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謀強攻物聯網 借力台灣|天下雜誌

安謀強攻物聯網 借力台灣

全球智慧手機處理器龍頭安謀(ARM),宣布在竹科成立首座CPU設計研發中心。 將戰線從行動裝置,延伸至範圍更廣的物聯網。 安謀將如何力用台灣,作為擴大領先英特爾的施力點?

晶心科技-CPU-英特爾-物聯網-安謀-ARM-晶片廠 圖片來源:鍾士為
    其他

這不知道已經是安謀(ARM)全球執行長賽格(Simon Segars)第幾次的台灣行。

台北國際電腦展期間,這名四十六歲的執行長接受《天下雜誌》專訪透露,未來和台灣的關係會愈來愈緊密。

他戴著黑色智慧手錶Pebble的手往手機螢幕一點,赫然出現「Tesla」,特斯拉電動車的logo。賽格住加州,開的車是特斯拉的Model S。人在台灣,隨時能遠端監控遠在加州的車況。

「冬天下班,我在辦公室先用手機打開車裡的暖氣,」他甚至在家裡裝上智慧溫度調節器,手機能隨時調整。

賽格是科技狂。他身體力行,體驗熱門的物聯網「萬物互聯」的生活樣貌,也是安謀積極跨入的領域。

正是物聯網,更緊密地串起安謀和台灣。

六月二日,台北國際電腦展前夕,賽格宣布將在竹科成立全球第四座、亞洲第一座CPU設計研發中心。他坦言,這將是安謀未來物聯網領域處理器設計研發的重鎮。

這動作背後的意義,是安謀將戰線一路從行動裝置,延伸至範圍更廣的物聯網。繼續拉大亟欲在行動領域反攻的英特爾之間的距離。借力的對象,是擁有IC設計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全球第一實力的台灣。

在台灣,大部份人沒聽過安謀。

廣告

但少了安謀(ARM),全球九成的智慧手機,就沒有了如心臟般的處理器。

一九九一年,安謀誕生在英國劍橋,強項就是低功耗晶片。當然,安謀十一億美元的營收規模,和英特爾的五二七億美元,完全不能比。

英國「隱形冠軍」

英特爾從晶片設計到製造一條龍,是垂直整合的大王國。「安謀更像是一家公司的技術移轉部門,」電子時報(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師柴煥欣比喻,「開發晶片、處理器技術,開放授權給別人使用,它收權利金。」

安謀從成立第一天,就走向全球,廣泛結盟IC設計公司、半導體代工廠,形成「安謀陣營」。特別在行動時代,產品講求差異化,安謀開放式平台的模式,拿下九成的行動裝置市佔。英特爾遠遠落後。

這是安謀的致勝模式。

廣告

但關鍵還是在安謀的聯盟策略。「這群人很天才,他是策略成功,他找客戶的客戶談,」一名晶片廠高層分析。

邁入物聯網的新時代,安謀準備以整個聯盟進攻,台灣是重要的據點。事實上,在賽格宣布在竹科成立CPU設計中心之前,安謀就一直很貼近台灣,因為台灣有緊密的產業聚落。

合組聯盟 進攻物聯網

賽格主動提起,他第一次來台灣,是二○○○年。當時安謀在台灣沒有半個客戶,身為研發副總的他到高雄的中山大學演講,「那天是星期六,講題是非常嚴肅的『微處理器』,」他回憶著說。但演講之外,更暗暗觀察了台灣IC設計、晶圓代工能力和人才。當年台灣還很多盜版CPU,做和安謀相容的產品。同年十二月,安謀就火速到台灣設分公司。

廣告

十三年過去,台灣兩大IC設計公司聯發科、威盛,晶圓代工廠台積電、聯電等,都已是安謀陣營的要角。

除了聯發科使用安謀架構,撐起中國白牌行動裝置市場,包括目前和聯發科對打的高通,以及Marvell、英飛凌等,這些發展行動裝置應用處理器的大廠,都是「ARM inside」,之後交由台積電等晶圓代工廠代工。

一名IC設計界高層透露,「安謀的重要客戶都是台積電的重要客戶,」安謀原本就有一座研發中心,「就在台積電竹科廠隔壁,做CPU後段研發。」

聚集在竹科彈丸之地的台灣IC設計、晶圓代工廠聚落,就像是安謀鞏固陣營力量的基石。

對賽格而言,這條從台北通往新竹科學園區的高速公路,是他最熟悉的台灣風景。上任執行長將滿一年的他,未來的發展重心,依舊離不開這條公路。

廣告

高盛今年四月的研究報告中就指出,除了原本行動裝置上的主導地位,安謀未來將在物聯網、聯網裝置上的嵌入式處理器上豐收。

五月底,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才在「世界半導體理事高峰會」演講中,點名下一個大趨勢是「物聯網」,在台北國際電腦展前掀起一陣討論熱潮。

「下一波的成長,物聯網確實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穿戴式、不同聯網裝置中,建入安謀的技術,是我們的目標,」賽格說。

物聯網吸引業者爭相跨入,包括英特爾,甚至台灣想學安謀模式的公司,像聯發科轉投資的晶心。

「安謀擅長低功耗的架構,在講求能源使用效率的物聯網時代,是一項優勢,」柴煥欣分析。

安謀將CPU設計中心設在新竹,未來想必引發一陣人才磁吸潮,周邊的IC設計公司是又愛又恨。

廣告

台灣供應鏈跨入物聯網新時代。安謀的影響力將更吃重。

-----------------------

聯發科的祕密武器:晶心科技

來到竹科矽導園區,被外界視為聯發科幫的「小安謀」,晶心科技大門前方,一個大計數器上顯示著4.65億。

這是晶心2005年成立至今,出貨的晶片顆數。老大哥安謀二十三年累積的500億顆晶片量相比,實在很小。市佔率1%,和安謀90%相比,更是微不足道。

晶心年營收1.3億台幣,是一家一百人的小公司,董事長正是蔡明介自己。

「安謀是值得尊敬的對手,但這塊市場很大,」晶心科技總經理林志明認為,小公司仍有發揮空間。

晶心是政府當年推動IC設計產業升級的「矽島計劃」的一員。燒了五年資金,存活下來了。如今成為聯發科跨入物聯網、穿戴式裝置的祕密武器。

蔡明介被媒體問到,未來穿戴式裝置會大量用晶心的產品嗎?礙於保密,他含糊地回答:「現在已經用了,用了很多啊。」

據了解,聯發科從2012年開始將晶心的處理器IP用在部份手機中,取代安謀。像中國的小米、金利等「高規低價」,約六十多款智慧手機供應鏈,已有晶心的影子。

一名IC設計業同業更直言,「聯發科想扶植晶心,在物聯網有機會。」他認為,物聯網是新領域,裝置很多種,包括穿戴式。聯發科拉晶心,能創自己的標準,也能讓自家解決方案更多元、完整。

安謀到竹科設CPU設計中心要專攻物聯網,對晶心造成壓力。

林志明透露,自己不只台灣聯發科這個客戶,大陸、韓國、日本都有,目前市佔率排世界第五。

「市佔率要達到5%,才可能再擠下兩家,」他不諱言,產品力決勝的時代,突圍不容易,但一定有機會。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解讀・債券關鍵字 S2Ep.1】何時降息?投資專家解析,爭取收益關鍵應掌握全球先機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