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鮮指南看海洋文化——6招教你什麼樣的魚該「拒吃」和「想清楚再吃」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從海鮮指南看海洋文化——6招教你什麼樣的魚該「拒吃」和「想清楚再吃」

從海鮮指南看海洋文化——6招教你什麼樣的魚該「拒吃」和「想清楚再吃」
Photo Credit:othree @Flickr 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大肆捕撈海底生物,將導致海洋資源枯竭,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就指出,如人類對於海洋的破壞持續,那麼在2048年我們都將沒有魚可以吃。

文字編輯:李作珩

日前綠島民宿業者宰殺保育類龍王鯛,引發外界一片撻伐,媒體上斗大的標題描述此事、臉書上更是有不少人出來發聲,紛紛呼籲重視海洋環境保育觀念。然而卻沒能遏止類似事件,緊接著澎湖也傳出保育類的「硨磲貝」被人盜採,令人心痛不已。

翻開過去歷史,類似的海洋悲歌還真不少,澎湖馬糞海膽因為號稱鮮美、營養價值高,吸引不少饕客慕名前往,過度濫捕的結果,就是資源枯竭,只好規定,只有6月到9月底才開放捕撈,但仍有許多不肖業者偷偷違法捕撈。

台灣四面環海,漁業資源相當豐富,又因得天獨厚的條件,漁業物種多元,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不同的魚種,再加上海鮮的料理方式多元,滋味鮮美,連許多營養專家也盛讚是有益健康的飲食選擇,讓更多人趨之若鶩。

然而大啖美食的背後,隱藏的是更多對環境、個人的負面影響。

先不說整個自然資源,藥物殘留、重金屬汙染,經由食物鏈傳遞,最後被人類吃進體內,長期累積將有害健康。

而對環境而言,大肆捕撈海底生物,將導致海洋資源枯竭,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就指出,如人類對於海洋的破壞持續,那麼在2048年我們都將沒有魚可以吃。

食品安全、環境保育及營養價值三條線,該如何取捨與平衡,是每個消費者的課題。

衛生署健康局所發行的月刊中表示,吃魚的好處主要有三,高蛋白、低熱量,及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健腦的不飽和脂肪酸,這些都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可見魚不是不能吃,而是要知道怎麼吃,才能吃得巧,創造雙贏。

「海鮮指南」就列出6點購買時大方向,讓消費者能從自身做起,有購買永續海鮮的機會:

1. 養殖魚>海洋捕撈魚

野生魚類已經越來越少,如再過度捕撈,未來海洋可能就再也不會看到生物。

而選擇養殖魚也有技巧,要盡量選擇以植物性飼料圍住的魚類,譬如選擇台灣鯛(吳郭魚)、虱目魚等。避免選擇以野生魚為餌料或魚粉,如石斑、鮭魚及養殖蝦等。

2. 常見種>稀有種

另外在選擇上,可以選擇比較常見到的魚類,例如沙丁魚、竹筴魚及秋刀魚等,體型小、生長速度快,野外數量尚豐富,因此建議食用;反觀鯨鯊,鸚哥魚及龍王鯛,因為體型大、成長慢,過度利用後資源不易恢復、且現在數量也不多,應避免食用。

3. 銀白色魚種>有色彩的魚種、迴游種>定棲種、泥沙棲性物種>岩棲性物種

除了沙丁魚、竹筴魚及秋刀魚外,鯖魚、白帶魚及飛魚等中小型魚類,目前數量比較多,且因為是棲息於中表水層的洄游魚類,捕撈方式較不會破壞海底環境,都是屬於建議可以食用。

而像是體色鮮艷的鸚哥魚、紅石斑等,則因為數量較少、定棲性魚類資源恢復較不易,屬於避免食用種類。

4. 不買長壽的掠食性魚類

由於「生物累積」現象,在食物網愈高層的大型掠食性魚類,如鮪、鯊、旗魚等體內所含的重金屬的含量就會比食物網低層的魚種要高出許多,當人類長期吃進肚子裡累積,就可能造成身體疾病。

5. 購買食物鏈底層的海鮮

又稱為「底食原則」,例如過濾海水的文蛤、牡蠣,或食藻類的鮑魚、九孔鮑等螺貝類,或以浮游動物、小魚為食物的生物,因食物來源豐富、這些種類的數量也相對較多;鯊魚、鮪魚等大型掠食性魚類,則因位於生態系食物金字塔的頂端,數量較少,許多種類已因過度捕撈大量減少,都應盡量避免選擇。

6. 不買非使用永續漁法撈捕的漁獲

避免選擇以毒魚、炸魚、流網、三層刺網、底拖網等方法撈捕的生物,應改而選擇如一支釣杆、傳統漁法「鏢」等類型,對環境干擾較少的漁法所捕撈的海鮮。

除此之外 ,更將常見海鮮分為三等級,製作成簡易圖表,分別是「建議勿吃」「想清楚再吃」「及建議可吃」,並有網頁版及APP版,供民眾在選購海鮮時參閱。像是台灣人愛吃的烏賊、花枝、烏魚子在「避免食用」類中,都榜上有名。

建議可吃:

1
Photo Credit:海鮮指南
2
Photo Credit:海鮮指南

想清楚再吃:

3
Photo Credit:海鮮指南
4
Photo Credit:海鮮指南

建議勿吃:

5
Photo Credit:海鮮指南

民間發起的海龍王愛地球協會,也提供了民眾索取小卡,貼心列出一般餐廳常見菜色,標示這類海鮮是屬於甚麼類型的、能不能吃。

比如喜宴常見的生魚片、魚翅羹就屬於野生魚且數量稀少,應拒絕食用。

968906_249560505169070_1982997906_n
Photo Credit:海龍王愛地球

除了增加對於海洋生物種類的認識,人們對於食用海鮮的觀念也必須有所改變。以往我們追求魚要大、要肥美,但其實應該跟著時令吃海鮮,不但能夠保護海洋環境,也能夠同時滿足味蕾。

聯合報導,中研院研究團隊長期追蹤海洋的多樣性變化發現,30年來北海岸魚種從120種銳減至30種,只剩1/4,漁源枯竭速度超乎預期。導致這樣結果的原因可能是汙染、棲地破壞、氣候變遷,或者是人為過度捕撈。

「台灣需要的是海洋文化,而不是海鮮文化」

長期以來,我們對於海洋的認識就是吃,並不關注生存狀況,以台灣人的消費習慣,尤其是越稀少、越打著「限量」招牌,就越容易提高消費興趣。海洋資源的枯竭,從消費端開始,就是一個不良善的起點,開始一連串惡性循環。

「年年有餘」這句話現在很容易懂,但這句話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或著我們的下一代,不複再見。

海洋資源的維護,不單單是漁民或政府的責任,身為消費者,至少我們可以注意餐桌上的餐肴怎麼來、吃哪些海鮮對環境衝擊較小,不作加害海洋的劊子手。

核稿編輯:羊正鈺