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的兩個創始國俄羅斯和烏克蘭再次處於爆發點。以下是促成俄羅斯入侵的一些關鍵時刻,有些人擔心這可能成為「二戰」以來歐洲最大的軍事行動。
2014年2月——烏克蘭的抗議者推翻了對俄羅斯利益友好的總統維克托·亞努科維奇。在革命期間,以首都基輔的主要廣場——獨立廣場為中心的抗議活動導致100多人喪生。
在這場親西方革命之後,臨時政府最終與歐盟簽署了一項貿易協議,被視為成為歐盟成員國的第一步。
2014年4月——俄羅斯入侵併吞併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兩個分離主義地區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鄰近的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從烏克蘭脫離。
廣告
戰爭在烏克蘭東部地區頓巴斯繼續進行,然後向西推進。大約1.3萬名烏克蘭士兵和平民最終在衝突中喪生。多年來,前線幾乎沒有移動。
2014年和2015年——俄羅斯、烏克蘭、法國和德國簽署了一系列名為《明斯克協議》的停火協議。許多人認為這些協議內容含糊其辭。
2019年4月——前喜劇演員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以壓倒性的多數票當選烏克蘭總統,並承諾將奪回頓巴斯地區。
2021-2022年——俄羅斯總統普丁試圖阻止烏克蘭轉向美國及其盟友。普丁要求「安全保證」,包括要求北約保證烏克蘭永遠不會加入該組織,以及北約把駐紮在1997年以後加入的成員國的軍隊撤走。
許多俄羅斯人將烏克蘭首都基輔視為他們國家的發源地,並列舉了兩國之間眾多的文化聯繫。
以下是他們在20世紀的關係的簡要回顧:
廣告
1922年——俄羅斯和烏克蘭成為前蘇聯的兩個創始國。
1932年和1933年——史達林的農業集體化政策造成的饑荒使數百萬人喪生,其中以烏克蘭族人為主。烏克蘭被稱為蘇聯糧倉,這場災難被稱為「大饑荒」。
1941-1944年——「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和軸心國佔領了該國。
1991——蘇聯通過條約終結。烏克蘭成為獨立國家,並開始向市場經濟過渡。它還擁有大量曾屬於蘇聯的核武器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