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指出「猴痘病毒已发生人际传播」,这意味着什么?该如何预防?

截至目前, 全球已有12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猴痘病例。当地时间21日,世卫组织指出,现有信息显示,与有症状的病例发生密切身体接触的人群中正在发生人际传播。…
关注者
2,784
被浏览
7,525,568
最新进展 · 多国相继报告猴痘病例
世卫组织:建议重新命名猴痘,用「MPOX」指代62 个事件进展
显示全部

761 个回答

之前英国已确诊 9 例,9宗个案中有8宗没有旅游史,与5月7日确诊的旅游相关个案无关。 说明英国已经有了社区传播。

欧洲也发生了社区传播。

德国的首例确诊病例[1],他进入德国之前曾途经葡萄牙和西班牙,并在抵达慕尼黑之前访问了杜塞尔多夫和法兰克福。没有中非或者西非旅行史,就肯定是在欧洲感染的。本周德国将公布测序结果,看是哪一支的猴痘病毒。

而据欧洲疾控消息,截至5月14日已经公布了病例的国家有(未含德国):

  • 比利时已确诊2例
  • 法国已确诊1例
  • 意大利确诊1例,2例疑似病例
  • 葡萄牙已确认14例,另外20例疑似病例均在里斯本和塔古斯河地区发现
  • 西班牙已有7例确诊病例,23例疑似病例
  • 瑞典已确诊1例
  • 英国已确诊9例
  • 加拿大已确诊2例,另有17例疑似病例
  • 美国确诊1例,疑似1例
  • 澳大利亚出现1例确诊病例,有欧洲旅行史

猴痘并非性传播,也不是性病

世卫组织:猴痘病毒通过与病灶、体液、呼吸道飞沫和床上用品等受污染材料的密切接触而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猴痘的潜伏期通常为 6 至 13 天,但也可以为 5 至 21 天。[2]

猴痘病毒有两个分支,较为严重的中非那个分支,在好几年前就已经确定人传人了。[3]

貌似这一轮确认的是西非的那个分支,死亡率1%左右[4],现在也算是确定人传人了。

这里我想单独说下,猴痘不是性传播,它不是性病。

比如这种言论,因为我在微博上的科普火了,就见到非常多(知乎上我的评论区还没看见,不过也不要因此就说中文媒体咋样了,英文媒体炒作可比这个疯狂多了)

猴痘可以通过接触体液、猴痘疮、被液体或溃疡污染的物品(如衣服和被褥),或通过长时间面对面接触后的呼吸道飞沫传播。

因此可以看出,亲密伴侣确实相对于其他人更容易被传播,但并不是性传播,而这种亲密接触,同性恋会发生,异性恋同样会发生。

普通朋友之间,和猴痘感染者勾肩搭背,同样可以被感染的。

只要是传染病,基本上在性伴侣亲密接触的时候就很难避免被传染。

也就是聚会(party)是高危行为,而这一次据传是查出来很多同性恋、双性恋,无非是正好这波人赶上源头了,至于源头是什么,这一次还不清楚。

联合国的新闻[5]

猴痘并不是今年才出现的

猴痘在英美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美国2003年1次、2021年2次、2022年1次[6],英国2018、2019、2021都报道过猴痘[7]

这一轮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欧英美出现了明显的社区传播,这在以前是没有发生的。

并且随着夏天的到来,欧英美那边喜欢搞什么聚会,传播有可能会更加迅速;而这样有可能会让猴痘更适应人体,导致更大范围的流行。

好消息是西非这一支目前突变能力以及致病性都比中非那一支要弱,而且猴痘本身就是DNA病毒,突变也不快。

不过这一轮猴痘突然爆火我是没想到的,因为我21年的时候说正痘病毒属可能造成流行,基本没人关心。

参考

  1. ^https://www.stmgp.bayern.de/presse/holetschek-affenpocken-fall-in-bayern-bestaetigt-patient-in-muenchen-klinik-schwabing/
  2. ^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outbreak-news/item/2022-DON385
  3.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3830709/answer/2495173637
  4. ^https://www.cidrap.umn.edu/news-perspective/2022/05/us-tracks-monkeypox-case-tied-recent-canadian-travel
  5. ^https://news.un.org/en/story/2022/05/1118762
  6. ^https://www.cdc.gov/poxvirus/monkeypox/outbreak/us-outbreaks.html
  7. ^https://www.ecdc.europa.eu/en/news-events/monkeypox-cases-reported-uk-and-portugal

2003年美国猴痘爆发并未发生人际传播,但这次WHO已经有充足的证据证实出现了人际传播,这一点必须引起重视。

猴痘病毒的介绍请参考我之前的回答:

这个回答我将盘点人感染猴痘病毒的一些案例,结合WHO的权威建议进行分析。

猴痘病毒

2003年美国猴痘爆发[1]

当时由加纳共和国进口的一批野生动物登陆德克萨斯州。这些动物包括绳松鼠、树松鼠、非洲巨型袋鼠、刷尾豪猪、睡鼠和条纹老鼠。这些啮齿动物后来被伊利诺伊州的一家供应商买走,并与圈养的草原土拨鼠一起饲养,导致这批土拨鼠染疫。后来这部分土拨鼠被当做宠物售卖到其他多个州,最终引起了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堪萨斯州、密苏里州、俄亥俄州和威斯康星州多人(73例可疑感染并最终有37例通过实验室检测确诊)感染。最后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当时被感染的人都是因为与染疫土拨鼠的密切接触,尤其是抓伤或咬伤传染,但没有造成人间传播。这个案例说明猴痘病毒并非必须感染灵长动物后才有传染性,感染啮齿类后可以传染给其他啮齿类,再传染给人[2]。但当时没有证据显示可以造成人际传播。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2003年的美国猴痘爆发虽然没有人传人证据,且之后并未出现“余波”,但却不能排除猴痘病毒有人传人的能力。因为当时是2003年,距离美国取消常规天花疫苗接种的1972年更近,所以可以认为社会面有大量对猴痘免疫人群,尤其是≥31岁的人口都有免疫力,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免疫屏障。据WHO的数据,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的保护率约为85%[3]

全世界范围内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都基本上停止了天花疫苗注射。我国停止普遍注射天花疫苗是1981年,即所有此后出生的中国人普遍对正痘病毒属的病毒不具有免疫力。

另外,美国去年7月和11月都报道了与旅行有关的猴痘病例。

中非洲地区(主要是刚果)人感染猴痘

1970年刚果在一项针对天花的普查中发现了人感染猴痘,这是第一次发现人感染猴痘[4]。世卫组织1970年到1986年间对皮疹相关疾病的调查显示,猴痘病毒是引起天花样皮疹的病因,当时评估的病死率为10-17%。而且根据当时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续发率有3%,相比天花的80%低得多

续发率:二次发作率定义为易感人群在已知与感染者或传染源接触后,在合理潜伏期内发生感染的概率。在接触传播的传染病中,它是一个关键的流行病学参数。它可以使用各种流行病学研究设计、模型和估计方法进行估计。推断需要考虑到暴露于同一传染源的易感人群之间的相关性。

也就是说,自从人感染猴痘病例被发现的最早期,就有证据显示该病毒存在人际传播的可能性,只不过人际传播的风险很低而已。

后来2001-2004年间,刚果地区再次发生人感染猴痘疫情。在一项针对136名疑似病例的检测中,136例患者中,51例(37.5%)实验室确诊MPX感染,61例(44.8%)实验室确诊VZV感染[5]

目前非洲地区报道的人感染猴痘病毒病例最多,这与公共卫生条件、人与野生动物接触密切以及最初发现人感染猴痘病例都有关联,但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非洲有大量的HIV感染者。有一项动物实验显示接种过天花病毒的猕猴在感染HIV后无法抵御猴痘病毒感染[6]这提示我们HIV感染者将可能是猴痘病毒的绝对易感人群,这一点也得到了数学模型的支持[7]。还有很多证据显示猴痘病毒更容易感染免疫缺陷或者免疫力低下人群,比如艾滋病患者[8]。目前世卫组织发布的警示也提到了艾滋病患者易感的问题。

猴痘典型症状

根据WHO通报:

猴痘通常在临床上表现为发热、肌肉痛等全身症状。局部有皮疹和附近淋巴结肿大,并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

猴痘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症状持续2-4周。可能会发生严重的情况。最近,病死率一直在3-6%左右。关于病死率,世卫组织对1970-1986年非洲地区人感染猴痘疫情的分析是10-17%,这是因为猴痘病毒主要有两株——西非株和刚果盆地株,前者病死率约为1%,后者可以达到10%。另外病死率还与当地医疗卫生条件、天花病毒接种,甚至是饥荒有关。

猴痘的传播

猴痘由动物传染人是主流传染方式,也有人传人的可能。猴痘通过与受感染的人或动物或被病毒污染的材料密切接触而传播给人类。猴痘病毒通过与病灶、体液、呼吸道飞沫和床上用品等受污染材料的密切接触而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

猴痘特效药??

在WHO的权威通告中提到了一款新药,Tecovirimat(TPOXX)。最初为应对可能的天花恐怖袭击开发的一种抗病毒药物。该药物已经于2018年获得了美国FDA授予的天花适应征[9]

Tecovirimat(https://pubchem.ncbi.nlm.nih.gov/compound/Tecovirimat#section=3D-Conformer)

这种药物是痘病毒VP37蛋白特异性抑制剂,用于阻碍传染性痘病毒的组装和成熟。

目前已经通过了动物实验(针对猴痘病毒和兔痘病毒)[10]和部分人体实验。

动物实验

去年7月发生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猴痘感染患者也接受了该药物的治疗[11]。但该药物尚未进行大规模应用,目前称之为特效药为时尚早,WHO的文件也仅仅是提到了它,认为该药物治疗猴痘感染的作用仍需要进一步观察。

怎么预防?

WHO文件原文:

提高对风险因素的认识并教育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接触病毒是猴痘的主要预防策略。目前正在进行科学研究,以评估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猴痘的可行性和适当性。一些国家已经或正在制定政策,为可能面临风险的人提供疫苗,例如实验室人员、快速反应小组和卫生工作者。

总结下来就是:①风险意识;②疫苗和相关检测;③制定紧急应对预案。

对于我们普通居民而言,在应对新冠疫情的大环境之下,继续做好保持社交距离、发现发热(皮疹)症状及时就医、及时隔离就可以了。对于野生动物进出口要做到严格检疫检验,对来自疫区(如英国、加拿大、美股和中部非洲地区)入境人员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而这些目前都是新冠疫情下的常规做法,已经在严格执行了。

此外,野生动物经常携带一些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应该尽可能避免与其密切接触。希望大家见到野生动物不惊慌不靠近不投喂,如果遇到需要救助的野生动物,请拨打当地林业局电话,或直接拨110

最好别这么干

参考

  1. ^Reynolds M G , Davidson W B , Curns A T , et al. Spectrum of Infection and Risk Factors for Human Monkeypox, United States, 2003[J].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07, 13(9):1332-1339.
  2. ^https://www.cdc.gov/mmwr/preview/mmwrhtml/mm5223a1.htm
  3.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monkeypox
  4. ^A. Jezek, S.S. Marennikova, M. Mutumbo, J.H. Nakano, K.M. Paluku, M. Szczeniowski Human monkeypox: a study of 2510 contacts of 214 patients J. Infect. Dis., 154 (1986), pp. 551-555
  5. ^Rimoin A W , Kisalu N , Kebela-Ilunga B , et al. Endemic Human Monkeypox,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2001–2004[J].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07, 13(6):934-937.
  6. ^ Edghill S Y , Mike B , Whitehouse C A , et al. Smallpox Vaccine Does Not Protect Macaques with AIDS from a Lethal Monkeypox Virus Challenge[J].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05(3):372-381.
  7. ^Bhunu C P , Mushayabasa S , Hyman J M . Modelling HIV/AIDS and monkeypox co-infection[J]. Applied Mathematics & Computation, 2012, 218(18):9504-9518.
  8. ^Parker S , Nuara A , Buller R , et al. Human monkeypox: An emerging zoonotic disease[J]. Future Microbiology, 2007, 2(1):17-34.
  9. ^https://www.fda.gov/news-events/press-announcements/fda-approves-first-drug-indication-treatment-smallpox
  10. ^https://www.drugs.com/pro/tpoxx.html
  11. ^Rao, Agam K et al. “Monkeypox in a Traveler Returning from Nigeria - Dallas, Texas, July 2021.” MMW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vol. 71,14 509-516. 8 Apr.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