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精神」與「香港本土」有甚麼分別?. 對香港有一定認識的朋友,相信也聽過「獅子山精神」與「香港本土」。究竟兩者分別在哪… | by 港.Something | Medium

「獅子山精神」與「香港本土」有甚麼分別?

港.Something
7 min readAug 4, 2020

對香港有一定認識的朋友,相信也聽過「獅子山精神」與「香港本土」。究竟兩者分別在哪裡?

70年代的「獅子山精神」

獅子山精神屬於香港 70 年代的產物。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國共內戰及中國不明朗的政治氣候,令許多大陸人逃難到當時仍由英國統治的香港。

當時香港仍是百廢待興的狀態,大部分逃難來港人士都屬於基層人士,生活並不容易。而當時獅子山南面的九龍區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有山邊寮屋、唐樓、公共房屋、工廠大廈和山寨廠等。所以,「獅子山下」代表了當時的社會雛形;加上 1972 年至 1994 年期間,香港電台製作了一套名為《獅子山下》的電視劇,象徵著香港人奮鬥的故事。

「獅子山精神」其實代表甚麼?

以前的人常把「獅子山精神」掛在口邊,認為這是象徵著香港人不屈不撓、奮發向上的發達故事。有點像美國人口中的「美國夢」 — 不斷奮鬥、迎難而上、努力總會迎來成功。直至今日,上一代仍然認為這種精神是今日香港成功的基石,認為自己既刻苦、又有能力。

這種自豪心態,今日仍然在不少「已上岸」人士見到:經常標籤年輕人「廢青」、「唔捱得」、阻人搵食尤如殺人父母、經常把錢掛在口邊。再說得直白一點,就是金錢掛帥,任何有損賺錢的行為都可免則免,發達就是人生終極的目標。

Photo by Josh Appel on Unsplash

金錢掛帥的代價

無可否認,這種心態對於當年百廢待興的香港極為合適,但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令到香港的文化和政治氣氛極為薄弱,即使當年香港電影業闖出了不錯的成績,但過度著重票房收入,用數量蓋過質量,賀歲片、大堆頭的電影層出不窮,令港產片無法持續發展,後勁不繼。

而政治氣氛更是慘不忍睹,殖民地的身分令香港人習慣了委曲求全,寧願不斷在夾縫中鑽空子,而不是正面反對、抗衡。而英國給予「有限度的民主」,也造就予當時「有限度的抗爭」,用和平、溫和的手段爭取訴求,既造就了香港人「和理非」的儒雅、紳士形象,同時也成為了社會運動的枷鎖。

直至 1997 年,香港即將回歸中國管治。當時主要分作兩批人士,一批較有資源的,在 97 前移民他國;一批無能力移民的留在香港等待。其實當時香港人是惶恐的,但當時習慣卑躬屈膝的香港人沒有選擇反抗,尤其當收到「五十年不變」、「馬照跑、舞照跳」的承諾後,香港人閉起了雙眼,將一切希望賭在中國身上。

Photo by Jeremy Lishner on Unsplash

回歸的蜜月期

縱然名義上香港是回歸中國,但明眼人都知道,香港當時的情況比中國先進太多;套用黃子華在《秋前算帳》的比喻:「如果今日邀請一個外星人來參與回歸大典,佢一定會話係香港收返大陸。」國際亦希望香港可以成為中國的楷模,令中國走向民主化,同時開發中國龐大的經濟市場。

當時中國的領導人很清楚自己國際地位,香港是不能打破的金雞,再不願意也要讓香港繼續保留原有的制度,同時展現出開放態度,讓自己接軌國際。中國清楚知道,國家需要時間發展,才有籌碼與國際一較高下,現在並非打開底牌的好時機,香港與中國順利過渡了一段的蜜月期。

最理想的蜜月期應該是鄧小平設下的 50 年,照著 2019 年前的趨勢,中國甚至很可能不用 50 年就能超越美國,香港人亦會衷心歡迎中國的體制。但人算不如天算,中國只忍耐了 22 年,就迫不及待把這張底牌打開。

這 22 年,成為本土主義萌芽的養份。

Photo by Joseph Chan on Unsplash

赤化

在這之前,先得說一下中國對香港的政策。中國剛收回香港時的態度是較為容忍,即使參與過《民主歌聲獻中華》、表態反對中國的歌影星,一樣可以到中國開演唱會、做節目。中國經濟亦開始起飛,市場潛力、消費能力也逐漸超越香港,各國開始嘗到與中國貿易的甜頭。所以中國在 2003 年投下了第一顆試水深的石頭:廿三條。

結果引來了當時創歷史的 50 萬人上街遊行,令游走在中間派的自由黨倒戈,廿三條議案被反對。港府除了埋怨兩句也沒有過大的動作,中國知道不是合適的時候強行抹去香港的一套,所以等待下一個時機。

接下來,世界經歷了兩次金融海嘯,國際經濟受創,中國卻不升反跌,儼然為成經濟強國之一,甚至與美國分庭抗禮。也許是這個原因,激發了中國的雄心,在十年內連推國民教育、逃犯條例、國安法等具爭議的條例,同時將大量中國文化、語言、制度逐步搬進香港,中聯辦的角色也浮上檯面,決心將香港「赤化」。

Photo by Joseph Chan on Unsplash

本土與泛民

為何要把這些說得那麼清楚?因為在 90 年代出生的年輕人經歷了有民主自由的年代,2014 年甚至發生了爭取「真普選」的雨傘運動,卻未竟全功;加上泛民在「建設中國民主自由」的前題爭取民主毫無寸進,其「有限度抗爭」無疑行禮如儀。香港部分年輕人意識到,再盲從泛民是不會近來民主的一天,反而日益「赤化」。

為了抗衡赤化,本土派、本土意識遂抬頭,提出要以香港人的利益為大前題;而且與泛民一向和中國「有傾有講」的不同,對立之勢更趨水火不容。

與奮發向上的「獅子山精神」不同,「本土」意識著重於香港人的身分認同、文化,也是「反赤化」的投射 — 推廣廣東話、拒絕普通話;抵制國產、支持港產。也是近年港產片、小品或本土製作會受到年輕人支持的原因。

Photo by Aneta Pawlik on Unsplash

黃藍對立有和談空間嗎?

對於新生代來說,他們不習慣卑躬屈膝地忍氣吞聲(所以職場常被罵「依家啲後生唔鬧得」),同時要捍衛「香港人」精神和文化;但對於擁抱獅子山精神的人來說,雨傘運動、反送中運動都是「破壞繁榮安定」的行為,金錢掛帥的他們,寧可講少句、不談政治,悶聲發大財就可以了。

兩者的立場均衝突著彼此的根本底線 — 本土主義必與中國撕破臉,勢無法維持香港繁榮安定;獅子山精神過度縱容甚至支持香港赤化,屬於香港文化勢必消失。兩者的對立不存在和談空間,也是香港黃藍派系對立一直越演越烈的原因。

結語

作為香港年輕人,本對於 2047 年要被中國完全接管是無可奈何,加上近年(2019 前)香港人越來越接受中國文化,玩抖音、北上食海底撈者不計其數;本土意識雖佔有一定市場,但也無法進入主流。直至逃犯條例風波掀起,本土意識前所未見的強烈,香港人給人的印象也不再是金錢而已。

本土意識的定義仍在不斷改變,會變成一個怎樣的形狀,就取決於香港人意志有多強大。究竟會是新一輪的移民潮,還是前所未見的行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