂器本身就是存在缺陷的,协助制造者保存「不朽的灵魂」的魂器本身,就是「可被损坏的物质」。通过摧毁物质的魂器,能够阻止制造者继续保留自己「不朽的灵魂」。

长生不老不死的本质,就是把「灵魂」握在自己的手中,不进入更高存在的手中被操控。

雷穆利亚的「乐章」就是更高级形式的【魂器】。容器本身也跟随「灵魂」一起超脱了物质的束缚,不会被物理的冲击破坏。你可以破坏掉播放音乐的唱片、可以打昏唱歌的人。但是无法消灭掉“歌”本身,因为它不具备形体,人所破坏的只是一种“载具”。

被「乐章」储存灵魂的人们也可以通过音乐自由选择自己的载体-魔像、qq人亦或者可爱的猫咪。


如何决定「灵魂」是“我”-如何断言我还是我?

雷穆利亚认为,通过把「记忆」「人格」编写为音符的形式,最终制造的「乐章」即成为了承载灵魂的容器。这就让我催生了一个疑问:

雷穆利亚的认知里,是什么决定了灵魂?或者说是什么决定了“谁”是“我”?

提瓦特的「法图纳」-支配命运、生命乃至世界的轮回

「永恒循环」(德语:Ewige Wiederkunft,也译为永恒轮转、永恒重现、永劫回归)是指一种假定宇宙会不断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循环的观念,而且这种循环的次数不可理解,也无法预测。

「永恒循环」论的观念发源于古埃及,也是印度哲学的重要部分;在印度教和佛教中表现为轮回(संसार)理论,成为了印度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概念。除了印度教,东方的道教、佛教,西方希腊的轮回论哲学理论都有对「轮回」这一概念的认可

「法图纳」系统-命运女神的车轮,本质其实就是「灵魂与时间的轮回」。

提瓦特过去交替诞生与毁灭的四个时代的人们,本质都是“同一个灵魂”在不同的初始条件发育的生命。

要与「法图纳」对抗,就必须要超越被物质束缚的肉体、战胜时间不可逆转的腐朽,保留下带有「自我意志」的「灵魂」......

「虚无主义」常常与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联系在一起,他对虚无主义作为西方文化的一种普遍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诊断。尽管这个概念在尼采的作品中频繁出现,但他以多种方式使用该术语,具有不同的含义和内涵。

尼采认为「轮回论」是“虚无主义的最极端形式”,他称赞其为“最深邃的思想”、“最沉重的思想”、“思想中的思想”、“观察的顶峰”、“最高的肯定公式”。在时间的轮回中,生命的一切都是注定要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迎来重置,任何未完成的行动无法到达终点,所有已完成的事物会被抹除消失。因此是最终的【虚无】。

这也就是《足迹》里所谓的“无始无终的永恒”吧....

「福波斯」-飞行与恐惧

「福波斯」(Phobos)一词意为“飞行”与“恐惧”,他是希腊神话中恐惧和恐慌的神和化身、战神阿瑞斯和爱神阿佛洛狄忒的长子。

“鸟为什么会飞?”

「福波斯」之名代表的就是雷穆利亚文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雷穆利亚的人们尝试“飞翔”的翅膀。

因为想要做梦,因为想要奔赴梦想;这是为了超越时间的束缚,战胜名为「法图纳」的约束的尝试。

被制造的兄长,未能改变的命运

@卿云上 老师的考据中,雷穆利亚文明原型为罗马(Roma)

罗马时期,希腊神话的战争之神阿瑞斯(Ares)在古罗马宗教中被赋予了更重要和更有尊严的地位,作为罗马人民和国家的祖先保护者,他也被视为罗马奠基者「狼之双子」罗慕卢斯(Romulus)雷穆斯(Remus)的父亲而成为罗马人的始祖。

现实中的「狼之双子」阋墙于内,罗慕卢斯(Romulus)杀死雷穆斯(Remus),以自己的名字罗慕卢斯(Romulus)命名了他们建立的城市罗马(Roma)

在提瓦特位面,历史的风吹向了另外一边——雷穆斯所建立的国土代替了罗慕路斯的罗马,以雷穆斯(Remus)的名字命名了国家雷穆利亚(Remuria)

在罗马神话中也宣称二人是女祭司雷亚·西尔维亚(Rhea Silvia)与战神玛尔斯Mars,也被认为是阿瑞斯重新演化的形象)。

使用福波斯之名应该也是将「狼之双子」与阿瑞斯的两个孩子-福波斯(Phobos)得摩斯(Deimos)进行重叠。对应现实「狼之双子」弟弟雷穆斯(Remus)的神王-雷穆利亚(Remuria)也是战神的次子得摩斯(Deimos),以战神长子福波斯(Phobos)命名的系统代替了现实的罗马(Roma)建立者-兄长罗慕卢斯(Romulus)

因此再看这个任务,突然有了一种荒唐感。表面上提瓦特的「命运」改变,由弟弟建立的雷穆利亚(Remuria)文明,本来应该是与哥哥建立的罗马(Roma)文明截然不同的世界。雷穆利亚向众水之主许诺要创造没有纷争、永恒幸福的世界。他也是真的想要带领整个世界、不同民族的人们共同打破世界的规则,超越「法图纳」定下的宿命。否则他也不会在意识到国民的失控后做出了自灭的决定....

可弟弟又亲手制造出了哥哥-「福波斯」-兄长罗慕卢斯(Romulus)。服从「福波斯」的指令无异于继续把文明的建造权交给了罗慕卢斯(Romulus),所以雷穆利亚(Remuria)文明名为弟弟雷穆斯(Remus)的文明,底子仍然是那个现实哥哥罗慕卢斯(Romulus)建立的城市-罗马(Roma)

做选择的弟弟-未能超越命运者,但我依然能够决定自己能做之事

所以斯库拉的话,真的太讽刺了。无论是在文明的命运上,还是个人的命运上:

雷穆利亚制造的「福波斯」无法跨越「法图纳」

弟弟建立的文明本质上,还是现实胜利的哥哥塑造的文明模样

可笑吗?荒唐吗?

看吧,这就是想要做梦的狂人的下场,这就是意图颠覆命运却被命运玩弄的蝼蚁。

但这是米哈游的故事:

雷穆利亚已经看见了命运的结局,他早就知晓被写好的结局是什么:

厄歌莉娅:你相信命运吗?

雷穆利亚:我相信命运可以被改变。

斯库拉:你已临近命定的终局,你已看见了不可逆转的尾声。雷穆利亚,你还要执意「踏入其中」?难道在你看来.....结果并不重要?

雷穆利亚:我相信它能被改变.....

雷穆利亚:即使不能,那我也要决定自己到达那个结果的过程

雷穆利亚:要流传给后世的,绝不应该只有憎恨和使命。只有领略过这个时代的光辉灿烂,未来的人们才能明白我们为之而战的意义。

卡西奥多:由大调律师来传承的,应当是属于雷穆利亚的荣耀、战斗的理由。是在这场同谐的演奏中,我们最终的灵魂所托。

雷穆利亚的歌、雷穆利亚的梦,就到此终结。但未来的你们,终会飞过天空,实现那份未有之梦。

谢谢作为旅行者的“你”,能够见证这首最后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