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多代融入澳洲社會 還存在文化身份認同嗎?

在澳洲,家族歷史和文化變得越來越複雜,專家呼籲統計局改進識別人們身份認同的方法。

A woman holds a baby

Louisa經常遇到別人嘗試猜測她的血統。 Source: SBS

32歲的墨爾本調酒師Louisa經常遇到客人嘗試猜測她的血統,最常遇到的是猜她是法國裔或西班牙裔。

「其實我覺得問我(背景)很奇怪,因為澳洲的白人、非原住民(的背景)通常都很多元化,我會覺得(問我背景)很奇怪。」

在202年人口普查中,她填寫自己在澳洲出生,不說英語以外的其它語言——她被歸類為1700萬名澳洲出生公民之一。

普查裡只有一條問題問及其文化身份,涉及父母和祖父母,但Louisa的父母也在澳洲出生。
People in a laneway watching a lion dance
墨爾本2014年農曆新年巡遊。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然而事實上,Louisa是第六代華人,她的姓氏是王。她還記得小時候每年都會去唐人街看農曆新年巡遊,甚至參加過舞獅活動。其家族自1830年代移民澳洲,在1980年代開始參與巡遊。

她每年吃團年飯,都如同「聯合國會議」。她的媽媽有英國、猶太和波蘭血統,她的丈夫是意大利裔。

其華人血統來自父親。父親也不會說中文,再上一代的家族有成員和來自中國的人結婚,令整個家族維持了文化和種族的聯繫。
A woman stands in a doorway holding a child on her hip, next to a man.
Louisa和丈夫Luca及兒子Ennio。 Source: Supplied
Louisa表示,可能她看起來不太「華人」,但她很重視自己的血統,也喜歡慶祝農曆新年。「媽媽說我還在繈褓中時,她經常帶我去中國新年巡遊......我很興奮,很喜歡,舞獅很棒。」

她也很自豪能掌握一些華人傳統「技藝」,比如包餃子時能製出折痕、生病時會煲粥吃。她希望這些文化能傳給兒子Ennio。「希望她能去(新年巡遊)舞一下龍。」

她與華人的聯繫還來自於父親——澳華歷史博物館行政總裁王興鄉(Mark Wang)。
Man wearing a blue suit and white shirt
澳華歷史博物館行政總裁王興鄉(Mark Wang)。 Source: Supplied
王興鄉從上海出生的父親身上學會華人的思維方式。在七八十年代,父親與中國內地及香港有生意往來。

「西方人去到嘗試討價還價,但中國人毫無興趣,因為覺得他們對中國人不好。而我的父親......會和他們做朋友,然後便得到想要的東西。」

他也會疑惑,是否自己更「華人」的外貌,令自己和中華文化更具聯繫。
我不知道我內在就是華人,還是人們令我成為華人。
他覺得自己越年長,變得越「華人」。「我可能有拉脫維亞祖先,但我從來不會想到它。他沒有在我身上延續,沒有成為我的血統。」

「你的血統會傳給你,而你就是被傳(文化)的人。」
A family pose for a black and white photo
王興鄉的母親、Louisa的祖母Mabel(後排左一)與她的兄弟姐妹。 Source: Supplied
35歲的侄子Wei Wang對這方面深有體會。

他的母親來自王氏家族,父親在中國出生,但倆父子幾乎毫無交集。而母親雖然不懂中文,但仍教了他很多華人習俗。

「我們長大時感覺很『華人』,很多傳統......但我長大後有不同體驗,意識到有點淡化了。」

他的妻子Rachel在澳洲出生,父母來自台灣。他也希望能傳遞一點文化給自己有著華裔面孔和澳洲出生父母的子女。

「我某程度上覺得自己(比母親)更亞洲,因為我了解亞洲文化,無論是在上學時還是放學後,還有現在(通過)我的妻子。有點奇怪的是,可能文化認同不僅來自(血統)起源,還能被學習。」
An Asian couple pose together in a living room
Wei Wang和妻子Rachel。 Source: Supplied
儘管如此,他和Louisa和王興鄉一樣,都認同自己是澳洲人。

有一次,他在家隔著門用英語和一個陌生人說話,打開門後,陌生人看見他的面孔,馬上用普通話說「你好」。

「我覺得那真的很奇怪。那不是無禮,不是種族主義,只是不常見......我當時有點苦惱,但我不會說是冒犯......是一種困擾的感覺。」

「洗白」人口數據

家族背景越來越複雜,種族多元化已無法直接描述。澳洲國立大學(ANU)的人口學家Liz Allen相信,人口普查需要檢視這方面的變化。

她認為,目前的普查問題僅問及出生地點、在家說的語言、宗教和祖先可能不足以反映文化身份,特別是對越來越多在澳洲土生土長的人。「我們對亞裔澳洲人進行著『洗白』,他們從我們的數據中消失。我們在否認他們需求和身份認同。」

同樣地,像希臘和意大利裔有更長在澳定居的歷史,也被數據掩埋。她正和國大亞裔澳洲人領袖中心的羅介雍(Jieh-Yung Lo)合作一個名為「Counting for Change」的項目,以改善人口普查問題,更好地反映澳洲的多元文化人口狀況。
The top five ancestries in Australia.
2021年人口普查前5大祖先血統。 Source: SBS / Source: Census 2021/ABS

「我們應問及種族」

多元文化機構Diversity Council Australia的種族專家Virginia Mapedzahama表示,人們猜測Louisa的血統背景,其實就是種族。

「如果我們想知道澳洲社會的種族構成,就要直接詢問人們的種族認同,沒有其他方法。像Louisa,看起來沒Wei這麼『亞洲』,可能不能認同亞裔是一個種族。」

她表示,美國等國家已在人口普查中詢問種族,這有助了解種族的影響及是否存在種族歧視的情況,包括種族與收入、心理健康、職場關係等方面的聯繫。
不過,國立大學的歷史學家Amrita Malhi表示,人們可能對「民族」、「文化」和「種族」的定義有不同理解。上一次普查前,便有,呼籲統計局把「香港人」從「華人」中獨立區別出來。

Allen博士表示,有時出生地無法反應複雜的文化構成。她以印度為例,指當地人說很多不同語言,有很多不同宗教和文化傳統。「即使外表看起來相似,但非常多元......我們並沒有詢問他們的自我種族和文化認同。」

與此同時,普查問卷只容許人們填寫最多兩個血統也非常不足。人口學家Mark McCrindle表示,數據顯示有33%的澳洲人自稱有英國血統,但只有不足6%的父母在英國出生。
Text of the Census asking the question - What is the person's ancestry?
2021年人口普查只許人們填寫最多兩個血統。 Source: Supplied /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多元文化部長吉爾斯(Andrew Giles)承認,人口普查未能充分衡量澳洲的多元化。「我們的數據收集在祖先、語言和出生地方面很有限。新西蘭、加拿大和美國都會對民族或種族有進一步詢問......我們也需要做得更好。」

他表示,工黨政府將建立一個多元文化機構,由人口專家建立數據收集的全國性標準。

不過,Allen博士指,移民總是被要求融入主流社會,但澳洲已不再是「一個以白人為主的殖民國家」。「你無法關閉自己的民族認同。」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23 January 2023 4:06pm
By Charis Chang
Presented by Koma Cheng
Source: SBS

Available in other language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