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徙
- 拼 音
- xǐ
- 部 首
- 彳
- 字 码
- U+5F99
- 五 笔
- THHY
- 仓 颉
- HOYLO
- 郑 码
- OIII
- 读 音
- xǐ
- 笔画数
- 11
- 笔顺编号
- 33221212134
- GBK
- E1E3
徙详细注解
编辑拼音:xǐ
[动]
⑴ (形声。从辵(chuò),止声。本义:迁移)
⑵ 同本义 (平行或由上而下的移动)[move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徙,迻也。——《说文》
徙,移也。——《广雅》
百里徙。——《荀子·成相》。注:“迁也。”
后稍徙近乎民。——唐·柳宗元《游黄溪记》
非死则徙。雾徙于后。——《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⑷ 改变,变化 [change]
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吕氏春秋·察今》
⑹ 贬谪 [exile]
⑻ 搬走,搬开 [remove]
徙其大舟。——《国语·吴语》。注:“取也。”
⑼ 又如:徙薪(见“徙薪曲突”。引申为代国家灭除灾祸,战功颇丰)
⑽ 调职 [be transferred to another post]
徙常用词组
编辑迁移:~居(搬家),迁~,流~。
古代称流放的刑罚:~边(流放有罪的人到边远地区)。
徙倚
[xǐyǐ]
解释:[linger,loiter,pace up and down] 徘徊;流连不去
出处:独徙倚以仿徉。——《楚辞·哀时命》
徙倚久之。——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徙姓氏
编辑徙,一个近失传姓氏, 有一位朋友用这个姓 xu (三声)。河南禹州人氏。
徙英文词汇
编辑英译:move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徙古籍解释
编辑康熙字典
【寅集下】【彳字部】徙 ·康熙笔画:11 ·部外笔画:8
〔古文〕𡕝𨗬𡲴《唐韵》斯氏切《集韵》《韵会》想氏切《正韵》想里切,𠀤音壐。《说文》本作𨑭。迻也。《玉篇》迁也,避也。《尔雅·释诂》迁运,徙也。《注》今江东通言迁徙。《礼·经解》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史记·郭解传》徙豪富茂陵。《潘岳·闲居赋》孟母所以三徙也。
又谪戍曰徙。《前汉·𨻰汤传》廷尉增寿议免汤为庶人,徙边。
又《广雅》仿佯,徙倚也。《严忌·哀时命》独徙倚而彷徉。
又逾月曰徙。《礼·檀弓》祥而缟,是月𧝓,徙月乐。
又《集韵》相支切,音斯。县名。《前汉·地理志》蜀郡有徙县。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康熙字典 .汉典[引用日期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