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濕疹?為什麼會得濕疹?讓專家為您解答

濕疹是發生率高的皮膚病,濕疹可能症狀包含手上起紅紅癢癢的小水泡、四肢乾到脫皮發紅等,紅、癢、乾、濕都是濕疹臨床徵兆,濕疹有不同的成因、不同的症狀,自然有不同的治療方式,通常得依照病史、症狀推測濕疹病因,

以下告訴您,什麼是濕疹?跟過敏原有關嗎?濕疹種類?濕疹症狀?

什麼是濕疹?跟過敏原有關嗎?

 

溼疹 (Eczema)是皮膚上最常見的一種病症之一,原指皮膚有炎症反應,發生小水泡,並有滲出液的狀態。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皮膚炎,症狀特點包括:發炎部位呈紅色、皮膚表層稍微隆腫,有時伴隨水泡及體液滲出的現象,無論大人、小孩都可能是發患者。

 

「濕」不一定有直接的關係,比較準確的說法,濕疹就是一種表皮對內因性及外因性刺激發生炎症反應現象。

 

與過敏的關係

溼疹可能是過敏的一種表現,如接觸性皮膚炎,但在醫學定義中,過敏是泛指個體對某種物質表現比大多數人更強的免疫反應,可以在皮膚上或其他器官上呈現,且涵蓋的型態很廣,例如:氣喘是呼吸道過敏、蕁麻疹是皮膚的過敏。

 

為什麼會得溼疹? 種類有哪些?

濕疹發生原因有很多,一般可分為內因性、外因性兩種

內因性

因為本身的體質因素所造成。例如:壓力過大,就有可能引發脂漏型溼疹、鬱積性溼疹;過敏體質者則容易引發錢幣狀溼疹、異位性皮膚等。

外因性

可能是受到來自於外在環境的刺激。例如:經常包尿布的小嬰兒容易因不透氣,而引發尿布疹、曝曬在陽光下而造成皮膚發炎等,有些則其他原因。

種類區分

濕疹的名稱及分類並沒有非常系統化,有時依據外觀型態命名,例如錢幣型溼疹;有時依據原因,如腿部容易罹患的缺脂性溼疹;有時為古早命名沿用至今,但有誤導病因之嫌疑,如手、腳部常發生之汗皰疹,雖然與汗水無直接關連,但仍沿用此名稱。

看診時,病人必須詳述濕疹出現的時間、生活作息、接觸史、過敏史,以便於醫師除了目視之外的診斷依據,藉以找出病因。

通常濕疹從外觀即可鑑別診斷,不過少數濕疹可能與其他疾病混淆,比如胯下的徽菌感染,因為是淫熱引起,常被認為是一種濕疹,而使用錯誤的治療。

乳房部位的濕疹,症狀類似一種叫做柏哲氏病的癌症〈帕哲氏病是乳癌的一種,臨床表現最初為乳頭表面會出現脫屑、結痂,出現類似濕疹樣的皮膚變化〉,這時就需要進一步切片檢查來確認,才能正確治療!

濕疹發生部位與季節:

病名發生部位季節族群年齡
內因性異位性皮膚炎關節內側、頸部冬、夏有家族病史、氣喘、過敏性鼻炎、慢性結膜炎者0~30歲
脂漏型濕疹鼻翼兩側、眉毛、髮際、耳後秋、冬中風、巴金森氏症患者、精神壓力大患者30歲以上
鬱積型濕疹
(重力性濕疹)
小腿不限經常長時間站立者40歲以上
汗皰疹手、腳季節交替過敏體質、壓力大、失眠、足癬患者15~50歲
錢幣狀濕疹腿部秋、冬乾燥或過敏性膚質者25~60歲
缺脂性濕疹
(冬季癢)
腿部秋、冬皮膚乾燥或特殊體質者30歲以上
外因性接觸性溼疹臉、手、腳等容易接觸外物部位不限過敏性膚質者不限
日光接觸性皮膚曝曬部位春、夏過敏性膚質者不限
富貴手手指不限常接觸清潔劑、肥皂、化學溶劑者25~60歲
尿布疹大腿內側、臂部不限嬰兒或長期包尿布的成年病患0~2歲、成年

 

濕疹有哪些症狀呢?

接觸性溼疹
濕疹的症狀,在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症狀。急性溼疹會引起水泡、劇癢,若是放任不管、不治療,經過一段時間後,皮膚表面會變得較厚,水泡較少,持續發紅,稱為「亞急性溼疹」;久而久之,可能會變得又厚又乾,形成白色脱屑及顆粒性隆起, 就是所謂「慢性苔癬化」症狀,就比較不容易根治,會一再復發。

濕疹家族症狀

只要皮膚出現小水泡、紅斑、脫屑的病症屬於濕疹家族,臨床的症狀可分急性濕疹亞急性濕疹慢性苔癬化

 

急性濕疹

皮膚會出現發紅、腫脹、發癢的現象,接著會冒出一顆顆小水泡,水泡破掉後會有滲液流出。

亞急性濕疹

此時急性滲出液已開始變乾、結痂,皮膚也會慢慢變得比較厚,摸起來會有些粗糙感,有些時候還會伴隨著脫皮的現象,有些患者在此一時期仍然會持續發癢。

慢性苔癬化

患部的皮膚逐漸變為苔蘚化,和正常皮膚比起來顯得更為乾燥、更粗,嚴重時甚至還會產生龜裂現象,不過並不是所有濕疹都會轉變為慢性病症,大多數的溼疹症狀在經歷亞急性時期以前就可痊癒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