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紧缩(经济学概念)_百度百科

通货紧缩

[tōng huò jǐn suō]
经济学概念
展开2个同名词条
股票经济术语
收藏
0有用+1
0
通货紧缩(英文名:Deflation,简称“通缩”),是一个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学概念,是由货币供给量相对于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等要素减少而引致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货币供给量持续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现象。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导致物价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7-9]
通货紧缩按照指标数值划分,可分为相对通货紧缩和绝对通货紧缩;按照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划分,可分为轻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和严重通货紧缩;按供求量来划分,则可分为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和供给过剩型通货紧缩。经济学者主要通常将通货紧缩归纳为4种类型:1、欧文·费雪提出的债务性通缩;2、货币主义者认为的货币供给性通缩;3、本·伯南克提出的信贷性通缩;4、凯恩斯提出的流动性陷阱和有效需求不足。 [8-9]
历史上,美国曾发生过几次典型的通货紧缩,对经济影响程度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929-1933年"大萧条"时期。在此期间,美国物价下降了227%,货币数量年均遗减10%,银行数目减少了42%,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30%。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通货紧缩和经济下行日益成为世界经济面临的新问题,通货紧缩对经济生活产生了各种消极影响。 [8-9]
中文名
通货紧缩
外文名
Deflation
适用领域
所属学科
相关名词
通货膨胀
图集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通货紧缩
外文名
Deflation
适用领域
宏观经济
所属学科
经济学
相关名词
通货膨胀

名词定义

播报
编辑
通货紧缩是一个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商品和服务总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即当通货膨胀率为负时,就产生了通货紧缩。但是多数经济学家并不同意通缩仅仅就是物价水平的下跌,认为通缩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特征,如:货币供应量增长缓慢或不足,社会有效需求明显不足,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停滞甚至负增长,出现经济衰退现象。结合通缩的特点,经济学家们对通缩的定义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1、第一种观点是"三个特征论",也称为"三要素论"。这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应包括价格、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水平三个指标的综合下降。通货紧缩与经济衰退相伴随,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
2、第二种观点是"两个特征论",也称为"双要素论"。这种观点包括两个意见,一种是认为通货紧缩应包括价格水平和货币供应量两个指标的下降;一种是通货紧缩的标准应当是物价持续负增长和经济实际增长率持续低于自然增长率。
3、第三种观点是"一个特征论",也称为"单要素论"。这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就是指一般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
由此,通缩的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第一,就经济实质而言,通货紧缩是因有效需求明显不足而引致的经济萎缩或衰退,是经济萎缩或衰退的货币现象或金融现象;第二,就表现形式而言,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明显下降,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反映出货币数量与实际经济过程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
依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的定义:价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货紧缩。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物价指数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格持续下跌。在经济实践中,判断某个时期的物价下跌是否是通货紧缩,一看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否由正转为负,二看这种下降的持续是否超过了一定时限。 [4] [8-9]

主要分类

播报
编辑

指标数值分类

按通货紧缩的指标数值划分,通货紧缩可分为相对通货紧缩和绝对通货紧缩。
1、相对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水平在零值以上,但在适合一国经济发展和充分就业的物价水平区间以下。在这种状态下,物价水平虽然还是正增长,但已经低于该国正常经济发展和充分就业所需要的物价水平,通货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这种情形已经开始损害经济的正常发展,虽然是轻微的,但如果不加重视,可能会由量变到质变,对经济发展的损害加重。
2、绝对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水平在零值以下,即物价出现负增长,这种状态说明一国通货处于绝对不足状态。这种状态的出现,极易造成经济衰退和萧条。 [9]

影响程度分类

按照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划分,通货紧缩可分为轻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和严重通货紧缩。
1、轻度通货紧缩:一般来说,物价出现负增长,但幅度不大(比如-5%)、时间不不超过两年的,称为轻度通货紧缩。
2、中度通货紧缩:物价下降幅度较大(比如在5%~10%)、时间超过两年的,称为中度通货紧缩。
3、严重通货紧缩:物价下降幅度超过两位数,持续时间超过两年的情况,称为严重通货紧缩。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所对应的通货紧缩,就属于严重通货紧缩。

供求量分类

按供求量来划分,通货紧缩可分为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和供给过剩型通货紧缩。
1、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是指由于总需求不足,正常的供给显得相对过剩,而出现的通货紧缩。由于引起总需求不足的原因可能是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也可能是国外需求减少或者几种因素共同造成的不足,因此,依据造成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可以把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细分为消费抑制型通货紧缩、投资抑制型通货紧缩和国外需求减少型通货紧缩。
2、供给过剩型通货紧缩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在一定时期产品数量的绝对过剩而引起的通货紧缩。这种产品的绝对过剩只可能发生在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如一些传统的生产、生活用品(像钢铁、落后的家电等),在市场机制调节不太灵敏、产业结构调整严重滞后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绝对的过剩。这种状态从某个角度来看,并不是一个坏事,因为它说明人类的进步,是前进过程中的现象。但这种通货紧缩如果严重的话,则说明该国市场机制存在较大缺陷,同样会对经济的正常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产生原因

播报
编辑

综述

导致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是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或者总需求不足或者总供给过剩。但从世界各国发生通货紧缩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通货紧缩形成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综合相关的理论和实际情况,通货紧缩的成因和类型主要分为四种。

债务性通缩

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在1933年提出债务性通缩理论(Debt Deflation Theory)来解释大萧条的通缩现象。 根据费雪的债务通缩理论,假设在某个时间点上存在过度负债的状况,当债务泡沫破裂时,这将导致债务清算,进而会引发一系列事件:债务清算导致债务人压力抛售资产;压力抛售导致资产减值,随着银行贷款还清,银行存款规模也随之收缩,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这导致价格水平下降,企业的净值进一步下降,加剧了破产和企业利润的下降,企业担忧亏损,会导致产出、贸易为和劳动就业的减少;这些损失、破产和失业导致悲观和失去信心,反过来导致货币流通速度越来越慢。上述变化引起复杂的利率波动,特别是名义利率下降、实际利率上升。
债务通缩理论认为衰退和萧条是由于通缩引起总体的实际债务水平上升,导致人们拖欠其消费贷款和抵押贷款;而抵押物的价值下降,进一步导致银行资产下降,银行不良贷款大幅上升,银行减少贷款,这反过来又导致支出减少。

货币供给性通缩

货币主义认为,通货紧缩主要是由于货币供应量减少或货币流通速度降低所致,即货币供应量M与货币流通速度V的乘积下降,导致货币供给侧通缩(Money Supply Side Deflation)。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和安娜·施瓦茨(Anna Schwartz)认为,美国1920年-1921年出现的严重的通货紧缩完全是货币紧缩的结果。在1919年4月到1920年6月期间,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曾经多次提高贴现率,使贴现率从4%提高到7%。他们认为,1930年代大萧条期间出现的通货紧缩也是同样的原因。因此,货币紧缩往往是货币政策从紧的结果。如果为追求价格稳定,中央银行把政策目标定为零通胀,采取提高利率等手段减少货币供应量,这样政策效果就可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治理了通货膨胀却引起了通货紧缩。故而,很多学者认为,把货币政策目标定为零通胀是非常危险的。

信贷性通缩

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通货紧缩可能由央行提高利率(如为了控制通胀)、引起资产泡沫破灭导致。在信用经济中,放贷的放缓或下降导致流通中的货币减少,随着信心下降和货币流通速度减弱,货币供应进一步下降,从而导致就业或商品需求急剧下降,进而导致价格下降。当价格跌至低于生产融资成本或偿还先前价格水平的债务水平时,这将成为通缩螺旋(Deflationary Spiral),即价格下降导致了恶性循环。在货币主义的通缩理论以及债务通缩理论的基础上,本·伯南克(Ben Bernanike)提出了债务通缩螺旋(Debt DeflationSpiral),这和信贷性通缩(Credit Deflation)紧密相关。伯南克认为,价格水平的小幅下降只是将财富从债务人重新分配给债权人,而不会损害经济。但是,当通货紧缩严重时,资产价格下跌以及债务人破产,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名义价值下降,银行将通过收紧信贷条件、减少不良贷款作出反应。这会导致信贷紧缩,严重损害经济。信贷紧缩降低了投资和消费,导致总需求下降,这进一步加剧了通货紧缩的漩涡。

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把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并未带来利率的相应降低,而只是引起人们手持现金增加的现象叫"流动性陷阱"。在正常情况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引起债券价格上升,人们会用多余的现金购买资产,从而使利率下降。但是,一旦当人们认为当前的证券价格过高,之后可能下跌,利率也太低,以后可能升高时,人们就会放弃购买证券而保持现金。如果此时货币当局再增加货币供应量,只会使人们手持现金增加(被流动性陷阱吸收),而不能使利率改变,货币政策将不起作用。货币供应量增加既然对利率没有影响,也就无法改变投资和消费,难以增加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会导致价格水平下跌。 [8]

常见表现原因

1、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如果一国采取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降低货币供给量,削减公共开支,减少转移支付,就会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出现失衡,出现"过多的商品追求过少的货币",从而引起政策紧缩性的通货紧缩。
2、经济周期的变化
当经济到达繁荣的高峰阶段时,会由于生产能力大量过剩,商品供过于求,出现物价的持续下降,引发周期性的通货紧缩。
3、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
当人们预期实际利率进一步下降、经济形势不佳时,投资和消费需求都会减少,而总需求的减少会使物价下跌,形成需求拉下的通货紧缩。
4、新技术的采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技术进步以及新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导致商品价格的下降,从而出现成本压低性的通货紧缩。
5、金融体系效率的降低
如果在经济过热时,银行信贷盲目扩张,造成大量坏账,形成大量不良资产,金融机构自然会"惜贷"和"慎贷";加上企业和居民不良预期形成的不想贷、不愿贷行为,必然导致信贷萎缩,同样会减少社会总需求,导致通货紧缩。
6、体制和制度变化
体制(企业体制、保障体制等)变化一般会打乱人们的稳定预期,如果人们预期将来收入会减少、支出将增加,那么人们就会"少花钱,多储蓄",引起有效需求不足,物价下降,从而出现体制变化性的通货紧缩。
7、汇率制度的缺陷
如果一国实行钉住强币的联系汇率制度,本国货币又被高估,那么,会导致出口下降,国内商品过剩,企业经营困难,社会需求减少,则物价就会持续下跌,从而形成外部冲击性的通货紧缩。 [5] [9]

关联概念

播报
编辑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紧缩则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少或货币流动性减弱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测量通常采用消费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和GDP平减指数。
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可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混合型和结构型等。需求拉动型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成本推动型是指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产品成本的提高,因而推动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混合型指成本推进和需求拉上同时并存,所谓"推中有拉,拉中有推"。结构型是指在总需求与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部门结构方面的因素发生变化,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8]

反通货膨胀

依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的表述,价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货紧缩。也有学者将通货紧缩细分为deflation与disinflation(反通货膨胀),前者的标志是CPI(居民消费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增速转为负数,亦即物价指数与前一年度相比下降;后者的标志是CPI继续上升,但上升速度减慢。 [3]

应对方法

播报
编辑
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一般物价水平低于其合理的水平,因此治理通货紧缩的直接目标是促使一般物价水平回到其正常的水平。通常可以通过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扩大有效需求、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改变预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对通货紧缩进行治理。

调整宏观政策

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政策通常被视为扩张支出的法宝,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意味着要在数量上扩大财政支出,更重要的是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也就是既要弥补因个人消费需求不足而造成的需求减缓,又要拉动民间投资,增加社会总需求。货币政策能对总支出水平施加重要影响。积极的货币政策需要适度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水平,扩大贷款规模,在增加货币供给量和和促进经济复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收入政策也可在治理通货紧缩时发挥一定作用,但需要掌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
  • 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量,以刺激经济发展,即政府通过采取适度的膨胀政策使一般物价恢复到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减轻债务人的负担,促进消费支出的增加,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同时应当进行汇率制度的改革,僵硬的汇率制度可能使本币高估,产生输入型通货紧缩。此效策决策部门可以根据经济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汇率水平,提高国内企业的对外竞争力。同时,货币对外贬值,可以改变人们对通货紧缩的预期,从而调整消费和投资行为,提高就业率、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瑞典等,都曾利用货币的贬值来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增长。
  •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一是扩大政府支出以增加政府需求。通货紧缩时期,可能伴随着信贷的紧缩,为了配合货币政策的实施,可采取增加财政公共支出的政策,以带动居民支出,激活经济。二是削减税率以减少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事实上,削减税率未必造成税收收入的下降,理论上讲,削减税率可以使财政支出产生乘数效应,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活动的恢复有利于扩大税基,从而增加税收。也就是说,削减税收无非是将征税的时期进行了转换,用长期税收的增加来弥补即期税收的减少。调整税收除了针对增值税以外,还可以针对其他税种,如利息税等。征收利息税,在客观上可以降低实际利率,有利于促使消费转化为投资。

扩大有效需求

有效需求不足是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因此,扩大有效需求是治理通货紧缩的有效措施。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但影响一国需求的主要因素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努力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的增加有两条主要途径。一是增加政府投资需求,主E要手段是发行国债、增加政府直接投资和公共支出。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多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目的是在政府扩大投资的同时,带动民间投资的增加。二是启动民间投资需求,主要采用改变民间资本的利润预期、改善投资和金融环境、降低利率等措施。
居民消费支出更多地取决于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而非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应集中于刺激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具体措施可以因国、因地、因时而异。比如,通过加强税收征管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通过提高就业水平和增加失业补助标准来刺激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通过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和支出方向来改善需求结构,通过加快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改革来解除居民在增加消费时的后顾之忧,利用股市的财富效应来刺激居民消费,等等。

改善供给结构

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可以同扩大有效需求双管齐下,形成有效供给扩张和有效需求增大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一般情况下,这种治理方式多采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措施。同时,又要采取反对垄断、鼓励并放开竞争、扶持小企业或民营企业发展、降低税负等措施,避免因恶性竞争带来的物价水平大幅度下降。1929-1933年的通货紧缩时期,美国的农产品严重过剩,罗斯福通过采用对耕作或养殖的农民减少经济补贴的政策,以控制农产品的生产;同时,通过修改禁酒令、放弃反垄断法、对工会作出让步等措施刺激工业生产。

引导公众预期

公众对通货紧缩发展前景的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府各项通货紧缩治理政策的效果。因此,政府有必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让公众相信政府各项通货紧缩治理政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坚定公众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

完善社会保障

如果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下层居民的收入过低,那么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适当改善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提高中下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将有助于通货紧缩的治理。 [1-2] [6] [10]

社会影响

播报
编辑

积极影响

适度的通货紧缩,通过加剧市场竞争,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挤去经济中的“泡沫”,会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对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一面。 [1]

消极影响

通货紧缩,作为一种扭曲的经济现象,如同通货膨胀会对经济运行产生种种不利影响一样,也会对经济生活产生各种消极影响。
  • 通货紧缩的财富分配效应
由于物价水平下降,实物资产的货币价值通常也会随之而降低,降低的幅度有的会高于通货紧缩率,有的则低于通货紧缩率。金融资产中的股票由于其货币价值取决于市场价格,而市场价格受诸多因素影响,所以股票的货币价值在通货紧缩中的变动方向难以确定。对存款、债券等货币性资产而言,由于利息固定,其货币价值会上升,有利于债权人;而对货币性负债来说,通货紧缩将加重债务人的负担。
此外,通货紧缩还可能引发银行业的危机。首先,通货紧缩使实际利率上升从而增加债务人的负担,债务人因经营困难不能按时还贷,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的比率上升;其次,通货紧缩会降低资产抵押和担保的价值,银行被迫要求客户尽快偿还贷款,将会导致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下跌,贷款者净资产的进一步减少,使破产的财富效应趋强。
  • 通货紧缩的收入分配效应
经验表明,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收入水平低的社会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在通货紧缩时期,收入下降,高收入者减少了奢侈品的支出,中低收入者则可能减少日常的消费支出,原本就存在的分配不公就会加剧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时期,因为物价普遍下跌,名义收入一般也会下降,如果工资收入的下调滞后于物价下跌,那么实际工资并不会下降。但是严重的经济衰退会削弱企业的偿付能力,致使企业下调工资。然而,工资的下降存在刚性,在经济增长呈剧烈下降的情况下,工资下降的刚性会阻止价格的进一步下降。进一步说,在通货紧缩期间,如名义工资基本不动,实际工资会出现上升的倾向,这一点对于制止通货紧缩的进一步恶化是有益的。
  • 通货紧缩对消费的影响
通货紧缩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价格效应,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意味着货币购买力不断提高,消费者会推迟购买,以等待将来更低价格的出现,从而在储蓄增加的同时,个人消费相应减少。二是收入效应,就业预期和工资收入因经济增长下降而下降,预期收入的减少将使消费者缩减开支。因此,通货紧缩条件下,价格效应使消费者推迟消费,而收入效应使消费者缩减支出,最终使社会总需求受到抑制。
同时,消费需求下降将导致商业活动相应萎缩,进而影响就业业增长、形成工资下降的压力等,经济会因此而陷入通货紧缩的螺旋之中,最终可能导致衰退或萧条。
  • 通货紧缩对投资的影响
通货紧缩使投资项目的吸引力下降,因为持续的物价下降意味着实际利率的上升,使投资成本变得昂贵。同时在价格水平下降的预期下,投资项目预期的未来重置成本也会趋于下降,会使投资者推迟当期投资。加之,通货紧缩下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环境也使投资前景变得黯淡,企业、个人和国家增加投资的冲动会受到抑制。
  • 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现实经济中,物价的持续下降往往是与经济疲软或衰退一起发生的,上述分析可以说明这种现象的原因。通货紧缩使商品和劳务价格下降,但这种价格下降并非源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因此势必减少企业和经营单位的收入:企业单位被迫压缩生产规模,又会导致职工下岗或失业;社会成员收入下降必然影响社会消费,消费减少又会加剧通货紧缩;由于通货紧缩,人们对经济前景悲观,反过来又影响投资;投资消费缩减最终会使社会经济陷入困境。
但如果价格水平下降是由技术全面进步和生产率提高所引起的的,这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和价格,增加企业利润。由生产力进步产生的通货紧缩大都是短期的,不会阻碍经济增长,因为生产力提高带来的好处会抵销价格下降带来的消极影响。
  • 通货紧缩可能引发银行危机
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有利于债权人而有损于债务人。通货紧缩使货币越来越昂贵,这实际上加重了借款人的债务负担,使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款,从而导致银行形成大量不良资产,甚至使银行倒闭,金融体系崩溃。因此,许多经济学家家指出:"货币升值是引起一个国家所有经济问题的共同原因。" [8] [10]

主要理论

播报
编辑

马克思

通货紧缩
在经济学研究中,较早提出通货紧缩问题的是马克思,他在《资本论》中,多次分析到流通中货币的膨胀和收缩问题。认为通货的膨胀和收缩可能由经济的产业周期引起,可能由流通中的商品数量、价格变动引起,可能由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引起,还可能由于技术因素引起。但他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其对象是以金币为主的货币流通,由于金属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其过多过少都不会引起币值的变化,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供给的过多或过少才会引起币值的变动。因此,马克思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信用货币(纸币)流通规律的基础上的。实际上是在讨论金币流通与替代金币流通的价值符号的关系,并非在讨论货币供给的多少与物价涨落的关系。

凯恩斯

继马克思之后,联系货币政策来讨论通货紧缩问题的是凯恩斯。他于1923年在《币值变动的社会后果》中分析了1914年到1923年英国物价水平的变动,指出:“从1914年到1923年间,所有国家都出现了通货膨胀现象,也就是说,相对于可购买的物品而言,支出货币的供给出现了极大的扩张。从1920年起,重新恢复对其金融局势控制的那些国家,并不满足于仅仅消灭通货膨胀,因而过分缩减了其货币供给,于是又尝到了通货紧缩的苦果。”他认为,通货紧缩将使社会生产活动陷于低落。指出:“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害……两者对财富的生产也同样会产生影响,前者具有过度刺激的作用,而后者具有阻碍作用,在这一点上,通货紧缩更具危害性。”而通货紧缩之所以会使社会生产活动陷于低落,是因为通货紧缩的再分配效应不利于生产者。由于生产者的生产资金大部分是借来的,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生产者停止经营,减少借款,把自己的实物资产变为通货,比辛苦经营劳作更有益。
凯恩斯在他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对通货紧缩现象的分析,更多使用的是就业不足有效需求不足这样的术语,通过对30年代大危机的精辟分析,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的论断,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治理的对策自然就是扩张有效需求,而在扩大有效需求方面,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在通货紧缩时期,政府要做的就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机结合,尽可能地扩张有效需求。

欧文·费雪

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不同,费雪是从供给角度,联系经济周期来研究通货紧缩问题的,他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研究,于1933年提出了“债务—通货紧缩”理论。他认为企业的过度负债是导致30年代大萧条的主要原因。在经济的繁荣时期,企业家为追求更多利润,会过度负债,而在经济状况转坏时,企业家为了清偿债务会降价倾销商品,导致物价水平的下跌,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出现,又会使企业利润减少,生产停滞,失业增加。而失业的增加,会使人们情绪低落,产生悲观心理,对经济和生活丧失信心,更愿持有较多的货币,居民和企业的这种行为将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而因物价下降出现的利润减少和实际利率的上升,意味着企业真实债务的扩大,会使贷者不愿贷,借者不愿借。过度负债和通货紧缩会相互作用,由于过度负债的存在,在经济周期的阶段转型时,会出现通货紧缩,反过来由债务所导致的通货紧缩又会反作用于债务,其结果会形成欠债越多越要低价变卖,越低价变卖自己的资产越贬值,而自己的资产越贬值,负债就越重地恶性循环。最后,则必然出现企业大量破产,银行倒闭的危机。该理论实际上是将通货紧缩的过程看作是商业信用被破坏和银行业引发危机的过程。
走出“大萧条”,解决通货紧缩的对策要么是自由放任,企业破产后的强制恢复,要么是增加货币供给,利用通货膨胀的方式助其恢复。

弗里德曼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和安娜·施瓦茨(Anna Schwartz)认为,美国1920年-1921年出现的严重的通货紧缩完全是货币紧缩的结果。在1919年4月到1920年6月期间,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曾经多次提高贴现率,使贴现率从4%提高到7%。作为货币主义者,他们认为,通货紧缩主要是由于货币供应量减少或货币流通速度降低所致,即货币供应量M与货币流通速度V的乘积下降,导致货币供给侧通缩(Money Supply Side Deflation)。他们认为,1930年代大萧条期间出现的通货紧缩也是同样的原因。因此,货币紧缩往往是货币政策从紧的结果。如果为追求价格稳定,中央银行把政策目标定为零通胀,采取提高利率等手段减少货币供应量,这样政策效果就可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治理了通货膨胀却引起了通货紧缩。

本·伯南克

在货币主义的通缩理论以及债务通缩理论的基础上,本·伯南克(Ben Bernanike)提出了债务通缩螺旋(Debt DeflationSpiral),即价格下降导致了恶性循环,这和信贷性通缩(Credit Deflation)紧密相关。伯南克认为,价格水平的小幅下降只是将财富从债务人重新分配给债权人,而不会损害经济。但是,当通货紧缩严重时,资产价格下跌以及债务人破产,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名义价值下降,银行将通过收紧信贷条件、减少不良贷款做出反应应。这会导致信贷紧缩,严重损害经济。信贷紧缩降低了投资和消费,导致总需求下降,这进一步加剧了通货紧缩的漩涡。 [8]

历史案例

播报
编辑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美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几次典型的通货紧缩,对经济影响程度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929-1933年"大萧条"时期。在此期间,美国物价下降了227%,货币数量年均遗减10%,银行数目减少了42%,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30%。
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总统以来,主要采用了凯恩斯和费雪的政策主张,通过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帮助经济走向增长。一是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通过发行巨额国债,加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赤字占GDP比重由1933年的4.5%上升到1936年的5.4%,并将财政扩张政策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二是增加货币供应。1934-1937年,M2重回增长,年均增速达到9.1%。同时,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制度,以遏制金融恐慌,重振公众对金融业的信心。此外,赋予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职权,并购进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以增强银行体系信贷创造能力。三是加快结构调整,以促进经济增长。出台农业调整法,控制过剩农产品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调整收入差距,降低低收入者税率,提高高收入者税率,以促进消费增长;采用税收补贴等多种方式鼓励出口。
这些政策对美国经济走出萧条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物价水平从1934年开始止跌回升,国民收入也从1933年的396亿美元增加到1937年的736亿美元。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也逐渐成为西方各国宏观调控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流动性陷阱"与日本"失去的二十年"
自1991年经济泡沫破灭以来,日本经济增长率骤降、物价持续下跌,并陷入长期负增长。1992年开始,日本GDP增长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年均6.4%下滑至90年代的年均1.5%,并进一步下滑到年均1%的增速。某些年份,甚至大幅衰退,出现负增长。从物价情况来看,核心CPI长期保持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日本的通货紧缩从1998年开始,持续20余年还未完全走出通货紧缩的泥潭。
日本政府的反通货紧缩政策主要是以扩大政府财政开支、降低利率等措施刺激经济复苏。一是采取紧急措施;二是积极运用财政政策;三是实行"零利率"政策,增大货币投放量。安倍经济学推动日本经济出现了短暂复苏。2014年一季度,实际GDP增长5.8%。但是受消费税推出、政策效应递减等因素影响,2014年二、三季度经济又重新陷入衰退(分别为-6.7%和-1.9%)。物价也出现了回调,核心物价指教CPI自2014年以来逐月上升,相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个百分点。但整体而言,2014年GDP平减指数依然位于100以下,并未完全摆脱通货紧缩阴影。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