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称非猴痘流行地区报告1000多病例,猴痘出现社区传播迹象,目前各国情况如何?

当地时间6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世卫组织已收到来自29个非猴痘流行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例确诊病例报告。截至目前,这些国家还没有报告死…
关注者
31
被浏览
12,729

9 个回答

根据美国CDC最新数据统计,截止到6月8日,全球共有31个国家和地区共确诊了1356例猴痘病例,病情主要集中在英国、西班牙、葡萄牙等欧美等国家,不过随着一些国家旅行禁令的解除,确诊地区还会不断增加。

关于猴痘病毒科普已经有很多了,这里就不多赘述了,感兴趣的可以点下面的传送门了解下。

根据各地基因测序结果来看,目前确诊的猴痘病毒均属于病死率相对较低的西非分支。

猴痘病毒主要有两个分支:西非分支和刚果盆地分支。西非分支的病死率较低,约为 1%;而刚果盆地分支的病死率则可能达 10%。

具体的来说,比利时和美国等国家近期确诊的病例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与葡萄牙猴痘病毒基因组关联密切,而葡萄牙猴痘病毒基因组又与 2018 年和 2019 年从尼日利亚传播到英国、以色列和新加坡等国的病毒有密切关系。

更多内容,可以点击下面传送门了解。

除此之外,美国通过基因组测序发现了猴痘病毒的第二分支,虽然第二分支也属于西非分支,但与近期欧洲疫情不是同一株毒株引发,而是与最近前往西非和中东的感染者有关。

这些测序结果表明,猴痘病毒除了在欧美部分国家社区中隐蔽传播了数年外,还在西非和尼日利亚等国开始进化,并在非洲传播已久,尤其是非洲国家缺乏一个健全的病毒传播监测系统,病毒可能发生了某些变化,而我们却未能得知。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目前确诊的猴痘病毒患者多数有同性性行为经历,并且部分猴痘患者同时艾滋病毒检测阳性。

根据《欧洲监测》葡萄牙团队发表的研究,在对96猴痘病毒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收集到的27位感染者深度信息,发现几乎所有病例都认为自己是男男性行为者(MSM),而有一例报告只与女性发生性行为。在症状出现前的21天内,大多数病例报告曾与多名伴侣发生性关系,3人与动物有接触(2例与猫有接触,1例与猪有接触)。

除此之外,共有14例病例感染艾滋病毒,并且病变开始于生殖器区域而不是面部。

另外,在《欧洲监测》中意大利团队在对4名意大利猴痘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现,4名患者都是与男性发生过性关系的成年男子,在5月的前两周有过国外旅行史,其中3名患者参加了西班牙的一次性少数群体集会活动,1名患者在旅行中从事了性工作。

这4名患者中,有2名患者感染艾滋病毒,接受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另外两名接受了抗逆转录病毒暴露前预防,1名患者自称30年前接种过天花疫苗。

重点来了,在对3名猴痘患者出现疑似症状时提取的晶液检测中发现,猴痘病毒 DNA均呈阳性,Ct范围为27至30。

这说明猴痘病毒可以穿过血液—睾丸屏障,这点与新冠病毒类似,不过虽然晶液中存在病毒,但病毒并不能复制,而且不能作为猴痘病毒性传播的直接证据。

总的来说,猴痘病毒已经在多个国家社区间隐秘传播了多年,而且对于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比如艾滋病患者,当与猴痘病毒患者密切接触时更容易被感染。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有世卫WHO夹着尾巴做人戴着“色镜”笑看猴痘传播链而不作为,带偏节奏瞎JB跟着必蹬总统心思不正歪脑筋卖傻装憨捣神秘,在传播链性取向以及旅行史上大作文章误导公众,各国跟着世卫WHO努力把病例数搞上去倒是真的。

世卫WHO难道不知道猴痘分为中/西非分支,难道不知道各分支的危害,难道不知道初期症状轻或不典型致传染传播隐匿性强?说出来鬼都不信。

对识别猴痘感染携带者或超级传播者有核酸检测试剂盒40分钟即可快速诊断不用而顾左右而言他避重就轻不采取实际行动加以隔离治疗,甩锅也不是这种玩法。

世卫WHO比谁都清楚:猴痘也好新冠也罢,病毒也好细菌也罢,进化出高传染性高致病性首先是高度依存宿主(人群)的社交社会生活活动频率的;其次天花疫苗未接种导致人群免疫保护消失对病毒易感染无形中促进病毒进化;再者,病毒短期进化具体机制或由宿主(人群)体内某种机制驱动。

WHO强调错了,是人有特殊的“兴趣向”而不是病毒有“性取向”,如果这样那非此类人群正常的社交传播又如何呢?聚焦错觉在一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隐秘传播而不察觉的,让人有所嫌疑在遮掩什么呢?传播猴痘的这类人群有点颠覆想象、联想与认知,其实说白了这类特殊人群的亲密接触程度莫非“擦破”了皮肤粘膜,换句话说亲密接触程度盖过了正常亲密的男女?!


个人防护:
  • 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
  • 惯用肥皂或洗手液勤洗手
  • 定期房间消毒
  • 避免食用野味
  • 避免接触来源不明的动物
  • 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 疫苗接种可考虑,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临时接种意义与价值仍然重大,关键是时间也还来得及———在接触后4天内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疾病发作,而在 14 天内接种疫苗可以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
人群筛测:
  • 体温、暴露皮肤脓疱疹、颈部等部位淋巴结肿大检查
  • 猴痘病毒核酸检测可40分钟快速出结果以快速精准识别与严管“超级传播”携带者
  • 一旦确诊则21天隔离治疗
图片来源#VISUAL CAPITALIST



[好奇宝宝与专业人士分界线]———



图片来源#CDC 成熟的猴痘病毒呈椭圆形,不成熟则呈圆形
猴痘病毒(Monkeypox)为线性双链DNA病毒:虽比 RNA 病毒更擅长检测和修复突变,但若在其6代借助宿主复制的“生涯”中不断社交传播,即使已经有治疗方法和疫苗来遏制,理论上也会加速不确定性突变与变异导致传播力与致病性的改变
图片来源#WHO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猴痘=小号天花大号水痘
猴痘的传播链(如下图所示):关键词———人畜共患;值得关注的是欧洲近期疫情呈现“非典型性”,会否经由(同)性行为或与(同)性相关的密接行为传播在流行病学领域尚无定论(有感染者经性病诊所检查确诊);传染再生数R为1.0左右(0.6~1.0),远低于新冠病毒7.0左右
PMID30625020 非洲典型传播链

最集中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因首先在圈养猴子中发现而因此得名。刚果盆地中非进化支(致死率更高,未接种疫苗的儿童病死率高达 11%)的报道频率高于西非进化支,并记录了人际传播病例,而西非进化支则没有(西非进化支预后较好,病死率低于 1%)其余患者通常会在症状出现后的四个星期内完全康复。

传播途径与隔离:

直接或间接通过受污染的污染物接触受感染动物的体液、皮肤损伤或呼吸道飞沫而发生。尽管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以前一直受到限制,但在降低群体对正痘病毒的免疫力的背景下,数学模型反映了人类之间疾病传播的威胁越来越大。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CDC) 建议在负压室进行隔离,并在医疗保健环境中采取标准、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并尽可能升级为空气传播预防措施。

如果只认为只是起个水疱,那你又错了,如果说新冠练的是内家功夫(以感染内脏系统为主如肺、心、胃肠道),那猴痘练的则是外家功夫(以感染外在系统为主如皮肤、淋巴结),那可是令人颜面扫地的主,疤痕和色素沉着变色,想一想小白脸那得有多惨,有图有真相。但好在对症支持等治疗后患者通常会在症状出现后的四个星期内完全康复。

PMID35263559:美国马里兰州国际旅行者——红斑基底上有许多脓疱,有一些中央脐部和面部倾向。A) 表皮坏死、网状坏死和水疱。在真皮中,观察到弥漫性混合表层真皮浸润。B、C) 高倍放大视图显示角化不良的角质形成细胞、中性粒细胞胞吐作用和与表皮中的 Guarnieri 小体一致的胞浆内包涵体。
病理生理:

在病毒从任何途径(口咽、鼻咽或皮内进入后,猴痘病毒在接种部位复制,然后扩散到局部淋巴结。接下来,最初的病毒血症导致病毒传播和其他器官的播种潜伏期通常持续 7 至 14 天,上限为 21 天。症状发作与继发性病毒血症相关,导致 1 至 2 天的前驱症状,如发热和淋巴结肿大,然后病变出现。受感染的患者此时可能具有传染性。病变始于口咽,然后出现在皮肤上。血清抗体通常在病变出现时就可以检测到。
PMID34662033:颈部淋巴结肿大(红箭头所示)
临床特征:
最初的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痛、疲劳和淋巴结肿大,这是猴痘与天花的主要区别特征。1~2天后,口腔黏膜病变发展,紧随其后的是面部和四肢(包括手掌和脚底)的皮肤病变,并被离心浓缩。皮疹可能会或可能不会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病变总数可能从少量到数千不等
在接下来的 2 至 4 周内,病变以 1 至 2 天的增量发展为黄斑期、丘疹期、水疱期和脓疱期。病变同步变化,特点为牢固、深部、大小为 2 至 10 毫米。在结痂开始形成​​之前,病变会在脓疱期停留 5 到 7 天。在随后的 7 至 14 天内结痂形成并脱落,在大多数情况下,症状出现后约 3 至 4 周病情消退。在所有结痂脱落后,患者不再被认为具有传染性。

实验室检测与诊断:
  • 通过在病毒培养中分离或对患者标本中的猴痘 DNA 进行 PCR
  • 核酸检测试剂盒
图片来源#网络(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 电子显微镜检
  • 正痘病毒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抗正痘病毒 IgM 的血清研究(表明最近接触)和 IgG(表明以前接触或接种疫苗)

预防与治疗管理:

感染者应保持隔离,戴上外科口罩,并尽可能合理地覆盖病灶,直到所有病灶结痂自然脱落并形成新的皮肤层。

对于接触病毒的个人,每天监测两次体温和症状,持续 21 天(猴痘潜伏期上限)

传染性与症状发作一致,因此,无症状的密切接触者无需隔离。

在某些情况下,建议使用改良的牛痘、安卡拉疫苗(天花和猴痘疫苗,活的,非复制型)进行暴露后疫苗接种。

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与受感染患者的体液、呼吸道飞沫或结痂之间的接触被认为是“高风险”暴露,需要尽快进行暴露后疫苗接种。据估计,天花疫苗可对猴痘提供 85% 的保护,而自常规天花疫苗接种结束以来,人群免疫力下降被认为是其死灰复燃的原因之一

即使临时接种意义仍然重大关键是时间也还来得及:在接触后4天内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疾病发作,而在 14 天内接种疫苗可以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
临床治疗上以对症支持为主,尚无专门针对猴痘病毒药物。可以用广谱抗病毒药,如上个美国马里兰州病例用的就是经验性的阿昔洛韦抗病毒;还可用首款获批治疗天花的新药TPOXX(Tecovirimat;ST-246)替考韦,其抗病毒机制为抑制正痘病毒 VP37 包膜包裹蛋白的活性发挥作用,从而防止形成具有致病力的包膜病毒粒子(对于病毒在宿主中的传播至关重要),其口服剂型于2018年7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由天花病毒引起的成人和体重≥13公斤的儿童患者的天花病(即治疗新出现的正痘病毒疾病,如猴痘、疫苗接种相关的不良事件和牛痘溶瘤病毒治疗的副作用。)。之后在加拿大和欧洲也获批用于治疗天花,欧洲的批准还包括治疗猴痘、牛痘和牛痘免疫引起的并发症;5月19日,FDA批准了TPOXX(tecovirimat)的静脉注射剂,用于无法吞咽胶囊的患者
Tecovirimat结构式

Tecovirimat抗病毒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