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生行程踩線(下):「海底郵筒」不只是個噱頭,更希望能復育珊瑚礁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創生行程踩線(下):「海底郵筒」不只是個噱頭,更希望能復育珊瑚礁

創生行程踩線(下):「海底郵筒」不只是個噱頭,更希望能復育珊瑚礁
Photo Credit: 陳亦琳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難道在商業的模式底下,我們能帶來的只有破壞嗎?」在澎湖杭灣有一群業者,正在挑戰這個既定印象,他們自發性的透過串連,試著在既有的商業模式裡,漸進式地做一出些改變。

創生行程踩線(上):抱怨捕魚殘忍,又大啖桌上的海鮮,不是很矛盾嗎?

【前情提要】

這幾天受到澎湖縣旅遊處的邀約,前來參與他們安排的「創生行程」踩線。此行程希望能研擬出「符合澎湖地方創生之產業歸納成有趣的旅遊行程,希望參與者給予特色套裝產業觀光行程具體建議,以利推動更有質感的澎湖自由行體驗。」

透過文章的拋磚引玉,歡迎大家一同討論、思考,如何改善現有環境,並創造一個更優質的旅遊模式。

難道在商業的模式底下,我們能帶來的只有破壞嗎?

在澎湖杭灣有一群業者,正在挑戰這個既定印象,他們自發性的透過串連,試著在既有的商業模式裡,漸進式地做一出些改變。

「請大家下水時不要塗抹防曬油,我們有提供防寒衣和膠鞋,基本上你能被曬到的地方大部份都幫你遮起來了!由於我們這個海域現在正在做珊瑚礁復育,所以不管是防曬乳,或是上來洗澡我們都不使用洗髮精、沐浴乳呦!」

儘管戴著帽子、墨鏡,身著紫色防寒衣的阿志,仍然藏不住陽光曬出的黝黑肌膚,他大聲地對著坐在一排一排長凳上,魚貫而入的遊客們,反覆叮嚀交代,一邊發給大家一人一張特殊材質的明信片,上頭以手繪可愛的畫風呈現不同的主題。

「來,大家把握時間把你的明信片寫完呦!等下我們會帶大家去看『海底郵筒』,屆時你們再把它投進去就可以了。」

das-1854_orig
Photo Credit: 江益勝(Eason)

收到一封來自海底的信,這個浪漫的概念,其實在澎湖已不是第一次出現,十年前一個澎湖返鄉青年——「小花」,就曾發起並放在鳥嶼的海底三年,後來綠島也曾設置過,但目前已拆除,現在在澎湖旅遊處的支持下重新復出,是台灣唯一的「海底郵筒」。

難得的是,這不僅是一個觀光的噱頭,更期望成為復育珊瑚礁的推手。

為了讓這個有趣的點子能對當地海底的生態影響降至最低,從材質到選擇放置的地點,都有經過仔細的評估與考量,包含挑選316不鏽鋼構為基底,用馬賽克拼貼來美化,避免油漆塗料散發有毒物質;選擇放置沙地,不但較為安全,對周遭環境影響較小,並希望經過時間的更迭,郵筒成為人工魚礁,讓珊瑚礁及硨磲貝逐步繁衍回來,有了珊瑚礁,魚兒們自然就會慢慢回來了!以後還怕看不到魚嗎?

das-1911_orig
Photo Credit: 江益勝(Eason)

這個過程所需要面臨的挑戰,不僅是把郵筒放到海底這麼簡單,還有包含岸上各家業者如何磨合、達到共識。阿志說:「其實大家過去七年來常常是私底下互相攻擊,見面了就吵架,互看不順眼。後來我們想想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就把大家找來,好好坐下來聊一聊,看能夠怎麼做。」

畢竟大家都是要靠這片海維生,海底被破壞了,誰也活不下去,他們決定共同投資大海的未來,凝聚了具有「復育此片海底珊瑚礁」這樣共識的七家業者,在親海服務中向遊客宣導其理念,並讓願意配合的業者提供這特殊設計的明信片,也讓這海底郵筒成為限定的特色行程。

2000-0101-000022-002_orig
Photo Credit: 陳亦琳

但就跟所有的問題一樣,沒有所謂「絕對正確」的答案。

如果你再進一步地觀察,其實還是可以發現一些瑕疵,例如說,我實際下海測試投擲郵筒,可能放置信件的位置不夠深、開口過大,才剛投完,明信片就慢慢的浮了出來,於是只好再重新投擲一次,在此也可看到一個隱憂,是不是真的所有明信片都會乖乖的待在郵筒裡呢?如果不小心漂出來,這個類似塑膠的材質,是否也變成海邊的垃圾呢?

另一方面,他們也遇見如上一篇所提到「客人期待下海便能看到滿滿的魚」的難題,而不得不在活動中將海洋生物當作道具,放在盒子裡,方便讓人拍照,或是進行餵魚的動作,但是客人們多半不知道的是,這輕輕一摸,可能就會導致他們被細菌感染、受傷、進而死亡,餵魚則可能會破壞生態平衡。​

關於此點,阿志表示,其實這些活動裡用來拍照的海洋生物,他們仍經過思考與選擇的,例如拍照的盒子裡面有專吃珊瑚的海星、海兔,命比較硬一點的海蔘(但手腳要輕柔溫和),或是可食用的鐘螺。甚至每年他們也會像當地漁民一樣,找時間去獵殺海底的棘冠海星,因它不只會吃珊瑚,且有毒。

而餵魚的部分,他們有別於一般業者使用吐司,改用新鮮狗蝦餵食,一方面牠是天然的食物、一方面也不用擔心吐司裡的油脂會污染水質,且每年夏天過後,他們便停止餵魚了,所以魚群不會忘了原本生活的方式;而杭灣是魚苗的集散地,只有小魚會理你,大魚反而不會靠近,當他們長大了,就會自行離開,往深海去了。

「當然,在生態系中,沒有一項生物應該被滅絕,即便是棘冠海星。但是抓三隻海星可以整年讓遊客體驗與創造經濟價值,這比把魚抓去市場賣還有價值。」阿志說:「我的想法是『共生』,人、魚跟鳥;我的旅行社與民宿群;我的活動和珊瑚礁;我的公司跟當地居民,共生的目的是要把餅做大,然後『共利』。」

人為的介入,不可否認的,便是或多或少對海底帶來的干擾,但是如何能讓海底的傷害降到最低,甚至試著做出一些回饋,便是他們不斷在努力的目標。

上岸後,我們的腳邊多出了一袋袋的垃圾,原來他們每天活動完,還會自發性的淨灘。

其實如果你和這些業者坐下來聊,會發現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理念與理想,我仍相信,沒有人會「故意」去傷害自己所賴以維生的海洋,只是每個人都有盲點,而我們可以成為彼此的眼睛。

這只是小小的一個正在改變中的例子,即使活動中仍有能再檢討與改進的地方,依然無法忽視他們逐步向前邁進的事實,而且業者願意為了生態團結,也讓人能重拾對海洋旅遊的信心,而我從他們身上看見:「其實改變不過是,從我們已經在做的事情外,再多做一點點,如此而已。」

本文經台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 - 歐北來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