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燒進台灣!傳染途徑為何、怎麼預防?7大QA一次看

疾病管制署今(24日)公布台灣首例境外移入猴痘確診個案,為南部20多歲本國籍男性,6月16日自德國返台,居家檢疫期間出現相關症狀,經評估確診為猴痘,目前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如今猴痘疫情燒進台灣,《中時新聞網》整理常見7大QA,為民眾解惑。

一、 什麼是猴痘?

猴痘屬人畜共通傳染病,主要由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傳播給人,與天花病毒同為「正痘病毒屬」,1958年首次從研究用猴子身上被發現,1970年剛果民主共和國出現首例人類感染個案。

如今猴痘成為現存最嚴重的正痘病毒感染症,疾病管制署也於6月23日將其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二、台灣首例確診個案現況?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今表示,國內首例猴痘確診個案於今年1月至6月到德國就學,6月16日搭機返台,機場新冠肺炎檢驗陰性後返家進行居家檢疫,6月20日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紅疹、鼠蹊部淋巴腫大等症狀,6月21、22日就醫,經醫師評估後,進行採檢及通報,檢體送疾管署昆陽實驗室檢驗,今確認陽性。

莊人祥說,由於該個案有跨縣市就醫,密切接觸者為19人,包括家人2人、醫療相關人員10人、司機3人,以及就醫民眾4人,預計健康監測至7月13日。

疾管署表示,地方衛生單位已依規定進行疫情調查及接觸者追蹤等防治工作,確診個案目前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將治療至全身皮膚病灶結痂完全脫落才可解除隔離。針對我國出現首例確診個案,疾管署將同步透過IHR聯繫窗口通報世界衛生組織。

三、猴痘的傳播途徑為何?

猴痘可透過接觸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損傷的皮膚或黏膜而傳染,食用受感染的動物肉類也是一種危險因子。

另外接觸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損傷的皮膚、黏膜或被汙染物品也有機會被傳染,若孕婦感染猴痘,可經胎盤垂直傳染給胎兒,或於產程中因接觸而傳染,但飛沫傳播需在長時間面對面接觸下才容易發生,因此醫護人員及同住家人都有較大的感染風險。

四、猴痘常見症狀有哪些?碰到疑似案例如何通報?

確診猴痘後常見症狀包括發燒、畏寒/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極度倦怠,發燒1至3天後會出現皮膚病灶,並依斑疹、丘疹、水泡、膿疱階段變化,最後結痂脫落,嚴重病患疹子數目可達數千,通常自臉部蔓延到身體其他部位,四肢比軀幹更常見。

疾管署指出,猴痘臨床症狀與天花類似,但傳染力較弱,嚴重度較輕微。若臨床醫師碰到疑似病例,可於傳染病通報系統選擇天花通報項目,並於備註中填寫「疑似猴痘」,檢體採檢與送驗方式同天花,送疾管署昆陽實驗室進行檢驗。

五、猴痘致死率高嗎?哪些人感染猴痘要特別注意?

疾管署表示,猴痘與天花症狀類似,但病情較輕微,通常症狀會持續14至21天,致死率低於10%,多數個案可於幾周內康復,但兒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確診容易重症,併發症包括繼發性細菌感染、肺炎、敗血症等。

六、有預防猴痘的疫苗嗎?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核准的第一款猴痘疫苗(Jynneos),適合18歲以上成人施打,同時預防天花、猴痘感染。管署署長周志浩今證實,正在和疫苗公司接洽第三代疫苗,目前還在商談供應問題。

不過周志浩強調,天花疫苗不會普遍性接種,僅針對特定族群,例如臨床上照護病例的醫護人員、會接觸病毒的實驗室工作人員,以及短時間內有和病人密切接觸者,使用的對象蠻有限的,因為也不會規劃年齡層等優先順序。

七、如何預防猴痘?

莊人祥提醒,民眾如前往歐洲及美洲地區旅遊,應避免接觸猴痘疑似個案,返國如有出現紅疹、丘疹等疑似症狀,應主動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檢疫人員,並儘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獨》首家雞尾酒佐餐Fine Dining MU:Taipei台北東區開賣
有效運動心跳率130~150下最適當
女優控導演潛規則 圤智雨曬對話「誰主動要以身相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