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變老:長照設施如何成為人生最終的家? | 何蕙君 / 日本的閃閃銀光 | 獨立評論
長照

在日本變老:長照設施如何成為人生最終的家?

在日本,高齡者入住設施的原因非常多樣,為了配合不同高齡者的需求,日本依據設施的目的、服務項目分成8大類。 在日本,高齡者入住設施的原因非常多樣,為了配合不同高齡者的需求,日本依據設施的目的、服務項目分成8大類。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說到長照、養老設施,大家第一個印象多是「安養院」。儘管在家照護已成了社會趨勢,但24小時照顧的住宿型機構依然是多數人的選擇。

在日本,高齡者入住設施的原因非常多樣,有些人是為了減輕子女的照護負擔,但也有部分是想遠離同居子女的紛擾,或一個人在家覺得寂寞、想要同齡的朋友。為了配合不同高齡者的需求,日本依據設施的目的、服務項目分成8大類。

以「接受照顧」為主的3種設施

依據日本介護保險規定而成立的「介護老人福祉設施」、「介護老人保健設施」、和「介護療養型醫療設施」,都是針對有醫療長照需求的長輩設置,僅限地方公共團體、社會福祉法人或醫療法人開設。在此簡單介紹各自特色:

1.介護老人福祉設施:

又稱「特別養護老人之家」,是照顧長輩人生末期直至過世的單位,入住長輩的戶籍也會遷過來,因此也稱為「最終的居所」(終の棲家),臨終照護為主要的課題之一。由於高齡者人數增多,現在規定只有中重度者的高齡者才能入住,輕症者則轉至其他機構。過去雖然為4人一房,但為了顧及個人隱私、在家屬探訪時能安心的交流,後期開設的皆為單人房。

2.介護老人保健設施:

這是為了銜接醫療院所、福祉單位和家庭系統的中間機構,目標是讓長輩能「回家生活」,因此提供了更多復健資源。為了順利讓長輩回到家中,機構也會與社區的家訪服務合作,一同制訂長輩回家後的復健、護理計畫。如果長輩回到家中後身體狀況又有惡化,也提供短期入住、日照復健服務。

3.介護療養型醫療設施:

這裡又稱「療養病床」,是為需要長期療養的長輩所提供,法規規定需要3名以上的醫師常駐,因此多由醫療法人經營。然而,為了整合長期醫療與照護需求的高齡者,減少保險上的使用浪費,目前法規要求在2024年底轉型為「介護醫養院」,希望整合高齡者的日常醫學管理與長期照護機能,成為兩者兼具的「入住者生活場所」。

不管是著重在介護或醫療,這三者的營運會跟著國家保險方針轉變,帶著社會福利色彩的同時,也難以按照業者理念創新。例如現在規定老人之家需設置單人房,但業界也有反對聲音表示,尊重隱私是健康人士的想法,如果有人在房間跌倒或有什麼意外,反而有其他同房者在場才方便即時呼救。在面對應多元需求的照護領域上,國家干涉範圍和現場操作的自由,依然需要更多對話、調整。

依據日本介護保險規定而成立的「介護老人福祉設施」、「介護老人保健設施」、和「介護療養型醫療設施」,都是針對有醫療長照需求的長輩設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作為「高齡者生活居所」的5種設施

為了回應高齡者的多元需求,政府也開放民間成立「高齡者生活居所」,包括「養護老人之家」、「輕費老人之家」、「付費老人之家」、「失智症者之家」與「高齡者住宅」,底下更細分成社區密著型、一般型、介護型等多種劃分,在此簡單介紹以下5大類型:

1.養護老人之家(養護老人ホーム)

這是提供65歲以上窮困高齡者的住宿設施。作為社會福利的一環,申請入住時必須提供政府機關認定的「資產證明」。入住者如果需要照護,則會轉入特別養護老人之家。

2..輕費老人之家(軽費老人ホーム)

這是提供60歲以上高齡者,因家庭或居住環境等理由,無法在家生活時的廉價住宿設施,申請者可直接與經營者簽約入住。其中再分供餐的「A型」、不供餐的「B型」、以照護服務為特色的「照護之屋」(ケアハウス)和小規模「都市型」4種。經營者多為社會福祉法人,但後期也開放「照護之屋」讓民間業者經營。

這兩者都是以地方公共團體與社會福祉法人為中心,提供高齡者一個居所。和前面介護保險設施的不同在於,這邊的入住者多為能自理生活的長輩,因此館內沒有醫療人員常駐,但定期有專人或志工探訪,目的是讓這些入住者能保持與社會的連結。

3.付費老人之家(有料老人ホーム)

付費老人之家是依據高齡者身心特性成立的住宿機構,又細分成「介護型」、「住宅型」和「健康型」。與其他機構最大的不同為,付費老人之家多為營利法人經營,為了提供高品質入住生活,對職員禮儀、日常生活服務細節要求更高,比起照服工作更像旅館接待。對入住者收取費用時,除了國家制定的介護保險費用外,也可根據館內的餐飲、娛遊設施、服務品質自訂其他款項。在東京高級地段,就有收取1億日幣入住金的高級老人之家

4.認知症對應型共同生活介護:

這裡又稱「失智者之家」(グループホーム),與其他高齡者住所最大的不同就是只提供失智症者入住,視作他們生活場所的延伸。因此,失智者之家沒有配置醫療人員、營養師,而是根據入住者的能力分配做飯、打掃工作,是一個讓長輩與職員共同生活、像「家」一樣的住宿型服務。

5.附加服務型高齡者住宅(サービス付き高齢者向け住宅):

這種設施即高齡者公寓,可再分為「一般型」和「介護型」。雖說也有100人以上的機構,但半數多為29人以內的小規模住宅。一般型高齡者住宅中的常駐職員比較像大樓警衛,幫忙收郵件、日常生活諮詢等,再與其他日照中心、訪問護理合作,補足照護機能。

初期,政府為了增設高齡者住宅而頒發減稅優惠,一時間許多原本計畫為興建娛樂設施的用地都改成高齡者住宅。三菱不動產、野村不動產等大型房地產企業也紛紛加入興建行列。只是風潮已過,現在各地行政單位已少有招募新建高齡者住宅的消息,政府也大幅減少興建高齡住宅的補助金。

以上三者,主要由民間業者經營,提供從自立到中重症、不同經濟狀況的高齡者住宿生活。

我們在看日本長照、養老設施時,常以「安養院」一詞帶過。但日本依據服務宗旨不同,也有各種不同的設施種類。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讓社區走進來的住宿型設施

我們在看日本長照、養老設施時,常以「安養院」一詞帶過。但日本依據服務宗旨不同,也有各種不同的設施種類,在比較台灣和日本長照、養老設施時,須先注意到這點。

另外,在上述介紹中也能看到,日本曾有廣設長照、養老設施的風潮,但現在差不多飽和了,比起其他類型的機構,討論度已不如過往。但是,作為高齡者展開新生活的人生選擇之一,住宿型設施依然有存在的必要性。

住宿型設施不是將高齡者集合關起來的監獄,就算內部有各種娛樂設施,但走不出設施大門的憂鬱,只要問問有在新冠時期住過隔離旅館的朋友就知道了。近年來,配合社區照護系統發展,不少失智者之家會在庭院舉辦「失智症咖啡」,開放居民來設施中與長輩互動;以照顧服務為主的特別養護老人之家也擔起教育責任,積極與其他機構交換經驗。

長照、養老設施不該是斷絕高齡者與外部社會連結的銅牆鐵壁,如果館內長輩身體不太方便走出門,那就讓其他人走進來!預期接下來日本住宿型設施發展,將結合地方特色發展,成為社區居民能進出的新的交流場所。

瀏覽次數:7516

獨立評論

每週四,精選觀點直送信箱!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

編輯推薦

延伸閱讀

青春時代不懂人生為了什麼學習,一頭栽進高齡研究,企圖從人生前輩的身上窺探成長究竟是為了什麼?畢業後決定落腳在高齡社會先進國的日本,代打中國、東南亞長照產業,心繫台灣高齡社會的創意可能性。IG連結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青春時代不懂人生為了什麼學習,一頭栽進高齡研究,企圖從人生前輩的身上窺探成長究竟是為了什麼?畢業後決定落腳在高齡社會先進國的日本,代打中國、東南亞長照產業,心繫台灣高齡社會的創意可能性。IG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