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病毒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痘病毒

病毒
感染人和动物后常引起局部或全身化脓性皮肤损害的病毒。为病毒粒最大的一类 DNA 病毒,结构复杂。病毒粒呈砖形或椭圆形,大小( 300~450)纳米×(170~260)纳米。有核心、侧体和包膜,核心含有与蛋白结合的病毒DNA。DNA为线型双链
火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特征是在火鸡的肉瘤、肉锥、头颈、翼内面无羽或少羽皮肤上出现痘疹,或在火鸡的口腔、咽喉、眼结膜等粘膜上形成纤维素性假膜。多发生在集中饲养的养殖场,造成火鸡增重缓慢、消瘦、产蛋率下降。若继发其他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则引起较多的死亡,尤其是对幼禽,更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中文名
痘病毒
英    文
Poxviruses
属    性
DNA 病毒
形    状
呈砖形或椭圆形

组成

播报
编辑
主要有①正痘病毒属哺乳动物病毒,含14个成员,多数引起全身性疹病。如天花病毒是人类天花的病原体;②痘苗病毒:实验室内经动物、鸡胚细胞培养增殖后,用于对天花预防接种的病毒;③副痘病毒属:有蹄动物的病毒,可感染人。此外,还有禽痘病毒属、山羊痘病毒属、野兔痘病毒属、猪痘病毒属等。
鸽痘病毒感染所引起,多发生在一岁以内之幼鸽,每年3—6月为主流行季,其他季节亦会感染,对未接种疫苗赛鸽构成严重威胁。

症状

播报
编辑
60日龄以内的火鸡(主要为青铜火鸡),在火鸡的肉瘤、肉锥、头颈、翼内面无羽或少羽的皮肤上、胫部、鸡爪等出现痘疹。有的还出现粘膜型的病症,在病鸡的口腔、咽喉、眼角内侧粘膜上有小如黄豆,大如蚕豆大小的包囊,有的发生在单眼,有的则在双眼,甚至导致失明,因找不到饮水或食物而渴死或饿死;有的病鸡舌粘膜上形成一层黄色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有的几乎盖住整个舌面,剥下假膜可见血红色的溃疡灶,常因采食、饮水困难,最后衰竭死亡。有的病鸡还伴发拉白痢混合感染,这种类型的鸡损失较严重,死亡率高达12%。

病理剖解

播报
编辑
先后解剖病鸡40余只。痘疹内呈豆渣样糊状物;剪开舌面、眼角内或眼结膜上的包囊,内有黄白色混浊脓样糊状液体,有的呈豆渣样或干酪样;失明者嗉囊内少食或无食,体质消瘦;有的病鸡咽喉部有不同程度的溃疡。表面覆有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多数没有混合感染的病变,少数伴有心包积液、肠内充气等继发感染的病理变化。

诊断

播报
编辑
由于本病症状典型,根据火鸡的肉瘤、肉锥、头颈、翼内面无羽或少羽的皮肤上、胫部、鸡爪及口腔粘膜、眼结膜出现痘疹等临床症状;痘疹内呈豆渣样糊状物,包囊内或有黄白色混浊脓样糊状液体,或有豆渣样、干酪样的物质等病理变化可确诊为火鸡痘。

治疗

播报
编辑
对于火鸡痘尚未有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靠平时有计划地对鸡群进行免疫,发病后只能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此次鸡痘发生后用以下方法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抗病毒疗法:用病毒灵(人用,淮南山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片含盐酸吗啉胍O.1g),2kg以上的火鸡每次2片,每天1次;2kg以下的火鸡每次1片,每天1次。连喂3~5天。
2.对严重痘痂者,用镊子去掉痂皮后。用O.05%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再涂布阿昔韦酪软膏(人用),每天1~2次。
3.抗菌药预防继发感染:用5%恩诺沙星按1.5g兑水1kg自由饮用,每天1~2次,连用3天。  用上述方法治疗3天,病情明显好转,7天基本痊愈

痘病毒科

播报
编辑
本科为病毒粒最大的一类DNA病毒,结构复杂。病毒粒呈砖形或椭圆形,大小(300~450)×(170~260)纳米,氯化铯浮力密度1.1~1.33。有核心、侧体和包膜,核心含有与蛋白结合的病毒DNA。DNA为线型双链,分子量(85~240)×106,鸟嘌呤胞嘧啶碱基含量低。病毒粒中有30种以上的结构蛋白和几种酶,核心蛋白中含依赖于DNA的RNA多聚酶。病毒在细胞质内增殖,形成包涵体,病毒粒由微绒毛或由细胞裂解而释放。本科包括脊椎动物痘病毒和昆虫痘病毒(见昆虫病毒)2 亚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包括 6个属和未定属的成员(如传染性软疣病毒等)。正痘病毒属的成员产生可与病毒粒分开的血凝素,正痘和禽痘病毒属的成员耐乙醚,其他属则对乙醚敏感。除副痘和猪痘病毒属的成员外,均能在鸡胚绒毛尿囊膜增殖并形成痘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