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道德经》中「玄」字的含义?

关注者
14
被浏览
14,305

8 个回答

老子《道德经》中的”玄“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其深奥程度,不可为不深!

就像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人里也同样有一千种对《道德经》思想的解读。

《道德经》书中“玄”字一共出现了12次,看来老子对“玄”字很钟爱啊~

“玄”字在汉语中有两个含义是比较基本的,一是指境界幽远,一是指带光亮的深黑色。这两个含义其实也是相通的,辽阔夜空中的那种幽远、深黑就是一种所谓的“玄”色。正因如此,玄又引申至形容问题的深奥程度,从而有“玄奥”的说法。如果这问题的深奥又是美妙而难以言喻的,我们又会说这是“玄妙”的。

也就是说“玄”并不是指直接被曝露或呈现出来的,而是需要通过反复的观察与思考去探索、发现的。“玄奥”的思想,是指抽象的乃至秘密的,不易被察觉,需要被人们反复去体会与领悟的。《道德经》中的“玄”指的就是这一类。

比如第一章中的“玄同”,指的就不是表面上的“相同”,比如“白马之白”与“白玉之白”这种表象上的简单“相同”;而是指抽象的“有”、“无”这两大基本的对立概念在本质上的“相同”。这种“玄同”指的是“有”与“无”之间的“同出而异名”的“同出”,需要人们深入地仔细去思考与领会。这种“相同”需要不断将表象上的“不同”抽离,然后一层一层地深入探察在本质上的“趋同”,这样的思维与体会过程是“玄之又玄”,也即深入再深入的。这是一种在抽象的或者说哲学的层面上,将“有”与“无”之间的“共相”、“总相”或“共性”问题理解清楚,并在现实中反复体验的过程。

事实上,《道德经》的第二章紧接着第一章,就指出表面上矛盾对立的概念,在实质上其实都是“共相”的存在。在美与不美,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之间,全部是有“共相”或“共性”存在的,并不存在绝对的对立,其对立仅仅只是相对的。正因如此,发现对立概念中的“同”或者“共”,也即其”玄同“,恰恰就是发现事物规律的“玄奥”之关键所在。

理解了“玄同”的基本含义之后,我们对第六章的“玄牝”就不应再有误解。“牝”是指具体的雌性、母性,而“玄牝”当然就不再是指某种具体的母性与雌性,而是指一种抽象的母性,也即第一章中所谓的“万物之始”或“万物之母”,或者说终极与本源。不理解这基本含义,

以此为根据来试图证明《道德经》指向生殖崇拜的各种所谓学术文章,其实全部都是垃圾,纯粹就是妄想太多了。还有一些认为指向神秘的性力崇拜的宗教体验,那就更加是荒唐、邪门与无稽了。

《老子》书中,“玄”字出现有12次之多,大都作名词或形容词用,如“同谓之玄”、“玄牝”、“玄牝之门”、“玄览”、“玄德”、“玄同”,等等。第一章中的“玄之又玄”,两个“玄”,则作动词用。“玄之又玄”,就能进入“众妙之门”。这众妙之门,无疑即为“玄门”。玄门,后来成为道教的称谓之一。这“玄门”之称,究竟最早起于何时?我们现在无从确考。但就这一“玄”字,却有无尽的说头。

一、“玄”之由来

《说文》曰:“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玄象,即指天象。古人观天象,观到极远处,古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了。故而,将黑色与玄连在一起。《易· 坤》有“天玄地黄”之句,《诗·小雅·何草不黄》有“何草不玄,何人不矜” 、《诗·豳风·七月》有“八月载绩,载玄载黄”之句,这都是从颜色的角度用“玄”的。老子所说的“玄”,是“玄”的本有义,即“幽远”。浩邈的宇宙,幽远无尽,潜藏着神秘莫测的玄机奥妙,所以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有人从隶书“妙”字(图一)的偏旁,找到了甲骨文的“玄”字的象形根据。一个署名“心智玩家”写了一篇《老子写〈道德经〉的时候,“妙”字不是女字旁,而是“玄”字旁》的文章,载于“百度百家”,说:“请看后世写的篆书‘妙’字”(图二),“左边字符中的小点消失了,这两个小点是有大内涵了,后世书家已经不知其中的深意,就抹去了。但是,老子写《道德经》的时候,之所以会用到这个‘妙’字,看中的就是这两个小点。”“这两个篆书‘妙’字中的‘玄’字都点了小点,表示的意思就是‘认识到了隐性世界’

“心智玩家”的分析,非常精到!老子说“见小曰明”,这“两个小点”,何尝不是代表老子所“观”、“阅”到的微观世界,即“心智玩家”所说的“隐性世界”中的“小”呢?我所根据的《说文解字》,是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一版印本,“玄”字条目最后有“古文‘玄’”(图三)字,与篆书中的“妙”字偏旁的“玄”是一样的。只是下面的圆圈下多了一个尾巴,与隶书相同。这完全可能就是甲骨文中的“玄”字。说明汉时许慎在著写《说文解字》时,见到过甲骨文中的“玄”字。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文字,距今约有3600多年。还有人从“三星堆”的七个字符中的“S”形字分析认为:“S符近似甲骨文的‘玄’字(8),三星堆神-树上的神出鬼没鸟的嘴上就叼一铜丝,尾羽穿孔系有‘8’字形的铜丝钮。8形如绞丝、悬丝,其实也是宇宙气旋符,代表玄、神秘;……S如绞丝,如气旋,在此具有‘玄’的含意。什么人具有通天地与通玄的能力,自然是具有神灵的人了,……”

这虽是一家之言,却能见出“玄”字起源的蛛丝马迹。“三星堆”在四川广汉平原,属彝地文化,一般认为,早于殷商一千多年,相当于汉族的夏朝。再往上溯,传说中的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创立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易经》八卦,玄奥无比,虽有难以计数的研究著述,至今没有人能够说清八卦预测的道理。中华文化,从源头上说,是玄奥文化。先民对宇宙万物的感知所显现的智慧,都深藏在神话传说和历史遗迹之中。“玄”的脉络和印迹,从起始就十分清晰。但,人们对“玄”的认识,一直处在感性层面。只有老子,才从理论上,也是从哲学的高度,对“玄”做出了系统、全面、深入具有说服力的准确把握和概括。

二、老子所说的“玄”

第一章的“玄之又玄”,如前所述。

老子第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重复出现。第六十五章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知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又对“玄德”,再次作解,再次强调,说明老子对修炼者的“德行”的要求,是何等的重视!说到底,就是第一章的“常无欲,以观其妙”。修炼者能不能做到“常无欲”?说起来容易,真正能够做到,实在太难了!有人说“人皮难脱,人欲难泯。”这是真知真见啊!第十五章开头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是说修到较高层次,通玄啦!接着是对达到“玄通”层次的“善为士者”作了形象的描述:“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以上老子“强为”描述了“有道之士”(即“善为士者”)七个方面的德性:谨慎、小心、庄重、松弛、敦厚、虚怀若谷、深不可测。这些品性是老子对“有道之士”的赞美,也是对执政者理想人格的期盼,对自我形象的表述。因为老子有修道的切身感受,所以才描写得如此真切形象。

此章最有名,也是常被误解的是“孰能浊以静之,徐徐自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几句。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将其写成对联式的条幅,悬挂墙壁,横批是“天道”。他的理解是:“谁能宁静下来并通过和出自这宁静将某些东西移动给‘道’,以使他放出光明?谁能通过成就宁静而使某些东西进入存在?天道。”(转引自《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观》P352)这当然是隔靴搔痒。我们国家自古以来的诸多注家,也都没有将这几句真正读懂,解释五花八门。其实,这真正是讲修炼的过程和境界的。谁能以静定使浑浊渐渐变清,谁又能在长久的安静中渐渐生出动来,那他就会成为“有道之士”、“善为士者”,具备上述七种品格和德性。修炼者在安静而深定的层次中,必然有静极生动的过程和结果,就是体内气机发动,不一定在动态中,也可能是睡眠中。此后,你就会经常感到体内要窍有气机不停地回旋。这就是佛家说的“法轮常转”,道教所说的“胎息”,即“内丹”。这种修炼过程中动与静的关系,可以扩展到宇宙间万事万物发展变化过程中动与静的辩证关系;这种发展变化的过程、动静关系,就是规律,就是“道”。变化过程中的“静”是暂时的,而“动”是恒久的、根本的。

第十六章紧接着老子就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云云,那是达到了“见小曰明”,“明白四达”,通天通地,通宇宙,通神明的至高境界。这就是第五十六章的“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玄同”,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该如何作解?现在一般学者普遍认为,“玄同”就是同道。究竟怎么个同法,没有下文。修炼层次再高的人也不能等同于“道”。“道”是宇宙的总根源、总根据,谁能等同得了?只能是“和其光,同其尘”。用现代科学的概念来说,就是修炼到极高层次的人,性空了,心性所变化、发射出的声能、光能的波段、频率与道所生的大自然信息发生共鸣、共振了,这才“同”了,“合一”了。难道这些不是太玄妙了吗?玄妙之同,不就是“玄同”吗?老子所说的“玄”,是指科学能探测得到和探测不到的微观世界的一切的一切,无限远,无限大,无穷尽,难以言说,难以描状。但老子都观到、阅到了,也言说、描状了。现在我们看,老子关于“玄”的论述多么系统!层次多么分明!由此也可以看出《老子》一书的编排多么缜密精到!许多学者认为《老子》的分章,只是“大致的安排”,或者要将“德篇”放在“道篇”之前,都是没有真正读懂《老子》而所作出的妄断!

三、后世对“玄”的解说

《老子》将“玄”的意蕴、境界,已经阐发到了极致,后世的诠解,大多难尽其义。河上公曰:“玄,玄天也。谓有欲之人与无欲之人同受气于天。”张衡说:“玄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御览》引《玄图》)《广雅》曰:“玄,远也。”《释名·释天》:“天,又谓之玄。”杨雄《玄天·玄樆》曰:“玄者,幽樆(lí)万类而不见形者也。”……说“玄”,不能不涉及“玄学”。这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以《老子》、《庄子》、《周易》为“三玄”,被称之为“新道家”。玄学家在多方面论证了道家的“自然”与儒家的“名教”的一致性,一改汉代“儒道互黜”的思想格局,主张“祖述老庄”,以道家为主,来调和儒道。达官名士,多宗老庄,而使之成为“官学”。这也可以说是道家思想的复兴。然而,他们并没有真正领悟老子所说的“道”之真谛,虽然风行于魏晋,也断续延绵至宋代中叶,但却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流弊。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何晏、王弼、阮籍、嵇康之流,因为他们的名位大,一般的人们就学起来,而所学的无非是表面,他们实在的内心,却不知道。因为只学他们的皮毛,于是社会上便多了很没意思的空谈和饮酒。许多人只会无端的空谈和饮酒,无力办事,也就影响到政治上,弄得玩‘空城计’,毫无实际了。”

为什么会产生“空谈误国”的流弊?这与玄学的代表人物对老子所说的“道”的领悟有偏差关系甚大。即以影响最大的王弼来说,他认为:“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其实,按甲骨文的“玄”字本义,不是什么都没有。前文已经说过,古“玄”字两个圆圈中的小点,有人认为“表示的意思就是‘认识到了隐性世界’”。《说文》、河上、张衡、《广雅》、杨雄对“玄”的解释,虽然不能做到精准,但却不是直言“无有”。作为“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的王弼,将“玄”却完全虚无化了!离开了老子所说的“道”,而偏重于谈“玄”,且无视于“道”的实质,这就不可能不产生流弊。西晋末年至东晋初颇为活跃的葛洪,曾经批评过“玄学”,但也深受“玄学”影响。他所著《抱朴子》首章“畅玄”,1500余字,洋洋大观,专题论玄。开头说:“玄者,自然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后文又提出了“玄道”这个概念,将“玄”与“道”等同起来。老子没有“玄道”这个说法。老子对人类思想、哲学,最大的贡献,就是给中华文字的“道”字,赋予了特定的内涵。古今中外,高人如林,没有人能否定老子关于“道”的高论。只能是无尽的探索,研究,论说!《老子》第二十一章,言之凿凿“道之为物”,是说“道”是物质性的存在,“惚兮恍兮”中有象、物、精、信。不是什么都没有。“玄”,主要体现的是“道”的形而上方面的内涵、状态,并不是“道”的全部。“道”,还有实在性的一面,古往今来,大多研究者依从《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普遍忽视了“道”的物质的实在性这一面,将“道”说得过分玄虚,使“道之为物”的物质性这一面架空了,消解了。

葛洪认为“玄”是自然、万殊“之祖”、“之大宗”,这夸大了“玄”的作用,是受了魏晋“玄学”之时风的影响,极力“畅玄”所作的判断。葛洪的《抱朴子》,在道教“丹学”方面是一部成就卓著之作。有人认为:葛洪的“畅玄”与《庄子》,“都是其接续老子天道自然观的协变之声。是道家道教共有的交响乐。”其说甚是。但葛洪对“玄”的过分畅扬,却表现了他对老子所说的“道”,缺乏深入的理解。这也是魏晋“玄学”,流弊不断延续的原因之一。玄学的内涵被不断扩充,产生了包括山、医、命、卜、相在内的五种体系,内容十分庞杂,也可说是丰富,但却以“术”见长,为历代众多爱好者所热衷追寻,至今亦然,自有其存在的社会空间和土壤。存在就是合理的,我们不必去认真讨论。

四、玄学与科学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1923年中国学术界曾经发生过一场“科学与玄学”的大讨论。这场讨论由张君劢在清华演讲“人生观”问题,说道:“科学无论如何发达,而人生观问题之解决,决非科学所能为力,惟赖人类之自身而已。”此一观点,立即引起科学家们的反驳。第一个站出来的是作为科学家之表率的丁文江,写了万言《玄学与科学》的长篇大论,在报刊发表。接着,陈独秀、吴稚辉等名流,也参加进来,影响很大。这场论战前后历时5个多月,波及3、4份报纸,各方的文章近30篇,洋洋洒洒约25万字。

这场论战的时间,在“五四运动”之后不久,那时,科学就代表着进步。结果是丁派大获全胜。1925年,亚东图书馆将双方的文章结集,以《科学与人生观》为题出书以志纪念。梁启超、胡适为之作序。此书最近由辽宁教育出版社重印,收于《新世纪万有文库》,有兴趣者可以研读。关于这场论战,我们无法做出准确的评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单独以“玄学”与科学对垒,“玄学”会无有招架之力。如果以“道”来对科学,那将会是怎样呢?整部《老子》,把“道”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道”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总根源、总根据。是人类学、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生命学、天文学等多学科的思想库、智慧仓、百科全书。

美国《纽约时报》把老子列为全世界自古至今最有影响力的十大作家之首。据“百度贴吧·《道德经》对世界的影响与古今中外名家评价汇总”所载:“在西方《道德经》的销量已经超越了《圣经》,跃居所有经典之上,现已荣登世界书籍排行榜榜首之位。”老子天下第一,名副其实。特别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具有鲜明的现代科学意义:

一位德国科学家获得一项最新科学成果,他几乎翻遍所有哲学书籍,都没有找到他的科学成果原理的哲学依据。最后,在老子《道德经》上找到了。他异常兴奋地说:“现代科学的尖端,无非是老子在几千年前写的哲学著作的具体例证而已!” 美国从事高能物理研究的卡泼勒博土,惊奇地发现了老子哲理与高能物理现象的吻合。

他感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有人在爱因斯坦家里的一个书架上发现了一本已经被翻烂的德文版《道德经》。1998年1月,诺贝尔奖巴黎宣言指出:“二十一世纪世界科技、文化命题要到2500年前的中国老夫子那里去寻找。”“老夫子”就是指老子。笔者撰写了《<老子>的现代科学意义》一文,发表于香港道教学院主办的《弘道》2016年第一期;又撰写了《老子所说的“道”之科学性》一文,发表于广州道教协会主办的《恒道》2017年秋季刊。“道”包含着科学,《老子》书中预言了现代科学。对于“玄”与“道”的关系,我还没有搞得十分明白,只能说些抛砖引玉之谈。

道,是玄的升华,涵概着玄。玄是道的形而上方面的内容和作用,是性灵、精神、思想、意识一类的无形的存在。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成仙成道的路径和归宿。对于道教来说,玄门,这是毫无疑问的名、实两归。这个“玄”,是一个永远难以说透的话题,也是一个永远要做无尽探索的奥妙!“道”,是思想、精神、意识与物质的高度统一,是实在性与玄奥性的完美统一。(笔者撰写了《老子所说之“道”新解》一文,台湾《宗教哲学》作为首篇,发表于2017年9月号(总81期),对“道”作了较为全面的新解说。)但是,“玄”,对于世俗社会来说,总是会引起这样那样的误解。修道、术数之类,尽管屡禁不绝,却总是名不正,言不顺。然而,“道”,就大不一样了。它是具有科学内涵的哲学概念,得到古今中外政治界、学术界普遍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凭着《老子》文本在全世界崇高的声誉,广泛的流传,将会对人类社会发生更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美国著名学者蒲克明肯定地说:“《老子》是未来大同世界家喻户晓的一部书。”

回答这个问题让我想起胡适先生说:我从小就开始读《千字文》,现在是大学教授,但第一句「天地玄黄」我一直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这当然是夸张,但是也说明一个问题,因为古代讲经学者,一个《道德经》的「道」、《周易》的「易」,往往能之乎者也的讲一天,还讲不完。有的听者会晕头转向。

这里面真的有那么多「微言大义」?

我看未必。我认为这种过度解读,将简单问题搞复杂了。

我们先来理解《千字文》之「天地玄黄」的「玄」,再来理解《道德经》之「玄之又玄」,因为前者用的玄的本义,后者用的引申义。

你有没有发现,汉字中很多表示颜色的字,很多都是从「丝」,也即「绞丝旁」,如:「红、绛、绿、紫、黝」。

因为颜色太抽象了,无法具象造字,古人跟「颜色」打交道,最多是在「染布」的时候,所以,汉字中表示颜色的一些字,都以「丝」表意。

汉字「玄」、「幺」是一字之分化,像「一束丝」之形,本义是「黑色」:

为什么「一束丝」表示黑色呢?

用常识想,黑色可能是人类最易得的染料,比如制墨的主要原料木炭,也是一种易得的黑色染料。

跟黑色颜色很近的藏青色,是用植物蓼蓝(板蓝根)染成的,经典《夏小正》中记载古人种「蓼蓝」当染料。

古人染色应该以「黑、青」色为多,用一束丝表示「黑、青」色就很合理了。

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玄」就表示「黑、青色」:

甲骨文《合集》33276:「三玄牛」,即只黑色的牛。

西周《頌鼎》:「易(賜)女(汝)玄衣黹屯(純)」,玄衣就是黑衣。

那么,「天地玄黄」的意思是不是呼之欲出?

「天地玄黄」原作「天玄地黄」,就是「青天」和「黄土地」的意思呀。

中原的古人看到黄色大地,把酒问青天,四方宇宙之茫茫洪荒,感觉自己很渺小。

这正是《千字文》第一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天、地」对举,「玄、黄」颜色对举,是古文中很常见的修辞手法。

没有光线的夜晚,黑茫茫,我们看不到,所以,「黑」自然就有了「看不清、迷糊」的意义,「看不清」引申出「不能认识、无法理解、不确定」、「深奥」的意义。

在语言学中这叫做「隐喻」。人类的语言中隐喻无时无刻不在。

比如:

红色有灾难的隐喻。是因为人受伤以后流血产生隐喻。

「黄色」有「色情」的隐喻。

汉语口语中,「这事很玄」,意思可能「这事不可靠、不确定」,也是「黑色」的隐喻。

那么,《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中的「玄」就是「深奥」的意思吗。

「玄之又玄」就是「非常精微深奥」。

可能有些人觉得解释直白一点,怕别人觉得没有学问,要洋洋洒洒的之乎者也的故作高深。



综上之述:

胡适说他读不懂的「天地玄黄」中「玄」表示天的颜色:青,用的是「玄」字的本义。

《道德经》之句「玄之又玄」中的「玄」表示「深奥」,用的是引申义。

联系整个《道德经》语境,「玄之又玄」大致意思是「深奥中的深奥,如此精微玄妙,以致我们都无法认识,无论用什么言语,都难以准确到位的表达」。



一般来说,解经有「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之分。

「我注六经」就是考据训诂派,相当于古文经学派——

追寻经书的原始意义,注重「无证不言,孤证不立」,意在强调「字字有来历,言必有出处」,「望文生义,牵强穿凿」是大忌。

说简单一点就是「逻辑实证」。

还有一种就是「六经注我」——

以自己的理解,想怎么解读就怎么解读,自己觉得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完全不需要任何证据。本来简单的经文,一定说出「字外之音」。

今天被大多数喷的于丹就是过度解读的典型,还有一些传教的牧师也是典型,一句《圣经》经文能讲一天,



其实,「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原始意思是先读懂经典,然后证悟经典。

典故出自:

宋·陆九渊《语录》:“或问先生:何不著书?对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老子》中“玄”的意思揭秘:

应用数学法则这一看不见的文化程序中的一乘一,即选择意识靠意识,靠不住,互相干仗,是黑的。

《老子》(《道德经》)开门见山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不太好懂,“天玄(而)地黄"这一《千字文》第一句而为大多数人熟悉。以往解释其为: 天是黑色(玄)地是黄色……但其真实意思并没有这么简单。这句话出自《易经.坤》卦中的文言,其真意思是:“天"、上层建筑的意识(一),靠意识(一),是靠不住的,“玄",是按应用数学法则这一看不见的黑色的文化程序中的一乘一,即选择意识靠意识,靠不住,互相干仗,是黑的,“而"用意识能动性指导物质,得用分散的“地"、经济基础物质的合力,通过交换、票决的 “黄" 制约。这句话并不是天是黑色地是黄色那么简单。

《抱朴子内篇·畅玄》将玄解释为“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老子》中的“玄”,意为“冥默无有”,是对“道”和“无”的一种形容。道教沿袭玄的概念并加以衍化,使其成为一种实体。《老子想尔注》释“微妙玄通”为“玄,天也。古之仙士,能守信微妙,与天相通”。《抱朴子内篇·畅玄》中既认为玄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超乎物质的精神实体,但又谓其“来焉莫见,往焉莫追”;“胞胎元一,范铸两仪,吐纳大始,鼓冶亿类”,凡宇宙的生成,事物的运动,都是玄的作用。葛洪认为玄道者,“得之乎内,守之者外,用之者神,忘之者器,此思玄道之要言也”。

唐初道士成玄英承袭三国魏人的重玄说,衍化为"重玄之道",亦即“玄之又玄”。他解释说,“有欲之人,唯滞于有;无欲之士,又滞于无。故说一玄,以遣双执。又恐行者滞于此玄。今说又玄,更怯后病,既而非但不滞于滞,亦乃不滞于不滞。此则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既否定“有”,又否定“无”,超然物外,从根本上忘掉违顺、毁誉、荣辱、高下、去来、物我、亲疏、利害、贵贱、祸福、寿夭等真实存在。成玄英的重玄之道,提倡无欲无为的静养功夫,并且引用佛教词语,要求修炼者做到三业清净、六根解脱,“外无可欲之境,内无能欲之心”,追求一种最彻底的无欲境界。

道德经里面有提到:玄德,原文: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里的玄德显然不能做“黑色”的含义解,这里面的道生,德畜,为之,长之,亭之,盖之,对应的是一个事物生长消亡的各个阶段,老子要表达的是,我们在各个阶段都不去过度干预、占有和主宰,让其顺其自然,生生不息,这才是面对事物的生息往复应有的道德。玄德就是让事物自然而然,往复生息之德。

那么在第一章里面所提到的玄,也是同样的含义。我们来看原文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

老子在其他章节里面提到过,“有无相生”这一概念,其实就是循环相生,生生不息的意思,这里同样还是在讲,有和无的在往复生息过程中的现象,有和无其实只是状态不一样,显像不一样,其实内核都是一样,都是道化生的两种状态,所同出于道,只是名字不同,叫法不一样而已。

而有与无之间的同是源于他们本就是循环相生,往复生息,环环相扣的,所以就叫玄同,玄同的含义就是,同一种事物化生为两种状态,两种状态之间二元循环,循环相生,生生不息的一种演化状态。

老子所谓"玄"都是指乾卦,是天(自玄,独立不改)、是君(自主,乾纲独断),是庚申(能动,周期更生)。

比如玄之又玄就是天外有天——重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